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0)
2023(4916)
2022(4021)
2021(3997)
2020(3261)
2019(7706)
2018(7363)
2017(13483)
2016(7275)
2015(8521)
2014(8172)
2013(8259)
2012(7827)
2011(7280)
2010(7070)
2009(6465)
2008(6449)
2007(5569)
2006(4850)
2005(4400)
作者
(20215)
(16980)
(16884)
(16188)
(10827)
(7982)
(7688)
(6707)
(6485)
(5988)
(5862)
(5578)
(5510)
(5506)
(5256)
(5244)
(4990)
(4930)
(4857)
(4645)
(4338)
(4059)
(4035)
(3792)
(3777)
(3740)
(3705)
(3534)
(3443)
(3442)
学科
(33767)
经济(33738)
管理(17292)
方法(16180)
(15302)
数学(14787)
数学方法(14710)
中国(12980)
(11585)
企业(11585)
(9260)
贸易(9255)
(9147)
(7735)
(6768)
(6189)
(5831)
银行(5826)
业经(5728)
(5709)
关系(5479)
(5408)
金融(5407)
(5372)
(5348)
环境(5181)
(4777)
农业(4716)
(4714)
(4403)
机构
大学(106719)
学院(104473)
(53081)
经济(52451)
研究(42400)
管理(37140)
中国(33558)
理学(31785)
理学院(31407)
管理学(30997)
管理学院(30798)
(23511)
科学(23133)
(22381)
(21085)
研究所(19401)
经济学(18515)
财经(18365)
中心(18358)
(17085)
经济学院(16755)
(15933)
北京(15528)
(15061)
财经大学(13856)
科学院(13519)
业大(13208)
(13102)
(13045)
师范(12944)
基金
项目(70700)
科学(56301)
基金(53805)
研究(52015)
(47645)
国家(47327)
科学基金(39813)
社会(35942)
社会科(34268)
社会科学(34261)
基金项目(27241)
教育(23848)
(23669)
自然(23444)
资助(22987)
自然科(22955)
自然科学(22948)
自然科学基金(22582)
(21353)
编号(19206)
中国(17738)
(17602)
国家社会(16813)
成果(16406)
重点(16163)
教育部(15297)
(15088)
(14452)
人文(13900)
大学(13867)
期刊
(52471)
经济(52471)
研究(33720)
中国(21736)
学报(17007)
(16078)
科学(15387)
(14460)
管理(13933)
大学(13120)
学学(12225)
经济研究(10502)
农业(10454)
教育(10012)
财经(9680)
(9665)
金融(9665)
(9001)
(8537)
世界(8445)
技术(8237)
国际(8170)
问题(7407)
(7029)
统计(6384)
业经(6066)
(5386)
技术经济(5134)
图书(5050)
决策(4945)
共检索到158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志红  章镇  韩振海  房经贵  
对原产于中国的果梅种质资源首先根据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白梅类、青梅类和红梅类3组,然后每组分别根据种质的形态特征及农艺性状等27个基本数据和特征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排序,并参考同工酶、RAPD和SSR分子检测结果,从197个果梅品种和优株中筛选出核心种质20份,并对核心种质的代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核心种质能够代表果梅原种质的遗传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冰  张启翔  
该文对中国蜡梅野生资源和品种资源分别构建了核心种质。并按居群进行分组,共分为2大组13个小组。各组内在9个表型性状聚类的基础上,按平方根法取样,并依遗传多样性指数和遗传丰富度进行调整,构建了中国蜡梅种质资源的163份初选核心种质,其中野生初选核心种质77份,占总数的26·9%,几乎覆盖了蜡梅的全部分布区,品种初选核心种质86份,占总数的50·6%。根据对9个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检验和观赏性状特征值检验,结果表明,初选种质较好地代表了全部供试种质的遗传变异幅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明军  张启翔  兰彦平  
梅花是中国观赏树木类品种资源研究较深入全面的种类之一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财力的情况下 ,加强梅花品种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利用效率 ,该研究利用梅花 2 95个AFLP多态位点信息 ,采用系统取样的C和G取样策略 ,以Nei’s(1972 )遗传距离进行的非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 (UPGMA)聚类分析取样 ,从 178个梅花品种及近缘 (品 )种构成的群体中 ,选取了 5 2个品种样品作为梅花核心种质 ,总体取样比例为 2 9 2 1% .遗传多样性和实用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 :核心种质保留了梅花全部 3个种系、5类 18个品种类型 ;Nei’s (1973)基因多样度、Shannon’s信息指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延军  徐丽明  
针对机械手摘除苹果果袋时的图像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转换颜色空间的分割算法:将RGB颜色空间的图像转换到L*a*b*颜色空间,进行自适应阈值分割、去噪、面积提取等处理后,获得果袋分割后的图像,并计算出果袋的重心坐标。实验结果表明,当果袋遮挡面积不大于果袋总面积的25%时,重心坐标水平方向误差≤10.5 mm,垂直方向误差≤8.8 mm,满足机械手进行果袋摘除的定位要求。利用该方法进行果袋图像分割可解决光照强度对图像检测影响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兴雨  王纶  张宗文  陆平  张红生  
【目的】构建黍稷种质资源的核心种质。【方法】以中国黍稷种质资源数据库中记录的8016份黍稷资源为材料,按地理来源划分成23个组。各组内在11个表型性状聚类的基础上,按比例法取样,并依各组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进行适当调整,构建黍稷核心种质。通过对核心种质各性状特征值、符合率、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检验来检测核心种质。【结果】780份资源组成的初选核心种质占原始材料的9.73%。对构建的核心种质多项参数进行了评价。【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核心种质是有效的,初选种质较好地代表了供试种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莉花  郝日明  赵宏波  
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无机酸法和离体萌发法等3种测试方法检测不同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品种的花粉活力。结果表明:TTC法和无机酸法检测效果较差,而经过改良的培养基离体萌发法能有效地检测蜡梅花粉活力。该实验条件下,蜡梅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为聚乙二醇(分子量6 000)300 g.kg-1+硼酸100 mg.L-1。在20℃暗培养条件下,品种大金星‘Dajinxing’、圆被素心‘Rotunbaticoncolor’和金龙紫穴‘Jinlong Zixue’的萌发率分别为64.4%,35.8%和35.5%,不同蜡梅品种花粉活力差异较大。室温露置条件下,蜡梅花粉活力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段灿星  王晓鸣  朱振东  武小菲  
【目的】了解国家种质库存小麦的主要寄藏真菌,评价不同地域来源的小麦种质健康状况。【方法】运用吸水纸法、平皿测定法和洗涤法检测了共1 465份库存小麦种质。【结果】在来自陕西、河北和青海的712份小麦种质中,通过吸水纸法共检测到17属近40种真菌,其中陕西小麦种质上的优势菌群主要是交链孢(Alternaria)、根霉属(Rhizopus)、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离蠕孢属(Bipolaris)、芽枝霉属(Cladosporium)、膝葡孢属(Gonatobotrys)和毛壳霉属(Chaetomium)等,河北区小麦的优势菌群为交链孢、根霉属、青霉属、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羽  王胜宝  冯志峰  张彦清  
【目的】明确陕西省主要水稻种质资源中香味基因的存在状况,为香型水稻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针对香味基因fgr开发的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技术,对陕西省164份水稻种质资源的香味基因fgr进行检测。【结果】在164份供试水稻材料中,127份为非香材料,2份为香型纯合体,35份为杂合体。【结论】本试验检测结果真实可靠,所用四引物扩增变阻突变体系PCR可以作为香型水稻检测认定的有效方法;陕西省水稻种质资源中香味基因占有一定比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芳  吕秀玲  孙红英  周开亚  赵强  高伟  徐信荣  
将ISSR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天然水域河蟹(Eriocheir japonica)的遗传检测,结合来自母系的线粒体DNA分子标记鉴别,并通过对部分样本的细胞色素b基因变异位点测定,对ISSR标记检测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和评价。对PCR/RFLP检测发现的2个携带中华亚种单元型的湛江青年河样本与来自鸭绿江、长江、闽江和南流江样本的ISSR检测与聚类分析表明:1)来自4个水系的河蟹聚为2大支,与中国大陆绒螯蟹的2个亚种分支相对应,即E.japonica sinensis和E.japonica hepuensis;2)来自南方水系湛江青年河的2个携带中华亚种单元型个体聚在北方的中华亚种(E.j.sinen...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曹永国  
失范道德教育是悬空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就是要落在实处,其现实举措为:从高到低、从内在到外在、从目的到手段、从自我到常人等。它简单、实用、现实和人性化,体现现代道德教育之要求。但这是一种"硬着陆"式的道德教育的落在实处、使道德教育弱于道德和教育。事实上,这种转型助长了现代道德教育的危机,其自身比现代道德教育危机本身更加危机。道德教育要进行现代转型,落在实处,就应当实行一种"软着陆"。何以为之?尽管一种假设的理论检测要求在现代道德教育思考时问责另一种可能、避免非此即彼、整全不同的生活世界,但其仍然是一个有待思索的现实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夏明  沈万宽  罗明珠  饶得花  陈培寿  姜子德  
采用PCR和巢式PCR技术对6个新引进果蔗品种黔蔗08-1497,黔糖5号,云南红皮,广东黄皮,黔蔗08-688,黔糖3号和广东主栽果蔗品种黑皮果蔗(Badila)进行宿根矮化病菌检测,并对其中广东黄皮、云南红皮、黔糖3号及黑皮果蔗(Badila)的巢式PCR第二轮扩增产物(编号依次为lxx-Gd-Gz1、lxx-Gd-Gz2、lxx-Gd-Gz3及lxx-Gd-Gz4)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PCR检测,仅黔蔗08-688甘蔗宿根矮化病菌检出率为20%(1/5),其余6个果蔗品种的宿根矮化病菌检出率均为0%;巢式PCR检测,黔蔗08-1497及黔糖5号宿根矮化病菌检出率为0%,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伦  姚松林  王济红  刘燕  张德明  
对九阡李新鲜果实的一般营养成分、维生素、营养生理元素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九阡李可溶性糖与有机酸的糖酸比为2.71,每100 g九阡李鲜果中富含维生素C为19.54 mg。故其鲜果酸甜无涩味,品质佳,是极好的鲜食果品。检测分析结果可为其产品的加工及贮藏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起洲  丁长奎  
梅(Prunus mumeSieb.et Zucc)原产中国,果梅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特产果树.浙江是全国主产区之一,品种资源丰富.早在本世纪30年代曾勉教授已对余杭果梅品种作过调查报道.为了查清我省果梅种质资源,以便更好开发利用,我们于1993年春成立了浙江省果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晓军  李奉原  申云霞  陈向东  胡喜贵  姜豪  张雪宁  李小利  胡铁柱  茹振钢  
为了有效利用外引小麦种质资源和探讨部分小麦粒质量基因的育种应用价值,以48份小麦外引种质为材料,测定种质千粒质量,并利用4个粒质量基因(TaGW2-6A、TaCwi-A1、TaGS2-D1和TaSus2-2B)的功能分子标记进行高千粒质量等位变异类型和分布检测。结果表明,外引种质材料的平均千粒质量为30.15 g,变异范围为20.13~43.19 g,超平均值种质材料占45.8%。外引小麦种质中4个粒质量相关基因存在8种单倍型,TaCwi-A1基因、TaGW2-6A基因的高千粒质量单倍型TaCwi-A1a和Hap-6A-A的平均千粒质量均显著高于对应的低千粒质量单倍型TaCwi-A1b和Hap-6A-G。而TaSus2-2B基因、TaGS2-D1基因的低千粒质量单倍型TaSus2-2Bb和TaGS2-D1b的平均千粒质量均显著高于对应的高千粒质量单倍型TaSus2-2Ba和TaGS2-D1a。含有相同单倍型组合的种质在供试材料中占比较高的,其平均千粒质量也相对较高。研究表明,这些外引小麦种质的粒质量相关性状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在小麦育种中对多个相关粒质量基因进行综合遗传效应分析十分必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钟艳平  师立松  周瑢  高媛  何延庆  方圣  张秀荣  王林海  吴自明  张艳欣  
【目的】在芝麻种子中建立一种芝麻素高效提取检测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芝麻素含量变异检测和筛选高芝麻素含量的优异种质,为推动高芝麻素基础研究和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芝麻种子为原料,进行钢珠直径、粉碎时间、捣碎振幅和种子量等单因素试验,以8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利用超声波的机械破碎和空化作用,对芝麻进行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芝麻种子中的芝麻素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建立芝麻素含量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并绘制响应曲面图和等高线图,分析影响芝麻素含量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确定芝麻素含量检测的最优提取条件。利用该参数条件对1 151份地方资源和创新种质进行芝麻素含量的测定,筛选芝麻素含量≥9 g·kg~(-1)的高芝麻素种质,并送至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鉴定。【结果】建立的回归模型极显著(P钢珠直径>粉碎时间>种子量,其中,捣碎振幅与钢珠直径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捣碎振幅与粉碎时间的交互作用接近显著水平;超声波辅助提取芝麻素的最佳条件为:钢珠直径6.5 mm、粉碎时间225 s、捣碎振幅1 335 r/min、种子量0.20 g,在此条件下提取的芝麻素含量为4.601 g·kg~(-1),与模型预测值4.633 g·kg~(-1)高度相符;从1 151份地方资源和创新种质中筛选出15份高芝麻素含量种质,最高含量为14.36 g·kg~(-1),平均含量为12.35 g·kg~(-1)。【结论】建立了芝麻素高效提取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只需0.2 g种子就能提取芝麻素,不仅提高了芝麻素的提取效率,还降低了样品的损耗,操作简单,能够精确检测芝麻种子中的芝麻素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