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8)
- 2023(7882)
- 2022(6535)
- 2021(6304)
- 2020(5223)
- 2019(12148)
- 2018(11554)
- 2017(21619)
- 2016(11737)
- 2015(13169)
- 2014(12787)
- 2013(12951)
- 2012(12321)
- 2011(11534)
- 2010(11198)
- 2009(10302)
- 2008(10191)
- 2007(8862)
- 2006(7793)
- 2005(7241)
- 学科
- 济(48626)
- 经济(48567)
- 管理(27415)
- 业(26900)
- 方法(22450)
- 企(20497)
- 企业(20497)
- 数学(20323)
- 数学方法(20143)
- 中国(16545)
- 学(13597)
- 财(11736)
- 农(11728)
- 贸(11717)
- 贸易(11710)
- 易(11540)
- 制(9948)
- 银(8668)
- 银行(8618)
- 融(8495)
- 金融(8495)
- 业经(8450)
- 行(8380)
- 农业(7633)
- 环境(7010)
- 体(7009)
- 关系(6633)
- 出(6574)
- 技术(6563)
- 地方(6545)
- 机构
- 大学(176073)
- 学院(170155)
- 济(76819)
- 经济(75625)
- 研究(74251)
- 管理(57366)
- 中国(55344)
- 理学(49316)
- 理学院(48619)
- 管理学(47721)
- 管理学院(47418)
- 科学(47203)
- 所(40244)
- 京(39920)
- 农(39200)
- 研究所(37307)
- 财(33316)
- 农业(31157)
- 中心(31030)
- 业大(30458)
- 院(27270)
- 财经(26913)
- 北京(26234)
- 经济学(25658)
- 经(25051)
- 江(23956)
- 科学院(23706)
- 经济学院(23056)
- 研究院(21612)
- 范(21240)
- 基金
- 项目(119777)
- 科学(93076)
- 基金(90071)
- 家(84883)
- 国家(84342)
- 研究(78349)
- 科学基金(68176)
- 社会(51161)
- 社会科(48635)
- 社会科学(48616)
- 自然(46199)
- 基金项目(46079)
- 自然科(45176)
- 自然科学(45157)
- 自然科学基金(44436)
- 省(42435)
- 划(38989)
- 资助(38685)
- 教育(34910)
- 重点(28626)
- 部(27691)
- 编号(26406)
- 发(25965)
- 中国(24819)
- 计划(24738)
- 创(24302)
- 科研(24158)
- 国家社会(23375)
- 创新(23128)
- 教育部(22773)
共检索到260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莹 王立志
研究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和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对不同渗透压溶液的耐受性和对体液渗透压的调节能力。结果显示,不同的渗透压溶液中两种蝌蚪的存活率都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中国林蛙蝌蚪的存活率显著大于蟾蜍蝌蚪(P<0.001),即中国林蛙蝌蚪调节体液渗透压的能力明显强于蟾蜍蝌蚪。大蟾蜍蝌蚪对失水的耐受能力大于中国林蛙蝌蚪。不同渗透压溶液中两种蝌蚪的活泼性都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中国林蛙蝌蚪的活泼性显著大于蟾蜍蝌蚪(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念 吴民耀 王宏元 李忻怡
【目的】研究中华蟾蜍变态过程中肠、肝和胰腺的形态及其显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取变态前后5期(27,35,38,42期和46期)的中华蟾蜍蝌蚪各10只,解剖后观察,并测量体质量、消化管质量等数据。再分别取38和42期蝌蚪数只,制作石蜡组织切片观察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用Spss13.0分析所得数据。【结果】在38期,中华蟾蜍蝌蚪消化管最长,在38~42期消化管的长度平均缩短75%左右。体质量在38期前呈增加趋势,38~46期则迅速下降;肠比重(I/B)在38期最大;在整个试验期内,肝胰比重(LP/B)变化不显著;变态高峰后与变态高峰前相比,胃壁厚度显著减小,肝细胞密度显著增大...
关键词:
中华蟾蜍 消化系统 变态发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静 柴丽红 吴民耀 王宏元
【目的】研究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在不同发育阶段甲状腺的组织学变化。【方法】以处于变态高峰前后5期(28,33,38,42,46期)的中华蟾蜍蝌蚪为试验材料,用Motic BA300光学显微镜对各个发育时期蝌蚪的甲状腺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蝌蚪的全长、体质量和肝质量等形态指标,并分析这些形态指标与甲状腺直径、滤泡平均直径及最大直径的线性相关性。【结果】在28期时,中华蟾蜍蝌蚪甲状腺出现但无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33期时,甲状腺具备了分泌甲状腺激素的能力;此后甲状腺进一步发育,在蝌蚪前肢展开期甲状腺活性达到最强;至尾完全吸收期,甲状腺机能减弱。蝌蚪全长、体质量及肝质量与甲...
关键词:
中华蟾蜍 蝌蚪 甲状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富亿 邵庆春 李景林 陈国双
为了解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蝌蚪对水环境中碳酸盐碱度和pH的适应能力,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7 0~8 5、盐度0 18g/L时,碳酸盐碱度对中国林蛙蝌蚪的24h、48h、72h和96hLC50值分别为14 36、11 83、10 35和7 68mmol/L,安全值(SC)为2 41mmol/L。在相同盐度下,碳酸盐碱度为1 41mmol/L时,中国林蛙蝌蚪的pH为24、48、72和96hLC50值,碱性范围分别为10 33、10 18、10 08和10 02,酸性范围分别为3 92、4 07、4 11和4 16。建议野外蝌蚪养殖水体的pH...
关键词:
中国林蛙 蝌蚪 碳酸盐碱度 pH 毒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丁戈野 李纯 徐杨 陈晓颖 张秋实 胡亮 邓新兰 刘小燕 冯兴浪 李军华
为探明2023年3月初引起中国重庆市渝北区某牛蛙养殖场暴发疾病的原因,本实验从患病美国牛蛙蝌蚪肝脏和肠道中分离优势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和rpoB基因序列测定、系统发育学分析进行鉴定。为确定该菌株的致病机理,对该菌株进行了人工感染实验、组织病理学观察、毒力基因检测、生长特性研究及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在患病濒死美国牛蛙蝌蚪的肝脏和肠道中分离得到的其中一株优势菌命名为LT202303,经鉴定为约氏不动杆菌。该菌株携带OmpA、Omp34和OmpTsx等3种毒力基因,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和在广泛的pH范围内生存的能力,对美国牛蛙蝌蚪的半数致死浓度为6.8×10~6CFU/mL,发病临床症状为肝脏红肿并伴有大量白色结节,肠道透明发黄。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该菌株可引起美国牛蛙蝌蚪肝脏和肠道的明显炎症反应和病灶性坏死。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菌LT202303是一种产β-内酰胺酶的多重耐药细菌。本研究表明,约氏不动杆菌对牛蛙蝌蚪具有高致病力,可引起肝脏和肠道等多器官组织的病理损伤最终引发机体的损伤甚至死亡。本研究首次报道约氏不动杆菌感染引起的美国牛蛙蝌蚪传染病的暴发,为该疾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远胜 李天 杜宗君 李志琼
研究了在四川盆地不同水温下美国青蛙蝌蚪和不同初放体重的变态蛙的越冬成活率与生长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 在水温7-2 —25 ℃的范围内, 温度对蝌蚪的成活率无影响; 而生长率与水温变化显著相关(P< 0-05) , 数学模型为: Y= 2-02 + 0-186t, 变态蛙的初放体重在1-7—7-2 克的范围内时, 随着体重增加, 成活率也快速上升, 最大值为97-8 % , 两者关系符合逻辑斯蒂曲线方程: Y1 = 1/ [0-693+ 20-6exp ( - w)] ; 同样生长率和初放体重也符合逻辑斯蒂曲线方程: Y2 = 1/ [ - 9-68+ 2-93exp ( - w)] , 且...
关键词:
美国青蛙 越冬 四川盆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海燕 樊晓丽 林植华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β-胡萝卜素对于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蝌蚪生长、幼蛙形态和运动表现及肝脏酶活的影响。将镇海林蛙蝌蚪(Gosner 25~26)288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各组分别添加0、50、500和1 200 mg/kgβ-胡萝卜素,直至镇海林蛙蝌蚪变态发育完全。结果显示:(1)不同处理组间蝌蚪发育中期的体重、体长和尾长组间差异不显著,而蝌蚪中期发育的历期在组间差异显著,对照组中期发育的历期显著快于β-胡萝卜素处理组。(2)不同处理组间蝌蚪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变态率差异不显著,对照组的变态时间显著短于β-胡萝卜素处理组,β-胡萝卜素处理组则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变态时间缩短。(3)不同处理组间幼蛙体长、头长、前臂及手长和后肢长差异显著,但幼蛙体重差异不显著。(4)不同处理组间幼蛙平均跳跃距离差异显著,50和500 mg/kgβ-胡萝卜素处理组幼蛙平均跳跃距离显著大于另外两组。(5)幼蛙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不同处理组间差异显著,50 mg/kgβ-胡萝卜素组的酶活显著大于其它处理组,但是幼蛙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500 mg/kgβ-胡萝卜素试验组,可以显著减缓镇海林蛙蝌蚪的早期发育,延长变态时间,形成较大的幼蛙个体,积累能量较多,运动性能显著增强,个体的适合度增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臧维玲 徐轩成 戴习林 朱正国
淡水石斑鱼和美国豹纹牛蛙蝌蚪对 Zn~(2+)的富集倍数随锌浓度增加而降低,各组织器官对锌富集能力的大小顺序为:内脏>鳃>去内脏体。Zn~(2+)对两者的半致死浓度(mg/l)分别为:24h:165.00与130.00,48h:150.00与110.00,96h:77.98与70.00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78与0.70mg/1.
关键词:
锌 淡水石斑鱼 美国豹纹牛蛙 毒性 积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秉成 马昕媛 宋若兰
1994年Richardson等人(以下简称作者)在Management Decision发表论文《理解企业失败危机的原因:一般企业失败危机类型:温水煮青蛙式、淹死青蛙式、牛蛙式和蝌蚪式》(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Of Business Failure Crises:Generic Failure Types:Boiled frogs, Drowned frogs, Bullfrogs and tadpoles)(以下简称《青蛙式失败》)。该文从企业特征和企业规模两个维度对企业失败进行分类,阐述了四种"青蛙式"企业失败类型,探究了四种类型的失败原因与失败轨迹。《青蛙式失败》借用"动物行为"概念分析企业失败,为理解企业失败和管理层行为提供了独特视角。本文对其进行介绍和评析。
关键词:
企业失败 “青蛙式”失败 失败轨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宁昌 高国富
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视神经纤维的数量和纤维直径谱。黑斑蛙视神经纤维总数为714303,其中有髓纤维数25839;大蟾蜍纤维总数为908529,其中有髓纤维数11079。有髓纤维直径范围和平均直径黑斑蛙分别为0.73~3.79μm和1.64μm,大蟾蜍为0.33~3.78μm和1.65μm。无髓纤维的直径范围和平均直径黑斑蛙分别为0.07~0.66μm和0.24μm,大蟾蜍为0.05~0.35μm和0.20μm。结果提示:黑斑蛙和大蟾蜍的视神径均能传导较大的信息量,黑斑蛙视神径传导信息的速度可能较大蟾蜍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文宗 宋祥甫 陈桂发
采用概率单位法研究了盐、碱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急性毒性作用,采用相加指数法研究了盐碱联合作用对黄鳝的影响,并且研究了驯化黄鳝对盐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盐度对黄鳝((11.82±1.51)g/尾)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7.63 g/L、16.29 g/L、15.62 g/L、15.46 g/L,其安全浓度是4.17g/L;个体大的黄鳝24 h、48 h、72 h、96 h半致死盐度比个体小的黄鳝对应值高。碱度对黄鳝((11.59±1.43)g/尾)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9.17 g/L、9....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李旭鹏 史晓丽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董丽君 孟宪红
本研究分别对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Litopenaeus vannamei‘Renhai No.1’)和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Fenneropenaeus chinensis‘Huanghai No.2’)在3种温度条件下(24℃、28℃和32℃),采用单尾定量口饲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方法进行感染实验,比较2种对虾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对WSSV的耐受性差异(L代表凡纳滨对虾,F代表中国明对虾)。结果显示,L-24℃和F-24℃组的平均存活时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李旭鹏 史晓丽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董丽君 孟宪红
本研究分别对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Litopenaeus vannamei‘Renhai No.1’)和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Fenneropenaeus chinensis‘Huanghai No.2’)在3种温度条件下(24℃、28℃和32℃),采用单尾定量口饲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方法进行感染实验,比较2种对虾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对WSSV的耐受性差异(L代表凡纳滨对虾,F代表中国明对虾)。结果显示,L-24℃和F-24℃组的平均存活时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丛靖宇 杨冠宇 张烨 王瑞刚
以BJ-17、BJ-18、M-001103个甜高粱品系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浓度乙二醇(PEG)处理下甜高粱幼苗的质膜透性、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等生理指标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甜高粱幼苗的质膜透性增大,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等含量升高。3个品系相比,BJ-18耐渗透胁迫的能力最强,BJ-17次之,M-00110最差。为甜高粱抗逆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PEG 甜高粱 生理指标 渗透胁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楚文卉 谢清哲 杨超 冯欢 褚洪龙 豆青 王海华 王春燕
【目的】对1株镉耐受性较强的弯孢属真菌C12进行分类鉴定,评估其对重金属镉的耐受能力,并初步分析和探讨其相关的镉耐性机制,为揭示真菌的重金属抗性机制及其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C12进行分类鉴定,采用固体和液体2种培养方法研究不同Cd(2+)质量浓度(0,20,40,80,160,320mg/L)下菌株C12的生长状况,比较不同Cd(2+)质量浓度下菌株C12培养液中pH值和有机酸含量以及菌丝内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关键词:
津田弯孢 镉耐受性 有机酸 谷胱甘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