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9)
- 2023(17512)
- 2022(14769)
- 2021(13913)
- 2020(11777)
- 2019(27281)
- 2018(26926)
- 2017(51328)
- 2016(27702)
- 2015(31177)
- 2014(31099)
- 2013(30427)
- 2012(28187)
- 2011(25630)
- 2010(25791)
- 2009(24194)
- 2008(23843)
- 2007(21019)
- 2006(18662)
- 2005(16879)
- 学科
- 济(127415)
- 经济(127293)
- 管理(78274)
- 业(72215)
- 企(58955)
- 企业(58955)
- 方法(51803)
- 数学(46031)
- 数学方法(45451)
- 中国(33628)
- 农(32455)
- 财(30714)
- 地方(26618)
- 业经(25684)
- 学(25640)
- 制(24536)
- 贸(23061)
- 贸易(23051)
- 易(22424)
- 农业(21210)
- 环境(20215)
- 银(19142)
- 银行(19112)
- 融(18738)
- 金融(18735)
- 行(18393)
- 和(17975)
- 务(17760)
- 财务(17698)
- 财务管理(17652)
- 机构
- 大学(394580)
- 学院(394475)
- 济(175506)
- 经济(172142)
- 管理(150735)
- 研究(140109)
- 理学(128930)
- 理学院(127522)
- 管理学(125382)
- 管理学院(124641)
- 中国(107489)
- 京(83486)
- 科学(82380)
- 财(80512)
- 所(70372)
- 中心(63717)
- 研究所(63667)
- 财经(63116)
- 农(62518)
- 江(59196)
- 经(57334)
- 业大(55569)
- 经济学(54708)
- 北京(53516)
- 范(51540)
- 师范(51087)
- 院(50737)
- 经济学院(48978)
- 农业(48323)
- 财经大学(46540)
- 基金
- 项目(258355)
- 科学(204553)
- 研究(190185)
- 基金(189401)
- 家(164976)
- 国家(163660)
- 科学基金(140344)
- 社会(122732)
- 社会科(116432)
- 社会科学(116402)
- 基金项目(98988)
- 省(98694)
- 自然(89175)
- 教育(87206)
- 自然科(87021)
- 自然科学(86995)
- 自然科学基金(85476)
- 划(83615)
- 资助(78411)
- 编号(75832)
- 成果(62322)
- 重点(58714)
- 部(58263)
- 发(56600)
- 创(53073)
- 课题(52840)
- 国家社会(51693)
- 教育部(50409)
- 创新(49779)
- 科研(49582)
- 期刊
- 济(198645)
- 经济(198645)
- 研究(121856)
- 中国(76754)
- 财(62676)
- 学报(58343)
- 农(56449)
- 管理(56039)
- 科学(55692)
- 大学(45461)
- 学学(42869)
- 教育(40401)
- 融(39067)
- 金融(39067)
- 农业(37879)
- 技术(34815)
- 经济研究(32729)
- 财经(32017)
- 业经(31150)
- 经(27708)
- 问题(26092)
- 贸(22377)
- 业(20518)
- 技术经济(20378)
- 统计(20342)
- 世界(19733)
- 国际(19674)
- 策(18157)
- 理论(17784)
- 版(17706)
共检索到601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孟广芹 赵萱
在林业生态功能日益突现的语境下,中国林权改革政策蕴含着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在林业产业特殊性基础之上,林业经营者摆脱固有林业效益提升困境的基本诉求。林业生产经营基本架构的重构、经营方式和行为的变革,必然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度保障方式得以落实。对当前林权改革政策的结构体系、林业发展政策理念、执行机制与绩效的公共政策进行分析,就成为把握当前林权改革进程,调整林权改革政策的重要方式。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林权改革政策层次之间有效支持度不高、公共政策价值与市场效益诉求的内在矛盾性、林改政策执行中缺乏全局视野与掌握力,是造成林业改革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对林权改革政策体系的优化与整合是问题解决的基点...
关键词:
林权改革 政策理念 政策执行 政策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贺 张广胜
根据1982~2008年辽宁省林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林业投资、劳动力、林业科技进步、产权制度等要素对辽宁省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体林改下辽宁省林业经济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27年间资本、劳动力、科技进步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4,0.55,0.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7%,19.15%和43.15%,林改作为政策制度因素对于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集体林改 林业经济增长 产出弹性 贡献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立超
以施耐德和英格拉姆的政策工具分类框架为X维度,以职业教育发展链要素为Y维度,构建出"政策工具·发展链"二维框架,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行内容编码、归类统计、数据分析,剖析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潜在的问题。从政策工具维度看,政策工具的配置类型较为齐全,但权威型工具使用过溢,激励型、能力型和学习型工具相对短缺,符号劝诫型工具内部结构失衡;从发展链维度,政策文本涵盖思想态度、制度体系、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社会参与和质量保障六个方面,但不同发展链之间的比重差异悬殊,对师资建设的关注最少。未来的职业教育政策应适当缩减权威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强化能力型和激励型政策工具,鼓励校企合作与社会参与,关注师资建设和教师素养提升,实现政府角色转型,不断提升政策工具与职业教育发展链的适切程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仲维维 张滨 张洪瑞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为实现国有林区林业经济转型指出了新的方向,也为实现国有林区生态文明、构建和谐林区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口。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林业经济转型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国有森工企业三者的利益,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求得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发现无论是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还是动态博弈中,参与者都会根据自身的收益预期进行投入决策。最后,针对利益博弈分析结果,给出了若干完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促进国有林区林业经济转型的策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颖 宋维明
林权改革是促进林业发展的根本措施,也是促进林业发展的基本政策,林权改革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选择江西遂川,福建三明、永安,辽宁清原,北京怀柔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维量表分析。结果表明:林权改革对森林生态环境有明显影响,尤其林权改革中农民(林农)对林业的投入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影响显著。同时,不同地区的林权改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研究发现,农民对林权改革的态度、家庭年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和性别等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结果也有一定影响。本文认为,林权改革涉及面广,并涉及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的长远利益,因此,应该开展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和林权改革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金 张广胜
运用2×2"鹰鸽"对称博弈模型,分析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林业生产决策的博弈过程。源于林业经济利益的驱动,群体中的林农会通过学习、模仿逐渐改变行为策略,林农进行林业生产和非林生产的动态均衡比例取决于2种行为的收益比例。建议政府要保障林农能够及时获取采伐指标或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加快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让林农形成稳定的经济收益预期,以实现林权制度改革的有效性。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进化博弈 林业生产决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胜 蔡志坚 谢煜 廖浪涛
以福建省南平市的林业站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原有的管理职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林业站在现阶段不仅要为林业生产、林权流转提供服务,还应按照"民办、民管、民监督、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建立以专业化、区域化为主要特征的林业行业协会。
关键词:
林权制度 林业站 功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璐
文章选择2001-2016年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首先使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整体及区域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以此作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从财政分权的支出角度和收入角度分析了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考察期内,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震荡上升的趋势,中国经济受外部影响较大,在2009年和2012年受到外部冲击出现两次较大回调,东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最低;第二,财政分权能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增长质量的影响较大;第三,对外开放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最后针对文章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质量 经济规模 资源配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月琴 曾程 王成军 朱臻 冯娜娜
林业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但林业活动既能固碳增汇,也会排放CO2。因此,基于价格的碳汇补贴或碳税政策至关重要。论文通过构建以林业为核算对象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利用2010年的中国投入产出等数据,自行编制包含林业在内的社会核算矩阵表(SAM),然后进行不同碳价格下(设定为40、300和400元/t C)的情景模拟,考察了碳汇补贴和碳税对林业经济(林业产出、林产品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碳价格为40元/t时,碳汇补贴和碳税政策的实施将使当期林业产出增加0.006 7%(0.174×108元),林产品价格提高2.7%,林业部门增加值投入增加0.37%(6.57×1...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高路 吕洁华 张滨
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城市带具有大兴安岭地区、伊春市和黑河市3个核心发展区辐射周边区域,该城市带的建立有利于整合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发展区域林业经济优势产业。文章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分析,通过根据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计算,测试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分别测算林业三次产业内部增长动力,根据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出若干提升区域林业经济增长动力,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姜昕 王秀娟
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既可做燃料,也可以提供木材作为建筑和家具的原材料,或提供木纤维用于造纸;可以作为最重要的碳汇大量吸收CO2,并能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保护生态的多样性;同时还具有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立 刘玉斌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既包括配置资源作用,又包括激励主体作用,不可偏废。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取决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广义竞争政策包括反垄断政策和规制政策。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主要为替代关系,而与规制政策主要为互补关系。国有经济重点领域首先要进行"政府企业—特殊法人—股份公司"的组织调整,才能适应竞争政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主要针对"行政垄断",任重道远。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立 刘玉斌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既包括配置资源作用,又包括激励主体作用,不可偏废。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取决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广义竞争政策包括反垄断政策和规制政策。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主要为替代关系,而与规制政策主要为互补关系。国有经济重点领域首先要进行"政府企业—特殊法人—股份公司"的组织调整,才能适应竞争政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主要针对"行政垄断",任重道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金龙 张译文 梁茗 韦昕辰
林业作为环境与发展的纽带,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覆盖了政治承诺、国家发展规划、缓解贫困等复杂政策问题,林业政策也越来越成为一项公共政策。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林业政策制定过程日益重视部门间的协调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合作。本文阐述了林业政策协调和合作的内涵,综合Scharpf的负向协调和正向协调理论,以及Metcalfe对部门间政策协调等级的划分来构建分析框架,将林业政策协调分为"自主决策、信息通报、意见咨询、避免冲突、达成共识、上级裁决、设置红线、明确优先目标、整体战略"九级,并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例,评估我国林业政策协调和合作的水平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发现在中央层面,林业部门已经认识到了林业政策协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红
运用影子价格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替代花费法等方法,从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林产品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等6个方面对福建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安林业")永安经营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永安林业"永安经营区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服务的总价值为20.953143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4.232074亿元,保持土壤价值5422.63万元,固碳释氧价值6.696 615亿元,净化空气价值4.707 154亿元,林产品价值4.654 192亿元,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1208.45万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