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02)
- 2023(18417)
- 2022(15802)
- 2021(14849)
- 2020(12371)
- 2019(28641)
- 2018(28130)
- 2017(54530)
- 2016(29272)
- 2015(32897)
- 2014(32435)
- 2013(32334)
- 2012(29601)
- 2011(26588)
- 2010(26418)
- 2009(24128)
- 2008(23211)
- 2007(20351)
- 2006(17921)
- 2005(15589)
- 学科
- 济(126103)
- 经济(125972)
- 业(82671)
- 管理(77602)
- 企(59423)
- 企业(59423)
- 方法(55035)
- 农(50700)
- 数学(48835)
- 数学方法(48257)
- 中国(34096)
- 农业(33685)
- 业经(29734)
- 财(29447)
- 地方(26931)
- 学(23835)
- 贸(22931)
- 贸易(22919)
- 易(22330)
- 制(21842)
- 技术(18934)
- 环境(18361)
- 银(17707)
- 银行(17663)
- 和(17445)
- 融(17164)
- 金融(17161)
- 行(16914)
- 理论(16832)
- 务(16783)
- 机构
- 学院(411043)
- 大学(410583)
- 济(175036)
- 经济(171812)
- 管理(163374)
- 理学(142621)
- 理学院(141130)
- 研究(140964)
- 管理学(138649)
- 管理学院(137927)
- 中国(106968)
- 京(86824)
- 科学(86001)
- 农(78817)
- 财(76686)
- 所(69661)
- 业大(65127)
- 中心(64933)
- 研究所(63738)
- 财经(61895)
- 农业(60619)
- 江(58024)
- 经(56775)
- 北京(54618)
- 经济学(53397)
- 范(52456)
- 师范(52004)
- 院(50562)
- 经济学院(48389)
- 州(46964)
- 基金
- 项目(287239)
- 科学(226688)
- 基金(210629)
- 研究(209996)
- 家(184122)
- 国家(182629)
- 科学基金(156912)
- 社会(134971)
- 社会科(127829)
- 社会科学(127797)
- 基金项目(111548)
- 省(110031)
- 自然(100861)
- 自然科(98541)
- 自然科学(98519)
- 自然科学基金(96749)
- 教育(94376)
- 划(92366)
- 资助(86570)
- 编号(85131)
- 成果(67932)
- 部(64092)
- 重点(63940)
- 发(62337)
- 创(59526)
- 课题(57063)
- 国家社会(56826)
- 创新(55610)
- 教育部(54928)
- 科研(54764)
- 期刊
- 济(188167)
- 经济(188167)
- 研究(121021)
- 农(77609)
- 中国(75642)
- 学报(65580)
- 科学(61203)
- 管理(56518)
- 财(55619)
- 农业(53041)
- 大学(50610)
- 学学(47956)
- 教育(38730)
- 融(36142)
- 金融(36142)
- 技术(34647)
- 业经(34410)
- 经济研究(29952)
- 财经(29183)
- 业(26080)
- 问题(25794)
- 经(25133)
- 技术经济(20020)
- 版(20006)
- 科技(19909)
- 世界(19892)
- 图书(19664)
- 统计(18841)
- 资源(18677)
- 贸(18647)
共检索到598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奕丹 安欣
发展林木种苗产业对增强林地生产力和促进林农增收意义深远。为分析和对比各地区林木种苗业的富农效应,利用2005—2015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林木种苗业的面板数据,以SCP产业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指标体系。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F检验和Hausman检验,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建立基准模型,并逐步引入控制变量以建立扩展模型。结果表明:林木种苗业对地方农民林业收入有影响且空间差异明显。其中,东部、中部地区林木种苗业人力资本及投入产出的规模效应对农民林业收入影响突出,西部地区林木种苗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绩效福利水平对农民林业收入影响明显。产业配套政策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均显著。最终,从加强富民效应的角度对地区林木种苗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林业 农民收入 林木种苗 面板数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敬水 赵倩倩
文章界定了收入分配公平的内涵,从初次分配公平和再分配公平两大方面构建了分配公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分配公平的测度方法,基于1985~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对中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收入分配总体上处于相对公平状态,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初次分配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再分配处于相对公平状态,初次分配公平度大于再分配公平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总体上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初次分配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再分配处于相对公平状态,中部地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依次处于非常公平和比较公平状态。从三大地区比较看,收入分配公平度总体上相差较小。其中初次分配公平度和再分配公平度,中部地区相对较高,东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这一研究结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冲 刘已筠
基于2001年~2014年中国农村面板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全国与东中西部各区域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皆受到以下五个变量的显著影响:上一年度的农村人均文化消费、农村人均收入、人均文教娱乐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均文教娱乐财政支出、农村恩格尔系数。但是不同区域之间这些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文化消费的惯性作用在东部表现最强烈;中西部主要受到收入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在中部最明显。基于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发展区域特色文化,满足居民各类文化需求。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文化消费 影响因素 地区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费清 江生忠 丁宁
使用面板GMM方法,对我国322个地级行政单位2007-2015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保险保障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作用,但部分区域存在不同结论;同时,农业技术与农业保险的协同效应并没有在保障农民收入方面很好地发挥作用。为此,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一方面应重视区域间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应强化技术与保障两种工具之间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保险保障 农民收入 保险科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仲常 明朗 余翔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前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攻坚性问题,本文根据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以及经济情况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在比较三部分收入来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农民收入增加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地区差异 增收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瑞珍
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当前和今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又在中西部地区。本文在阐述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西部地区农民在农业内和农业外的增收途径与潜力,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途径 对策 中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宏 汪洪波
本文采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转型时期不同制度水平下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如何受到社会资本水平的制约。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构成不完善制度的有效替代,社会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缩小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不利于收入分配的改善,但社会资本与非正规金融的交互效应降低了非正规金融对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并且制度越不完善,这种效应所起的作用越强。因此,应该注重培育与维护社会资本的健康发展,深化金融发展,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关键词:
社会资本 金融发展 收入分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朱博
本文基于200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地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城镇化率、房地产市场发展规模和消费习惯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缩小地区间的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捷 李博文
基于200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能耗强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能耗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东部地区能耗强度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而上升,中部地区也进入此阶段,但影响程度没有东部地区深,而西部地区处于能耗强度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而降低的阶段。短期来看,因目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大,除东部地区滞后二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对能耗强度有影响,其他短期内影响都不显著。政府应该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引导对外直接投资结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跃群 孙小玥 张卫国
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保持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本文利用PIA法,测算了省际农业资本投入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1978~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三大经济区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资本均经历了显著上升过程,省际农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农作物播种面积次之,而农业劳动力投入在西部地区作用显著。此外,农业资本投入"中部塌陷"的推论也值得重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达捷
依据经济增长的收敛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成收敛趋势,但是东中西各个区域发展依然存在差异,同时产业结构、投资率、对外贸易、就业,特别是产业结构是造成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今后的对策是:继续加快西部经济发展步伐,缩小地区差距;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内需;注重政府支出效率,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
关键词:
区域经济 β条件收敛 δ收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光谱
文章利用1995年到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的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的经济增长依赖于信贷数量的扩张,而东部经济增长依赖于金融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区域金融 GDP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浩进
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区域福利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相对差距仍不断扩大。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进程中,在其内在增收机制作用下,即中西部承接产业转入引致需求增长、居民就业增加,以及中西部劳动力供给下降导致用工成本增加、职工工资增长,在总体上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居民就业的较大增加、收入的较快提高,产生了明显的区域收入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居民收入拉大的趋势,对我国各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十三五"时期,政府的政策在影响产业转移引致的区域收入效应上,主要作用点在于:一是政策会影响产业空间转移中的区域收入效应的流量;二是政策会影响产业空间转移中的区域收...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区际产业转移 区域收入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桂军 黄灿
本文对2005年至2011年间东部地区出口产业向内陆地区的转移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各省行业出口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对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多数出口产业存在向中西部省份的相对转移,其中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转移程度最为显著;出口产业的转入显著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增长,且对西部地区出口的影响程度远高于中部地区。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出口增长 东中西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的构建
中西部地区引进内资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东中西部地区数据的VAR模型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的支持效应分析——基于收入结构的视角
我国东中西部碳排放量影响因素面板数据研究
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高技术产业转移能力评价——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高铁对中国城镇化均衡发展的影响——基于中西部地区1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中西部地区农民贫困的机理分析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差异的实证分析——基于ISDF模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