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24)
- 2023(17783)
- 2022(14726)
- 2021(13748)
- 2020(11231)
- 2019(25903)
- 2018(25364)
- 2017(47483)
- 2016(25403)
- 2015(28535)
- 2014(28252)
- 2013(27868)
- 2012(26019)
- 2011(23523)
- 2010(23180)
- 2009(21156)
- 2008(20642)
- 2007(17743)
- 2006(15820)
- 2005(14624)
- 学科
- 济(117449)
- 经济(117342)
- 管理(66800)
- 业(64873)
- 企(49112)
- 企业(49112)
- 方法(46644)
- 数学(41253)
- 数学方法(40813)
- 中国(37250)
- 农(33521)
- 地方(30026)
- 业经(25751)
- 财(24703)
- 农业(22481)
- 贸(22428)
- 贸易(22406)
- 易(21715)
- 学(20985)
- 制(20526)
- 融(19223)
- 金融(19221)
- 银(18595)
- 银行(18571)
- 行(18004)
- 环境(17908)
- 发(16842)
- 技术(15917)
- 和(15698)
- 地方经济(15286)
- 机构
- 大学(355367)
- 学院(354604)
- 济(157973)
- 经济(155114)
- 管理(135710)
- 研究(130588)
- 理学(115790)
- 理学院(114469)
- 管理学(112484)
- 管理学院(111824)
- 中国(101971)
- 京(77114)
- 科学(76822)
- 财(70644)
- 所(65085)
- 中心(60871)
- 农(60117)
- 研究所(58951)
- 财经(55802)
- 江(53640)
- 经(50993)
- 业大(50863)
- 经济学(49646)
- 北京(49174)
- 范(47365)
- 院(47228)
- 师范(46926)
- 农业(46362)
- 经济学院(44671)
- 州(42564)
- 基金
- 项目(239992)
- 科学(190969)
- 基金(176728)
- 研究(175348)
- 家(154718)
- 国家(153484)
- 科学基金(132010)
- 社会(114994)
- 社会科(109208)
- 社会科学(109182)
- 基金项目(92740)
- 省(92138)
- 自然(83659)
- 自然科(81746)
- 自然科学(81724)
- 自然科学基金(80248)
- 教育(78815)
- 划(77972)
- 资助(72101)
- 编号(69077)
- 发(56270)
- 成果(55030)
- 重点(54550)
- 部(53560)
- 创(49742)
- 国家社会(49137)
- 课题(47918)
- 创新(46745)
- 教育部(46142)
- 科研(45641)
- 期刊
- 济(176541)
- 经济(176541)
- 研究(111640)
- 中国(76915)
- 农(55436)
- 学报(53422)
- 财(52531)
- 科学(52060)
- 管理(51436)
- 大学(41455)
- 学学(38802)
- 融(38484)
- 金融(38484)
- 农业(38257)
- 教育(35843)
- 技术(31372)
- 经济研究(29078)
- 业经(29057)
- 财经(27814)
- 经(24147)
- 问题(24038)
- 业(21650)
- 贸(20462)
- 统计(19808)
- 世界(19002)
- 国际(18803)
- 资源(17835)
- 技术经济(17536)
- 图书(17282)
- 策(17155)
共检索到555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廖文梅
利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1年的林业市场化相对指数,定量考察林业市场化进程对林业发展效应的作用方向、作用程度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2—2011年,林业市场化进程对林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即林业市场化指数每提高1%,林业发展指数将会增加1.208。中国林业市场化进程速度相对比较缓慢,林业市场化转型任务十分艰巨,未来中国林业的发展还有赖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素资源市场化、经济主体市场化、市场制度完善程度等方面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林业市场化 林业发展 要素投入 改革方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孔凡斌
本文借鉴"市场化指数法"和"经济自由度指数法",结合中国林业自身特点,设计了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中国林业市场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15省(区)2002~2006年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全国和区域水平林业市场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中国林业市场化水平总指数以年均1.04%的增长速率呈现稳步提高的趋势,2006年达到47%,但落后于2001年全国市场化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落后于农业市场化水平13个百分点;中国各个省(区)林业市场化水平很不平衡,中东部省(区)林业市场化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和东北国有林区集中的省(区)。
关键词:
林业 市场化水平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华旭 孔凡斌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通过运用经主成分分析方法处理后的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2011-2014年总体产业生态化效率进行评估分析,为今后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的产业生态化效率提升明确了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经主成分分析处理后的DEA方法得出的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产业生态化效率结果更为科学;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城市间产业生态化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但均呈现出生态效率上升趋势;沿江地区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产业生态化效率改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生态化 生态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杜丽
设计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作为评价中国林业市场化进程的指标体系框架;以中国15省(区)2002—2006年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市场化指数评价模型,分别评价全国水平和区域水平林业市场化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林业市场化进程总指数以年均1.5%的增长速率呈现稳步提高的趋势,2006年达到54.9%,在不考虑林地市场化因素时,中国林业市场化程度落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5%,落后于同期农业市场化水平5%;中国各个省区林业市场化程度很不平衡,中东部地区林业市场化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和东北部;在影响林业市场化进程的各种因素中,政府行为状况和生产经营市场化因素对林业市场化进程影响最大,要素资源市...
关键词:
林业市场化 评价理论 实证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文梅
以13个省(区)1995—2011年林业产值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好的林业产业结构素质,具有一定的区域竞争力优势,但林业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素质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具有区域竞争力优势,林业第二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素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区域竞争力优势;与南方集体林区整体水平相比,江苏、广东、安徽和广西4个省(区)的林业经济增长速度较高,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和广东5省的林业产业结构素质较高,其中,又以前3个省(区)的林业产业结构素质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孔凡斌 廖文梅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中国经济一样历经30年的改革进程,取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本文利用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区、市)林业市场化指数,实证分析了林业市场化程度的林业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林业市场化程度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弹性为0.633。在保持林业人力资本、林地面积、林业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林业市场化指数每提高1%,会使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0.633%。中国林业市场化步伐相对比较缓慢,林业市场化的转型任务还很艰巨,未来中国林业发展还需依赖于林业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志
新时代下实现我国共享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梳理国内外文献,结合我国实际,从经济共享、文化包容、生态美好、社会和谐、机会平等、医疗共享和设施共享共七个维度构建适合新时代共享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依据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统计数据对共享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我国各省份间共享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共享发展水平明显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而且共享发展各维度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新时代 共享发展 测度评价 空间差异异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崔新健 许靓
在华跨国研发中心数量在迅速增加,对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相似,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区位分布呈现极度的不均衡。文章基于29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分析,对各省市自治区利用外商研发投资的业绩与潜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进行了综合动态分析。由此不仅有助于把握利用外商研发投资的现状,而且有助于认识其内在规律和问题,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研发投资 业绩 潜力 比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铭雨 刘基伟 李群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协同推进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选取2011—2021年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测算各地区耦合协调度的莫兰指数。研究发现:全国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指数总体呈大幅上升趋势,2021年分别达到0.840、0.809,较2011年分别上涨715.5%、235.7%。耦合协调度仅在2011年表现为轻度协调,2021年达到优质协调,说明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之间不是“零和博弈”,必须协同推进、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各地区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存在异质性,失调成因存在显著差异,广东省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起到带头作用,黑龙江省等8个省份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程度较高,产业转型压力较大。地区间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周边地区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表现出“辐射”效应,北京等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周边地区存在负相关,出现“虹吸”效应,这导致京津冀区域耦合协调度差距拉大。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提出坚定绿色发展道路,强化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抢抓机会,转化“虹吸”效应为“辐射”效应、攻关能源技术,助力重化工业地区加速能源体系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方宝
近十五年来,总体上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增长迅猛,层级分割显著;学历教育留学生数量日渐上升,但高层教育留学生持续偏少,奖学金留学生比例偏低。高等教育比较优势、教育合作政策构建、华裔的文化维系与追寻、全球留学教育发展和世界汉语热等因素共同推进了东盟来华留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务必警惕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陷阱",积极优化留学教育结构,同时继续扩大中国—东盟学历学位互认政策构建,并着力培育和打造若干个东盟留学集中区。
关键词:
东盟 来华留学 国际教育合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雷勋平 刘思峰
文章运用DEA的CCR模型和"超效率"(Super-Efficiency)模型,根据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数据,利用Deap2.1和DEA-Solver-LV两个软件对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海为代表的15个省市、自治区物流产业投入产出达到相对有效,以北京为代表16个省、市、自治区存在投入冗余,以内蒙古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存在投入不足,产出效率偏低。同时,在非DEA有效省、市、自治区,表现出规模效率大于纯技术效率,进而影响了相对效率,文章对此进行投影分析,
关键词:
物流产业 效率测度 DEA模型 投入产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静 朱静 陆彦
基于高等教育投入和产出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2004—2011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综合评价矩阵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1个省(区)市大致可分为高等教育发达、次发达及落后三个层次。高等教育发达省域包括北京、天津和上海3市,次发达省域包括湖北、陕西、辽宁等14个省份,落后省域包括四川、甘肃、海南等14个省份。总体而言,这三类省域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所上升,但由于经济、政策、人口、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省域之间及其内部的高等教育投入和产出呈现出不同的差异变动趋势。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水平 省域 分类比较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鲁东民
林业信息化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林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把林业中有用的数据,经过梳理之后,以人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和公众成了一种迫切的需求。然而传统的林业资源统计数据多采用文字描述和表格等方式表达,其形式单一、可视化程度低,难以体现林业资源统计数据的空间分布特性。目前国内外林业资源可视化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单木可视化、林分可视化以及生长模型可视化方面,对于林业资源统计数据可视化的研究较少。随着WebGIS及网络前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林业资源统计数据展示提供了一个新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森
在考虑交通基础设空间网络布局特性基础上,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级数据和空间计量研究方法,从直接效应和空间外部效应两个层面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建设差异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在地理空间上已然形成了三类稳固的差异化集群;虽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但是受其自身空间建设差异化对经济增长负向效应影响,其对经济增长应有的促进效应未能全部体现。虽然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建设差异化存在显著的空间负外部效应,不过该效应正在逐年减弱。扩大交通基础设施覆盖面与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存量两者对经济增长都有着相近的正向弹性,不过前者的实际操作成本要明显低于后者。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 森
在考虑交通基础设空间网络布局特性基础上,利用 2001—2011年中国省级数据和空间计量研究方法,从直接效应和空间外部效应两个层面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建设差异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在地理空间上已然形成了三类稳固的差异化集群;虽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但是受其自身空间建设差异化对经济增长负向效应影响,其对经济增长应有的促进效应未能全部体现。虽然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建设差异化存在显著的空间负外部效应,不过该效应正在逐年减弱。扩大交通基础设施覆盖面与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存量两者对经济增长都有着相近的正向弹性,不过前者的实际操作成本要明显低于后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农业碳排放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实力评价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375份农民工调研数据
中国种植类家庭农场的土地形成及使用特征——基于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14~2018年监测数据
土地市场化是否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基于中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的检验
我国物流业与信息业耦合关联的时空分异分析——基于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
我国31个省(区、市)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分析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出口值统计(2002年1月—8月)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出口值统计(2002年1月—9月)
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育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