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55)
- 2023(18843)
- 2022(16293)
- 2021(15454)
- 2020(13146)
- 2019(30832)
- 2018(30470)
- 2017(58105)
- 2016(31727)
- 2015(36114)
- 2014(36012)
- 2013(35579)
- 2012(32699)
- 2011(29551)
- 2010(29614)
- 2009(27263)
- 2008(26814)
- 2007(23666)
- 2006(20341)
- 2005(17828)
- 学科
- 济(129303)
- 经济(129167)
- 管理(89236)
- 业(84945)
- 企(70016)
- 企业(70016)
- 方法(63036)
- 数学(55600)
- 数学方法(54760)
- 中国(34582)
- 农(34073)
- 财(32339)
- 学(28009)
- 业经(27434)
- 贸(24797)
- 贸易(24784)
- 地方(24457)
- 易(24097)
- 农业(22670)
- 制(22490)
- 理论(21212)
- 务(20721)
- 财务(20629)
- 财务管理(20581)
- 和(20109)
- 企业财务(19458)
- 环境(19384)
- 技术(19101)
- 银(18924)
- 银行(18866)
- 机构
- 大学(453897)
- 学院(452207)
- 济(181377)
- 经济(177515)
- 管理(177191)
- 理学(154106)
- 理学院(152360)
- 研究(152169)
- 管理学(149260)
- 管理学院(148466)
- 中国(113806)
- 京(97427)
- 科学(96515)
- 财(80553)
- 所(77043)
- 农(75639)
- 研究所(70704)
- 业大(69842)
- 中心(69380)
- 财经(65396)
- 江(64649)
- 北京(61826)
- 农业(59629)
- 经(59533)
- 范(59404)
- 师范(58810)
- 院(55326)
- 经济学(54843)
- 州(52457)
- 经济学院(49584)
- 基金
- 项目(310950)
- 科学(243692)
- 基金(225752)
- 研究(223010)
- 家(198116)
- 国家(196552)
- 科学基金(168144)
- 社会(139053)
- 社会科(131819)
- 社会科学(131780)
- 省(120730)
- 基金项目(119309)
- 自然(111557)
- 自然科(109031)
- 自然科学(109000)
- 自然科学基金(106993)
- 教育(103588)
- 划(102324)
- 资助(94766)
- 编号(90852)
- 成果(73238)
- 重点(69875)
- 部(68431)
- 发(65527)
- 创(64020)
- 课题(62540)
- 科研(60040)
- 创新(59793)
- 教育部(58325)
- 大学(58098)
- 期刊
- 济(190882)
- 经济(190882)
- 研究(127416)
- 中国(82858)
- 学报(74706)
- 科学(67527)
- 农(67345)
- 管理(62689)
- 财(61527)
- 大学(55875)
- 学学(52444)
- 教育(48713)
- 农业(46824)
- 技术(40623)
- 融(35028)
- 金融(35028)
- 经济研究(31587)
- 业经(31341)
- 财经(31118)
- 经(26622)
- 业(25640)
- 问题(25397)
- 图书(24412)
- 统计(22878)
- 技术经济(22252)
- 版(21563)
- 科技(21127)
- 资源(20835)
- 理论(20649)
- 贸(20622)
共检索到649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玮 冯彦 包庆丰
运用MalMquist-DEa模型,采用1998~2012年面板数据,对中国31省份林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同时,探讨中国林业生产效率区域间的差异,并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区域林业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进而研究区域间的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状态及提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晓玲 李小庆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的政府效率值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政府效率与财政分权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效率存在空间外溢效应;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中,地区固定效应的空间面板误差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效率显著负相关,而转移支付制度与地方政府效率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政府效率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红梅 邓光耀 王克强
本文基于1990-2010年中国省级农产品虚拟水消费相关数据,将空间效应和习惯效应纳入分析框架,构建了动态空间面板STIRPAT模型,从人口、富裕程度、技术以及空间效应和习惯效应五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农产品虚拟水消费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人口数、农村人口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粮食加权虚拟水含量、肉类加权虚拟水含量均显著正向影响中国农产品虚拟水消费量。但是,由于中国各省份水资源要素相对于劳动、资本与土地资源等要素在富足程度上差异很大,并且可以通过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来调节虚拟水生产量与消费量的不一致,因而中国各省份农产品虚拟水产量、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与虚拟水消费量的关系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断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少甫 林享
文章基于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居民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级之间的碳排放强度具有正向的空间相关性,消费结构升级会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而在引入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变量的交互项后,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协同推进对于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具有强化作用。建议:深入推进消费结构升级,注重产业结构升级与消费结构升级的协同配合,强化居民的绿色低碳消费意识,加强区域之间碳减排工作实施的空间联动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宇麟 柳锐
本文通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1994-2005年我国29个省财政政策收敛情况。本文分别采用地理相邻权重矩阵和人均GDP权重矩阵,对各省间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级人均GDP、人均税收收入、人均个人所得税等目标变量均存在收敛性。
关键词:
收敛 省级财政政策 空间计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方淼 程宝栋 宋维明
研究利用外资与中国林业产业增长关系,尽可能使林业外资有效地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保障木材安全并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运用1997~2008年数据,用协整方法对利用外资和林业产业增长进行了长期均衡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分析,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两者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外资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利用外资是林业产业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提出的建议是,优化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扩大外商投资来源与投资方式,结合林业产业政策和外资政策对外资进行引导。
关键词:
外资 林业产业 脉冲响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国富 连飞
选取了9个主要经济指标,提取其主成分,并考虑地理空间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近年来中国地区GDP数据的真实性进行了经验分析。总的来看,中国地区GDP同各经济指标的匹配性较好。分年份来看,没有发现GDP被系统高估的迹象。但分省区来看,仅有9个省区的GDP数据可靠性较高,而其他省区的GDP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或低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建朝 王海铖
为进一步探索工业用电效率提升路径,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面板数据,采用共同前沿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各省份1995—2016年间的工业用电效率值。通过全局莫兰指数检验和莫兰散点图分析发现,中国工业用电效率值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采用空间Tobit模型实证分析知识溢出、人均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电力价格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工业用电效率的影响作用发现,知识溢出对工业用电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人均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对工业用电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产业结构、电力价格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工业用电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姜磊 柏玲
区域间的空间溢出和技术溢出效应日益显著,在进行能源强度收敛研究时不可忽略空间依赖性和时间动态性。在考虑空间维度的地理邻近性和时间维度的动态性的基础上,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中国29个省区能源强度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趋势以及收敛情况,研究表明:从中国能源强度的空间分布来看,呈现东低西高的格局,并且存在空间自相关现象;从动态趋势看,能源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指数在2005年之后趋于稳定,东、中、西部的能源强度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从总体趋势来看,能源强度存在绝对σ收敛,不存在绝对β收敛,但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晓莉 王振坡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方向性距离函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马尔可夫状态空间转移矩阵对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动态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差异化和动态转移特征,效率低的省份差距在逐步缩小,效率高的省份差距则呈扩大趋势;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增长表现为生产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共同作用,且呈现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较高地区的内部收敛特征。借助空间误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行业盈利能力、地区经济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晓莉 王振坡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方向性距离函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马尔可夫状态空间转移矩阵对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动态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差异化和动态转移特征,效率低的省份差距在逐步缩小,效率高的省份差距则呈扩大趋势;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增长表现为生产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共同作用,且呈现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较高地区的内部收敛特征。借助空间误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行业盈利能力、地区经济总量、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和政府政策支持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技术市场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则尚未体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世琴 尹天宝 阳杨
运用DEA-BCC模型测算我国2005—2016年30个省(区、市)科技金融效率,并建立相应空间面板模型对影响科技金融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际科技金融效率区域差异较大,整体水平相对偏低,只有少数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科技金融效率达到了有效生产前沿面;除研发投入强度对科技金融效率有负向影响外,科研氛围、高技术产业资金规模等影响因素对科技金融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为此,提出有效促进地区科技金融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吕文凯 贺斌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证实城市间效率的发展存在空间正的相关性;同时,产业结构、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对城市效率起促进作用,城市集聚、政府干预、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市效率。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在城市群、城市圈发展的视角下实现跨区域协调合作,科学合理实现要素流动,实现城市效率的共同提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家廷
利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28个省域的金融发展差异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在1992—2008年间,中国金融发展在省域间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区域内部来看,在同一时期,中国东部和中部的金融发展在区域内部亦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西部内部省域间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FDI对中国地区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随机前沿面板数据分析模型
贸易开放程度对雾霾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
中国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的理论与实证——基于省级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中国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空间杜宾模型计量分析
产业结构变迁的城市化效应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中国省域物流效率研究——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城乡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
中国工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经验研究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中国省区环境分析
中国省际金融业效率的动态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