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2)
2023(12525)
2022(10429)
2021(9803)
2020(8164)
2019(18875)
2018(18229)
2017(34704)
2016(18639)
2015(21541)
2014(21325)
2013(21403)
2012(20085)
2011(18105)
2010(18440)
2009(17529)
2008(16844)
2007(15128)
2006(13150)
2005(12053)
作者
(52497)
(43906)
(43853)
(42101)
(27884)
(21038)
(20098)
(17045)
(16702)
(15554)
(14908)
(14689)
(14039)
(13815)
(13775)
(13642)
(13074)
(12857)
(12757)
(12610)
(10983)
(10675)
(10635)
(10043)
(9960)
(9951)
(9678)
(9669)
(8828)
(8810)
学科
(80183)
经济(80111)
管理(47899)
(47744)
(37321)
企业(37321)
方法(35773)
数学(31786)
数学方法(31542)
中国(30734)
(28367)
金融(28363)
(26091)
银行(26071)
(25240)
(22510)
(21681)
(19560)
贸易(19546)
(19141)
(18553)
业经(16890)
地方(16590)
农业(14984)
(14392)
(13217)
财务(13187)
财务管理(13150)
企业财务(12473)
理论(11989)
机构
大学(266789)
学院(266129)
(120406)
经济(118090)
管理(97308)
研究(95830)
理学(82642)
理学院(81718)
中国(80592)
管理学(80557)
管理学院(80062)
(56341)
(55599)
科学(54159)
(48108)
中心(45891)
财经(44089)
研究所(43645)
(42969)
(40156)
经济学(39558)
(38587)
北京(36502)
经济学院(35919)
业大(35759)
(34143)
(33937)
师范(33855)
农业(33773)
财经大学(32797)
基金
项目(171397)
科学(134357)
研究(129702)
基金(124370)
(107279)
国家(106404)
科学基金(89916)
社会(83446)
社会科(79273)
社会科学(79248)
(64951)
基金项目(64633)
教育(59370)
(55406)
自然(53862)
编号(52981)
自然科(52602)
自然科学(52585)
自然科学基金(51671)
资助(51434)
成果(44621)
(39466)
重点(39234)
(38587)
课题(36994)
(36106)
国家社会(35513)
教育部(34182)
(34105)
创新(33869)
期刊
(129393)
经济(129393)
研究(83698)
中国(54197)
(42761)
(40705)
金融(40705)
(39840)
学报(38726)
科学(35689)
管理(33342)
大学(29548)
教育(28027)
学学(27719)
农业(26361)
经济研究(22364)
技术(22206)
财经(22058)
业经(19256)
(19068)
(18235)
问题(17648)
国际(17508)
(14875)
世界(14769)
理论(13291)
技术经济(12984)
统计(12808)
(11885)
实践(11722)
共检索到410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晓求  
若干重要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经济大国,建设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构建与中国全球性经济大国相匹配的大国金融是中国金融的战略目标。人民币国际化是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和大国金融的前提条件,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大发展则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民主法制和市场透明度的改善、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以及与大国经济和大国金融相匹配的军事实力亦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大国金融建设不可或缺的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晓求  
中国已成为全球性经济大国,建设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构建与全球性经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大国金融是中国金融发展的战略目标。人民币国际化是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和发展大国金融的前提条件,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大发展则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民主法制、提高市场透明度、建设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发展与大国经济和大国金融相匹配的军事实力,亦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大国金融建设不可或缺的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廖群  王向燊  
上海自贸区的意义在于制度创新。其中,金融制度创新是核心,而离岸银行业务又是金融制度创新中的重头戏之一。目前,我国的离岸银行业务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业务种类与客户对象也很有限。根据内地《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目前中资银行可开办的离岸业务只得包括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同业外汇拆借,国际结算,大额可转让凭证,外汇担保,咨询、见证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刁仁德  
现代社会的信用特色越来越显明,以至于国际上现代大都市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根据金融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达程度而定。正因为如此,上海重新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设想,已成为我国政府与金融界的一种共识和追求目标。同时,这一大胆构想为适应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及货币资本的国际交易需要,通过与国际资本的融通,扩大我国商品的国际流通渠道及国际投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构建是一个极其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涉及到与各方面复杂的关联。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围绕这一构想作理论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旭路  
本文围绕北京市构建国际金融中心问题,针对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将北京与其他国际金融城市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认为北京凭借其丰沛信息资源以及储备大量高层次研究人员及其他方面的优势,已经具备了成为金融中心的潜质;同时为了避免金融中心的重复建设问题,文章从国际、国内以及市内金融功能区三个角度,对北京市未来金融中心的功能进行了定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淮  
本文通过金融中心形成潜力模型,对全国九个具有区域优势的大城市进行了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区位优势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结论;并结合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实际,对上海的优劣势进行相关分析,提出了其发展战略和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倪鹏飞  
最近以来,“构建”金融中心成为中国大都市关注的热点,也成为中国大都市竞争的焦点。但对于一个城市能否“构建”金融中心,“构建”什么样的金融中心,怎样“构建”金融中心,目前国内还缺乏相当的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在对全球金融中心发展历史观察和国际金融中心研究文献消化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以全球眼光,审视金融中心的竞争和发展格局;提炼国际标准,比较著名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与不足;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结合金融中心发展实践,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和竞争的解释框架,总结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和竞争的基本经验。这对于试图“构建”金融中心的中国城市,把握趋势,瞄准定位,借鉴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牧旸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已经提出了十四年.从上海金融市场的现状看.离此目标依然遥远.与纽约等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目前缺乏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若干必要条件.但是.上海又具有一些天然的和后天的优势.如果能够克服困难.依照正确的路径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笔者相信.上海终将成为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彦明  
金融资源的集聚与扩散有其内在的规律,各类金融资源流动的结果导致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兴衰、演替。金融资源的集聚与扩散大体上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本文重点探讨了前两个层次。文中分析了各类金融资源集聚、扩散的特点,金融资源集聚、扩散的典型形态及主要影响因素等,并按主导因素、辐射范围两个纬度将金融中心划分为四种模式。最后,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刚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启动十五年来,虽然成效显著,但对其进程的判断仍然是模糊的。本文通过对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进程的经济因素、金融因素、政治因素和综合因素四个变量指标体系的国际比较,发现上海作为国内金融中心虽然地位基本稳固,但与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尚存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金融部门产值较低、金融市场结构急需优化、金融衍生商品交易规模有待提高、金融人才资源密度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及缺乏宽松而又严格的法规体系等方面。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分阶段目标体系和相应举措。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剖建  刘鹃  李永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正日益引起金融界的广泛关注,而浦东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核心功能区,更是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分析浦东金融核心区生态环境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及内涵,提出浦东金融核心功能区应以金融交易为核心,以建立金融产业价值网络体系、建立和强化价格发现机制以及金融创新为重点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文全  
利用引力模型计量上海和香港与泛珠三角等地区的相互引力关系,结果发现上海在大多数地区的经济联系程度超过香港,并有加速扩张的趋势,具有明显的规模和区位优势;香港在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对中南部和西部地区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具有先发优势;两地的竞争态势愈加明显。作为泛珠三角经济区成员的江西需要主动调整发展规划,靠拢增长极,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杨海平  
本文讨论了国际金融中心成立的条件,考察了伦敦、纽约、香港、东京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历程,分析了中国城市一香港、上海、北京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机遇和挑战,并从战略的高度,讨论、评析了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