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4)
- 2023(15754)
- 2022(12995)
- 2021(12267)
- 2020(10011)
- 2019(22754)
- 2018(22147)
- 2017(39945)
- 2016(22263)
- 2015(24321)
- 2014(23894)
- 2013(22898)
- 2012(21265)
- 2011(19357)
- 2010(19477)
- 2009(17485)
- 2008(17121)
- 2007(15092)
- 2006(13113)
- 2005(11794)
- 学科
- 济(79508)
- 经济(79409)
- 管理(58056)
- 业(57851)
- 企(46584)
- 企业(46584)
- 方法(35453)
- 数学(31332)
- 中国(31180)
- 数学方法(31064)
- 农(21729)
- 教育(21406)
- 财(21334)
- 贸(20626)
- 贸易(20614)
- 技术(20351)
- 易(20263)
- 学(19203)
- 业经(17500)
- 制(15557)
- 农业(14613)
- 理论(14468)
- 银(14046)
- 银行(13995)
- 出(13959)
- 融(13734)
- 金融(13734)
- 行(13541)
- 技术管理(13228)
- 环境(12353)
- 机构
- 大学(310556)
- 学院(302229)
- 济(127194)
- 经济(124924)
- 研究(114270)
- 管理(109587)
- 理学(95386)
- 理学院(94181)
- 管理学(92677)
- 管理学院(92089)
- 中国(80448)
- 科学(68867)
- 京(66573)
- 所(57670)
- 财(56262)
- 农(54155)
- 研究所(53210)
- 中心(49643)
- 范(46864)
- 师范(46375)
- 业大(46043)
- 财经(45453)
- 江(44163)
- 农业(42976)
- 北京(42580)
- 经(41902)
- 经济学(41081)
- 院(40805)
- 师范大学(38337)
- 教育(37649)
- 基金
- 项目(209352)
- 科学(167887)
- 基金(153607)
- 研究(153011)
- 家(138007)
- 国家(136520)
- 科学基金(114820)
- 社会(99772)
- 社会科(94654)
- 社会科学(94632)
- 基金项目(79900)
- 省(79865)
- 教育(76200)
- 自然(73285)
- 自然科(71587)
- 自然科学(71560)
- 划(70886)
- 自然科学基金(70418)
- 资助(61345)
- 编号(58693)
- 成果(49390)
- 重点(49229)
- 部(49021)
- 创(48866)
- 发(46124)
- 创新(44938)
- 课题(44156)
- 国家社会(42698)
- 教育部(42531)
- 科研(40025)
共检索到456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剑虹 潘枫
选取从1889年到1930年间出生的35位中国近现代杰出自然科学家(院士)进行历史测量学研究。通过考察家庭背景变量和职业生涯变量两方面内容来了解院士的创造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特殊的家庭地位、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正规而高质量的大学教育以及学习和工作中的贤明指导者对杰出科学家的创造性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国杰出科学家创造力高峰的时间有推迟的趋势,但其影响力的时间却提前了,创造力亦呈提高的趋势,不过这种发展趋势尚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完成正规训练的年龄则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据此,提出相应的几点教育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邬智 陈晓明 罗文标 王国荣
本文剖析了当代杰出科学家的科学人才教育观,把他们培养高级人才的一般规律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注重培养和完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虚心、热情、勇敢、坚强、乐观和不怕困难等优秀品质;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这包括实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和在教学中坚持以培养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主;第三,注重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以保证学生及时了解新的学术思想和保持他们思想活跃;第四,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文章还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就如何提高我国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几点看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茜 陈强
The phenomena of collaboration of papers published in Nature,Science in China and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in 1996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collaboration level of Chinese scientists and of foreign scientis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laboration level of s...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娜 王美玲 李冰冰
创造性劳动是破解现代社会劳资矛盾等社会难题的一把钥匙,是中国走出全球发展困境的关键,是吸引青少年热爱劳动的有效途径,也是人类获得解放的必由之路。创造性劳动的实现要靠创造性劳动人才的培育和识别。工匠人才是创造性劳动的卓越代表,对齐鲁工匠的量化测试结果及理论分析均表明,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劳动的重要相关因素。质性研究结果显示,首批齐鲁大工匠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塑造更多地依赖生活实践智慧,"丰富""自由""未知""自主"是开启创造性劳动的关键词。据此,职业技术教育等应用型高等教育应建构更加宽松、开放的创新教育氛围,加强理性讨论活动的创设与引导;优化劳动人才的知识结构,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融合命题导向知识和非命题导向知识;结合批判性思维的具体要求,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文化建设,提升创新软环境,从根本上推进创造性劳动人才培养和强国建设。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衣新发 谌鹏飞 赵为栋
考察分析中国历史上取得高创造性成就人才的发展特征及成长经历,有助于揭示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也会为当代社会培养高素质、创造型的人才提供历史借鉴。本研究采用历史测量法,以92名中国唐宋杰出文学家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以下问题:(1)中国唐宋文学领域杰出人物的精神疾病与成长逆境等因素对其创造力成就有何预测作用;(2)在中国唐宋杰出文学家身上,可否验证在西方杰出人物中出现的精神疾病与成长逆境之间的"均衡"现象;(3)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唐宋文学巨匠创造力成就的其他变量。结果发现:(1)成长逆境是唐宋文学家取得创造力成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英弘 郝红全 李晓萌 郑知敏 杨列勋
原创性基础研究关乎整个科学体系源头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度重视其资助工作,在原有支持原创项目的基础上,于2019年年底专门设立原创探索计划(OEP)并试点实施,采用非常规资助机制,进一步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投身原创性基础研究工作。2020年—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各科学部探索多样化的OEP项目设立、申请和评审方式并取得积极成效,为我国探索建立针对原创性基础研究的非常规资助机制提供了典型案例。研究发现,虽然各科学部采用了多样化的资助方式,但其中已蕴含一些关键共性特征:(1)预申请是保障广泛而高质量原创思想来源的有效方式之一;(2)双盲通讯评审(审查)加评审会议答辩的互补构成了一种有利于原始创新脱颖而出的针对性评审机制;(3)通讯评审(审查)意见反馈和答复及评审会议充分讨论是降低原创性基础研究同行评议非共识风险的可行途径;(4)原创性基础研究需要灵活的资助期限以应对高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些结论构成了科学基金制下适宜我国原创性基础研究资助的重要机制特征,也是一种原创性基础研究资助的中国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谷传华 周宗奎 胡靖宜
以整群取样的方式,从小学3-6年级选取411名城市儿童和189名农村儿童,用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考察了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城乡差异问题。结果表明:城市小学儿童在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出众性、坚毅进取性、主动尽责性等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农村儿童;农村儿童在各维度上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城市小学女生在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出众性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可以对儿童进行创造性生活教育,并对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2007年12月24日,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编制的《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公布了入选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名单的505名学者。除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名单外,该报告还列出了中国杰出社会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鹏飞 董晓东
采用多案例研究设计,从挽救技术创新失败项目的视角切入,回溯沙利度胺等四种失败创新药物的挽救全程,对比分析挽救过程中所有科学家的行为及作用,进而提取挽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科学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此类科学家具备"跨界型""高度异质性集成能力"两大特征,属于典型的巴斯德象限式科学家。最后,为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应对创新失败并有效挽救创新失败提供有益的若干管理启示。
关键词:
失败挽救 科学家 行为 特征 管理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景焕
创造力的投资理论及其对创造性教学的启示●张景焕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类自身潜能的发挥,而在人类的所有潜能中最宝贵的当属创造的潜力,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课题,许多国家纷纷在教育大纲及课程设置上强调创造教育的重要位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劭君
技术启示的认定对专利法上的创造性评价具有工具价值。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效果构建技术启示认定的体系,可为实务中创造性的评价提供指引。以技术创新为视角判定技术启示存在与否,可以更好地阐释技术方案是否具有技术超越的特质。当现有技术对于系争专利存在反启示时,可作出不利于技术启示认定的判断,但仍需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判定系争发明是否具有创造性,如此利于判定系争技术方案是否实现了对现有技术的技术超越。当现有技术存在对显而易见尝试的启示时,不能以系争方案产生的方式作为判断其是否具有创造性的标准,仍需回归到对现有技术所提供的研发
关键词:
技术超越 技术创新 反启示 技术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2019年11月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1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18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遴选结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再次荣获"2018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18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2022年12月29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21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的评选结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再次获得2021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自2001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第一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先后12次入选。2013年以来更是8次获此殊荣。在本次入选的100种期刊中,全国高等学校学报仅有4种,全国农林高校学报和陕西省高校学报仅有本刊1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2019年11月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1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18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遴选结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再次荣获"2018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18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2019年11月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1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18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遴选结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再次荣获"2018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18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