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2)
2023(12275)
2022(9848)
2021(9078)
2020(7364)
2019(16562)
2018(16416)
2017(30283)
2016(16690)
2015(18919)
2014(18934)
2013(18500)
2012(17189)
2011(15759)
2010(15950)
2009(15387)
2008(15194)
2007(13800)
2006(12627)
2005(11811)
作者
(46684)
(39515)
(39170)
(37527)
(24838)
(18588)
(17717)
(15231)
(15077)
(13943)
(13618)
(13128)
(12760)
(12737)
(12457)
(12149)
(11459)
(11361)
(11332)
(11122)
(10270)
(9506)
(9417)
(9036)
(8962)
(8853)
(8713)
(8690)
(7966)
(7883)
学科
(72707)
经济(72595)
(48866)
管理(48068)
(34213)
企业(34213)
(33974)
中国(25585)
方法(24873)
农业(22560)
数学(21783)
数学方法(21571)
(20891)
业经(20221)
(19082)
(14998)
(14473)
贸易(14460)
(14257)
银行(14244)
(14214)
(13751)
地方(13648)
(12831)
(12813)
金融(12809)
(12597)
体制(11238)
(10922)
发展(10768)
机构
大学(242231)
学院(240322)
(109247)
经济(107142)
管理(88267)
研究(88136)
理学(74510)
理学院(73673)
管理学(72622)
管理学院(72152)
中国(71086)
(52763)
(51645)
科学(48056)
(43074)
(42345)
中心(40684)
财经(40500)
研究所(38448)
(37721)
(36874)
经济学(35417)
北京(33053)
业大(32360)
(32136)
师范(31884)
经济学院(31702)
农业(31694)
(31335)
财经大学(29770)
基金
项目(153730)
科学(123032)
研究(117353)
基金(114485)
(99031)
国家(98171)
科学基金(83937)
社会(79458)
社会科(75151)
社会科学(75139)
基金项目(59187)
(56854)
教育(53195)
自然(49461)
自然科(48334)
自然科学(48322)
(48192)
自然科学基金(47503)
编号(46611)
资助(46004)
成果(40216)
(36083)
重点(34914)
国家社会(34677)
(34568)
(34063)
课题(32943)
教育部(31582)
(31275)
(31148)
期刊
(130782)
经济(130782)
研究(80180)
中国(56639)
(45957)
(40691)
学报(35120)
科学(34750)
管理(33873)
农业(30043)
(29562)
金融(29562)
大学(28615)
教育(26971)
学学(26635)
业经(22228)
财经(21225)
经济研究(20362)
技术(19020)
(18393)
问题(17985)
(15072)
世界(14521)
(13898)
国际(13359)
(12639)
农村(11994)
(11994)
经济问题(11491)
农业经济(11239)
共检索到387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贺东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村民自治制度。对于村民自治制度实施的效果,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对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的研究,不仅要注意制度创新的条件与原因,也应注意制度创新后影响该制度继续演进的轨迹与因素。被创新出来的制度,不应被理所当然地认为会不断地自我强化并进行线性发展,应注意到"制度内卷"在中国的现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兰  
村民对乡村事务依法实行自治,主要是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四个民主"来实现的,"四个民主"不但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也是村民自治的主要途径。因此,分析和总结村民自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中的不足之处,对推动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从环  
村民自治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家民主化的进程而产生和兴起的乡村新型组织形式 ,是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自治形式 ,是我国“八亿农民的民主补习班”。但是 ,在村民自治组织运行的过程中 ,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的影响 ,自治权力发生了位移 (包括正式位移和非正式位移 )。本文试图对村民自治权力发生位移的形式、过程、原因进行透视 ,从而对自治权力的合法行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邵祥东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在中国基层民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文章探讨了"后税费时代"下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不足之处,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小兵   罗浩奇   孙甲波  
作为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议题,村民自治制度如何塑造村庄自治行动者行动仍需更深入的理论解释。引入制度理论与场域理论,构建“制度场域”分析框架,基于G市A村的个案研究,对村民自治制度如何塑造村庄行动者行动的内在机理及实践逻辑进行阐释。研究发现,村民自治制度塑造村庄行动者行动的关键在于能否建构起村民自治制度场域。村民自治制度场域的建构离不开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认知性要素的组合供给。其中,专门行动者、监督机制和外部资源赋予等规制性要素供给赋予场域权威性机制,议事内容的利益相关性、议事主体的代表性和议事流程的可操作性等规范性要素供给赋予场域可行性机制,物理空间、脚本符号和角色认知等认知性要素供给赋予场域合理性机制。村民自治制度对村庄行动者的行动塑造主要通过场域机制的作用发挥,表现为自治制度场域惯习和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查旺斯基  
村民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自治水平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以及党和国家执政根基的稳固。文章以阿坝州为例,分析了民族地区基层农村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具有的优势和暴露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艺颉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推动农村治理转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农村经济发展。但现有村民自治制度导致了农村治理结构不科学、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等困境,并且阻碍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导致战略实施的扭曲与失衡。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的制度机制,提升新时期乡村治理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新形势下,通过构建制度滞后供给模型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自治的制度诉求与现有供给不足导致的实践困境,并探讨滞后制度供需矛盾中村民自治制度产生的问题,对制度新需求下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提出转型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小兵   罗浩奇   孙甲波  
作为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议题,村民自治制度如何塑造村庄自治行动者行动仍需更深入的理论解释。引入制度理论与场域理论,构建“制度场域”分析框架,基于G市A村的个案研究,对村民自治制度如何塑造村庄行动者行动的内在机理及实践逻辑进行阐释。研究发现,村民自治制度塑造村庄行动者行动的关键在于能否建构起村民自治制度场域。村民自治制度场域的建构离不开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认知性要素的组合供给。其中,专门行动者、监督机制和外部资源赋予等规制性要素供给赋予场域权威性机制,议事内容的利益相关性、议事主体的代表性和议事流程的可操作性等规范性要素供给赋予场域可行性机制,物理空间、脚本符号和角色认知等认知性要素供给赋予场域合理性机制。村民自治制度对村庄行动者的行动塑造主要通过场域机制的作用发挥,表现为自治制度场域惯习和资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绍元  
村民自治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和实施,提高了村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加强了村民自我教育和民主监督。然而,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农村村民自治存在许多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并采取相应对策,以促进和谐新农村的构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娅  
本文从村民自治法律制度调整的乡村政治关系出发 ,着重探讨了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村委会与村民会议、村民与村干部、乡镇政权与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及矛盾 ,法律力图以调整政治关系进而整合权力结构的方式重构乡村关系 ,然而政治关系调整必然遭遇权力与利益的消长变化与阻力。正视这些变化与阻力 ,提高乡村干部的心理承受能力 ,是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深入发展的关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万纯  
村民自治既是农村居民的一项权利,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地方进行了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加强村民小组(自然村、村落)自治、增强乡村治理力量、试点政社分离和政经分离、创新村务公开模式等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同时,村民自治实践还面临农村居民自治能力有限、自治组织行政化、四个民主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本文就如何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出了明确各个基层组织职能、引导多种自治模式、加强民主协商、增强乡村治理力量、创建有效的村务公开模式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军  
:本文就村民自治的经济、政治基础 ,村民自治的社会动员机制 ,村民自治进程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调整 ,以及实行村民自治可能引发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国家政治民主化的推进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家庭、家族和社会不同集团的利益最大化构成了社会动员机制的主要内容 ;村民自治制度将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重新调整、对国家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村庄提出新的要求 ,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文  党国英  贠杰  
天津市武清区在村民自治工作中注重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建设,探索了一些独到的做法,有效地增强了村民参政议政的愿望和能力,形成了一套有利于防范腐败发生的机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他们的经验表明,在村民自治工作中鼓励地方自主创新,特别是鼓励村民自治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于完善村民自治、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阿不都许库尔·吾斯曼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城乡的统筹发展,失地农民数量不断激增,在这个过程中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村民自治制度必然发生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的变迁。必须加强失地农民社区自治制度变迁途径,这就要改革当前县级政府机构和管理体制,促进制度管理的解压,短期内实行有限的乡镇大社区自治制度,长期内实行村级社区完全自治制度,同时配套实行"议行分离"的社区自治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