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3)
2023(12807)
2022(10678)
2021(9939)
2020(7984)
2019(18142)
2018(17498)
2017(33583)
2016(18044)
2015(20182)
2014(20035)
2013(19885)
2012(18783)
2011(17297)
2010(17565)
2009(16688)
2008(16637)
2007(15126)
2006(13796)
2005(12553)
作者
(50409)
(42487)
(42174)
(40365)
(27107)
(20163)
(19140)
(16231)
(16204)
(15200)
(14622)
(14088)
(13794)
(13686)
(13617)
(13053)
(12525)
(12185)
(12169)
(11997)
(10871)
(10245)
(10134)
(9660)
(9622)
(9512)
(9317)
(9194)
(8491)
(8428)
学科
(80754)
经济(80643)
管理(54669)
(53979)
(40689)
企业(40689)
(32311)
方法(27869)
中国(27115)
数学(24544)
数学方法(24313)
(21499)
(21480)
农业(21088)
业经(20120)
地方(19007)
(16530)
贸易(16519)
(16194)
(15698)
(14824)
银行(14818)
(14348)
(13925)
(13775)
金融(13771)
(13087)
环境(12990)
(12603)
(12141)
机构
学院(264998)
大学(264252)
(122474)
经济(120099)
管理(100447)
研究(97782)
理学(85295)
理学院(84307)
管理学(83279)
管理学院(82727)
中国(77521)
(58697)
(55930)
科学(52770)
(47944)
财经(45161)
中心(43934)
研究所(42808)
(41062)
(40777)
(40462)
经济学(38879)
北京(35764)
(35297)
师范(35089)
(35031)
经济学院(34861)
财经大学(33221)
业大(32621)
(31619)
基金
项目(169605)
科学(137000)
研究(130677)
基金(126345)
(108357)
国家(107444)
科学基金(92739)
社会(88247)
社会科(83689)
社会科学(83678)
基金项目(65152)
(63000)
教育(58625)
自然(54944)
自然科(53656)
自然科学(53644)
(53516)
自然科学基金(52723)
编号(52318)
资助(51178)
成果(44326)
(39888)
(38545)
重点(38415)
国家社会(37922)
(37624)
课题(36941)
(34955)
教育部(34899)
(34492)
期刊
(145079)
经济(145079)
研究(88590)
中国(57990)
(43954)
(42771)
管理(38705)
科学(36318)
学报(33549)
(31664)
金融(31664)
农业(28405)
大学(27437)
教育(27058)
学学(25826)
业经(23775)
财经(23161)
经济研究(22927)
技术(20975)
(20028)
问题(19124)
(16959)
世界(15438)
国际(15230)
(13134)
技术经济(12748)
现代(12359)
经济问题(12159)
(12053)
资源(11706)
共检索到419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殿元  文琦  王银  米欢  
村域人口空心化是乡村地域系统发生剧烈演化的直接原因,也是乡村发展所需各类人才资源流失、主体日渐老弱化的关键所在,如何有效缓解村域人口空心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综合测评法对村域人口空心化程度进行测度,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和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方法,得出影响村域人口空心化的主要因素,揭示其空间分异机制,从而探究重构策略。结果表明:①村域人口空心化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地域差异性,西部扬黄灌区村域人口空心化均值为18.27%,中部干旱山区为21.78%,东部旱作塬区为20.37%,整体呈现西部低、中东部较高的趋势;②影响村域人口空心化的主要因素为行政村海拔、贫困发生率、地面坡度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其影响力q值分别为0.63、0.56、0.39、0.35;③村域人口空心化分异机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且任何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都要大于单个因素的独自作用。文章基于村域人口空心化分异机制,分别从空间、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探究乡村重构策略,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国刚  刘彦随  王介勇  
农村空心化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因素。影响农村空心化演进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源环境禀赋、农业生产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推进、社会文化变迁、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计多元化转型、户籍制度、土地利用制度及管理政策等。研究发现,根据各因素作用力方向的差异,可划分为内核推动力、外援拉动力和系统突变力3类驱动力。内核推动力对农村空心化的演进与发展发挥着基础性、内发性推动作用,而农村外援系统的拉动力是主导驱动力,系统突变力可能带来农村空心化演进的突变,共同构成农村空心化演进的"三力"驱动机理。农村空心化演进的一般过程划分为初期缓慢发展阶段、中期快速成长阶段、后期波动稳定阶段和转型消退阶段4个阶段,各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影  
农村"空心化"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块"短板"。农村"空心化"不仅仅是表面化的人口迁徙,更重要的是农村生态的破坏、农村经济的断裂,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关乎农村乃至全国发展的社会问题。从教育兴邦的角度,以职业教育为抓手,以城乡一体化为契机,通过开辟产业教育基地,多元化全方位教学,培养并留住人才,尝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文彬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过度外流,严重阻碍了美丽乡村和农村小康的建设。这一现象被高度概括为农村人口空心化,它的出现受到了现实因素、经济压力、生存状态以及农民生活追求演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治理农村人口空心化,应该统筹考虑农村的全面发展和全局因素,尝试建立农村发展主体储备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应机制、培育农村人才市场发育机制并强化政府涉农支农扶持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殿元  文琦  王银  米欢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出现人口空心化现象,如何有效缓解该问题成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论文分析了城乡推拉力系统机理,构建了农村人口空心化驱动系统,并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与全国农村人口空心化演变趋势基本一致,空心化程度略高于全国,演变阶段波动性特征明显,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农业主导低度人口空心化、外出务工主导中度人口空心化、非农业主导高度人口空心化。运用SPSS17.0和Eviews9.0软件对农村人口空心化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城市化发展水平、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是宁夏农村人口空心化的主要驱动力,因此要合理优化调整非农产业结构,利用现行农村支农惠农政策,因地制宜扶持发展农村产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合理转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祝平  
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现象,对中国的未来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性意义,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然而它带来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主要有四个挑战:新农村建设主体缺位、农村养老面临挑战、农村土地制度面临挑战、农业生产面临挑战。为了应对这四大挑战,需要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长期历史高度实施两大战略,即农业转型战略和农村养老战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直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南美以及我国内陆地区转移,一些地区产业空心化的程度日渐加深。本文主要从制造业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过快以及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这三个方面来分享我国产业空心化的成因,同时,本文从在产业转移不可避免的前提下,提出应该从加快产业升级、控制人民币升值及加强虚拟经济监管等方面,来应对我国出现的产业空心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志华   姚佳雯   夏慧  
[目的]构建响水县空心村整治规划评价体系、揭示苏北县域农村空心化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对促进苏北地区空心村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县域视角下以具有内陆型和沿海型空心村共性问题的响水县为研究区域,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从人口、土地和经济3个方面构建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揭示农村空心化的地域分异特征。[结果](1)响水县农村空心化程度普遍较高,各乡镇间空心化差异明显,人口、土地、经济和综合空心化指数的区域差异明显,人口空心化水平整体高于其他维度;(2)人口集聚度、人均纯收入、宅基地粗放利用度是影响响水县农村空心化的主导因素;(3)响水县空心村的形成源于内部推力与城镇化外部拉力的双重作用,同时受限于村内基础设施与教育医疗资源的不足。[结论] 响水县农村空心化是人口、土地、经济等多维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治理农村空心化,首先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以及平衡教育医疗资源为保障,其次加强落实乡村自治和保护环境等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崔卫国  李裕瑞  刘彦随  
以黄淮海平原南端的郸城县为例,利用157个农户、63个村干部的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以及村级农业普查数据、县域遥感影像资料及各类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我国重点农区农村空心化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调控策略。研究认为:①产业空心化、基建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和宅地空心化是农村空心化的四个主要特征;②农村空心化的形成可理解为特定城乡地域系统内城乡二元制度体系作用于农村"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而产生的一种不良演化结果,资源禀赋与地理区位是其资源环境诱因、历史基础与社会文化是其社会经济诱因、城乡二元制度体系是其外源性制度原因,而不同维度农村空心化之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也不可忽视;③农村空心化调控的核...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杰  李可立  
在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广大农村却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空心化问题,在分析和界定空心化聚落的基础上,探讨了聚落空心化的成因机制,而且分析了农村聚落空心化带来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制止聚落空心化的若干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晓鹏  刘皆谊  
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引起了农村的人员减少,耕地、房屋闲置荒废的空心化现象。农村空心化现象破坏了农村人居环境,不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其原因是由于城乡的二元制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健全农村社会管理等措施,探索出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科学路径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涛  陈池波  
人口迁移驱动的城镇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两个并行而又相互关联的现象。本文以人口迁移空间选择特征为切入点,构建人口迁移、城镇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相互影响的分析框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湖北省县域单元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耦合协调度,在区域层面上审视二者的对应关系并计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口大量外流,湖北省多数县域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农村人口空心化;由于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绝大多数县域户籍人口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的耦合协调度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城镇人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涛  陈池波  
人口迁移驱动的城镇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两个并行而又相互关联的现象。本文以人口迁移空间选择特征为切入点,构建人口迁移、城镇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相互影响的分析框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湖北省县域单元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耦合协调度,在区域层面上审视二者的对应关系并计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口大量外流,湖北省多数县域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农村人口空心化;由于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绝大多数县域户籍人口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的耦合协调度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城镇人口规模、是否首府县域、统计口径变化、山区地形是造成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落后的二三产业无法创造充足、可持续的就业机会是县域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相互脱节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永飞  徐孝昶  许佳君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过程中农村滞化、弱化、退化的真实写照,是一个集空间、人口、社会层面问题交织于一体的社会事实。它有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是农村社会发展与整个社会发展的断裂之症。治疗这一断裂之症的良药便是进行"集聚效应"思维下的农村产业化集聚与发展,以实现人才、资金、技术、知识、资源集聚和回流,实现农村社会发展的重构,促进农村的和谐与发展,进而为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做好准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水  姜凯帆  孙永福  
通过对苏北农村人口的调查,分析当前农民外流的现状,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村人口外流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城乡收入差异、家中有未成年学生、有老人需要赡养和国家的政策等与农民外流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