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2)
- 2023(15696)
- 2022(13567)
- 2021(12634)
- 2020(10497)
- 2019(24474)
- 2018(23939)
- 2017(46379)
- 2016(24958)
- 2015(28202)
- 2014(28057)
- 2013(27983)
- 2012(25675)
- 2011(23355)
- 2010(23062)
- 2009(21500)
- 2008(21200)
- 2007(18572)
- 2006(16278)
- 2005(14699)
- 学科
- 济(106034)
- 经济(105885)
- 管理(76437)
- 业(71006)
- 企(58854)
- 企业(58854)
- 方法(49818)
- 数学(43968)
- 数学方法(43601)
- 中国(29641)
- 财(28992)
- 农(27246)
- 制(23686)
- 业经(22626)
- 贸(21304)
- 贸易(21290)
- 易(20713)
- 学(20061)
- 地方(18145)
- 银(17877)
- 银行(17840)
- 融(17742)
- 金融(17739)
- 务(17633)
- 财务(17564)
- 农业(17528)
- 财务管理(17528)
- 行(17053)
- 企业财务(16691)
- 环境(16407)
- 机构
- 大学(365710)
- 学院(360036)
- 济(156183)
- 经济(153185)
- 管理(144375)
- 理学(125141)
- 理学院(123816)
- 研究(123082)
- 管理学(122041)
- 管理学院(121374)
- 中国(94934)
- 京(77560)
- 财(73581)
- 科学(71036)
- 所(60354)
- 财经(59150)
- 中心(55110)
- 研究所(54623)
- 经(54011)
- 农(53324)
- 江(50633)
- 业大(50162)
- 北京(49615)
- 经济学(49226)
- 范(45311)
- 师范(44943)
- 经济学院(44459)
- 院(44410)
- 财经大学(44322)
- 农业(41612)
- 基金
- 项目(244062)
- 科学(194009)
- 基金(181492)
- 研究(180420)
- 家(157071)
- 国家(155870)
- 科学基金(134812)
- 社会(117507)
- 社会科(111620)
- 社会科学(111595)
- 基金项目(95525)
- 省(90898)
- 自然(85804)
- 自然科(83821)
- 自然科学(83803)
- 自然科学基金(82345)
- 教育(82051)
- 划(77171)
- 资助(75192)
- 编号(71604)
- 成果(58601)
- 部(56121)
- 重点(54042)
- 发(50975)
- 创(50511)
- 国家社会(49693)
- 教育部(49048)
- 课题(48818)
- 制(48254)
- 人文(47403)
- 期刊
- 济(167519)
- 经济(167519)
- 研究(112673)
- 中国(67929)
- 财(55589)
- 学报(53532)
- 管理(53511)
- 科学(50773)
- 农(48134)
- 大学(41587)
- 学学(39081)
- 教育(35659)
- 融(35202)
- 金融(35202)
- 农业(33121)
- 财经(30143)
- 技术(29086)
- 经济研究(27824)
- 经(25747)
- 业经(25097)
- 问题(22016)
- 贸(19339)
- 理论(18814)
- 技术经济(17586)
- 业(17456)
- 世界(16782)
- 实践(16746)
- 践(16746)
- 图书(16544)
- 国际(16539)
共检索到532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劳平 叶钦燕 叶金凤
本文采用了事件分析法和分组比较法结合的方法,并利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权证涨跌幅限制的波动溢出效应、价格发现滞后效应及流动性干扰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权证市场涨跌幅限制的效应存在不对称性,即涨幅限制导致了波动溢出效应,增大了权证达到涨幅限制后的流动性;权证的跌幅限制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对权证的流动性产生干扰效应。此外,权证的涨跌幅限制产生了价格发现滞后效应。涨跌幅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权证市场机制的运行,给权证市场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权证 涨跌幅限制 市场微观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军
本文在对我国股市价格限制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股票价格限制机制效应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成果,对我国股市的交易价格限制制度与价格波动及交易流动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我们以为,在增加市场透明度的基础上,应对我国股市价格限制机制进行适当调整,具体作法是:对小盘股、绩差股、信誉低的上市公司继续实施涨跌幅10%的限制,而对大盘股、绩优股、高市值股和信誉高的上市公司则放宽或取消涨跌幅限制。
关键词:
涨跌幅限制 波动性 流动性 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卫东 江成山
本文利用我国沪市ST股和普通股的5分钟高频数据对我国股市涨跌幅限制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普通股和ST股在接近涨跌幅限制时均存在趋势反转现象,但普通股10%的涨跌幅限制存在一定的磁吸效应,而ST股5%的涨跌幅限制不存在磁吸效应。这与国外其他研究以及国内基于其他方法得出的研究结论存在差异。本文的分析还说明,国内所谓涨跌幅限制的冷却效应只是股价正常的均值回复,与涨跌幅限制制度无关。
关键词:
涨跌幅限制 日内效应 磁吸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焦瑞新 孙学举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证券交易所都设立了涨跌幅限制措施,但理论界对于涨跌幅限制是否有利于市场质量的改善存在争议。文章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涨跌幅限制对于价差、深度、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等不同流动性代理变量的影响。利用分笔交易数据,得到了涨跌幅限制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小了交易成本和价差并提高市场深度的证据。这些结果意味着针对个股的涨跌幅限制改善了价格发现过程,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
关键词:
涨跌幅限制 流动性 价差 信息不对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学源 陶亚民 余晓明
本文采用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方法(EWMA)来估计涨跌幅限制下不同换手率的股票的VAR风险 ,得出股票在考虑涨跌幅限制前后的VAR值不相同以及对于具有不同换手率的股票组收益调整前后的VAR值变化不是非常明显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嘉永 李霁友
我们采用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构建了信息不对称的实验室证券市场,研究收取交易费用和价格涨跌幅限制对市场的影响。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嘉永
采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信息对称的实验室股票市场中检验有效市场假说,检验价格涨跌幅限制制度是否能减少股票价格波动和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从而促进市场有效性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信息对称的实验室股票市场中,股票交易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股票的基本价值,出现了价格偏高或偏低现象,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并且,价格涨跌幅限制制度不能减少股票价格波动和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股票交易价格向基本价值靠近的速度,降低了市场有效性,同时也不能降低股票换手率,未能减少市场中投机性交易的数量。证券市场交易制度的政策制定者可以重新评估价格涨跌幅限制制度的作用,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券市场价格涨跌幅限制制度的合理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嘉永
采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信息对称的实验室股票市场中检验有效市场假说,检验价格涨跌幅限制制度是否能减少股票价格波动和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从而促进市场有效性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信息对称的实验室股票市场中,股票交易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股票的基本价值,出现了价格偏高或偏低现象,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并且,价格涨跌幅限制制度不能减少股票价格波动和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股票交易价格向基本价值靠近的速度,降低了市场有效性,同时也不能降低股票换手率,未能减少市场中投机性交易的数量。证券市场交易制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曾江洪 佘坚
本文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沪深上市公司价格触限频率与股本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流通股本规模越小的公司,其价格触限频率更高,而中小企业板股票的价格触限频率高于主板股票近两个百分点。研究说明中小企业板的涨跌停幅度应大于主板幅度,以更好地体现价格限制制度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江 杜军 陈俊文
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股票价格限制机制效应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成果,对我国股市的交易价格限制制度与价格波动及交易流动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股价达到涨跌幅限制后,产生了股价波动性溢出效应和价格发现延迟效应,还导致了流动性干扰效应。鉴于我国股市已不断成熟,在增加市场透明度的基础上,可考虑对其价格限制机制进行适当调整。
关键词:
涨跌幅限制 波动性 流动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恺妮
本文以2009年7月至2015年7月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的非金融类新股发行数据为样本,本文从影响IPO抑价率因素与限制新股首日涨跌幅政策交互效应的角度,对上市前审计质量与IPO抑价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了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结果,本文引入对信息环境的考虑,研究发现在我国新股市场中,上市前审计质量更多的是发挥着信号作用,且这一作用受到限制新股首日涨跌幅政策的影响。在首日涨跌幅被限制的情况下,上市前审计质量对提高IPO抑价的作用效果更显著,且这一作用效果在不同的信息环境下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阳 赵会玉
文章选取沪市42家上市公司1997~2008年的日交易数据,运用随机过程的阈值确立方法计算股票的平均涨跌周期。文章发现,在放宽考察的期限之后,发现我国沪市股票市场的涨跌周期在2.2天。在既定10%涨跌幅的限制之下,除事件对上市公司带来的股价冲击外,7~10%区间内的频率并不高。
关键词:
涨跌周期 涨跌幅限制 阈值确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修立
本文结合稳定分布理论和长记忆模型ARFIMA,研究股价行为的长记忆特性和分布特征,从股票市场结构及有效性的角度,通过涨跌幅限制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涨跌幅限制对我国沪深证券市场股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涨跌幅限制前后,沪深两市都具有非线性和分形结构,但涨跌幅限制对沪深二市的影响并不相同,上海证券市场有效性得到了提高,而深圳证券市场有效性没有显著提高,却有减弱的迹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军锋 李善民 邓勇
本文应用GARCH事件模型对涨跌幅限制政策实施前后市场波动的结构性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涨跌幅限制政策对我国股市的波动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非常有限,同时,涨跌幅对A股市场和B股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相反。因此,涨跌幅限制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发挥比较大的稳定作用,应该适当修正或放宽该政策。
关键词:
涨跌幅限制 市场波动 GARCH事件模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孙培源 施东晖
研究发现,涨跌幅限制并没有降低股价波动性和投资者的过度反应行为,相反却阻碍了均衡价格的实现过程和投资者的正常交易活动,其实际运作绩效与当初预想的目标存在较大偏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