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5)
2023(11833)
2022(9631)
2021(8711)
2020(6846)
2019(15641)
2018(15340)
2017(28932)
2016(15565)
2015(17741)
2014(17730)
2013(17346)
2012(16238)
2011(15137)
2010(15198)
2009(13883)
2008(13835)
2007(12474)
2006(11550)
2005(10947)
作者
(44940)
(37428)
(37136)
(35336)
(24108)
(17780)
(16841)
(14527)
(14504)
(13306)
(12988)
(12420)
(12241)
(12110)
(11869)
(11588)
(11250)
(10787)
(10707)
(10464)
(9714)
(9197)
(9063)
(8554)
(8486)
(8485)
(8412)
(8276)
(7576)
(7490)
学科
(76878)
经济(76807)
(41785)
管理(40910)
(31220)
企业(31220)
中国(28831)
方法(23868)
(22722)
地方(21635)
数学(20431)
数学方法(20290)
业经(18861)
(16151)
贸易(16134)
(15676)
农业(15389)
(14518)
(14397)
(13747)
银行(13734)
(13451)
(13388)
(13117)
金融(13117)
(12249)
环境(11973)
地方经济(11750)
发展(11340)
(11315)
机构
学院(225961)
大学(225006)
(104273)
经济(102404)
研究(88784)
管理(81122)
中国(69330)
理学(67869)
理学院(67002)
管理学(66109)
管理学院(65645)
(50197)
科学(50053)
(45330)
(44908)
研究所(40486)
中心(38293)
(36138)
财经(35336)
(35048)
经济学(33219)
北京(32968)
(32239)
(32208)
师范(31969)
(31895)
经济学院(29805)
业大(28698)
(28117)
农业(27844)
基金
项目(142178)
科学(113248)
研究(108283)
基金(103283)
(89640)
国家(88880)
科学基金(75471)
社会(71643)
社会科(68066)
社会科学(68053)
(53756)
基金项目(52719)
教育(48896)
(45717)
自然(44392)
自然科(43396)
自然科学(43388)
编号(43255)
自然科学基金(42638)
资助(42115)
(37505)
成果(35912)
重点(32871)
(32210)
课题(31642)
发展(31259)
国家社会(30875)
(30737)
(29406)
中国(28957)
期刊
(125859)
经济(125859)
研究(77210)
中国(54129)
(36087)
管理(34514)
(32371)
科学(32128)
学报(31424)
教育(29183)
(26014)
金融(26014)
农业(25074)
大学(24646)
学学(22776)
经济研究(21383)
业经(20875)
技术(20629)
财经(18238)
问题(16763)
(16031)
(15402)
世界(14539)
国际(14397)
(14232)
技术经济(11689)
(11303)
论坛(11303)
现代(11062)
图书(10992)
共检索到369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延中  
本文指出了机械工业现代化对促进整个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中国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及其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 ,并利用“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课题组提出的“工业现代化水平”指数 ,初步测算了中国机械工业的现代化水平 ,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发展战略与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工业经济协会《工业现代化》课题组  
一、我国区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1.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工业布局快速地向西推进,一方面对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区域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职工人数占全国的份额都有所上升,地区的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在内陆建立起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交通、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工业为基础,机械、电子、化工为先导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工业布局的整体均衡。但另一方面,也使国家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生  
抗战前10年间,中国机械工业在前期发展基础上,经历了一个短暂发展和急剧萎缩的过程。1936年各地渐有不同程度的复苏。抗战前有机械工厂超过800家,可分为五类;其分布延续了集中在上海和沿江沿海地区的不平衡格局;机械产品种类有所增多,对本国轻纺工业有支持作用,但仍处于落后的仿制阶段。机械工业规模狭小、技术落后和产品低劣产量不足的弱点依然突出,成为工业化龙头的缺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晓勇  
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山西也不例外,而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加快装备工业的发展,山西的机械装备工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与国际及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欲求得较快的发展,必须制定确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对策。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何光远  
发展信息产业振兴机械工业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当今,一场以推广应用电子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正以其方兴未艾之势,推动着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信息,同人力、物力等其它资源一样,也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可忽缺的要素,这一点已为世人所共识。随着我国社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班如萍  
1997年机械工业发展趋势预测班如萍机械工业部生产与信息统计司1997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二年,也是机械工业振兴继续向前推进、将要初见成效的关键的一年。保持1997年机械工业持续发展存在许多有利条件:首先,从主观上看,打好振兴机械工业“三大战役”工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有禄  
1993年机械工业总产值2690亿元,其中指令性计划205亿元,指导性计划159亿元,两者合计占总产值的13.1%,也就是说已有86.9%的机械产品完全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经营。1994年机械行业必将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发展。 1994年整个国民经济仍将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国民生产总值计划增长9%。全社会计划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会增加,防止了继续跑、冒、滴、漏,重点建设资金到位情况也会比1993年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机械产品的需求总体上也会增长。国际机械产品市场也十分广阔。所以我们认为机械工业1994年保持相当的增长速度是有客观基础的。当然对各类机械产品需求不可能平衡,会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存德 ,董丽筠  
从1991~2020年的30年处在世纪之交时期,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变革最关键的因素。在此时刻,我们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从发,并顺应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考查我国机械工业的现状,预测和展望未来发展前景,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我国机械工业现状及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经过建国4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10年来的建设,我国机械工业有很大发展,目前已形成拥有100多个行业、能生产近6万种产品、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1989年全国有机械工业企业12.14万个,固定资产原值2453亿元,职工2062.74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837.61亿元(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绍濂  郁义鸿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因而产业结构问题是经济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方向以及各产业的发展前景则是这一中心课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机械工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它的发展前景如何?它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政策来保证机械工业的健康发
[期刊] 求索  [作者] 乔惠波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制定的新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是以战略目标、战略安排和战略措施为主体的战略体系。这一发展战略实现了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带有赶超性质的现代化战略。毛泽东现代化发展战略是我国总体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处于总体发展战略中的探索和起步阶段,为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书博  
本文认为 ,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 :1 95 3~ 1 95 7年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1 95 8~ 1 96 0年的以“超英赶美”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 ;1 96 1~ 1 978年的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 ;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 2 0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 ;党的十三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 2 1世纪前 5 0年的新的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建刚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各有四次。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形成新质生产力,使生产方式有一个质的飞跃。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使工业的形态、组织方式、规模发生质的改变。世界工业现代化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科技创新是推动工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质量提升是工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产业升级是工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工业现代化的演进趋势呈现出非线性。中国式工业现代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显著的不同特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由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所决定的。中国的工业化是世界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世界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正在酝酿的今天,中国式工业现代化要真正实现,就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立个性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构建完整、高效、科学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建刚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各有四次。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形成新质生产力,使生产方式有一个质的飞跃。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使工业的形态、组织方式、规模发生质的改变。世界工业现代化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科技创新是推动工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质量提升是工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产业升级是工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工业现代化的演进趋势呈现出非线性。中国式工业现代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显著的不同特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由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所决定的。中国的工业化是世界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世界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正在酝酿的今天,中国式工业现代化要真正实现,就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立个性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构建完整、高效、科学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孙明玺  叶秉衡  苏波  徐浩民  陈杨秋  刘祖晴  梅国威  刘不腐  郑良清  
振兴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应努力使之成为支柱产业。机械工业的振兴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特点有目标、有范围、有重点的集中突破,本文认为实现振兴目标应分两个阶段,即从现在到2000年和从2000年到2010年,振兴的重点应放在基础机械、基础件、重大技术装备三大领域,文章最后提出了振兴机械工业的战略和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