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0)
2023(10534)
2022(8927)
2021(8234)
2020(7149)
2019(16913)
2018(16386)
2017(32444)
2016(17097)
2015(19950)
2014(19864)
2013(20304)
2012(19245)
2011(17520)
2010(17433)
2009(16454)
2008(16586)
2007(14638)
2006(12514)
2005(11344)
作者
(49969)
(42089)
(41822)
(39958)
(26687)
(20106)
(19278)
(16387)
(15756)
(14808)
(14280)
(13959)
(13390)
(13186)
(13163)
(13128)
(12618)
(12424)
(12070)
(12055)
(10467)
(10346)
(10213)
(9530)
(9445)
(9421)
(9233)
(9110)
(8400)
(8332)
学科
(86950)
经济(86879)
(48570)
管理(47381)
方法(42903)
数学(38383)
数学方法(38175)
(37122)
企业(37122)
(25927)
贸易(25917)
(25191)
(24271)
中国(22630)
(19266)
业经(16796)
地方(16207)
农业(14532)
(14282)
(13783)
产业(12153)
(12038)
银行(12018)
(11990)
金融(11988)
(11804)
(11791)
财务(11760)
财务管理(11728)
(11494)
机构
大学(261269)
学院(260183)
(125283)
经济(123327)
管理(100729)
研究(90738)
理学(87137)
理学院(86237)
管理学(85198)
管理学院(84715)
中国(69533)
(54235)
(53162)
科学(50890)
(45480)
财经(43493)
(41827)
研究所(41231)
中心(40895)
经济学(40837)
(39678)
经济学院(37278)
(36589)
业大(35844)
北京(34646)
农业(33193)
财经大学(32335)
(32140)
(31360)
师范(31080)
基金
项目(169665)
科学(134496)
基金(126306)
研究(124739)
(109066)
国家(108271)
科学基金(92570)
社会(82583)
社会科(78727)
社会科学(78707)
基金项目(65946)
(63300)
自然(57408)
教育(56164)
自然科(56106)
自然科学(56089)
自然科学基金(55178)
(53702)
资助(53270)
编号(48523)
(39889)
成果(38991)
重点(38208)
(38089)
国家社会(35472)
(35381)
教育部(34650)
中国(33451)
人文(33450)
课题(33278)
期刊
(131158)
经济(131158)
研究(77755)
中国(44732)
(39821)
(37666)
学报(37006)
科学(35313)
管理(35037)
大学(28412)
学学(26910)
农业(25995)
经济研究(23743)
(23494)
金融(23494)
财经(22168)
(21884)
技术(21721)
业经(21052)
问题(19283)
(19225)
教育(19006)
国际(18659)
世界(15415)
(15003)
技术经济(14605)
统计(13928)
商业(13730)
(12268)
理论(11749)
共检索到381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胡君茹  卫旭东  
产业内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在短短数十年间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对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量研究一直是产业内贸易理论领域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通过G—L指标、产业内贸易绝对量、Greenaway和Milner方法对2000年至2007年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和内部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喆儒  刘枝悦  
通过计算中国与捷克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贸易的G-L指数以及GHM指数,剖析其细分科目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研究发现动力、工业、通用、电力、车辆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基本以产业内贸易为主;金工、电信及其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而办公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近乎为零。从结构看,电力类产品在近两年来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而动力、工业、通用、车辆类产品的贸易均以低水平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通过构建模型,发现中国对捷克直接投资、中捷两国市场规模差异、中捷两国人均收入差异和贸易开放度是中捷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苹  姜雅飞  
本文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对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新、马、泰)双边机械运输设备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三个国家双边贸易存在显著的专业化分工。与新加坡形成对其实质性的竞争强势;与马来西亚专业化垂直分工明显,二分位中,中国对马来西亚有产业竞争优势;与泰国呈水平和垂直分工,产品竞争激烈。在贸易互补性方面,中国7类产品对新、马市场的重要性大于新、马产品对中国的重要性;与泰国在7类产品上具有全面的互补性,但中国对泰国进口互补程度高于中国对泰国出口。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胡君茹  卫旭东  
在中美贸易商品中,按SITC标准分类的第7类商品——机电产品是中美双边贸易的大宗商品之一。因此,对中美动力机械及设备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机电产品的对外贸易竞争力,进一步推进中美双边贸易发展。通过G—L指标、产业内贸易绝对量、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Greenaway和Milner方法对2003年至2009年中国动力机械及设备产品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和内部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海霞  张捷  
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我国与东亚国家机械类产品(SITC7①)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显示:(1)SITC7在东亚贸易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与东亚国家SITC7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SITC7产品进口关税的降低、FDI的增加和人均GDP的差距对我国与东亚国家机械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促进作用;(3)人均固定资本的差异不利于我国与东亚国家SITC7的产业内贸易,要促进水平型的产业内贸易,需要进一步缩小我国和东亚国家的技术差距。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雪  
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工具对中国和印度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优势和互补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印农产品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印度农产品较中国农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在某些类别的产品上,中印两国都具有比较优势,例如新鲜或冷冻鱼,具有相似比较优势的产品竞争较为激烈;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但是现实贸易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亮  马树才  徐腊梅  
本文利用2000-2017年UN Comtrade数据库中SITC五分位贸易数据,借助三元边际分解方法客观分析了中国向26国出口机械运输设备的扩展边际、数量边际和价格边际。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计刻画了三元边际动态演进,采用非参数检验对拉动出口增长的边际因素进行统计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机械运输设备出口的增长动力主要是靠数量扩张,而扩展边际和价格因素对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小,贡献微弱,"低价扩张、数量拉动"传统出口模式亟待根本转变。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学君  易法海  
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分别计算了园艺产品从1997-2007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园艺产品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低,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我国园艺产品11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间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园艺产品产业内贸易中,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所引发的贸易增量基本相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婷  陈媛  
文章在双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模型基础上,将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以及国际直接投资引入分析框架,然后选取了四个解释变量,重点研究产品内分工程度和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额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文聪  梅燕  
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汤姆&麦克杜威尔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本文综合评估了1996年以来中国与欧盟1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欧盟整体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且以技术差异为特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双方四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上升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兴坤  张文胜  
电气机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产业内贸易成为中日贸易的主要部分,但是进出口贸易存在动态失衡现象,对双方贸易收支平衡产生不利影响。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指数进一步表明,中国只具有分工链的组装优势,而日本占据了上游研发、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导致中国在中日产业内分工和利益分配结构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必须着眼于"微笑曲线"的研究开发和关键零部件以及品牌和营销等上游环节,努力实现分工链条的升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慧儒  杜涛  
美国作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准确把握中美两国贸易类型、贸易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对于推动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指数法对中美两国的贸易类型进行测算发现:SITC0、SITC2、SITC5产品分类中中国的指数低于美国且产业内贸易表现不明显,而SITC3、SITC6、SITC7产品分类中中国的指数高于美国且表现为较高的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义魏  刘志雄  
中国与越南两国开展的水产品贸易不断扩大,两国间的水产品贸易是产业内贸易还是产业间贸易?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越两国水产品贸易数据,实证研究了产业内贸易问题,发现两国间水产品贸易属于产业间贸易。中越两国水产业要素禀赋、政府的支持程度存在差异,水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并面临激烈的竞争,水产品出口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中国需要以创新科技水平促进水产业持续发展,政府需要正确引导水产业健康发展,增强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水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双边水产品贸易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可  
对中国1997—2005年水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水果产品贸易有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种贸易形式。从水果产品整体看,产业间贸易占主导优势,贸易结构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从水果产品分类看,苹果、香蕉、栗子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柑桔橙以产业内贸易方式为主,主要表现为以质量差异为基础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范巧娟  李淑贞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在2001—2010年大体上得到了稳步的增长,且其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11%增长到2010的16%,东盟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同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本文运用格鲁贝尔-洛伊德(G-L)指数和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对2001—2010年中国和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而且贸易增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但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保持平稳中有所上升。最后,通过对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