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5)
2023(5044)
2022(4242)
2021(4206)
2020(3528)
2019(8305)
2018(8034)
2017(15386)
2016(7827)
2015(8920)
2014(8536)
2013(8780)
2012(8211)
2011(7730)
2010(7408)
2009(6998)
2008(6994)
2007(5921)
2006(5252)
2005(4946)
作者
(21107)
(17886)
(17818)
(17190)
(11384)
(8453)
(8022)
(6929)
(6771)
(6236)
(6114)
(5886)
(5736)
(5675)
(5591)
(5468)
(5318)
(5147)
(5112)
(4748)
(4417)
(4250)
(4072)
(4025)
(4007)
(3901)
(3875)
(3570)
(3550)
(3529)
学科
(39163)
经济(39116)
管理(24167)
(22682)
方法(19611)
(18347)
企业(18347)
数学(17981)
数学方法(17932)
中国(12688)
(10277)
贸易(10271)
(10238)
(10155)
(8357)
(7729)
(6880)
银行(6880)
(6753)
金融(6753)
(6670)
(6607)
财务(6603)
关系(6600)
财务管理(6597)
企业财务(6439)
业经(6340)
(5584)
农业(5400)
环境(5291)
机构
大学(121665)
学院(116268)
(63178)
经济(62442)
管理(47933)
研究(43523)
理学(41839)
理学院(41441)
管理学(41102)
管理学院(40881)
中国(36360)
(27372)
(25553)
财经(22687)
经济学(21190)
(21117)
科学(21104)
(20720)
中心(19095)
经济学院(19083)
研究所(18814)
财经大学(17297)
北京(16914)
(15186)
商学(14518)
(14516)
商学院(14405)
(13830)
研究中心(13294)
(13257)
基金
项目(76793)
科学(63547)
基金(62544)
研究(56065)
(54362)
国家(54005)
科学基金(47104)
社会(40741)
社会科(38919)
社会科学(38912)
基金项目(32459)
自然(29365)
自然科(28826)
自然科学(28819)
自然科学基金(28403)
资助(26247)
教育(25325)
(23386)
(21572)
(20218)
编号(19985)
中国(19226)
国家社会(18843)
教育部(18175)
人文(16917)
重点(16686)
成果(16195)
(15609)
大学(15516)
(15390)
期刊
(64288)
经济(64288)
研究(38625)
中国(21575)
(20254)
管理(18590)
科学(16069)
学报(14233)
(13270)
金融(13270)
财经(12399)
(12186)
经济研究(12126)
大学(11873)
学学(11217)
(10771)
(10581)
国际(10128)
世界(9479)
问题(8904)
农业(8629)
技术(7849)
业经(7279)
教育(6970)
技术经济(6614)
(5919)
统计(5684)
经济问题(5040)
(4984)
贸易(4984)
共检索到175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俊英  
在我国机构投资者迅猛发展的同时,其投资行为也在发生异化,与政府和市场的最初预期产生明显的偏差。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异化典型地表现为:短视行为、羊群行为、处置效应和违法违规行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异化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加剧了市场风险的累积。中国证券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其实并非由非理性的个人投资者所引起,而正是由行为相对更为"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他们构成了庄家的大部分)所引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彭晓洁  王丹丹  王安华  
本文通过对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调研,进行数据统计与现象分析,总结出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差异。本文发现机构投资者对于股票的选择主要考虑公司基本面,而个人投资者一般考虑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国家政策指向。本文旨在通过对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差异分析选定划分长期投资者的标准,以更好地理解长期投资者的特征和投资偏好,为利用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划分长短期投资者提供实践依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俊英  
一、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理性、非理性与有限理性(一)机构投资者的理性、非理性与有限理性传统经济学一个最基本的假设是:"人是理性的。"相对于个人投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日清  
本文首先基于我国A股市场机构股票持有数据,构建了不同的投资组合来区分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然后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与SUR估计,探讨了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是否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结果表明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状态下都存在交易过多的过度自信认知偏差。并且我国证券市场上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并无明显差异。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欣荣  刘健  赵海健  
本文通过投资者网络模型量化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行为的传染以及资产价格的"异象"。本文利用2005~2010年公募基金季报数据,构建了一个以重仓股票为"链接"的基金之间相互关联的网络模型,揭示了基金羊群行为的内在形成机制,检验了基金网络结构对重仓股票动量或反转效应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在熊市和震荡市,基金重仓股票仓位的变化与其基金网络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牛市,两者之间关系不显著。其次,作为基金网络结构统计特征的一个描述方法,基金重仓股票的网络密度对股票的动量或反转没有显著影响。模型的建立及其分析,不仅为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和股票价格的动量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解视角和实证支持,而且也有助于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兰俊美  郝旭光  卢苏  
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非理性程度直接影响着市场的健康稳定。本文基于有情境元素的问卷调查,构建包含投资者类别为自变量,年龄和性别为控制变量,16种常见非理性行为为因变量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差异。结果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都存在严重的非理性行为;相比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非理性程度更为严重;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在偏好逆转、证实性偏差、沉没成本、模糊厌恶、处置效应和损失厌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投资者防范非理性行为提供建议,为市场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志文  余佩琨  杨靖  
本文利用TopView的投资者仓位变化和账户数变化的日数据,将投资者羊群行为定义为投资者持有各只股票仓位变化的标准差,详细探讨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差异。结果显示在中国资本市场上:(1)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比个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更明显;(2)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难以模仿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本文从羊群行为这个角度展示中国资本市场的微观结构,有助于投资者和学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资本市场的本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雪莹  
流动性过剩,简单地说是指经济运行中货币投放量过多、流动性资金过于充沛的现象,近年来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理论界和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对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客观存在、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危害等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得到某些较为一致的结论。但关于流动性过剩对机构投资者行为的影响,还有待于更深入的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尹华  张颜颜  
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迅速发展,机构投资者在调节市场、促进市场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以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引导着证券市场投资主体机构化的深刻改革。但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股权大多集中于控股股东,机构投资者所持股权较小,再加上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使其参与企业治理的动机和重视程度不强。如何促进机构投资者发挥治理效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从博弈的角度,研究机构投资者的治理行为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并对积极发挥他们的治理效用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瑜  彭龙  刘寅  
中国机构投资者在过去十几年规模和数量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在资本市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直没有定论。通过考察2006—2014年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交易行为,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股价同步性偏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股票股价同步性更低,而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增加却未能降低股价同步性。机构持股和机构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机制和对不同规模的股票影响不尽相同,通过进一步考察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发现各类型机构投资者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信托、养老基金和QFII的持股和交易行为都会降低股价同步性,有利于市场信息效率的提高。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提高市场效率,应在继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同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卓思  高峰  祁斌  
本文通过研究股票收益变化和机构持股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高机构持股股票,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会吸引机构增加持仓,且机构增持的股票相对减持的股票的后续表现又更好,而低机构持股股票则不然。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上是采用正反馈即惯性交易策略的,而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则较为随机。对于缺乏投资经验的个体投资者而言,论文结果意味着他们应当委托机构进行理财如投资于基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冠群  
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思路,也是实践中的主要措施,有经济理论认为机构投资者是理性投资者,具有抑制市场非理性交易的特征。本文从羊群行为研究入手,采取实证方法,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玮  谭秋燕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上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长期以来,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一直被认为是导致股票市场剧烈波动和引发市场系统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往对美国金融市场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存在典型的羊群效应,而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更加典型。对这个问题作一个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龙炳  
多账户交易行为是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典型特征,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限于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交易数据中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分离出来的方法。据此,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对应关系,证实了多账户交易行为的存在,发现采用多账户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具有集中投资、日内多次交易、利用不同证券账户进行建仓、对敲、拉升股价、出货等基本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实例,本文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的动机是隐蔽交易、拉升股价和申购新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锐  李琪琦  
羊群行为作为机构投资者的有限理性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在国外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是否也存在羊群行为?通过对我国机构投资者———投资基金在股票交易中的羊群效应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发现羊群行为在投资基金间表现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