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1)
- 2023(8481)
- 2022(7218)
- 2021(6883)
- 2020(5850)
- 2019(13935)
- 2018(13444)
- 2017(26582)
- 2016(13949)
- 2015(16073)
- 2014(15404)
- 2013(15800)
- 2012(14875)
- 2011(13475)
- 2010(12967)
- 2009(12309)
- 2008(12113)
- 2007(10265)
- 2006(8854)
- 2005(8093)
- 学科
- 济(68076)
- 经济(68006)
- 业(43314)
- 管理(42823)
- 方法(35945)
- 企(35676)
- 企业(35676)
- 数学(33279)
- 数学方法(33151)
- 财(20747)
- 中国(18147)
- 农(15327)
- 务(14696)
- 财务(14691)
- 财务管理(14664)
- 贸(14274)
- 贸易(14266)
- 企业财务(14174)
- 易(13914)
- 制(12533)
- 业经(11626)
- 地方(11386)
- 融(10531)
- 金融(10529)
- 农业(10506)
- 银(9632)
- 银行(9632)
- 行(9170)
- 体(8889)
- 环境(8762)
- 机构
- 大学(204609)
- 学院(199275)
- 济(96351)
- 经济(94848)
- 管理(80875)
- 理学(70403)
- 理学院(69694)
- 管理学(68976)
- 管理学院(68578)
- 研究(66306)
- 中国(55115)
- 财(45052)
- 京(42672)
- 财经(36932)
- 科学(34313)
- 经(33989)
- 经济学(31662)
- 所(31038)
- 中心(30869)
- 经济学院(28791)
- 财经大学(27935)
- 研究所(27829)
- 北京(27339)
- 江(26367)
- 农(25094)
- 院(23887)
- 业大(23855)
- 商学(23841)
- 范(23801)
- 师范(23656)
- 基金
- 项目(131912)
- 科学(106817)
- 基金(102161)
- 研究(97565)
- 家(87252)
- 国家(86589)
- 科学基金(76177)
- 社会(67262)
- 社会科(64073)
- 社会科学(64062)
- 基金项目(54024)
- 自然(47803)
- 自然科(46783)
- 自然科学(46774)
- 自然科学基金(46023)
- 省(45953)
- 教育(44696)
- 资助(42974)
- 划(39748)
- 编号(37081)
- 部(32491)
- 成果(29857)
- 国家社会(29457)
- 教育部(29082)
- 重点(28623)
- 人文(27816)
- 中国(27191)
- 发(27082)
- 创(27079)
- 大学(26392)
共检索到294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世瑞 吕世瑜
从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实践来看,大量证据显示,投资者并没有按照标准化的投资组合模型去分散投资,而是表现出明显的“投资分散不足”。文章以基金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代表,对我国投资市场上投资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证实了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投资分散不足现象也是存在的。
关键词:
投资分散不足 机构投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龙晓旋 邢韬 骆琳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各类专利与授权数据,对比研究社保基金与个人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社保基金持股显著增加了企业专利数量,且对创新含量高的发明专利影响更为明显,改善了专利质量;而对个人投资者持股的影响不明显。分样本检验揭示:社保持股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集中体现于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而个人投资者持股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产生了实质伤害。研究表明,社保基金较长的投资视野与积极的监督管理已在优化企业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散户"追逐热点、跟风炒作的投资风格不利于激励企业创新。因此,未来应持续推进社保资金入市、逐步引导个人投资者退出市场,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帮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建英 吴红艳
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差异是否明显?本文基于对机构投资者类型的划分和对比,通过对上市公司经验数据分组检验寻找到一种更明确的能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机构投资者类型,即持股比例高且进行长期投资的积极型的独立机构投资者,这类股东能有效的监督被投资公司的公司治理情况从而提升公司业绩。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分组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澍之
本文以机构投资者行为与企业的投资活动相关性作为研究视角,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关假设并对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与企业投资效率显著正相关、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时间与企业投资效率非显性相关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投资期望模型投资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敏 张涛 王广凯
根据流动性特征,本文将机构投资者分为长期与短期机构投资者,分别考察它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长期机构投资者与短期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差异,长期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强于短期机构投资者;(2)"短视论"不能解释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机构投资者通常选择长期投资策略,更偏向投资盈利能力强、规模较大、成长能力强的企业,而不偏向于股权集中度较高、偿债能力弱的企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敏 周青妍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2009-2012年我国沪深108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QFII、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对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力度的影响越显著;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股利政策不产生影响。这表明,由于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只有独立的机构投资才能积极监督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现金股利 公司治理 QFII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英 郑妍妍
股价信息是中小投资者股票市场交易时机选择所依赖的基本信息,本文通过分析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中小投资者利益实现的作用,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2004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30日沪市A股的日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选择的样本期间和范围内,机构投资者能够提高上市公司股价的信息含量,并且在机构高持股组,机构投资者的这种作用更加明显。论文研究提供了机构投资者通过影响股价信息含量,促进中小投资者实现其投资利益的深入证据,并且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发挥中小投资者利益实现的制度条件,同时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股价信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矢的 高明宇 吴斌
本文放松了CAPM中投资者能够充分分散投资的假设,在Merton"不完全信息假设下的资本市场均衡定价模型"基础上,从理论上正式引入衡量边际投资者分散投资能力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这一代理变量,并借鉴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的建模方法,构建了一个与经典CAPM理论框架相一致的,以"市场组合超额收益"、"特质风险因子"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因子"为影响因素的,具有更普遍意义的"未充分分散投资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并以中国A股市场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交易数据为基础成功地验证了这一资产定价模型的有效性及相对于经典CAPM和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的优越性,从而在经典C...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立 龚光明
利用中国A股市场经验数据,文章检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否具有信息传递动机以及投资者情绪对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年度盈余数据中操控性应计利润对公司未来业绩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从而在中国证券市场首次验证了盈余管理动机的"信息观";(2)随着投资者情绪的高涨,公司盈余管理的信息传递动机减弱,同时机会主义动机倾向增加,而在投资者情绪低落时,盈余管理的信息传递动机得到进一步强化。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盈余管理 信息传递动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裴平 张谊浩
认知偏差概念是行为金融学的核心范畴,起源于认知心理学。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可以分为启发式简化、自我欺骗、情绪和自我控制以及社会的交互作用等4种类型。本文借鉴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投资者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股市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予以实证考察。通过对这些投资者的客观背景、主观交易特点、认知偏差特征、风险偏好偏差、中国本土化的投资者认知偏差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本文收集了关于中国股市投资者认知偏差及行为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并从中可以检验出我国股市投资者存在的诸多一般性和本土化认知偏差。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对今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投资者行为的规范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国股市 投资者 认知偏差 实证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岩 金德环
文章构建理论模型探究了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东方财富股吧论坛中的历史讨论数据进行情感分类处理,以此构造投资者情绪指标。结合2010—2016年沪深A股数据,使用Fama-Mac-Beth的估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间呈正相关关系。(2)情绪交易者越多,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越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潘爱玲 潘清
实证研究表明: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业绩要明显优于没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业绩;机构投资者持股份额与下一期的公司业绩正相关;机构投资者对第一大股东的持股制衡度越高,下一期公司业绩越高;长期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改善程度与短期机构投资者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完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环境;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队伍;增加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公司业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靳光辉
投资者情绪通过迎合渠道影响公司投资的隐含前提是高管利益与资本市场股价密切相关。笔者结合高管薪酬结构中对股价较为敏感的高管持股以及股权激励计划中授予高管的股票期权,并考虑权益激励相对强度,研究权益激励对高管迎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持股比例与股权激励计划中是否授予股票期权,并不显著影响迎合作用的发挥,而高管持股激励强度对迎合行为存在显著为正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在高成长性公司表现更为显著。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分别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设计、薪酬结构制度安排以及证券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规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尽量降低投资者情绪及其与权益激励交互作用对公司投资效率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高管权益激励 公司投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解维敏
本文通过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同步性、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从整体上考察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有效性、定价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高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使得股价包含更多的公司基本面的信息,降低股价的同步性,提高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引导了资源更加有效配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定价效率 股价同步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秋平
机构投资者能否改善并提高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学术界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本文基于机构投资者持股稳定性与股价暴跌关系的研究视角,以2001-2012年沪、深A股为样本,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效应:能否发生稳定器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持股稳定性与股价暴跌显著负相关,表明机构持股稳定性越高,价值投资动机越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价暴跌风险呈倒"U"型关系,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时,机构投资者短期交易动机越强;依据"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观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提高,降低和化解管理层因窖藏坏消息而导致的股价暴跌风险,提升股价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