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4)
- 2023(14129)
- 2022(11752)
- 2021(10966)
- 2020(9318)
- 2019(21230)
- 2018(20494)
- 2017(38397)
- 2016(20719)
- 2015(23269)
- 2014(22410)
- 2013(22057)
- 2012(20063)
- 2011(17917)
- 2010(17346)
- 2009(15832)
- 2008(15241)
- 2007(12700)
- 2006(10745)
- 2005(9118)
- 学科
- 济(85459)
- 经济(85367)
- 管理(57010)
- 业(54872)
- 企(44272)
- 企业(44272)
- 方法(43103)
- 数学(39090)
- 数学方法(38623)
- 中国(23746)
- 农(21693)
- 财(21288)
- 学(18668)
- 贸(18517)
- 贸易(18510)
- 易(18144)
- 业经(17160)
- 农业(14563)
- 制(13865)
- 务(13234)
- 财务(13200)
- 财务管理(13176)
- 环境(13146)
- 技术(12759)
- 企业财务(12578)
- 银(12557)
- 银行(12501)
- 地方(12304)
- 融(12255)
- 金融(12253)
- 机构
- 大学(296665)
- 学院(292311)
- 济(125835)
- 经济(123942)
- 管理(113155)
- 研究(101912)
- 理学(100195)
- 理学院(99081)
- 管理学(97250)
- 管理学院(96735)
- 中国(76120)
- 科学(64021)
- 京(61295)
- 农(54572)
- 财(53362)
- 所(50732)
- 业大(48197)
- 研究所(47357)
- 中心(46282)
- 财经(44776)
- 农业(43591)
- 经(41353)
- 经济学(40435)
- 江(38993)
- 北京(37608)
- 经济学院(36774)
- 院(36753)
- 范(36522)
- 师范(35989)
- 财经大学(33973)
- 基金
- 项目(213031)
- 科学(169358)
- 基金(160637)
- 研究(146580)
- 家(144210)
- 国家(143118)
- 科学基金(122227)
- 社会(97522)
- 社会科(92711)
- 社会科学(92689)
- 基金项目(85008)
- 自然(81556)
- 自然科(79813)
- 自然科学(79782)
- 省(79494)
- 自然科学基金(78424)
- 划(69438)
- 教育(67663)
- 资助(65312)
- 编号(54557)
- 重点(48754)
- 部(48309)
- 创(44908)
- 发(44750)
- 国家社会(42640)
- 成果(42259)
- 创新(42209)
- 科研(42176)
- 教育部(41308)
- 计划(40739)
- 期刊
- 济(120572)
- 经济(120572)
- 研究(78961)
- 学报(54157)
- 科学(48869)
- 中国(48820)
- 农(47293)
- 大学(40737)
- 财(39909)
- 管理(39682)
- 学学(39001)
- 农业(32703)
- 教育(23850)
- 技术(23035)
- 融(22290)
- 金融(22290)
- 财经(22041)
- 经济研究(21869)
- 经(19012)
- 业(18450)
- 业经(18095)
- 问题(16509)
- 版(15500)
- 贸(15431)
- 业大(14307)
- 统计(14196)
- 世界(14148)
- 科技(14081)
- 技术经济(13825)
- 国际(13602)
共检索到403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陈宗胜
在详细讨论机会不均等的概念、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借鉴Roemer构建的“环境-努力”机会均等分析框架,主要利用CFPS数据等微观调查资料,测度了1988—2018年中国居民收入中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各环境因素的贡献,以及环境因素通过努力因素而间接产生的机会不平等程度。结果表明:(1)总体机会不平等在总收入差别中所占比重约为36%,且呈明显下降趋势;(2)二元户籍制度对机会不平等产生影响最大,其次是年龄、性别、地区及父辈教育等,父辈职业特征影响很小;(3)环境因素通过个体教育和就业间接形成的机会不平等不大,尤其通过就业的间接作用很小;(4)中国居民收入差别主要取决于个体受教育、就业努力等合理因素的差异,其趋势是下降的,且下降部分主要是机会不平等减小所致。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程名望 Jin Yanhong 盖庆恩 史清华
本文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FY方法和MS方法对农户收入不平等进行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区域差异是造成农户收入不平等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产等微观因素,以及家庭特征、行业、职业等因素;制度与政策、政治与社会资本等因素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有限。逐步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鼓励农户非农就业,提供向低收入农户倾斜的教育和卫生服务,是降低中国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农户收入不平等 回归分解 收入决定函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良敏 丁士军 陈玉萍
本文以2010~2016年四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农户微观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聚类分析和状态转移矩阵等方法,从农户生计策略变动的角度探寻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速减缓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4年非农业的数量保持上升趋势,2016年非农业明显下滑且主要向农业和农业兼业转变,兼业户的生计策略易变动。基于可持续的生计框架,构建生计策略动态性分析框架,并采用多项选择模型分析生计策略变动的影响因素,发现自然资本越高,农户生计策略更趋向兼业化变动;人力资本越高,越有利于农户向非农业变动;物质资本对农业化具有促进作用,金融资本对农业化具有抑制作用;农村土地转出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非农方向变动,农村土地转入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农业方向变动;平原地区农户的生计策略相对于其他地区更不稳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莹
基于直接法机会不平等测度,将收入不平等分解为机会不平等与公平合理的不平等,分析了三者的变动趋势,并进一步探析收入不平等变动的根源,研究机会不平等与公平合理的不平等在收入不平等的上升与下降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研究发现:1989—2011年间,中国居民机会不平等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与收入不平等的演变趋势基本一致;女性内部的机会不平等程度高于男性;以2000年为分界点,1989—2000年间农村居民机会不平等高于城镇,2000年之后城镇高于农村;西部地区的机会不平等程度较低,而东部地区机会不平等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对收入不平等变动的根源探析发现,公平合理的不平等在收入不平等变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收入不平等的下降阶段,公平合理不平等的贡献率远高于机会不平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川川
使用微观人口数据和贸易数据,本文重点估计了中国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2005年间的出口增长显著提高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并且出口增长对年轻人、低学历人口、农村户籍人口和女性的就业影响更显著,效果更大。进一步研究显示,出口显著提高了在业者的收入水平,降低了城市内部的收入不平等。最后,本文补充考察了进口的影响,没有发现显著的就业和工资效应。但是,进口显著增加了城市内部的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
出口 就业 收入不平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姜凌 左萌
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前后我国贸易模式的变化及其对我国劳动者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利用微观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上述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二:第一,我国加入WTO后,低技术工人密集部门的关税降低幅度大于高技术工人密集的部门,从而使得低技术工人对高技术工人的相对劳动回报降低;第二,上述现象通过S-S定理阐明的产品价格和要素回报之间的影响机制,加剧了我国不同技术层次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加入WTO是加剧我国劳动者收入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收入不平等 技术升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静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性质、行业和职业状态等微观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且文化程度已取代年龄成为影响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这些变化说明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快,适应市场竞争的因素逐渐成为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变量。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泰尔指数 微观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晓龙 姜冉
文章首先基于人均GDP泰尔指数的方法测度了欧元区收入不平等的程度,然后对收入不平等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90年以来,欧元区成员国人均GDP差异整体呈上升趋势,欧元启动后差异更为明显。第二,劳动力市场越僵化,欧元区成员国间不平等程度越大。第三,实际有效汇率差异的增大会降低成员国间的收入不平等,反之则加大收入不平等。第四,储蓄率差异和人口老龄化差异并不是影响欧元区成员国间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同时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实际有效汇率不存在交互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韦韡 蔡运坤 陈晓璇
文章基于Roemer的机会平等理论,通过匹配省级宏观与2014—2018年三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显著促进了居民消费增长,且该结论经过工具变量法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促成了一个平等的机会,不仅可以缓解由“环境”导致的机会不平等,也可以改善由“环境”造成的“努力”不平等的“偏环境问题”,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这意味着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将有效地促使发展成果共享机会均等。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农村、低收入、女性、低养老负担、低人力资本与父亲受教育水平低的家庭中,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涵义在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机会均等,有助于激发居民消费,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畅通国内循环提供内生动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洪亮 褚保金 王丽爱
本文采用1988~2005年农村居民收入省级面板数据,应用方差分解技术,将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分解为各生产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研究发现,对农民区域收入不平等扩大贡献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土地,因此,政府要平抑日益加剧的农村区域收入不平等,从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物质资本投资入手将效果显著。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方差分解 农民收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冬
本文考虑到了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基于CHNS数据对中国农村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居民长期收入不平等程度要低于单独年度,但是仍然呈现出上升的态势;(2)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体的非农收入依然是农村居民长期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来源,且其对长期收入不平等的贡献不断增加;(3)非农就业在农村居民之间的流动性较低,这意味着政府在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作为将来的工作重心的同时,也需要为农村居民创造公平的获得非农就业机会的环境。
关键词:
长期收入不平等 农村居民 综列数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怡 杨骏
现有研究大都是对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静态分解,很少涉及收入不平等的动态形成机制。基于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研究1988~2010年间较长的时期内,农村居民家庭各种收入来源构成的变动如何影响了总体收入不平等的动态变化,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并以此为据,提出更具针对性的缓解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结构 不平等 动态分解 农村居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小鸽 司海平
不平等在代际间传递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考察计划生育对代际不平等传递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数据,本文基于个体代际流动的微观视角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两条途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计划生育通过缩小家庭规模促进了个体向上代际流动。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家庭规模效应在男女、城乡之间存在异质性。最后,我们对家庭规模效应进行分解,发现一方面兄弟姐妹通过减少个体受教育年限降低了个体向上流动的可能,另一方面兄弟姐妹作为个体的社会资本,兄弟姐妹越多,其向上流动的概率越大。本文为深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小鸽 司海平
不平等在代际间传递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考察计划生育对代际不平等传递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数据,本文基于个体代际流动的微观视角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两条途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计划生育通过缩小家庭规模促进了个体向上代际流动。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家庭规模效应在男女、城乡之间存在异质性。最后,我们对家庭规模效应进行分解,发现一方面兄弟姐妹通过减少个体受教育年限降低了个体向上流动的可能,另一方面兄弟姐妹作为个体的社会资本,兄弟姐妹越多,其向上流动的概率越大。本文为深入理解代际不平等传递的微观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事后客观评估计划生育的政策后果提供了微观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林元 朱祎 陈前恒
本文通过于2012年在北京市范围内对1025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69.12%的被调查者认为"个人特质和机遇是别人能够成功的主要因素",而非家庭背景和体制中的不公平因素。与其他人群相比,尽管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遭受着最严重的客观机会不平等,但并不是对机会不平等感知最强烈的人群。新生代、选择"城市居民"作为参照群体、男性、收入低或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机会不平等观点的概率高。这些研究发现以期能对政策制定起到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收入不平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机制分析——基于机会不平等与努力不平等理论视角
中国教育不平等的性别差异——基于代际流动与机会不平等分解视角
机会不平等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收入不平等?——基于代际转移的视角
中国贫困及收入不平等变动的因素贡献率:1989~2011
国际收入不平等变化的中国因素分析——基于控制人口因素的方法
中国机会不平等的测算与分解——基于“反事实”收入分布方法
中国的机会不平等水平与特征研究——兼论城市规模的影响
国际收入不平等变化的中国因素分析——基于控制经济因素的方法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演变特征——基于CHNS微观数据的分析
移动支付普及对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来自CHFS的微观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