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50)
2023(15960)
2022(13070)
2021(12071)
2020(9881)
2019(22457)
2018(21855)
2017(41130)
2016(22103)
2015(24579)
2014(23933)
2013(24007)
2012(22383)
2011(20430)
2010(20498)
2009(19041)
2008(18964)
2007(16856)
2006(15134)
2005(14122)
作者
(65131)
(54408)
(54259)
(51018)
(34808)
(26154)
(24330)
(21350)
(20727)
(19323)
(18830)
(18067)
(17507)
(17474)
(17050)
(16589)
(16204)
(15829)
(15698)
(15670)
(13604)
(13465)
(13126)
(12561)
(12240)
(12129)
(12050)
(11998)
(10798)
(10790)
学科
(107189)
经济(107073)
(89056)
(78887)
企业(78887)
管理(75957)
方法(41930)
数学(33312)
数学方法(33150)
业经(32633)
(32334)
(31522)
中国(31510)
(23567)
贸易(23549)
农业(23122)
地方(23039)
(22983)
(21212)
财务(21193)
财务管理(21167)
(20445)
企业财务(20091)
技术(19910)
(17266)
(17231)
(16821)
(16212)
银行(16172)
(15849)
机构
学院(325243)
大学(320847)
(147826)
经济(145515)
管理(127742)
研究(114290)
理学(109496)
理学院(108334)
管理学(107073)
管理学院(106474)
中国(90715)
(68496)
(66702)
科学(66697)
(60188)
(57913)
财经(52777)
研究所(52301)
中心(50882)
(49265)
(48235)
业大(48015)
农业(47339)
经济学(45754)
北京(43462)
经济学院(41392)
(40627)
财经大学(39074)
(38926)
(38488)
基金
项目(212109)
科学(169646)
基金(157710)
研究(153075)
(138557)
国家(137298)
科学基金(118448)
社会(102732)
社会科(97646)
社会科学(97623)
基金项目(83142)
(81648)
自然(75463)
自然科(73829)
自然科学(73808)
自然科学基金(72595)
(68425)
教育(68011)
资助(63561)
编号(58698)
(50421)
重点(47739)
(47679)
(47108)
成果(45858)
(45450)
国家社会(43879)
创新(43354)
教育部(40940)
发展(40668)
期刊
(168302)
经济(168302)
研究(98644)
中国(67017)
(56078)
(53377)
管理(52509)
学报(49721)
科学(48635)
农业(38420)
大学(38088)
学学(36373)
(33199)
金融(33199)
业经(29010)
经济研究(27884)
技术(27828)
教育(27515)
财经(27316)
(23704)
(23200)
问题(22438)
(20702)
技术经济(18681)
世界(18387)
国际(18210)
商业(16125)
现代(15703)
科技(14799)
(14669)
共检索到500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中国本土企业研发活动能否推动企业出口?企业研发活动对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集约边际"还是"扩展边际"?本文运用中国工业部门2001~2007年的企业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中国本土企业研发对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本土企业研发对出口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标准化系数可知,企业研发对扩展边际的影响更为显著。这说明中国本土企业研发对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扩展边际上。本文在进一步分视角研究中发现,针对不同的样本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采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以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志勇  
本文采用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统计库的合并数据将中国出口总量增长分解为出口的扩展边际和出口的集约边际,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间品进口对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显示,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系数标准化发现,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更多体现在集约边际而非扩展边际;分样本检验中,发现中间品进口来源国、贸易方式以及所有制类型会对促进作用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为中国出口贸易扩展主要源于集约边际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解释,也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与转型提拱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丹  包群  王永进  
本文运用中国工业部门1998~2001年的企业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网络基础设施外,其他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数量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从标准化系数来看,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出口决策的影响相对较大。这说明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中国贸易增长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扩展的边际,不是集约的边际。此外,我们还发现:(1)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促进内资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数量的增加,但对外资企业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2)研发投入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所有制差异。研发投入能够促进外资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数量,而对内资企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晏涛  
基于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了研发创新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企业研发创新使其出口概率平均增加8.2%;研发创新投入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才能对企业出口规模扩大产生积极稳定的作用,否则其对出口规模增长的作用不仅有限,甚至可能弱化这一增长效应。这说明研发创新有助于促进企业出口贸易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此外还发现:国有企业研发创新意识和动力显著弱于非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研发创新活力未达到预期的理想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要素市场扭曲是影响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对企业选择更多出口还是选择更高的出口数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两种成本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工业部门2001~2007年的企业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实质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本土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的出口选择和出口数量具有相反的影响作用,刺激了更多的企业选择出口,但是抑制了出口企业出口数量的提升;分所有制视角的检验发现,上述影响对于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在采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以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天阳  许和连  王海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品几乎销往所有国家,产品种类则几乎覆盖了国际贸易的所有部门。这一现象虽然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但其原因一直缺乏科学解释。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和CEPII-BACI数据测算了中国企业新增出口关系与企业所在城市其他企业的出口产品关联和市场邻近,实证检验了产品关联、市场邻近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出口范围扩展速度在样本区间呈上升趋势,但新增出口关系多为低技术产品,将已出口种类产品销往新的市场是其扩展出口范围的主要方式。企业在扩展出口范围过程中存在一定路径依赖,与当地其他企业的产品关联和市场邻近有助于提升出口扩展边际表现,并且这一结论非常稳健,而企业与自身的产品关联和市场邻近则表现为替代效应。产品关联和市场邻近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存在群体差异,依赖于出口扩展边际类型、产品技术密集度、企业所在地区以及贸易类型特点。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升中国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表现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朔  张伯伟  陈立英  
本文采用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后的微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企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汇率变化和汇率波动)对中国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出口市场个数和出口商品种类数)的影响。总体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比之下汇率值的变化则与企业出口市场数正相关,人民币升值时会促进企业拓展出口市场;OLS和固定效应下汇率变化对企业出口商品种类的影响符号正负不一。本文进一步按照四种标准划分的子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不同企业在面临汇率变动时的反应具有异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鲁晓东  刘京军  王咏哲  
本文通过构建出口的多重边际分析框架识别中国出口增长的源泉。然后借助基于交易信息的出口商-产品-目标国-贸易方式的微观数据,研究中国企业出口的市场扩展边际和产品扩展边际,同时从所有权结构、贸易方式以及企业特征等维度解读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差异。研究发现:(1)贸易方式和所有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特征;(2)在加工出口和一般出口两种出口贸易方式下,各种纳入模型的因素对企业的出口边际所产生的影响基本一致,但生产率和杠杆率对于一般出口和加工出口的作用方向相反;(3)国有控股的所有制性质抑制企业出口市场和产品线的拓展;(4)企业规模、年龄、融资能力等因素在不同贸易方式下对出口扩展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本文通过对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处理,系统考察了政府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选择以及出口数量的影响。在对G-H-S模型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刻画并分析了政府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选择以及出口数量的作用机制,并使用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出口选择和出口数量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通过系数的标准化发现,政府补贴更多地促进了企业选择出口从而导致低价竞争,但也给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的转型升级造成了障碍效应。在进一步分视角研究中还发现,针对不同的样本,政府补贴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韩剑  陈艳  
融资约束是企业异质性的一个重要来源,金融发展影响融资约束从而对企业的出口决策和行为产生作用。本文基于中国2000—2007年近50万家制造业企业层面数据,通过引入外生的地区金融发展变量与企业自身特征变量的交互项,研究了地区金融发展对不同特征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差异性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更容易推动规模大、融资约束少的企业实现出口沿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增长;所有制信贷歧视对企业出口影响显著,国有企业是金融发展作用于出口的优先受益者;只有在金融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民营企业才有可能享受到金融发展的好处,从而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张少军  
本文将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缺位的制度层面因素引入Melitz以及G-H-S模型,构建了一个转型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开放经济模型。文章证明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导致技术能力较低(规模较小)企业偏好于代工或贴牌方式的出口加工贸易,而使技术能力较强(规模较大)企业倾向于选择自主构建品牌并将产品销售国内或国外市场。而且,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缺位条件下,更多相对低技术能力企业"挤入"到代工或贴牌的出口加工贸易生产;相反,从事构建自主品牌且产品销售于国内市场的高技术能力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形下这类企业被完全挤出市场。这似乎说明转型背景下某些"特殊"制度层面因素是导致中国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孟祺  
互联网可以降低在对外贸易的交易成本,但到底是通过何种途径对贸易产生影响尚不得而知。本文量化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互联网对国家间贸易有积极的影响:出口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越高,双边贸易的流量越大,出口国的互联网普及率的贸易增长效应为13.2%,其主要原因在于出口价格的提高。进口国的互联网普及率的贸易增长效应为10.5%,原因在于贸易数量的增加。研究还发现,当贸易双方都有较高的互联网普及率时,互联网对出口流量、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都具有积极效应,而且互联网普及率对双边贸易不同类型产品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孟祺  
互联网可以降低在对外贸易的交易成本,但到底是通过何种途径对贸易产生影响尚不得而知。本文量化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互联网对国家间贸易有积极的影响:出口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越高,双边贸易的流量越大,出口国的互联网普及率的贸易增长效应为13.2%,其主要原因在于出口价格的提高。进口国的互联网普及率的贸易增长效应为10.5%,原因在于贸易数量的增加。研究还发现,当贸易双方都有较高的互联网普及率时,互联网对出口流量、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都具有积极效应,而且互联网普及率对双边贸易不同类型产品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壮雄  董洁妙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3年海关数据考察了出口企业行业扩展边际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行业边际变动体现了企业在原有出口经验下追逐政策优惠与巩固市场优势的行为。当主营出口业务获得政策支持或具有市场优势时,企业会更专注于主营行业,反之则更倾向于扩张行业范围。从行业边际变动方向看,企业更倾向进入获得政策支持或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退出缺乏比较优势的行业。进一步,政策支持和比较优势的作用会受出口经验的制约;只有同企业出口行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政策支持才能吸引企业进入和减少企业退出;企业更倾向进入关联度较低的优势行业,寻找差异化产品优势。此外,"政策迎合"行为主要发生在非外商独资出口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继勇  刘骐豪  
出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贸易成本融资约束制约了企业出口行为。文章构建离散动态选择模型,探讨信贷融资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及方向,发现信贷融资通过缓解贸易成本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出口行为。借助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和Heckman选择模型,文章从双重信贷(商业信贷和银行信贷)和双重出口边际(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角度检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双重信贷融资提高了企业双重出口边际,信贷融资促进出口的主要方向是扩大集约边际,且该促进作用因企业所有制和规模有所差异。因此,完善商业信贷市场以及改革银行信贷体系是推动中国企业出口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