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36)
2023(17152)
2022(14430)
2021(13334)
2020(11037)
2019(25487)
2018(25119)
2017(47370)
2016(25153)
2015(28486)
2014(28096)
2013(27481)
2012(25680)
2011(23393)
2010(23417)
2009(21468)
2008(20684)
2007(17891)
2006(16062)
2005(14630)
作者
(72837)
(60867)
(60335)
(57472)
(38852)
(29036)
(27433)
(23636)
(23371)
(21575)
(20908)
(20360)
(19489)
(19334)
(18933)
(18852)
(18134)
(17557)
(17469)
(17344)
(15303)
(14885)
(14860)
(14207)
(13748)
(13642)
(13334)
(13117)
(12378)
(12020)
学科
(124629)
经济(124515)
管理(67599)
(63697)
(50643)
企业(50643)
方法(49379)
数学(43906)
数学方法(43233)
中国(35365)
(29403)
地方(28544)
业经(25745)
(23723)
(22809)
(21741)
贸易(21723)
(21064)
农业(19898)
(19568)
(18244)
(18241)
金融(18240)
银行(18210)
(17662)
环境(17304)
地方经济(16799)
理论(16645)
(16337)
技术(16084)
机构
大学(359489)
学院(359160)
(159580)
经济(156668)
管理(135652)
研究(130878)
理学(116388)
理学院(115088)
管理学(112838)
管理学院(112192)
中国(100244)
科学(77827)
(77469)
(69163)
(65972)
研究所(59884)
(59424)
中心(59047)
财经(54895)
(53127)
业大(51456)
经济学(50188)
(50096)
北京(49651)
(47347)
(46852)
农业(46448)
师范(46304)
经济学院(44887)
(42101)
基金
项目(240333)
科学(190258)
基金(175981)
研究(174255)
(154893)
国家(153674)
科学基金(131407)
社会(112697)
社会科(107074)
社会科学(107051)
(92257)
基金项目(91083)
自然(84122)
自然科(82250)
自然科学(82227)
自然科学基金(80752)
教育(80147)
(78647)
资助(73776)
编号(68705)
(56264)
成果(55457)
重点(54881)
(53473)
(50211)
课题(48307)
国家社会(48072)
创新(47040)
教育部(46069)
科研(45965)
期刊
(178792)
经济(178792)
研究(110339)
中国(75503)
学报(55307)
(54260)
管理(53555)
科学(52590)
(51752)
大学(42749)
学学(40212)
教育(38912)
农业(37633)
技术(34622)
(34555)
金融(34555)
经济研究(30654)
财经(27912)
业经(27218)
(24256)
问题(22781)
(21174)
统计(19931)
(19634)
技术经济(19393)
世界(19008)
国际(17945)
(17470)
图书(16495)
决策(15805)
共检索到551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蔼婷  李金昌  
未被观测经济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然而中国的未被观测经济规模究竟有多大,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方法给出了不同的估计。本文从未被观测经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逻辑地位入手,根据结构方程原理,构建了中国的MIMIC模型,刻画了1985年以来未被观测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态势,并以经济普查的实际数据为依据估算了历年未被观测经济规模NOE与GDP之比率,得出了较为客观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贵军  王航  刘燕  
未观测经济是影响GDP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采用多指标多原因单一潜变量模型(MIMIC)模型,结合近年我国经济数据,估计1978~2010年的未观测经济相对规模。模型受小样本影响的随机模拟显示了所估计的MIMIC模型的适用性。依据估计的MIMIC模型,并结合我国经济实际,尝试测算未观测经济的相对规模、绝对规模、修正GDP及其增长率,总结了变化规律,并进行原因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毛捷  管汉晖  林智贤  
基于理论模型与历史事实,并利用1850-2009年的跨国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19世纪中叶以来两次不同背景的经济全球化对政府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1)一战前(1850-1913年),经济开放导致政府规模相对收缩,这是由于古典自由主义时期政府扮演"守夜人"角色,其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能较少,关税收入等税收因素主导了政府规模的变动;(2)二战后(1950-2009年),经济开放促使政府规模显著扩张,原因是政府转型成为"保育员",通过扩大公共支出规模,全方位地构建"社会安全网",以应对伴随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大的外部风险和社会不稳定;(3)基于OECD国家的拓展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从历史纵深看,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蔼婷  
随着未被观测经济在我国的不断发展,这部分经济规模的测算也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由于国内对未被观测经济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故在测算时多采用国外的方法,泰兹模型就是被经常借鉴的估算模型。由于原始模型的解释变量和方程形式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导致直接使用泰兹模型的测算结果与专家们的预期偏离很大。本文通过对泰兹模型的重新解读,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重新诠释了模型中解释变量,选择了相对科学的模型方程形式,并做了测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璐  赵作权  
本文研究基于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通过本文定义的空间聚集度从大规模聚集角度描述了2004~2008年中国制造业总体的空间聚集特征及变化,以及主要子行业的空间聚集差异及模式。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空间聚集核心区在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空间聚集水平提高,呈现集中化聚集发展趋势;与制造业总体相比,多数子行业空间分布更加集中,更加偏向东部沿海地区,展现了多种聚集模式。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共同作用引发中国制造业的空间聚集趋势,未来制造业空间布局应该充分发挥聚集经济的主导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和技术向制造业核心区流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旭青  李周  
本文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木材市场研究"课题组对188家木材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木材加工业规模经济。结果表明,木材加工业企业呈现明显的地区集中,以规模以下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体。对中国木材加工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表明,木材加工企业整体上内部规模经济不显著,但人造板制造企业和木制品制造企业存在显著的内部规模经济;同时,木材加工业存在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美微  葛守中  
文章旨在测算避税动机导致的未观测经济,为逃税而采用现金支付的交易是未观测经济的来源,其他原因导致的未观测经济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测算时结合未观测经济形成的经济理论,在Pedro等(2014)建立的一般动态均衡模型基础上,运用中国的货币供给、利率、税率、GDP等数据,测算避税动机导致的未观测经济规模,最后估算结果可作为中国未观测经济规模的下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柄全  谷人旭  王俊松  
以往集聚经济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专业化、多样化等为核心的外部集聚经济,对内部集聚经济关注不足。而在"多部门企业(Multi-unit firms)"组织方式背景下,单一企业的规模经济逐渐扩展为同一集团下属企业由于共同区位带来的内部集聚经济,重新发现内部集聚经济益发重要。文章旨在以华东地区整车集团新成立企业的区位选择为例,分析内部集聚经济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整车集团在某区域的从业人员总数每增加1%,该集团在该地设立下属企业的概率提升0.818%。纳入集团的初始位置、在投资地的投资时长和本地竞争等因素后,内部集聚经济的影响作用依然稳健。集团企业在同一价值链环节内部和不同价值链环节之间均会发生共同集聚。另外,加入内部集聚经济因素后,没有找到外部集聚经济稳健地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傅十和  洪俊杰  
本文利用我国2004年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中得益于何种类型的集聚经济。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和城市人口规模效应后,小型企业在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马歇尔外部经济(行业内集聚经济),在超大和特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跨行业集聚经济);中型企业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马歇尔外部经济,但只在特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大型企业即使在特大和超大城市中也很少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叶晓佳  李金昌  
未被观测经济(NOE)对经济发展具有诸多影响,但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文章基于动态均衡解的劳动报酬模型得到,随着NOE规模扩大,收入不平等程度(即劳动者从事NOE部门的报酬与从事可观测部门的报酬之差)呈现单调递增的变化过程,但边际变化率先增后减。当考虑劳动者决策的随机动态调整因素时,NOE规模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高低两个动态变化均衡点。在该模型基础上,基于2000-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证实了NOE规模与居民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人力资本水平、市场化程度和腐败水平也与居民收入不平等呈正向影响关系,而城市化水平则呈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军  
自本世纪初未观测经济范畴被OECD等国际机构提出以来,理论界对未观测经济规模测算的探索不断深入。中国经济普查的开展也为认识未观测经济总量提供了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在外部失衡和资本进出管制的背景下,中国未观测规模扩张是必然趋势,也对经济运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国民账户均衡关系入手,采用储蓄、信贷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均衡关系模型,测算未观测经济规模。结果显示,两种口径的未观测经济规模占GDP比重介于10%-49%之间,2005年未观测经济相对规模因为普查数据调整GDP而有所下降,2006年又出现迅速扩张的态势,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非常必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玉伦  
当前未观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本文采用货币需求模型并依据我国国情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重新界定,据此对中国未观测经济的规模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未观测经济占国民经济规模的比重已变得越来越大,最高达到了12.78%。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春元  毛捷  
理论分析认为地方政府财政收不抵支是政府举债的重要原因,但由于地方政府债务数据不易获得,而且财政状况与债务规模之间往往存在循环因果关系等,上述理论在中国是否成立,缺乏实证检验。基于2004-2009年321个地级市数据,本文首次使用政府间转移支付作为地方政府财政盈亏的工具变量,有效控制了财政状况与债务规模之间的内生性关联,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缺口与地方债务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财政状况与地方债务规模之间的关系出乎常识认知,两者之间呈现显著负向关系:即财政缺口越大,地方债务规模的增长越缓慢。这说明,基层政府财政困难导致地方债务规模快速膨胀的传统观点有待商榷,地方债务的持续扩张另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