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84)
- 2023(15355)
- 2022(13284)
- 2021(12554)
- 2020(10253)
- 2019(23942)
- 2018(23726)
- 2017(44485)
- 2016(24129)
- 2015(27408)
- 2014(27329)
- 2013(27312)
- 2012(25490)
- 2011(23353)
- 2010(23272)
- 2009(21253)
- 2008(20773)
- 2007(17844)
- 2006(15850)
- 2005(14475)
- 学科
- 济(105424)
- 经济(105319)
- 管理(63643)
- 业(61348)
- 企(48383)
- 企业(48383)
- 方法(43423)
- 数学(37848)
- 数学方法(37468)
- 中国(34139)
- 农(28010)
- 地方(25655)
- 贸(23819)
- 贸易(23802)
- 易(23192)
- 业经(22574)
- 财(22034)
- 学(21412)
- 农业(18829)
- 制(18079)
- 银(16818)
- 银行(16778)
- 融(16505)
- 金融(16504)
- 环境(16476)
- 行(16251)
- 和(16152)
- 技术(15284)
- 发(15247)
- 理论(14827)
- 机构
- 大学(344273)
- 学院(340524)
- 济(144592)
- 经济(141700)
- 管理(132527)
- 研究(125833)
- 理学(113726)
- 理学院(112358)
- 管理学(110586)
- 管理学院(109962)
- 中国(95612)
- 京(75942)
- 科学(75650)
- 所(63949)
- 财(63535)
- 研究所(58140)
- 中心(55820)
- 农(54564)
- 财经(50354)
- 北京(49430)
- 江(48947)
- 业大(48521)
- 范(47128)
- 师范(46712)
- 经(46020)
- 院(45586)
- 经济学(43840)
- 农业(42441)
- 州(40122)
- 经济学院(39435)
- 基金
- 项目(230119)
- 科学(181128)
- 研究(169945)
- 基金(167304)
- 家(145974)
- 国家(144763)
- 科学基金(123422)
- 社会(107657)
- 社会科(102015)
- 社会科学(101992)
- 基金项目(88133)
- 省(86985)
- 自然(78788)
- 教育(76991)
- 自然科(76947)
- 自然科学(76930)
- 自然科学基金(75543)
- 划(74509)
- 资助(69525)
- 编号(68566)
- 成果(56390)
- 发(52799)
- 重点(51750)
- 部(51525)
- 课题(47886)
- 创(47129)
- 国家社会(44656)
- 教育部(44199)
- 创新(44042)
- 科研(43554)
- 期刊
- 济(161598)
- 经济(161598)
- 研究(109203)
- 中国(70980)
- 学报(52652)
- 科学(50604)
- 农(50313)
- 管理(50014)
- 财(45159)
- 教育(40389)
- 大学(40041)
- 学学(37199)
- 农业(35709)
- 融(32213)
- 金融(32213)
- 技术(29261)
- 经济研究(26681)
- 业经(25575)
- 财经(24276)
- 问题(21325)
- 经(20857)
- 图书(19598)
- 贸(19451)
- 业(19279)
- 世界(17408)
- 国际(17324)
- 理论(17003)
- 技术经济(16699)
- 科技(16202)
- 资源(15880)
共检索到524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门可佩 曾卫
本文以中国人口发展为研究对象 ,为获得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先将统计资料进行一阶差分处理 ,即以年净增人口值建立灰色动态预测模型 ,对未来 5 0年中国人口进行预测研究。预测结果显示 ,到 2 0 0 4年底 ,中国人口将不超过 13亿 ,2 0 10年为 13 31亿 ,2 0 2 0年为 13 6 0亿 ,到2 0 5 0年约为 13 9亿 ,届时年净增人口不足 2 0万 ,中国人口将基本实现零增长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述云
贵州省未来40年人口发展前景展望陈述云(贵州省统计局550001)人口规模事关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的积累和实力的增减。人口具有两重性,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人口适度增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消费者,人口发展过快,就会拖延经济发展的速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文
文章采用人口年龄移算预测模型,假设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总和生育率分别以2.0、1.8、1.5和1.18的水平发展,计算出各生育率下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结论如下:(1)如果生育率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提高至更替水平2左右,我国还将面对更大的人口压力,但是人口结构能得到改善,30年后我国将形成老龄-稳定型人口。(2)如果生育率得不到提高,彼时,我国人口类型将形成老龄-萎缩型,即人口规模快速萎缩的同时,人口年龄结构进一步老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门可佩 官琳琳 尹逊震
本文根据1949-2006年中国人口发展的实际,首次提出离散灰色增量模型和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并据此对未来中国人口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7年底中国人口约达13.2133亿,到2010年将不超过13.405亿,2020年不超过13.913亿,2030年约为14.27亿,2040年约为14.52亿,到2050年约为14.69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姜扬
中日正式建交50年来,两国经贸合作取得长足发展,逐渐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从历史演进看,中日经贸合作历经曲折,但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而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从内在逻辑看,中日经贸合作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必然结果,也是中日两国经济互惠互补的双赢选择。然而,中日经贸合作也面临一定的挑战,整体上处于一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状态。展望未来,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为高质量推进中日经贸合作发展,中日两国应当共同应对逆全球化挑战,积极维护双边和多边贸易体制;增强两国政治互信,加快完善各领域中日交流合作机制;以RCEP正式生效为契机,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深挖中日产业合作潜力,推动中日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深化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海龙 戎卫东
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这是未来20年我国外贸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高新技术产品的界定与理解、我国外贸出口的两次历史性跨越、我国产业发展对外贸出口发展的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我国外贸出口发展趋势的影响等方面对未来20年我国外贸出口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对外贸易发展 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鹿立
山东省邹平县是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于30年代在全国进行过全县人口调查的6县之一。当时正值梁漱滨先生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兼邹平县事。在他的首肯及支持下,1935年1月,邹平县政府与山东省乡村建设研究院联合举办了邹平县户口调查。此次调查不仅涉及家庭户及人口总量、人口密度,还包括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婚姻、宗教以至耕地占有等经济状况。此调查项目之细,所得资料之珍贵,是山东以往历次人口调查所未有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
一、家庭户户数预测的必要性 家庭作为人们生活的微观环境,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并进而影响社会生活。在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中,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单位。在现代经济中,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功能虽然大为削弱,然而经济消费职能却仍然保持着。许多研究说明,大部分市场购买和生活支出的基本单位是家庭或住户,而不是个人。个人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先被集中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江亦曼,乔晓春,于学军,李建民,原新,解振明,杨书章,刘鸿雁,陈卫,姚宗桥
This is a summary report of a State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s project on Futur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nd Fertility Policy in China. The research examines China's fertility and population changes in 1990s and discusses bo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outcomes of China'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Review of the results from some national fertility surveys reaches a conclusion that fertility norms and desires in China have undergone dramatic changes, and the couples' desire on the number of children have dropped considerably lower than the replacement level. A 50-year long population projection is prepared, showing that the regulation that only-child couples can have two children will have a very small influence on population changes in China. Finally, the report outlines a popul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next 50 years towards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low fertility level in the post-transitional stage.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根明
未来15年中国人口发展趋势分析张根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未来15年(1996一2010年)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着2000年小康水平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迟福林
未来10年,是中国转型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关键时期。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二次转型与改革的战略目标。因此,把握城镇化带来的历史机遇,需要在转型与改革上取得如下共识:坚持消费主导,把推进人口城镇化,释放13亿人的消费需求作为最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坚持民富优先,使城镇化真正承载起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功能,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社会结构;坚持绿色增长,推动绿色城镇化;坚持市场主导,调动社会资本力量推动城镇化;加快政府转型;以公共服务为中心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能够有效履行公共职责。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支撑 公平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邦文 何榕
对我国未来R&D经费与GDP比值(R&D/GDP)、R&D经费总量与结构进行科学的预测是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为科技发展战略的确定提供重要的信息与依据。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定了影响R&D/GDP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测模型,对我国2005、2010、2020年的R&D/GDP、R&D经费总量与结构进行了预测,提出了达到预测目标的条件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
研究与开发 预测方法与模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成瑞
人口普查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普查资料,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效益。本文简要地阐明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的情况、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这对于进一步深入开发利用这次普查资料,对于下次人口普查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可能是不无裨益的。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是随着资料的公布和提供而逐步展开的。1982年10月公布第一批手工汇总的简要资料之后,开发利用工作开始起步;1983年底公布10%抽样的电子计算机汇总资料后,开发利用工作全面展开;1985年7月公布电子计算机汇总的全部资料后,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百才 刘云鹏 封清云
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规模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和适龄人口变化,对甘肃省未来十年的高等教育规模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甘肃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2008年达到最高峰,以后逐年下降。未来十年,甘肃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速度先慢后快,2015年以前下降平缓,之后下降幅度加快,2015年和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30%和40%。从甘肃和各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应对人口因素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冲击,需要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引入高校竞争机制,因地制宜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高等教育规模 适龄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