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6)
2023(7406)
2022(6202)
2021(5912)
2020(4979)
2019(11885)
2018(11442)
2017(21213)
2016(11465)
2015(13508)
2014(13038)
2013(13402)
2012(12903)
2011(12164)
2010(11857)
2009(11228)
2008(11242)
2007(9305)
2006(8151)
2005(7508)
作者
(33396)
(28074)
(27877)
(26653)
(18418)
(13444)
(12642)
(10831)
(10791)
(9954)
(9923)
(9689)
(9204)
(9114)
(8970)
(8773)
(8223)
(8211)
(8169)
(7853)
(7165)
(6877)
(6818)
(6508)
(6484)
(6349)
(6254)
(5753)
(5579)
(5563)
学科
(59788)
经济(59729)
方法(31993)
数学(29786)
数学方法(29591)
管理(29067)
(28330)
(21592)
企业(21592)
中国(18145)
(13536)
贸易(13529)
(13227)
(13016)
(13012)
(10323)
(9580)
金融(9579)
(9245)
业经(9044)
(8785)
银行(8765)
农业(8516)
(8489)
地方(8094)
(7639)
环境(7501)
(7368)
财务(7358)
财务管理(7341)
机构
大学(178851)
学院(171474)
(84952)
经济(83878)
研究(67846)
管理(64025)
理学(55762)
理学院(55075)
管理学(54253)
管理学院(53930)
中国(52877)
(38245)
科学(37625)
(37394)
(34172)
研究所(31306)
财经(30597)
中心(29493)
经济学(28979)
(28390)
(27953)
经济学院(26309)
北京(24882)
(23864)
财经大学(23287)
业大(22885)
(22749)
(22671)
师范(22485)
农业(22184)
基金
项目(115369)
科学(92918)
基金(89872)
研究(82116)
(79405)
国家(78888)
科学基金(66960)
社会(56549)
社会科(53871)
社会科学(53862)
基金项目(45999)
自然(42144)
自然科(41271)
自然科学(41257)
自然科学基金(40608)
(38907)
资助(38484)
教育(38070)
(35516)
编号(29239)
(28812)
重点(26870)
国家社会(25745)
中国(25476)
教育部(25195)
成果(24971)
(24336)
(23315)
人文(23046)
大学(22516)
期刊
(84606)
经济(84606)
研究(56280)
中国(32737)
学报(28080)
科学(27094)
(26989)
(24033)
管理(23217)
大学(21642)
学学(20158)
(18280)
金融(18280)
农业(16657)
财经(16405)
经济研究(15854)
教育(15130)
(14156)
(13711)
国际(12657)
技术(12531)
世界(12306)
问题(11723)
(10505)
统计(10343)
业经(9584)
技术经济(9053)
(8608)
决策(7992)
理论(7936)
共检索到261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之洪  
采用增广Pisarenko方法对当代中国通货膨胀周期进行分析验证,可得出通货膨胀周期函数。运用这一周期函数对中国通货膨胀周期进行10年预测,可得出2009年左右、2013年左右中国可能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测结果。因此,必须对可能出现的较高的通货膨胀保持足够的警惕,做好必要准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同龙  
对通货膨胀及其成因的研究一直是宏观经济学与政府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我国1997~2009年新一周期的通货膨胀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月度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格兰杰因果关系走向是CPI影响PPI,即价格传导走向是自下而上,而不是相反。这也就是说,总需求的扩张仍是此阶段通货膨胀的根源,所谓"结构性通胀"、"输入型通胀"等非典型通胀的解释得不到实证支持。研究还发现,在解释现阶段通胀中,供给价格弹性和巨型经济体是需要注意的两个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长顺  
经济周期非常忠实地行走在它自己的轨道上。在之前一轮市场出清之后,通胀也从价值链或者产业链的上游逐渐向下游传导,以铜为代表的商品价格开始向上突破。其他的有色金属也在跟进,周期和趋势一旦形成气候,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这个趋势,诸如铜、稀土、钴、镍、铁矿石,甚至前期供需限制的原油也会出现向上的态势。这就是周期的力量。上游原材料的上涨逐步向下游传导。今年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富强  
目前国内爆发的通货膨胀是社会经济无序发展的必然结果:一者,无序发展是粗放性的,这导致资源价格的不断上升;二者,无序发展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两极化,从而人为压低了必需品的价格。如果不解决社会体制内在的缺陷,中国社会的通货膨胀问题必然会周期性地复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司颖华  肖强  
通胀预期是通胀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基于动态因子模型构建了我国物价预警综合指数,并将其作为我国通胀预期的代理变量。然后,基于互谱分析,测度了通胀预期对CPI的影响关系。进一步基于小波变换,从不同的周期上,分析了通胀预期与CPI的Granger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通胀预期超前于CPI大约0.45个月,即通胀预期对CPI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且我国通胀预期变动是CPI变动的Granger因。从长期来看,通胀预期与CPI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并且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武朝  
本文研究了企业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周期性和非周期性行业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检验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2000-2011年间经济周期收缩期和扩张期周期性与非周期性行业公司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的差异,发现,周期性行业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总体上大于非周期性行业;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大于扩张期,但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周期性行业公司导致的:非周期性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与经济扩张期并无显著差异,而周期性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显著大于经济扩张期。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在研究盈余管理时,应考虑控制周期性行业与非周期性行业之间,以及经济周期不同阶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雅炯  
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几年,世界上很多国家通过实施中央银行沟通引导市场预期,实现有效的货币政策调控。本文通过考察通货膨胀预期和中央银行沟通及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中央银行沟通能否有效引导市场通胀预期。结果显示,由于缺乏系统性,中央银行沟通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作用仍不如其他经济变量,但国内中央银行沟通对市场通胀预期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中,相对书面沟通,口头沟通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目前较强的通胀预期背景下,系统实施中央银行沟通将对未来通胀预期的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缉思  张维迎  何怀宏  黄海洲  袁亚湘  
按GDP总量排列,中国已然世界第二。未来10年中国和美国将会怎样?美国会衰落吗?中美关系将如何变化?中美各自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可以有怎样的展望或期望?这些问题需要从国际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种角度去观察,为此,本刊编辑部特意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几位编委及有关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言勇  
Using Box-Jenkins mode1,the author analyses and forecasts the cycle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强  付永利  
顺差过多是引起我国通胀的主要原因,人民币适度升值是减少顺差、缓减通胀的有效措施。运用ARMA-EGARCH模型探寻CPI发展变化规律,并对2013年的CPI走势进行预测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瑞东  刘星辰  
预计2023年国内物价水平温和可控2022年,国内通胀呈现出“PPI高位回落,CPI低位回升”的特征,通胀剪刀差逐步收窄。进入2023年,在外需持续走弱、内需企稳回升的背景下,预计CPI温和上涨、PPI低位震荡,通胀压力总体可控。笔者预计,2023年CPI同比中枢为2.2%,PPI同比中枢为-0.5%。从CPI方面看,防疫政策优化将带来年内消费需求回暖,通胀中枢或将小幅上移,食品与非食品走势相反,结构性通胀特征明显。
关键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沈明高  
本文认为,与工业化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不同,中国目前的财政状况仍相对健康,但2010年通胀风险依然存在。经济的较快增长、信贷超常增长加大了后续通胀的压力。进口通胀、农产品价格上涨、服务业价格上涨、工资上升可能是导致通胀的原因。但通胀能否成为现实,还要关注2010年上半年信贷增速等因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封思贤  蒋伏心  谢启超  张文正  
在构建并阐释金融状况指数(FCI)预测通胀机理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测算了我国的FCI,并实证分析了FCI对我国通胀未来趋势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在分析金融变量对通胀水平的影响效果和预测通胀趋势方面,采用综合反映一国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股价等金融变量的FCI比采用单一的金融变量更合理、更全面;FCI是我国通胀的先行指标,包含未来通胀水平变化的有用信息,可以有效预测未来6个月内的通胀运行趋势。我国应尽快指定相关部门编制FCI,并通过定期公布FCI来实施宏观经济监测、货币政策调整和通胀预期管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冯心悦  田拓  
本文通过构建综合性的金融周期指数,对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周期、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同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周期不仅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而且对经济周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同时,与传统的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相比,金融周期变化不仅成为货币周期、信贷周期、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键驱动因素,而且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本文的实证分析结论不仅使得"金融-实体经济"内生关联的命题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也为后续同时关注金融和实体经济稳定的政策实践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斌  
在本轮全球物价上涨以及随后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中,货币过度供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华尔街的问题只是浅层次的技术层面原因,更重要的是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问题,对美元供给没有约束。美国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将对全球包括中国产生重要负面影响,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具有持续发展的内在有利因素,而且本次危机也给中国提供了促进消费、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应抓住机遇,主动调整国内经济结构,争取在改革国际经济秩序中发挥更大的话语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