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3)
- 2023(15362)
- 2022(13245)
- 2021(12489)
- 2020(10267)
- 2019(23744)
- 2018(23549)
- 2017(44528)
- 2016(24187)
- 2015(27299)
- 2014(27222)
- 2013(27070)
- 2012(25460)
- 2011(23277)
- 2010(23330)
- 2009(21063)
- 2008(20453)
- 2007(17817)
- 2006(15848)
- 2005(14375)
- 学科
- 济(103258)
- 经济(103157)
- 管理(63747)
- 业(61231)
- 企(48056)
- 企业(48056)
- 方法(41568)
- 数学(36008)
- 数学方法(35658)
- 中国(32416)
- 农(28459)
- 地方(25351)
- 业经(22723)
- 学(21780)
- 财(21498)
- 贸(20818)
- 贸易(20802)
- 易(20199)
- 农业(19125)
- 制(18018)
- 环境(16786)
- 银(16638)
- 银行(16594)
- 和(16166)
- 行(16071)
- 融(16014)
- 金融(16012)
- 技术(15395)
- 发(15377)
- 理论(15018)
- 机构
- 大学(345370)
- 学院(343446)
- 济(141302)
- 经济(138292)
- 管理(131988)
- 研究(126625)
- 理学(113255)
- 理学院(111899)
- 管理学(110097)
- 管理学院(109484)
- 中国(95087)
- 科学(78255)
- 京(76488)
- 所(65162)
- 财(61792)
- 研究所(59539)
- 农(59018)
- 中心(55735)
- 业大(51629)
- 江(49969)
- 北京(49562)
- 财经(49198)
- 范(47789)
- 师范(47341)
- 农业(46322)
- 院(45870)
- 经(44892)
- 经济学(42277)
- 州(40848)
- 师范大学(38455)
- 基金
- 项目(233282)
- 科学(182486)
- 研究(171609)
- 基金(167831)
- 家(147447)
- 国家(146206)
- 科学基金(123640)
- 社会(107072)
- 社会科(101376)
- 社会科学(101350)
- 省(89672)
- 基金项目(88769)
- 自然(79540)
- 教育(77922)
- 自然科(77677)
- 自然科学(77658)
- 划(76768)
- 自然科学基金(76236)
- 编号(69878)
- 资助(69327)
- 成果(57369)
- 发(53799)
- 重点(52725)
- 部(51775)
- 课题(49143)
- 创(48141)
- 创新(44971)
- 科研(44214)
- 国家社会(44001)
- 教育部(43913)
- 期刊
- 济(160123)
- 经济(160123)
- 研究(106520)
- 中国(71097)
- 学报(55480)
- 农(54813)
- 科学(52144)
- 管理(49277)
- 财(43447)
- 教育(41587)
- 大学(41218)
- 农业(38888)
- 学学(38425)
- 融(31516)
- 金融(31516)
- 技术(29070)
- 业经(26188)
- 经济研究(26053)
- 财经(23491)
- 问题(20867)
- 业(20781)
- 经(20138)
- 图书(19823)
- 贸(17459)
- 科技(16845)
- 世界(16661)
- 资源(16490)
- 技术经济(16332)
- 理论(16304)
- 国际(15808)
共检索到520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正红 周朝鸿 谷勇 张建云
综述了中国木豆资源状况、主要利用方式及病虫害、新品种特性和新用途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根据引进木豆新品种的优良特性 ,结合荒山造林、退耕还林 ,展望木豆在中国作为蔬菜资源、优质蛋白源及混农林作物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木豆 研究与利用 开发前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金水 付红
木豆[Cajanuscajan(L.)Mill]属豆科,蝶形花亚科,菜豆族,木豆亚族,木豆属中的一个栽培种,也是迄今发现木豆属32个种中惟一的一个栽培种。木豆起源于印度,最早在尼罗河流域和非洲地区传播,栽培木豆大约在1500年前从印度中部传入中国。木豆是一种重要的热带和亚热带食用豆类作物,也是惟一的木本食用豆类作物,尽管木豆的面积和产量居普通菜豆、鹰嘴豆、豇豆和豌豆之后.名列第五和第六位,但是由于其用途远比其他豆类广泛,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被纳入当地的农业耕作体系而大力发展。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任建峰 杨爱国
对广泛分布于温、热带近海海域的大型深水贝类栉江珧的分类地位和地理分布作了介绍,并就栉江珧栖息状况,对水温、盐度、pH、溶解氧等各种环境因子适应性的生态习性作了详细描述。论述了水温对栉江珧的生长、性腺周期发育的影响。对栉江珧人工繁育过程中的亲贝暂养、催产及幼体培育的技术和养殖现状进行了总结。简要概述了江珧科物种同工酶的研究进展,并对栉江珧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和今后研究方向作了探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兰彦平 吐拉克孜 郭文英 顾万春
综述了国内外在巴旦杏品种选育、生态及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分析、丰产栽培技术、遗传学、无性繁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我国与欧美国家在巴旦杏遗传学研究上的差距;分析评价了新疆开发利用巴旦杏资源的条件,并对巴旦杏在我国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
巴旦杏 品种选育 生理生化 遗传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聂艳丽 刘永国 李娅 赵永红 李元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甘蔗渣资源应用于生产燃料酒精,或经过处理提高其蛋白含量用于饲料,还可用于生产环保材料作为木材的替代原料等利用现状。甘蔗渣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可作为无土基质和有机肥料的原料,与用甘蔗渣发电建筑材料等。
关键词:
甘蔗渣 资源 利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文亮 孙守义 王守经 李海雷 张奇志
本文对黄粉虫的营养价值及其保健作用作出了评价。同时针对当前黄粉虫在食品方面的研究热点和开发利用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阐明了黄粉虫在食品开发方面的广阔前景。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程家骅 王云龙 凌建忠 周荣康
长江口区北岸的里下河苏北平原,水网交叉密布,诸多河道、湖泊均与长江相连,历史上该地区也是河蟹栖息生长的良好场所,这一带河道最终由西向东流入与长江口毗邻的苏北南部沿海,传统上形成了苏北南部沿海每年一度的河蟹苗汛。由于此处蟹苗是在浅海区域迎捕的,因此除河蟹苗以外还有别的蟹类大眼幼体,习惯上我们一般将此时苏北南部沿海的蟹苗统称为海水蟹苗或沿海蟹苗。与长江口崇明、海门一带的蟹苗汛有所不同的是,崇明、海门一带的河蟹苗历史上均是进入长江淡水生境后才被开发利用的。60、70年代对河蟹苗资源的利用比较稳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矫健 刘思 罗东 穆钰 高云
作为非洲重要农业国,喀麦隆政局稳定,劳动力充裕,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发展热带经济作物、渔业、林业等产业优势明显,开展农产品种植、加工和贸易的潜力较大。在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系统分析喀麦隆农业发展现状、优势条件、制约因素和重点合作战略,提出促进中国喀麦隆农业国际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喀麦隆 国际合作 农业“走出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梦溪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有着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654.7亿美元,印度在中国贸易伙伴中排名第18位,是中国的第八大出口市场。据印度统计,中国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存根
中国羊毛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张存根中国的羊毛产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该产业现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相对独立的羊毛生产、流通、加工及其产品销售的体系。改革开放十年多来,中国羊毛产业走过了饱经磨难的发展历程,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洁 张士铨
快速发展的五年自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从1993年到1997年的5年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经济增长速度快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1%,为同时期世界各国所仅见。这使中国在1995年就提前5年实现了从1980年算起的GDP翻两番的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京红
近几年来,我国大型购物中心——mall发展十分迅速,形成一股投资热,文章指出了mall建设中存在的概念模糊性、投资盲目性、盈利急迫性问题,在对我国为mall生存发展所提供的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着重发展社区购物中心,并对已经建成的mall如何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
大型购物中心 mall 发展 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