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9)
2023(12491)
2022(10831)
2021(10486)
2020(8634)
2019(20425)
2018(20108)
2017(39248)
2016(21105)
2015(23490)
2014(23426)
2013(23385)
2012(21479)
2011(19490)
2010(19173)
2009(17500)
2008(16927)
2007(14675)
2006(12694)
2005(11354)
作者
(59971)
(49793)
(49335)
(47110)
(31753)
(23735)
(22373)
(19602)
(19035)
(17647)
(17090)
(16941)
(15858)
(15670)
(15432)
(15314)
(14861)
(14428)
(14191)
(14105)
(12300)
(12197)
(11912)
(11235)
(11080)
(10994)
(10970)
(10648)
(10035)
(9730)
学科
(88631)
经济(88543)
管理(57736)
(54737)
(45006)
企业(45006)
方法(41749)
数学(36891)
数学方法(36565)
中国(25233)
(22279)
(20396)
(18411)
(18097)
贸易(18085)
业经(17946)
(17634)
(16553)
地方(15688)
农业(14188)
(13628)
(13613)
金融(13612)
银行(13589)
(13447)
环境(13093)
(13055)
理论(12918)
(12570)
财务(12496)
机构
大学(302751)
学院(297643)
(128282)
经济(125857)
管理(120032)
研究(104965)
理学(104370)
理学院(103239)
管理学(101667)
管理学院(101136)
中国(79896)
(65451)
科学(62904)
(55772)
(52210)
研究所(47839)
中心(46143)
财经(45786)
(45258)
业大(43132)
北京(42138)
(41956)
(40308)
经济学(39871)
(38341)
(38259)
师范(38003)
经济学院(35948)
农业(35383)
财经大学(34401)
基金
项目(206016)
科学(162753)
基金(152315)
研究(150827)
(132982)
国家(131953)
科学基金(113188)
社会(96366)
社会科(91438)
社会科学(91413)
基金项目(80721)
(76327)
自然(73290)
自然科(71618)
自然科学(71601)
自然科学基金(70363)
教育(68154)
(65474)
资助(63587)
编号(59829)
成果(48472)
(46978)
重点(45846)
(43664)
(42440)
课题(40871)
教育部(40582)
国家社会(40288)
创新(39701)
科研(39324)
期刊
(136070)
经济(136070)
研究(92032)
中国(53063)
学报(46411)
科学(44405)
管理(43951)
(40357)
(40078)
大学(35336)
学学(33202)
教育(29597)
农业(28483)
(26562)
金融(26562)
技术(24335)
财经(22996)
经济研究(22994)
业经(20363)
(19684)
问题(18105)
理论(15587)
(15418)
(15198)
图书(15126)
技术经济(14840)
世界(14249)
实践(13940)
(13940)
科技(13925)
共检索到433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中国木材市场供需研究课题组  
对中国木材市场供给总量与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观点:1.国产商品材包括统计内产量与统计外产量,给出了统计外产量的计算公式,从而可以由此得出每年全国商品材产量,该产量是全国森林资源消耗总量中用于商品材的全部木材产量。2.把中国木材进口产品分为两类:木质类产品和纸类产品。指出了目前对有关进口产品折合木材量计算方法的不足,并以木材利用率为依据,提出了新的折算方法。3.论证了把纸类进口总量从中国木材市场供给总量中独立出来进行研究,更符合国际木材市场和中国木材市场的实际。4.论证了中国国产商品材与进口木质类产品数量上呈互补特征,以及论证了中国木材市场供给总量呈周期性变化规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健  何继新  荆涛  
根据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和国内木材市场消费量及木材年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与木材消费量及年产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在滞后期为1的情况下木质林产品进口与木材市场消费量和木材年产量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据此,在分析国内木材供需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人工林、提高木材利用率、优化进口市场结构等对策建议,以解决对进口木材依赖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顶强  徐晋涛  
本文利用1997年7月到2004年7月全国20个主要城市的红松原木价格和12个城市的杉原木价格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测试中国木材市场在长期和短期的整合程度。结果表明,在多种政策的作用下,中国木材市场存在长期的整合关系,但不存在短期的整合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思莹  杨超  林洁  黄和亮  
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及市场综合联系指数方法对中国南方10省市2002~2014年12年间的木材市场整合程度与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方木材市场⑴具有长期整合趋势,但短期内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而阻碍了市场整合;⑵不存在严格的"价格变化中心";⑶价格影响机制以非对称传导为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智光  唐文彬  
运用系统工程原理与方法,提出了中国木材市场供需的综合预测法。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将定量预测与定性分析、分类预测与整体预测相结合,进行多种预测模型的优化组合,并在预测过程中实行多重检验和多重反馈。从而克服了现有预测方法的弊端,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用该方法预测了2010年中国木材市场的供需状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丽萍  周贤武  吕建雄  王玉荣  任海青  赵荣军  
枝节是指枝条、在树干肥大生长过程中枝条基部被卷入树干木质部的节以及树干上枝条去掉后形成的节疤,是树木结构与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枝节木材对产品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其研究与利用受到限制。随着仿生学的发展,枝节木材以其复杂而有序的组织构造、连接方式及高强韧、耐腐朽等特性,作为一种特殊结构材料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众多研究表明,枝节木材天然形成的组织构造和连接方式具有许多人工材料无法企及的优势,加强枝节木材结构与性能研究,既有望打破其以往利用受限的境地而开拓全新的应用领域,又可为研发高性能的新型仿生材料提供有益启发和科学依据。本研究从枝节木材的构造、化学抽提物、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4方面概述枝节木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现状。首先分别阐述枝节木材在宏观观测水平下的构造特征以及枝节木材构造随外界环境变化做出自适应性调整的智能性表现;其次围绕节疤中化学抽提物对树木的保护功效,重点从节疤化学抽提物对树木防腐和树木自然整枝2方面的影响效果进行归纳;然后总结枝节木材与树木干材在密度、干缩性等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方面的比较研究;最后阐述枝节木材的力学性质与材料基质、构造排布和功能特性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应力均布特性的相关研究。同时,本研究还阐述与枝节木材相关的工程材料及结构的仿生实例,以及枝节木材相关研究对仿生设计的一些启示。鉴于枝节部位木材的特殊性及其研究的复杂性,目前人们对枝节木材结构与性能的认识相对薄弱,关于枝节木材细胞水平的精细构造、主要化学成分及各项物理和力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且未深入全面。基于此,本研究在前人对枝节木材结构与性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加强对枝节木材宏观和微观各层次构造特性及其在不同生长状态下的调节变化机制研究;探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抽提物等化学成分在枝节木材中的含量和微区分布并探明化学成分配置情况与枝节木材韧性、连接强度等性质的相关关系;开展枝节部位木材密度、水分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因的研究;阐明枝节木材精细结构参数对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机制,构建枝节木材精细构造、化学组成等结构参数与物理力学性质的数学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党凤兰  周品山  
一、木材市场体系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木材流通从行政流通转变为市场流通,实现木材流通的物质载体就是木材市场体系。现代木材市场需要结构完整、功能健全的市场载体,根据不同标准可将木材市场分类如下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刁钢  程宝栋  宋维明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系统动力学和计量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中国森林资源与木材供给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2012~2015年的中国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和木材供给情况。模型预测结果说明中国的木材供给能力随着森林资源的增加将不断提升。人工林管理水平低、现有的采伐制度将影响木材的长期供给能力。所以,提升人工林的管理水平、逐步放开采伐限制将有利于保障木材供给安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祝强  
本文运用非平衡态热力学线性理论分析了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木材的传热,结果表明木材中的水蒸汽和束缚水参与了传热,木材导热系数由传导导热系数与因水蒸汽和束缚水扩散产生的两个等效导热系数组成。推广Siau关于木材细胞的导热理论,依据水分吸附和扩散的原理,导出了木材弦向和径向导热系数计算公式,与已发表的36种气干材弦向实验值和23种气干材径向实验值符合较好。分析木材径向传热的方法也适用于木材纵向传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盛全  汪泽慧  
以安徽琅琊山天然散生刺楸[Kalopanaxseptemlobus(Thunb.)Koidz.]正常生长的和树干有10°倾斜的各采一株为材料,研究应拉木材性与正常木材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应拉木可分为三区:即与髓心较远的应拉区(T区),与髓心较近的对应区(O区)和与T区和O区相连的两侧区(S区);应拉木所含大量胶质木纤维主要分布在T区,T区木纤维组织比量和基本密度均大于S区和O区,但顺纹抗压强度最低,干缩系数最大。应拉木三区与正常木材性相比,除木纤维组织比量外,其余材性指标均劣;应拉木S区材性与正常木材性稍接近一些,但差异还较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红强  聂影  
中国木材供需矛盾逐步加大,原木增长需求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依赖国际市场少数主要来源国的资源供给对于中国资源安全和整个林业产业安全是不利的。品种结构中针叶原木和阔叶原木的进口需求有增无减,原材料成本上升将会促使价格增长,对于国内相关产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安胜  许佳贤  吴俊媛  苏时鹏  
基于200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和分析了中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中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年际间增长速度差异较大,但推动各年度增长的关键力量均是技术进步;在四大地区中,只有东北地区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其他三个地区均增长,且增长动力相似;由于技术效率提升乏力,超过40%的省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明亮  肖平  方琳  
本研究对木材市场的商品材、农民自用材、人造板和进口材的供给分析以及对木材市场的主要工业建筑业用材、农民自用材和薪炭材和出口材的需求分析,并收集2000~2005年间原木、锯材、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纸及纸板、纸浆和废纸产量、进口量以及出口量数据,按照经验比例折算成原木量,得出各年度木材需求总量的定量分析结果,最后分析了木材供需缺口产生的原因和采取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兰会  刘俊昌  Steven Northway  Gary Bull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原木进口来源国,俄罗斯政府宣布从2010年1月起将原木出口关税从当前的6.5%增加到80%。本文通过建立中国区域木材市场模型,模拟了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提高将对我国各地区的木材市场产生的数量影响。由模型得到的结论是:东北地区将受到的影响最大,森林资源的采伐压力会因为进口关税的大幅度提高而增加;中部地区的采伐量将增加约2%左右;而西部和南部地区的采伐数量几乎不变。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采伐总量将增加3.23%。从地区间的贸易影响来看,中部地区的木材进口会流向东北地区,来弥补东北进口木材数量减少带来的影响。据此,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进口渠道的多元化,保证国内的木材安全;相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剑泉  李林蓓  郭慧敏  
基于9个省域11个木材市场的调研数据,并结合已有文献中的研究成果,从市场监测角度出发,应用信息科学理论分析木材市场影响因素并构建监测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影响木材市场运行的外部因素有4个方面23个主要指标,内在因素有9个方面59个主要指标;内在因素中能够持续反映和左右木材市场监测并构成指标体系的有4个方面25个具体指标,可为木材市场监测系统平台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市场行情分析奠定参数基础;同时,决定市场信息采集的核心指标有13个,这为采集模板设计和市场数据获取提供了基本遵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