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51)
- 2023(18493)
- 2022(15704)
- 2021(14657)
- 2020(12348)
- 2019(28145)
- 2018(27998)
- 2017(53380)
- 2016(28745)
- 2015(32352)
- 2014(31554)
- 2013(31511)
- 2012(29091)
- 2011(25977)
- 2010(25914)
- 2009(24118)
- 2008(23931)
- 2007(20931)
- 2006(18491)
- 2005(16608)
- 学科
- 济(122551)
- 经济(122423)
- 业(101876)
- 管理(95171)
- 企(89928)
- 企业(89928)
- 方法(52781)
- 数学(42374)
- 数学方法(41956)
- 业经(35838)
- 农(35545)
- 财(34415)
- 中国(33772)
- 地方(25031)
- 农业(24668)
- 技术(24386)
- 务(24002)
- 财务(23936)
- 财务管理(23908)
- 制(23751)
- 贸(23219)
- 贸易(23199)
- 企业财务(22626)
- 易(22559)
- 学(21766)
- 理论(21754)
- 和(21531)
- 划(19162)
- 环境(18308)
- 策(18292)
- 机构
- 学院(405123)
- 大学(404973)
- 济(170129)
- 管理(166807)
- 经济(166715)
- 理学(143196)
- 理学院(141694)
- 管理学(139772)
- 管理学院(138992)
- 研究(133724)
- 中国(104710)
- 京(87445)
- 科学(79600)
- 财(76918)
- 所(65466)
- 农(61735)
- 财经(61302)
- 中心(60947)
- 江(59679)
- 研究所(59181)
- 业大(56743)
- 经(55796)
- 北京(55537)
- 范(51564)
- 师范(51184)
- 经济学(50804)
- 院(48651)
- 州(48573)
- 农业(48166)
- 经济学院(45841)
- 基金
- 项目(271438)
- 科学(215850)
- 研究(203429)
- 基金(198572)
- 家(171054)
- 国家(169589)
- 科学基金(147900)
- 社会(130813)
- 社会科(124062)
- 社会科学(124031)
- 基金项目(105429)
- 省(104904)
- 自然(93800)
- 自然科(91677)
- 自然科学(91658)
- 教育(90842)
- 自然科学基金(90095)
- 划(86855)
- 编号(83120)
- 资助(80426)
- 成果(67024)
- 部(59822)
- 重点(59618)
- 创(59566)
- 发(58678)
- 课题(55782)
- 创新(54986)
- 国家社会(54305)
- 教育部(51841)
- 项目编号(51805)
- 期刊
- 济(190281)
- 经济(190281)
- 研究(121659)
- 中国(80330)
- 管理(65164)
- 财(60898)
- 学报(57016)
- 农(56654)
- 科学(55298)
- 大学(43871)
- 教育(41934)
- 学学(40644)
- 农业(39645)
- 技术(36448)
- 融(35245)
- 金融(35245)
- 业经(32191)
- 经济研究(30398)
- 财经(30133)
- 经(26056)
- 图书(26005)
- 问题(24780)
- 业(23758)
- 技术经济(22058)
- 贸(19929)
- 科技(19810)
- 现代(19766)
- 理论(19420)
- 世界(18698)
- 商业(18362)
共检索到609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方 王铁山 郭得力 毛凤霞
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是新时期发展中国服务外包业的重要指导方针。当前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业呈现产业集聚与协同创新的发展态势,产业集聚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协同创新是增强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它们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中国的经济结构顺利转型和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才盛
文章从服务外包创新集群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出发,通过构建服务外包产业创新集群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了6个园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了各个园区的创新集群能力。并以宁波数字科技园为例,深入分析了其创新集群能力,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晓东 李凯
本文将扎根理论与产业集聚理论相结合,利用2011年大连服务外包企业的相关数据,重点考察了服务外包产业集聚效应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硬环境和软环境对服务外包产业集聚的形成及发展既具有竞争效应,还具有交互效应;硬环境是服务外包企业前期发展的重要诱因,并且在临界点附近还能够产业急剧变化的效果。在我国市场机制尚未完善、服务外包企业自身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政府在指导和优化服务外包的空间格局和发展模式方面的行为,对于推动服务外包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服务外包 产业集聚 扎根理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文霞 杨杰
结合社会交换理论及知识管理理论,探究企业间信任对服务外包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选取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多地服务外包企业为样本,收集178份有效配对问卷,并使用多元回归对相关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不仅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绩效,还通过知识获取间接对其产生影响;并且吸收能力能积极调节知识获取和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姗 李容柔
通过解构技术创新的具体动力源,深入探究了技术创新对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升级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11—2018年2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其作用效果及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有效推动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升级;各动力源中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是支撑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主要驱动力;技术创新对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升级的驱动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其中,Ⅰ批示范城市产业基础稳固、设施完备,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升级更注重研发资源、创新人才、基础设备的可持续投入,而Ⅱ示范城市则更依赖于新技术、新服务等创新成果产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燕茹
无锡市拥有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世界范围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为无锡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国服务外包的中心正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无锡市正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由"无锡制造"向"无锡创造"转型,无锡市政府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引导和鼓励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同时,无锡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也面临着人才缺乏、布局分散、市场不规范等方面的挑战。为此,无锡市应以人为本,着力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构筑载体,精心打造品牌示范区;贴近企业,做好招商促进工作;做大做强,培育龙头企业;注重实用,建设服务外包人才队伍。
关键词:
服务外包产业 绿色理念 现代服务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毛才盛
通过对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针对基本影响要素定量研究的难点,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以我国17个城市的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分析为实证案例,有效说明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应用步骤和评价效果,并提出提升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路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毛才盛
创新已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受创新要素影响,运用一元线性分析方法在众多创新要素中得出专利授权量、R&D经费支出对服务外包产业总额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方法,拟合得到服务外包产业总额与专利授权量、R&D经费支出的关系算式。经实测,所得关系算式与实测结果拟合显著性水平小于5%。
关键词:
线性回归 服务外包 集群创新能力 实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邵金菊
浙江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发展呈现快速、持续发展的态势,在全国居中上水平,但集聚程度相对较低,面临外包企业规模偏小、外包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外包园区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和中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为此,应从加强服务外包产业链建设、离岸在岸统筹发展、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和优化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加以。
关键词:
服务外包产业 集聚发展 浙江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许正中
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转移中,软件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和服务贸易模式,并且正在迅猛发展。作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动因素,国际软件服务外包为寻求服务业发展的中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本文在对中国软件服务外包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中国承接国际软件服务外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了讨论,进而对中国发展软件服务外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软件服务外包 产业转移 新兴产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东梅
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国际论坛于5月29日在北京举行。作为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十大高层论坛专题活动之一,该活动被列为教育部"2012年教育与行业对话系列重大活动"。论坛围绕"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共同发展"这一主题,共同探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和产业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于珊珊
服务外包产业升级是以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服务及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基于服务外包产业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特点,本文从科技创新的视角,选取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与创新城市的交叉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以及逐步回归法确定了影响服务外包产业升级的重要科技创新因素,包括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和人均GDP,具有潜在驱动倾向的科技创新因素包括大专院校在校学生数、专业技术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R&D经费支出与GDP比例等。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回归方程,计算分析自变量的弹性灵敏度指数,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应从挖掘专业人才潜力、增加科技投入强度等方面推动服务外包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舟
本文针对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之间的低端恶性价格竞争问题,提出了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构建创新能力的协同进化模型及其作用机理。该模型表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不得不将一些高端业务发包给发展中国家的接包企业,接包企业通过这些创新项目,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知识创造机制、能力杠杆机制和知识共享机制,完全有可能构筑自己的创新能力,而且一旦这种创新能力得到发包企业的认可,还可以进一步诱导发包企业将更多、更高端的业务发包给自己,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解决低端业务的恶性价格竞争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裴长洪 谢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利用城市化和商品市场发展服务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演进,揭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业集聚的双重表现,即制造业逐渐撤离城市中心区向工业园区集聚,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不断向城市中心区集中。作为我国流通体制改革中制度变迁和组织创新的新鲜事物,商品市场是现代服务业发育和生长的摇篮,通过改造提升商品市场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又一发展路径。当前我国经济中已经存在生产与服务外包、专业分工以及供应链管理的萌芽事物和现象,本文分析了使之发育成长的机理以及所需要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指出这是未来我国现代服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慧平 侯文华
创新对于第三方外包服务平台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中国最早的第三方外包服务商天津鼎韬公司进行详细的调研,运用基于价值链的电子商务创新理论,从电子商务链、商务活动和商务应用三个角度,分别对经营模式、价值模式、技术模式、信用模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天津鼎韬集团进行全面的解析,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服务外包平台创新模式,最后对该模式发展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