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7)
2023(15773)
2022(13067)
2021(11904)
2020(10241)
2019(23350)
2018(22797)
2017(43521)
2016(23547)
2015(26239)
2014(25769)
2013(26120)
2012(24124)
2011(21712)
2010(21732)
2009(20542)
2008(20845)
2007(18555)
2006(16159)
2005(14731)
作者
(70566)
(59203)
(59158)
(55928)
(37652)
(28368)
(26711)
(23195)
(22126)
(20933)
(20336)
(19515)
(19027)
(18629)
(18493)
(18155)
(18088)
(17564)
(17109)
(17069)
(14872)
(14408)
(14395)
(13385)
(13384)
(13193)
(13130)
(13065)
(11867)
(11853)
学科
(105835)
经济(105719)
(92251)
(80468)
企业(80468)
管理(79505)
方法(49436)
数学(40630)
数学方法(40386)
(32928)
(32774)
业经(30626)
中国(28302)
(23190)
财务(23170)
财务管理(23139)
农业(23083)
(22645)
贸易(22635)
(22104)
企业财务(21972)
(21585)
技术(19076)
(18041)
(17797)
(16691)
地方(16619)
(16464)
(16099)
银行(16047)
机构
学院(349429)
大学(348982)
(155010)
经济(152336)
管理(138114)
理学(119389)
研究(118270)
理学院(118152)
管理学(116609)
管理学院(115958)
中国(93016)
(72762)
科学(71830)
(69912)
(67757)
(61005)
财经(56479)
研究所(55590)
业大(54447)
农业(53901)
中心(53776)
(51575)
(51484)
经济学(48653)
北京(45670)
经济学院(44291)
财经大学(41952)
(41507)
(40345)
(40202)
基金
项目(232573)
科学(183941)
基金(172917)
研究(164486)
(152872)
国家(151583)
科学基金(129712)
社会(109032)
社会科(103468)
社会科学(103437)
基金项目(91617)
(88966)
自然(84215)
自然科(82367)
自然科学(82337)
自然科学基金(81017)
(75158)
教育(72799)
资助(69897)
编号(63433)
重点(52287)
(52133)
(51092)
成果(50158)
(50067)
(48698)
创新(47203)
国家社会(46638)
科研(45366)
教育部(44410)
期刊
(167466)
经济(167466)
研究(98918)
中国(63422)
(61692)
学报(58340)
(56581)
科学(53235)
管理(51834)
大学(43216)
农业(41779)
学学(41175)
(32602)
金融(32602)
财经(28919)
经济研究(28065)
技术(27975)
业经(27853)
(25481)
(25051)
教育(23388)
问题(22601)
(20410)
技术经济(19853)
世界(18390)
国际(17819)
(17007)
商业(16872)
统计(16054)
现代(16043)
共检索到513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查贵勇  
通过对1997~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和2004~2008年面板数据计量分析得出,中国服务业FDI总体上具有资本挤入效应,但存在行业开放度和开放时段差异,即外资进入壁垒对中国服务业FDI资本效应具有重要影响:进入壁垒越低,FDI挤入效应越显著;进入壁垒越高,FDI挤入效应越弱,甚至具有挤出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邵骏  张捷  
从制度环境质量、要素使用特征以及政府干预等方面探讨了中国服务业进入壁垒的形成机理,并利用拓展Orr模型实证检验进入壁垒对中国2008年40个二位数服务行业进入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依托行政审批制度的行业准入管制的放松有利于提高服务业进入率,但税收负担、资产规模和研发投入构成显著的进入壁垒,其中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的要求更高;政府干预形成的进入壁垒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庞大的营业额和资产规模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路超  
本文利用2003-2010年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各类进入壁垒构成因素对于企业净进入的影响,并基于此测算了各产业总体进入壁垒的高度,检验了各类进入壁垒构成因素和总体进入壁垒对于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差异、行为壁垒对于净进入和产业绩效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规模经济、行政壁垒对于企业净进入和产业绩效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沉没成本对于净进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于产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总体进入壁垒对于产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且影响强度随进入壁垒的提升先减小后增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晓光  査贵勇  
自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中国服务业FDI虽有显著的即期和长期人力资本形成效应,但力度极其微弱;中国服务业人力资本的自身积累更为重要;随着内外资人力资本差距的缩小和对外开放的深化,服务业FDI人力资本形成效应逐渐减弱。因此,中国更应关注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自身积累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芳芳  李鲁  
现有文献关于企业进入退出的度量主要基于产业层面数据,这样只能度量产业的净进入企业数量,而无法区分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高度细化的微观数据,根据企业的法人代码、地址等指标来界定企业进入退出状态,实证分析进入壁垒对企业进入退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沉没成本和规模经济显著阻碍企业进入,广告则与进入显著正相关,同时沉没成本、规模经济和广告会构成退出壁垒,并且满足对称性壁垒假说。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比较了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企业进入退出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户艳辉  孙巧丽  
贸易壁垒是否达到保护产业发展的目的有待研究检验。文章采用Novy改进引力模型对我国服务贸易壁垒进行了测量,选取增加值、就业率、全要素生产率等服务业发展的三个指标,运用granger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服务贸易壁垒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对服务业发展三项指标均有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大,就业率次之,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则并不明显。这表明降低服务贸易壁垒更加有利于服务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邓启惠  
浅谈市场进入壁垒及其效应分析邓启惠人们通常对市场竞争的分析都暗含着这样的假设前提:厂商能够自由地进退市场;生产要素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信息充分而及时地传递并且在供求双方之间对称,等等。一句话,就是暗含着“零成本流动”的前提条件。然而,市场运行是有成本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世英  
本文在简要回顾市场进入壁垒和市场绩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可估计的理论模型,对中国的制造业进行了实证分析。作者认为,作为规模经济的进入壁垒与产业的市场绩效具有反向关系,而企业的研究和开发对市场绩效具有正向作用,表明企业的自主研发对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现有可观察的产业利润率与净进入率的反向关系表明,单个企业根据现有的产业利润率所作出的进入决策对产业绩效的增进具有积极的作用,说明中国企业对市场的反应正日益成熟。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俊豪  
中国在竞争性产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进入壁垒低 ,企业盲目进入产业 ;而退出壁垒高 ,社会资源难以实现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由此而造成许多产业过度竞争 ,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经济效益滑坡。因此 ,政府应针对具体产业的情况 ,适度提高进入壁垒 ,而降低退出壁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雅芬  
文章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出发对我国高校出版产业进入、退出壁垒进行实证量化分析,剖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及形成原因,从而提出完善我国高校出版产业壁垒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良春  王冠  
中国银行业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与市场化紧密联系不足的问题,如供给短缺、资本金不足、收益率低、业务创新缓慢等。这些都与银行业进入渠道不畅通及进入数量不足密切相关。只有消除银行业进入的经济性壁垒和政策性壁垒,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才能更好地解决因供需失衡引发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解决民营资本缺少合理出路、解决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等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綦建红  冷雪梅  
随着电信市场的开放,我国电信业正在经历一个由垄断逐步引入竞争的过程,试图在外资进入前形成合理、有效的竞争性市场格局。但是,由于该行业普遍存在消费者“路径依赖”、沉没成本及垄断者的反竞争行为,因而存在着较高的进入壁垒。为此,竞争者必须从寻求合理切入,从培育技术优势、做好形象定位、慎重合作等角度出发,再造自身优势。“路径依赖”现象不仅是电信业中消费者的典型行为,它的作用及影响在各领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应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平  于雷  
产业进入壁垒是判断产业组织状态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采用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29个制造产业的系统数据,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主要产业的进入壁垒。这种实证性的研究,无论是深化对我国产业组织状态的认识,还是对当前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