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9)
2023(13163)
2022(10956)
2021(9968)
2020(8686)
2019(20150)
2018(19745)
2017(38293)
2016(20542)
2015(23438)
2014(23198)
2013(23712)
2012(22131)
2011(19899)
2010(20051)
2009(19124)
2008(19406)
2007(17340)
2006(15043)
2005(13827)
作者
(59436)
(49856)
(49615)
(47324)
(32065)
(23747)
(22706)
(19310)
(18794)
(17809)
(17051)
(16753)
(16149)
(15575)
(15527)
(15325)
(15019)
(14728)
(14456)
(14316)
(12359)
(12232)
(12156)
(11259)
(11215)
(11182)
(11128)
(11023)
(9979)
(9922)
学科
(99912)
经济(99806)
(86132)
(75999)
企业(75999)
管理(72460)
方法(48762)
数学(40210)
数学方法(39987)
(30482)
(30066)
业经(28761)
中国(26078)
(21739)
财务(21719)
财务管理(21685)
农业(21095)
(20646)
贸易(20635)
企业财务(20549)
(20107)
(19903)
技术(17954)
(16981)
地方(15774)
(15547)
(15451)
理论(14532)
(14296)
银行(14275)
机构
学院(308181)
大学(307623)
(141185)
经济(138717)
管理(125292)
理学(107716)
理学院(106678)
管理学(105477)
管理学院(104873)
研究(100992)
中国(81823)
(64493)
(64072)
科学(57524)
财经(51751)
(51435)
(50724)
(47129)
中心(46667)
(45907)
研究所(45555)
经济学(44333)
业大(42341)
北京(40682)
农业(40562)
经济学院(40320)
财经大学(38240)
(36092)
(35753)
(35512)
基金
项目(197878)
科学(158122)
基金(147571)
研究(146515)
(126840)
国家(125767)
科学基金(109443)
社会(97259)
社会科(92383)
社会科学(92359)
基金项目(77592)
(75101)
自然(68546)
自然科(67039)
自然科学(67019)
自然科学基金(65953)
教育(65479)
(62541)
资助(60621)
编号(58234)
成果(46831)
(45668)
重点(43840)
(43620)
(42746)
(41489)
国家社会(41411)
创新(40115)
教育部(39715)
人文(38875)
期刊
(155028)
经济(155028)
研究(91063)
中国(56610)
(52835)
管理(47820)
(46978)
学报(42107)
科学(41470)
大学(32519)
农业(32026)
学学(30575)
(30201)
金融(30201)
技术(27034)
财经(26772)
经济研究(25540)
业经(25507)
(23134)
教育(22578)
问题(20829)
(20232)
(19100)
技术经济(18810)
世界(17080)
国际(16218)
统计(15642)
图书(15311)
商业(15237)
现代(14656)
共检索到461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勇  
通过转换区域分布基尼系数和产业集中度指标,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服务业集聚度进行了测算,并利用实证方法对影响中国服务业集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集聚区域主要位于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的集聚区域不同,且部分服务业不存在集聚特征。并指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速服务业发展可以提高区域服务业集聚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霞  魏作磊  
服务业的集聚特征非常明显,这种特点对各地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和规模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发现服务业集聚对其生产率的提升有明显推动作用,同时服务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对其生产率也显著起到正向影响作用;不同层次的教育水平对服务行业的生产率的影响方向不同,且教育水平对生产率的影响在逐步减弱。本文还发现集聚弹性所反映出来的各服务行业集聚水平变化对服务业增长产生的影响不同,大多数服务行业的集聚能促进服务业规模的增长,但有3个行业的集聚反而会对服务业发展不利;服务业集聚弹性在不同地区是有差别的,中部地区最为明显,东部次之,西部地区的集聚效应最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霞  
实证分析揭示,中国城市服务业呈现明显的产业集聚,其强度高于工业,并且集聚大小与行业社会性质相关。对熵指数的区域分解显示: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的集中度在同时提高;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内部集聚程度越高,越发达的地区反而越低;公益性的行业集聚程度低,而商业化程度高的行业集聚态势明显。对影响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产业特征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产业的资金密集程度越高、中间投入需求程度越高、政府管制水平越低、开放程度越高的服务行业,其集聚度越强,而产业的知识密集特征对服务行业集聚度的高低没有显著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智君  戚大苗  
在长江流域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全国作用的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建设已经进入国家的战略层面,长江中游地区必将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这一背景下,长江中游地区服务业集聚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文章选取区位熵、集中系数和空间基尼系数为基本指标,对2002~2012年期间长江中游地区四省服务业集聚程度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江中游地区四省的服务业集聚程度较低,还未形成集聚优势,且集聚水平呈下降趋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佳  
本文在分析广东省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广东省服务业各行业2005-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就广东省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比较分析广东省服务业集聚效应的行业差异程度。结果表明,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都存在显著正向效应,但服务业集聚效应存在行业差异。其中新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较大,而传统服务业集聚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广东省应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产业集聚效应较大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以促进广东省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力  
服务业能吸纳就业人数,解决城市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服务业的发展也关乎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高低直接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杭州市作为一线城市中旅游业、金融业融合度极高的城市,它的服务业城市集聚充分体现了其城市特点,因此本文以杭州市为例,研究服务业的城市集聚机理理论,希望通过研究能够为杭州市的服务业集聚提供有利的意见,帮助杭州市的服务业集聚更好的发展,并为我国其他地区的服务业集聚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军  从振楠  
通过引入服务业集聚指标,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并基于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和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制造业工资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工资空间分布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工资水平提高,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不显著;地区分异的回归结果显示,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东部地区对制造业工资水平有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未呈现出明显作用,在西部地区却抑制了制造业工资上涨;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各地区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始终不显著。研究结论对降低地区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秀  
与传统制造业不同,服务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时空同一性使得对其集聚的研究必须从产业内的行业区域集聚和行业内的企业集聚两个角度去考虑。本文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赫芬达指数,分别对美国服务业的行业区域集聚程度以及各行业内的企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度量,并利用Elison和Glaeser方法测算了美国服务业的综合集聚程度和集聚结构。在此基础上,立足于传统的产业集聚理论,结合服务产品理论,对美国服务业的集聚特征、变化趋势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依此给出了相应的政策选择。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惠娟  
以新经济地理学为基础,运用2005年~2010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异质劳动力流动与服务业集聚的关系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高技能劳动力流动与生产服务业集聚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与生活服务业集聚的相关性弱;低技能劳动力流动与生活服务业集聚的相关程度较高,与生产服务业集聚的相关程度较低;高技能劳动力流动对服务业集聚的解释力强于低技能劳动力对服务业集聚的解释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荣学  许广月  
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结构不断软化和优化,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发展趋势。在服务经济时代中,现代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国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丹  雷宏振  
构建数理模型揭示了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理论关系,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的影响,并分地区进行了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存在显著的集聚经济效应,多样化集聚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增进的主要动力,显著促进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提高。专业化集聚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纯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分地区看,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受到多样化集聚和人力资本显著的推动作用。西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进是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文博  樊秀峰  韩亚峰  
文章利用EG指数对我国2003-2010年14个细分服务行业的空间地理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就服务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服务业整体集聚结构较差,各行业的集聚程度有所不同;不管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门限回归模型都表明,我国服务业集聚主要是推进了服务业的技术进步从而促进了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门限回归模型还表明服务业空间集聚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其影响主要是正向影响的边际效应将逐步减弱,服务业空间集聚应该有一个最佳规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杨  蔡宏波  
服务业合同密集型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其集聚行为必然受到契约环境的影响。我们在Acemoglu et al(2007)技术和契约采用模型基础上,对契约环境如何影响服务业集聚的微观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区别于传统文献对行业数据的使用,本文利用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服务业企业数据测算了地级市层面四位行业代码下服务业集聚的EG指数,进而对中国243个地级市的服务业集聚情况进行了经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地区特征变量、马歇尔外部性变量以及不可观测的地区差异之后,契约环境对于服务业集聚有显著影响。在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旧稳健;考虑到极端值存在的情况,我们利用分位数回归的结果依旧支持了以上结论。可见,改善契约环境水平是促进服务业集聚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杨  蔡宏波  
服务业合同密集型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其集聚行为必然受到契约环境的影响。我们在Acemoglu et al(2007)技术和契约采用模型基础上,对契约环境如何影响服务业集聚的微观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区别于传统文献对行业数据的使用,本文利用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服务业企业数据测算了地级市层面四位行业代码下服务业集聚的EG指数,进而对中国243个地级市的服务业集聚情况进行了经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地区特征变量、马歇尔外部性变量以及不可观测的地区差异之后,契约环境对于服务业集聚有显著影响。在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惠娟  
本文利用EG指数对中国服务业在2004~2010年的集聚程度和日本服务业在1996~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度及比较,并且对两国服务业集聚程度与服务业增长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服务业集聚程度低于日本,而生活服务业集聚程度高于日本。中国和日本的生产服务业集聚程度高于生活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生产服务业集聚程度趋于上升,发挥较强的正向集聚经济效应,而生活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趋于下降,呈现出负向集聚经济效应。中国形成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主的生产服务业集聚,而日本形成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为主的生产服务业集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