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2)
2023(15082)
2022(12355)
2021(11322)
2020(9496)
2019(21217)
2018(20821)
2017(38898)
2016(20612)
2015(22554)
2014(21562)
2013(21681)
2012(19873)
2011(17823)
2010(17617)
2009(16602)
2008(16614)
2007(14556)
2006(12767)
2005(11654)
作者
(58820)
(49280)
(49115)
(45964)
(31122)
(23435)
(21907)
(19105)
(18639)
(17233)
(16997)
(16361)
(15799)
(15556)
(15152)
(14888)
(14701)
(14486)
(14144)
(14127)
(12195)
(11925)
(11705)
(11153)
(10903)
(10885)
(10815)
(10773)
(9781)
(9736)
学科
(93462)
经济(93365)
(85158)
(75613)
企业(75613)
管理(72895)
方法(38756)
数学(30546)
数学方法(30388)
业经(29496)
(28648)
(27269)
中国(26688)
技术(20638)
农业(20577)
(19540)
贸易(19525)
(19226)
财务(19217)
财务管理(19203)
(19075)
(19067)
地方(18296)
企业财务(18192)
(15835)
(15773)
(15369)
理论(14153)
(14112)
银行(14076)
机构
学院(294575)
大学(292644)
(133559)
经济(131399)
管理(119393)
理学(103048)
理学院(101973)
管理学(100843)
研究(100614)
管理学院(100270)
中国(80454)
(61347)
科学(59374)
(58094)
(52781)
(50139)
财经(46575)
研究所(45621)
中心(45291)
(43512)
业大(43352)
(42717)
农业(41629)
经济学(41200)
北京(38564)
经济学院(37247)
(36004)
财经大学(34565)
(34106)
(34083)
基金
项目(199090)
科学(159625)
基金(148191)
研究(144399)
(130607)
国家(129481)
科学基金(111892)
社会(97567)
社会科(92717)
社会科学(92696)
基金项目(78479)
(76579)
自然(70827)
自然科(69294)
自然科学(69272)
自然科学基金(68168)
(64120)
教育(62858)
资助(58196)
编号(55368)
(47564)
重点(44882)
(44369)
(44229)
创新(43628)
(43306)
成果(43128)
国家社会(42089)
教育部(37948)
科研(37734)
期刊
(146410)
经济(146410)
研究(85840)
中国(58788)
管理(48528)
(48200)
(46301)
学报(44481)
科学(43601)
大学(33886)
农业(33143)
学学(32136)
(27860)
金融(27860)
业经(24991)
经济研究(24792)
技术(24599)
财经(23780)
教育(22833)
(21213)
(20719)
问题(19106)
(17529)
技术经济(17127)
世界(16209)
国际(15710)
科技(15198)
商业(14655)
现代(14238)
图书(13754)
共检索到442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战琪  
通过使用中介效应检验法,系统考察了中国服务业开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发现中国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促进区域创新。中国服务业开放的研发资本投入效应、服务业开放的研发劳动投入效应、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推动效应在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区域创新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而服务业开放对人均GDP的拉动效应在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区域创新的影响中不存在中介效应。东部地区通过服务贸易进口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通过服务贸易进口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不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沈超   李淼   李晓钟  
基于中国2006—2020年281个样本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梳理服务业制度型开放促进绿色创新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策对区域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策显著促进了示范城市绿色创新的量质齐升,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促进作用依旧显著。第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策主要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开放程度提高区域的绿色创新水平。第三,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城市区位异质性与城市信息化程度异质性,该政策在沿海省份的城市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杨  张鹏举  黄宁  
文章按服务部门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开放现状和服务业就业状况,对2004~2012年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按可贸易度和要素密集度将服务部门进行归类,检验了不同类别服务部门开放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看,服务出口对就业影响不显著,而服务进口具有较强的就业替代效应;就服务进口而言,可贸易度高的服务、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影响显著为正,可贸易度低的服务、劳动密集型服务进口影响显著为负。服务业外资流入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就业增长,反而造成就业减少,负向效应主要由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产生。最后,文章建议分部门、分地区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水平,同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保证就业的稳定和增长。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芳芳  冯帆  
制造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服务作为制造业的重要中间投入,服务业的开放能否提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是研究的重点。文章基于2004—2014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总体来讲,我国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服务业的开放对其影响有所差异。把制造业创新效率进一步分解为创新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后发现,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创新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技术进步”则存在门槛效应,即适度的服务业开放对能显著提升制造业创新的“技术进步”,但当开放水平过高时统计不显著。机制检验显示,服务业开放通过溢出效应促进制造业创新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通过锁定效应阻碍了制造业创新的“技术进步”。该研究为我国如何有效扩大服务业开放从而促进制造企业提升创新效率提供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  魏作磊  
研究目标: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双向开放如何影响服务业生产率。研究方法:利用2004~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静态IV+GMM和动态SYS-GMM方法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双向开放对服务业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且生产性服务业走出去产生的作用略大;在细分行业上,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和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走出去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相对较大,而金融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和商务服务则引进来的影响相对较大。研究创新:深入探讨了开放经济下生产性服务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影响服务业生产率的理论机制,并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渗透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价值:有助于服务业更高层次开放新格局形成,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推动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世杰  黄启才  
在理论上探索了金融服务开放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后,采用动态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76个国家1999—2017年期间资本账户开放和跨境资本流入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服务开放在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和通胀率上的门槛效应显著。进一步比较跨境资本流入门槛及影响作用大小时发现,初始可按FDI流入、股票组合投资流入和债券组合投资流入的顺序开放;扩大开放后,可按债券组合投资流入、股票组合投资流入和FDI流入的顺序管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明  李文秀  
在对2004—2016年中国各省份生产服务业开放和农业生产率进行估算的基础上,采用SYSGMM方法探讨了生产服务业开放所带来的农业生产服务技术投入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服务业开放对农业生产率的正向作用显著;从细分生产服务业看,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和货物运输仓储服务开放对农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位居前三位,其后是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从生产服务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系数看,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和货物运输仓储服务走出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相对大于其引进来所带来的影响,而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走出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则相对小于其引进来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明  魏作磊  
本文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服务业开放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然后构建计量模型验证了我国2005—2012年服务业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总体上,现阶段我国服务外贸依存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要大于服务外资依存度。因此政府在制定服务业开放政策时,应注重服务贸易和服务业FDI内部行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增强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贸易和开放,充分发挥服务业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持续推动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明  李美云  林小玲  
文章探索了服务业开放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理,利用我国200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机理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能显著促进包容性增长,且产业结构较优、地方公共财政支出较大、失业率较低以及城镇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从服务业开放中获益更多。进一步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受劳动力市场有效性的调节,劳动力市场越灵活,创新效应就越明显,对包容性增长作用也就越强。最后,文章从服务业开放的视角,为推动我国包容性增长以及形成更高层次的服务业开放新格局提供理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明  林小玲  
文章探讨服务业开放引致的先进服务产品供给增加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机理,采用服务业开放渗透增长率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并且服务业开放对城市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服务业开放通过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催生服务新业态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研究为我国扩大服务业双向开放、助力居民消费质量提升、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和政策支撑。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  韦琦  邝明源  
从生产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角度分析生产服务业开放对产业生产率的影响机理,进而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和增长核算框架,分析自2004年以来生产服务业开放对三次产业产出增长的贡献并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开放对服务业的贡献率最大,对工业的贡献率次之,对农业的贡献率最低;生产服务业细分行业中,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的开放对该产业的贡献始终居前两位;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生产服务业开放对中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贡献最大,但目前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因而应加大先进生产服务技术的引进力度,重视生产服务的技术创新,以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培梅  
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长尾经济,为我国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巨大机遇。选用2014—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讨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可推动高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资源配置效应和低技能劳动者替代效应是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企业以及ESG治理水平较高企业,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的促进效应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显著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据此,提出深化数字服务贸易改革,构筑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新格局;激活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活力,厚植高技术企业创新成长;对标高标准数字服务贸易规则,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以拓展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新空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章昌平   常继元   陈玲玲   刘征汇  
基于2014—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数据开放对区域创新能力和政务服务便捷性的作用以及政务服务便捷性在数据开放度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分别构建区域创新能力、数据开放以及政务服务便捷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基准回归、中介效应及异质性分析,并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滞后一阶、缩小地区样本模型估计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数据开放能够显著提高区域创新能力,通过政务服务便捷性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其作用机制在于数据开放提升事务运营效率,从而激发政务服务的便捷潜力,加快市场主体跟进步伐进而赋能区域创新。同时,区域特质会影响数据开放发挥作用的程度,政务服务示范和推动作用效益较高的地区更能从数据开放发展中获益。据此提出细化数据开放顶层设计、政企多元参与和协同共治的政务服务模式,夯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区域创新领域投入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雪  李灵光  
本文将空间因素纳入研究框架,首先在理论上探讨了服务业与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2004-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运用GS3SLS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讨论了不同类型服务业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服务业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促进作用机制,且服务业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弹性系数更大。(2)服务业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滞后项均表现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二者之间的空间交互溢出效应为负。(3)相比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联性更强。研究结论表明服务业完全可以成为新时代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新动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