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2)
2023(13117)
2022(11066)
2021(10079)
2020(8653)
2019(20235)
2018(19635)
2017(37343)
2016(20445)
2015(22951)
2014(22563)
2013(22866)
2012(21311)
2011(19245)
2010(19150)
2009(17885)
2008(17800)
2007(15712)
2006(13542)
2005(12094)
作者
(62052)
(52078)
(51956)
(49212)
(32810)
(25050)
(23617)
(20426)
(19499)
(18260)
(17898)
(17251)
(16502)
(16336)
(16251)
(16241)
(16078)
(15493)
(14948)
(14916)
(13131)
(12875)
(12610)
(11807)
(11587)
(11503)
(11459)
(11405)
(10501)
(10443)
学科
(85495)
经济(85416)
(56944)
管理(56219)
(43583)
企业(43583)
方法(40710)
数学(36624)
数学方法(36360)
中国(25272)
(23747)
(23119)
(20105)
贸易(20095)
(19635)
(18538)
(17501)
业经(17395)
农业(15171)
(14984)
财务(14963)
财务管理(14931)
地方(14563)
企业财务(14228)
(14116)
银行(14051)
(13375)
(13042)
金融(13040)
环境(12376)
机构
大学(300682)
学院(295626)
(128744)
经济(126407)
管理(110927)
研究(107088)
理学(96412)
理学院(95272)
管理学(93769)
管理学院(93225)
中国(81340)
科学(67006)
(63870)
(59532)
(56426)
(56002)
研究所(51507)
业大(48953)
中心(48343)
农业(47617)
财经(45816)
(42648)
(41908)
经济学(41169)
北京(40160)
(37811)
经济学院(37425)
(37136)
师范(36612)
财经大学(34221)
基金
项目(202676)
科学(158570)
基金(149661)
研究(140461)
(134315)
国家(133262)
科学基金(111895)
社会(91805)
社会科(87139)
社会科学(87109)
基金项目(79255)
(76601)
自然(73246)
自然科(71632)
自然科学(71604)
自然科学基金(70423)
(66246)
教育(63542)
资助(61074)
编号(54096)
重点(46676)
(45746)
成果(43963)
(43722)
(42141)
科研(40033)
创新(39634)
国家社会(39479)
计划(38815)
教育部(38564)
期刊
(132455)
经济(132455)
研究(83728)
中国(56273)
学报(56134)
(52128)
科学(48247)
(43815)
大学(40854)
学学(38630)
管理(37104)
农业(35112)
(25597)
金融(25597)
教育(23776)
经济研究(23737)
财经(23023)
技术(21914)
业经(20104)
(20028)
(19944)
问题(18301)
(17522)
图书(16418)
(15587)
国际(15243)
技术经济(14840)
世界(14723)
业大(13894)
统计(13639)
共检索到431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凯  
近几十年来,我国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同时服务业内部4个层次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本文对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第一、三、四层次服务业发展都有较强带动作用,而对第二层次服务业带动作用较弱。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第二层次服务业比重的提高并降低第四层次服务业比重,服务业开放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对第一层次服务业比重则有负的影响。我国的人力资源状况对于4个层次服务业的发展影响不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凯  
通过对1950~2005年间美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过程做纵向分析,发现美国服务业过去几十年间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变动特征,服务业内部的流通服务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生产服务业比重趋于上升。分析表明美国生产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率、高中间需求率、高知识技术密集度、高生产率特征,其比重上升体现了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优化的方向,并能进一步改进整体服务业增长的结构和效率水平。最后探讨了美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势对我国的发展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耀明  刘红  
本文利用统计数据,从各类服务业的投入产出比例特征、行业间联系特征、行业素质特征三方面分析了上海服务业的结构现状,认为总体来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含量不高,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传统服务业在服务业中仍居主要地位。因此应该重点扶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并利用高新技术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改造,但传统服务业仍不可偏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园园  苏秦  陈婷  
依照标准产业分类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为参照系研究了陕西省服务业内部结构效益和竞争力水平,以探求其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服务业总体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金融业等部门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对应部门。结构分量表明所有部门结构优化度较高,但是批发和零售业等部门竞争优势不强,影响其整体实力,成为制约陕西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陕西省未来服务业深入改革和调整的重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勇坚  
本文分别使用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对中国服务内部各个行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的影响因素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的相对地位及其在GDP中的比重也将产生不同的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吉  
文章基于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的划分,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趋势;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导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对影响我国第三产业内部不同层次部门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确认与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崔敏  赵增耀  
基于1990-2017年行业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服务业各细分行业TFP增长率进行分解和测度,揭示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生产率演化进程及其异质性现象,并采用可导性对数方差分解法、VAR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TFP及其构成部分对服务业行业发展差距的贡献度,评估其异质性作用于行业发展差距的长短期效应。研究发现,在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过程中,TFP、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进呈逐步下降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核心,规模效率改进发展水平一直滞后,配置效率改进在服务业发展初期较为滞后,但水平逐步提升;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行业间TFP及构成部分异质性在演化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且生活性服务业行业间异质性程度要小于生产性服务业,行业间异质性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规模效率改进,技术效率改进异质性波动程度最小;TFP异质性是造成行业间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其中技术效率改进是主导因素,且该效应的发挥只有在长期具有显著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婧  
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一致性。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深入分析了青海省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过程、特征及动因,最后提出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建议措施:适可而止地发展物流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注重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西宁周边地区经济一体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段炼  
本文通过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的相关计量经济分析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动对GDP总量的增长有显著影响。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六个行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研发)、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信息服务)三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明显的。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整分析结果看,生产性服务业六大行业的就业人数不仅是各自产业产值的重要影响因素,更重要的是,各行业的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产值与就业之间存在一个稳定的长期关系,即使在未来某时间产值偏离二者的稳定关系,也仍会通过一个内部的调整,重新回复到稳定的状态,本文提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具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作磊  
文章分析了1979年以来美国、欧盟15国和日本服务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房地产、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和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及其他服务业是推动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上升的主要动力,但是以批发零售与餐饮旅店业、交通运输仓储与通讯业等为主的传统服务业仍是发达国家服务业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回顾了服务业比重提高的理论解释,最后给出了针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日星  蒋文莉  
本文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综合效应模型,分析工资、失业与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工资对东部地区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力度远小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东部地区,失业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正相关,而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负相关;对于中部地区,失业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正相关,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负相关;对于西部地区,失业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正相关,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负相关。这对于中国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和工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小清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析方法对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5至2000年间我国服务业的增长主要归功于最终需求变化和技术变化,国内居民消费和最终需求总量是服务最终需求扩张的主导力量,服务业最终需求除了主要来自于服务业本身,还有很大部分来自于第二产业。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秀荣  丁姣姣  
合理的产业结构不单单是几个产业行业的简单组合,而是能够发挥良好经济效益的组合。本文运用偏离-份额(Shift-Share)分析法,以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为参照系,对济南市现代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济南市现代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比较合理,增长性行业占主导地位,但发展迅速的行业不多,强优势行业和强竞争力行业呈现出较大错位。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惠娟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中国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产业关联程度。与美国、日本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产业关联相比较 ,中国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很低 ,表现在第三产业各行业对传统的商业饮食业、交通邮电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较高 ,而对新兴的金融保险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较低。传统的商业饮食业、公用居民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较高 ,而金融保险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较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江帆  曾国军  
本文按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 ,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过程做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 ,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 ,揭示了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三产业第一层次比重负相关、与第二层次比重正相关的规律性。文章认为 ,第三产业第一层次比重下降、第二层次比重上升 ,体现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方向 ,并根据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 ,对物流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和非营利服务业的发展 ,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