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04)
2023(14579)
2022(12161)
2021(11004)
2020(9607)
2019(22200)
2018(21757)
2017(42175)
2016(22746)
2015(25781)
2014(25487)
2013(25964)
2012(24266)
2011(21783)
2010(21945)
2009(20868)
2008(20975)
2007(18759)
2006(16505)
2005(15108)
作者
(66860)
(56020)
(55773)
(53245)
(35898)
(26741)
(25553)
(21735)
(21127)
(19973)
(19241)
(18785)
(18062)
(17640)
(17622)
(17250)
(16785)
(16506)
(16220)
(16080)
(13924)
(13819)
(13735)
(12611)
(12606)
(12581)
(12518)
(12427)
(11270)
(11231)
学科
(108834)
经济(108720)
(90073)
(78213)
企业(78213)
管理(76651)
方法(52512)
数学(43785)
数学方法(43510)
(32693)
(32286)
业经(30024)
中国(28079)
农业(23115)
(22482)
财务(22461)
财务管理(22425)
(21805)
贸易(21794)
企业财务(21267)
(21237)
(21069)
技术(18756)
地方(17793)
(17661)
(17107)
(16283)
(16276)
理论(15926)
(15448)
机构
学院(339325)
大学(339061)
(153633)
经济(150938)
管理(135345)
理学(116374)
理学院(115206)
研究(113779)
管理学(113775)
管理学院(113126)
中国(90595)
(70916)
(69912)
科学(66393)
(60574)
(57919)
财经(56077)
研究所(52219)
中心(52108)
(51084)
(50932)
业大(49238)
经济学(48363)
农业(47863)
北京(44823)
经济学院(43951)
财经大学(41462)
(39874)
(39873)
(39867)
基金
项目(220013)
科学(175074)
基金(163625)
研究(160368)
(142177)
国家(140983)
科学基金(121791)
社会(106092)
社会科(100789)
社会科学(100760)
基金项目(85817)
(83862)
自然(77102)
自然科(75413)
自然科学(75391)
自然科学基金(74229)
教育(72164)
(70185)
资助(67399)
编号(63148)
成果(50937)
(50287)
重点(49151)
(47906)
(47534)
国家社会(45307)
(44989)
创新(44188)
教育部(43392)
课题(42280)
期刊
(167898)
经济(167898)
研究(100023)
中国(63553)
(56896)
(55020)
管理(51584)
学报(50303)
科学(48035)
大学(38326)
农业(37658)
学学(36143)
(32453)
金融(32453)
技术(29547)
财经(28983)
经济研究(27842)
业经(27136)
教育(26241)
(25063)
(23343)
问题(22492)
技术经济(20347)
(20337)
世界(18441)
统计(17408)
国际(17257)
图书(16611)
商业(16110)
(15927)
共检索到509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明立  谭远发  
人口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首次在明确人口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与迁移以及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五大要素着手,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人口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相对性特征,同时揭示了其具有差异性和相对性特征的深层次机理。最后提出了促进各区域人口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向阳  徐翔  
本文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1990-2003年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12%,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但技术效率下降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不同时期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不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兴凯  张诚  
本文使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28个省区市1978~2007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并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个方面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TFP不断提高,但增长幅度呈阶段性下降态势。随着服务业资本深化过程的推进,服务业增长的要素推动作用相当明显,而TFP的增长贡献则逐渐降低,而且,在TFP的变化中,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明显,但技术效率的"水平效应"相对有限。在空间分布上,TFP增长及其分解存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区域性差异,但收敛检验表明,各省区市的TFP增长呈现出长期的收敛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文博  樊秀峰  韩亚峰  
文章首先分析服务业FDI技术溢出的机制,接着利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003-2011年14个服务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了测算,最后设定面板回归模型就服务业FDI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服务业技术进步在推动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各行业的异质性决定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有所不同;除房地产业外,服务业FDI确实存在着技术溢出效应,其显著地促进了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是非线性特征不明显;服务行业内部一些因素也会影响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美霞  樊秀峰  宋爽  
省会城市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重地,以此为样本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客观的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特征。本文通过对中国30个省会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变化及收敛性分析发现,1995-2009年,省会城市生产性服务业TFP呈快速增长趋势,且其增速明显高于全国以及31个省市区的平均水平,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是其主要原因,技术效率则出现少许负增长,说明产业粗放型特征仍然明显;TFP增长虽存在显著区域差异,但呈现收敛趋势,且部分城市已显现明显的"追赶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恕立  汪思齐  滕泽伟  
已有文献在测算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时,基本都没有考虑环境因素,而这种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由于忽视了环境污染问题的存在,并不能反映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真实绩效,甚至会误导政策建议。文章将环境因素引入服务业生产率体系,运用基于DDF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中国2004-2013年服务业分行业tFP进行再估算,并结合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和服务业环境友好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种情形下服务业tFP增长的主导因素都在于技术进步,忽视环境因素不仅高估了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而且高估了其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环境因素对服务业增长绩效存在影响。环境约束下服务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五七  聂鸣  
本文将能源与碳排放统一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使用全局DEA方法及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1998-2010年低碳导向的工业行业绿色TFP增长及其来源构成,并通过核密度估计分析其动态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低碳导向的工业行业绿色TFP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演化轨迹,但工业绿色TFP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整体上拖累了工业绿色TFP增长;轻工业绿色TFP增长及技术进步显著优于重工业,采掘业与公用事业行业绿色TFP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绿色TFP增长及其来源的行业差距有扩大趋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谷成  
文章在考虑人力资本要素和技术非效率的前提下,使用非参数的DEA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对1988-2006年中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估计和测算,通过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三部分,来寻找农业TFP增长的源泉。实证表明,1988-2006年中国农业TFP增长较为显著,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基本上是顺周期的,各个省区的TFP增长差异性则较为明显。从其内部构成来看,TFP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贡献,技术效率改善的作用则很有限。另外,是否考虑人力资本要素对农业增长的作用,会对TFP的估计产生较大影响。文章最终认为,应努力通过制度创新来消除农业技术扩散的各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畅  
文章基于2004—2015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长江经济带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绝对趋同、俱乐部趋同、条件趋同三个方面对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进行β趋同检验,分析其空间差异和变动趋势。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总体呈下降趋势,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技术效率是TFP增长的主要源泉;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区域差异性特征显著,但增长呈现出长期收敛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畅  
文章基于2004—2015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长江经济带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绝对趋同、俱乐部趋同、条件趋同三个方面对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进行β趋同检验,分析其空间差异和变动趋势。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总体呈下降趋势,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技术效率是TFP增长的主要源泉;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区域差异性特征显著,但增长呈现出长期收敛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永刚  
中国旅游业自1978年以来持续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其增长因素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资本和劳动力,技术进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内生变量。本文利用基于产出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2000-2009年中国大陆(内地)地区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⑴剔除2003年"非典"疫情的极端影响,在2000-2009年间,技术进步是推动中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力量;⑵虽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不存在显著差异;⑶东部旅游业市场化水平大幅提高,已经进入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阶段;⑷中部地区旅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文博  樊秀峰  韩亚峰  
文章利用EG指数对我国2003-2010年14个细分服务行业的空间地理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就服务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服务业整体集聚结构较差,各行业的集聚程度有所不同;不管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门限回归模型都表明,我国服务业集聚主要是推进了服务业的技术进步从而促进了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门限回归模型还表明服务业空间集聚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其影响主要是正向影响的边际效应将逐步减弱,服务业空间集聚应该有一个最佳规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军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出1978~2008年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指数,并按时间趋势和区域分析了其变动情况。分析表明,江苏省整体上虽然技术效率没有改善,但是1978~2000年在技术进步带动下,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正增长态势,2001~2008年由于技术进步率出现负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也出现了负值;从区域层次上看,苏南、苏中、苏北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2%、1.2%、-0.04,经济增长动力来源呈现明显的差异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力  韩亚丽  
在中国高库存背景下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及耕地资源匮乏的双重矛盾,文章试图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探讨中国棉花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路径。通过非参数DEAMAlMquist模型和参数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1995—2014年棉花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析了其时序增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虽然受技术效率影响大,但技术进步仍是构成棉花tFP提高的主要动力,新疆棉花最具发展潜力。在效率的影响因素中,棉花播种面积占比、机械费用投入、农业受灾水平均表现出负效应,只有土地利用能力具有正效应,棉花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技术诱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乾  
研究1999年至2003年我国保险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并将其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的变化、规模效率的变化三大因素。研究发现,保险业的全要素增长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前沿技术进步已成为我国保险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保险公司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差距拉大,已出现阻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趋势,但这种技术效率的差距不是因纯技术效率的差异影响而是受规模效率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