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61)
2023(18629)
2022(15648)
2021(14824)
2020(12636)
2019(28934)
2018(28615)
2017(54719)
2016(29632)
2015(33437)
2014(33186)
2013(33010)
2012(30846)
2011(27409)
2010(27717)
2009(25989)
2008(26197)
2007(23441)
2006(20565)
2005(18744)
作者
(84113)
(70399)
(70117)
(67020)
(45122)
(33653)
(32160)
(27385)
(26718)
(25460)
(23957)
(23806)
(22562)
(22372)
(21994)
(21839)
(21172)
(20945)
(20424)
(20329)
(17559)
(17293)
(17120)
(16196)
(15931)
(15795)
(15698)
(15670)
(14209)
(14182)
学科
(126348)
经济(126199)
(102724)
管理(95625)
(88740)
企业(88740)
方法(58218)
数学(48369)
数学方法(47710)
(38889)
(38189)
中国(34874)
业经(33724)
(27467)
贸易(27452)
(26811)
(26418)
农业(25845)
(25267)
财务(25203)
财务管理(25151)
企业财务(23785)
(22372)
地方(22204)
技术(21848)
(21263)
(21080)
理论(20814)
(20018)
银行(19986)
机构
学院(425271)
大学(424785)
(182430)
经济(178814)
管理(168673)
理学(144256)
理学院(142778)
研究(141395)
管理学(140460)
管理学院(139643)
中国(112456)
(89617)
(86208)
科学(83416)
(71092)
(70325)
财经(67665)
中心(66265)
(65129)
研究所(63856)
(61490)
业大(60020)
北京(56620)
经济学(55758)
农业(55221)
(53195)
师范(52673)
(51364)
(50658)
经济学院(50312)
基金
项目(275819)
科学(218803)
研究(203414)
基金(202458)
(175163)
国家(173655)
科学基金(150364)
社会(130801)
社会科(124070)
社会科学(124037)
(106121)
基金项目(105715)
自然(96191)
自然科(94072)
自然科学(94047)
教育(92963)
自然科学基金(92431)
(89050)
资助(84048)
编号(82673)
成果(67852)
(61973)
重点(61462)
(59065)
(58636)
课题(55867)
国家社会(54674)
创新(54326)
教育部(53561)
科研(52973)
期刊
(203235)
经济(203235)
研究(125662)
中国(83982)
(69975)
管理(65500)
(64428)
学报(62006)
科学(58515)
大学(47889)
学学(44712)
农业(43938)
(42241)
金融(42241)
教育(41772)
技术(39001)
财经(33895)
业经(32957)
经济研究(32615)
(29280)
问题(26593)
(26019)
(24761)
图书(23640)
技术经济(23139)
统计(22254)
国际(21711)
世界(21041)
(20254)
理论(19694)
共检索到649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传胜  李善同  
投入产出分析表明,中国服务业不仅在服务使用结构及其变化趋势上与美、日、德等经济强国有很大差异,而且在产业的服务投入水平上也存在明显差距。在经济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的今天,这无疑揭示了中国服务业的短处之所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状况等因素,中国加快服务业发展应该从生产者服务业方面进行突破。基于原因分析,相关的政策则需要从完善市场环境、深化体制改革、吸引行业关键人才、引进国外高端服务、促进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以及培育本土国际大企业等方面着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楚明钦  
本文以1997、200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分别对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比重、增加值率、装备制造业中生产性服务投入程度、生产性服务业被装备制造业需求的程度、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总体还很低,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在下降,而装备制造业比重在上升,但增加值率在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靠物质性投入并大幅上升,生产性服务投入严重不足并大幅度下降;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率很低,但是对研究与实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中间需求增长很快,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的中间需求率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前向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江帆  朱胜勇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对"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进行经验研究,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低于俄罗斯,印度和巴西;我国国民经济的服务投入率偏低,劳动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较大,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较小;中国与印度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二产业服务;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业的产业关联系数较大,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性行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战琪  
文章从分析投入产出表的视角出发,探讨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融合和互动的实际表现。通过对典型年份服务业直接消耗系数的对比,发现大多数服务部门来自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从服务业影响力和感应度角度进一步验证了随着服务业与技术进步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的加强,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更加紧密的结论。计量分析结果与服务业发展的事实相符,即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服务业要素投入结构向资本劳动比不断上升的方向转变,其直接表现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的投资需求增大。通过对服务业各个部门影响产出增长的技术进步因素进行分解,认为运输邮电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部门的技术变化贡献对产出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同斌  高铁梅  
本文基于美、英、日、中、印、巴六国投入产出数据,采用结构分解模型的测算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和消费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产出的贡献程度远小于其他发达国家,但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驱动型"特征明显,净出口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呈现出"一枝独秀"局面。本文采用非完全假设抽取法的测度结果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工业、服务业的后向关联最大且逐步增强。相比发达国家,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工业行业效率的提升最为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冯小康  
文章基于我国1987、1992、1997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13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和历年的生产者服务业细分行业,运用完全消耗系数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演化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演化的工业化阶段已基本完成,信息化阶段正在逐步深入。相比于美国,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较低,而制造业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却偏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段志刚  李善同  王其文  
比较分析中国从1992-2000年投入产出表的时序数据,概括了部门间中间投入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系统和大多数部门的中间投入率均有所提高,但部门间的投入系数变化却差异较大。总体而言,大多数部门偏向于对基础能源部门的使用,而减少了对消费品制造业、采掘业和服务业的使用份额;且绝大多数部门均增加了对自身部门的使用比重。投入系数的变化反映了这些年来中国经济部门技术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的系统性变化特征。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晶晶  黄繁华  
本文从分工角度出发,应用投入产出表分析方法将技术因素、最终需求因素以及进出口因素统一在一个框架内,考察几种因素作用下的中国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是中国近年来总产出增长最快的部门,是制造业经济发展、技术变迁的最大受益部门,1997~2002年间,生产性服务业总产出增加了约151.13%,其中有约1/4的产出增长是由制造业部门来推动的,制造业部门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巨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利用40个经济体1995~2011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总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不足、原因和改进方向。各经济体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行业构成、使用结构和投入结构,与人均GDP密切相关。中国私人消费不足造成服务业中间需求率虚高,滞后的服务业发展不仅阻碍生产性服务业的壮大,而且造成第三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使用比重偏低。中国生产性服务的行业构成仍以传统服务为主,租赁和商务等现代服务有待发展。中国制造业不仅服务投入率极低,而且投入结构有待升级。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排名垫底。各经济体的数据样本支持服务投入率与增加值率正相关的结论。最后,论文提出促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作磊  陈丽娴  
物化消耗水平是衡量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运用1995-2011年间投入产出表进行的国际比较分析,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物化消耗比重明显偏高,这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必须改变当前我国服务业高物化消耗现状,增加知识、技术、信息等服务性中间投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楚明钦  
该文通过对2007年江苏、浙江、上海及全国的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率、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程度、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程度、生产性服务业中装备制造业的投入程度、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需求程度。研究结果发现:上海装备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所有细分行业的增加值率都比较低。上海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都比较高,上海装备制造业对批发与零售、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的中间需求也都比较高;另外,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装备制造业投入比较低。上海装备制造业中除了金属制品业与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房俊峰  赵建强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运用投入产出法主要考察旅游业的投入来源、产出使用去向以及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在国民经济的关联互动中分析旅游业的投入产出特征,所得结论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兴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纠正资源错配。国民经济中投入产出关联存在放大资源错配损失的可能,因此对这一机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建立了模型分析框架,探讨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损失效应的放大机理,分析三种经济类型中放大机制的异同,并使用中国1995—2011年17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投入产出关联会放大资源错配导致的产出损失,平均而言,能够使产出损失放大2~3倍;从经济类型看,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强,而内需主导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弱;不同行业部门对总体经济损失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且处于动态变化中。总体而言,我国投入产出关联的损失放大系数合计值在不断上升,表明我国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造成损失的放大机制在不断增强。政府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若改善重点行业的资源错配状况,可以取得较大的经济绩效。研究结论还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类型应逐渐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过渡,以弱化投入产出关联对错配损失的放大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立君  
制造业是一国生产力提升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依托,服务业则是吸纳劳动者、实现消费多样化的部门,因此研究这两个部门间互动融合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服务业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属性,将服务业分为为物质产品生产服务的中间服务、为劳动力再生产服务的最终服务和纯粹非生产性耗费服务。之后使用投入产出技术分析了不同"去工业化"模式的产业关联特征并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进行因素分解。无论从产业直接与间接分工模式、产业平均关联度变化模式,还是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模式看,都呈现"中国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凯  刘煜寒  
利用投入产出表,将服务业产出中用于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部分界定为农业生产服务业,并由此对比分析了中国与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巴西等7个农业传统强国的农业生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发现中国服务业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水平远低于7个农业强国,这意味着中国农业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明显较低,而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对农业的投入水平严重偏低。简略分析了造成中外农业生产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