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4)
2023(4350)
2022(3642)
2021(3672)
2020(3048)
2019(7226)
2018(6830)
2017(12875)
2016(6796)
2015(7888)
2014(7479)
2013(7552)
2012(7268)
2011(6924)
2010(6749)
2009(6352)
2008(6182)
2007(5359)
2006(4721)
2005(4390)
作者
(18374)
(15316)
(15192)
(14818)
(9860)
(7146)
(6944)
(6185)
(5980)
(5462)
(5219)
(5057)
(5054)
(5003)
(4849)
(4727)
(4681)
(4405)
(4341)
(4009)
(3953)
(3675)
(3609)
(3481)
(3469)
(3376)
(3358)
(3155)
(3127)
(3041)
学科
(33080)
经济(33039)
管理(19938)
(15088)
方法(14904)
数学(13367)
数学方法(13328)
中国(12270)
(11730)
企业(11730)
(8887)
贸易(8879)
(8797)
(8200)
(7765)
(6912)
(6533)
(6224)
国家(6194)
业经(5720)
(5657)
关系(5453)
(5162)
(5094)
银行(5086)
(5017)
(4932)
金融(4932)
环境(4831)
农业(4793)
机构
大学(104173)
学院(99284)
(54373)
经济(53850)
研究(40711)
管理(38838)
理学(33570)
理学院(33217)
管理学(33046)
管理学院(32836)
中国(32535)
(24151)
(22935)
科学(20751)
(19793)
财经(19263)
经济学(18884)
(18081)
研究所(18042)
中心(17087)
经济学院(17013)
北京(15307)
财经大学(14718)
(14392)
(13625)
科学院(12358)
研究中心(12259)
(11965)
(11888)
师范(11794)
基金
项目(65873)
科学(53866)
基金(52807)
研究(48979)
(46314)
国家(46059)
科学基金(39156)
社会(35443)
社会科(33809)
社会科学(33802)
基金项目(26815)
自然(23017)
自然科(22549)
自然科学(22543)
自然科学基金(22201)
资助(22141)
教育(21546)
(20174)
(18702)
中国(17565)
(17345)
国家社会(16825)
编号(16797)
教育部(15373)
重点(14918)
成果(14637)
(14056)
人文(13884)
(13497)
大学(13239)
期刊
(57003)
经济(57003)
研究(34562)
中国(19978)
(17664)
管理(15118)
科学(14833)
学报(13839)
(12259)
大学(11148)
经济研究(10706)
学学(10460)
财经(10443)
(9234)
(9180)
(9055)
金融(9055)
世界(9005)
农业(8602)
问题(8566)
国际(8381)
业经(7189)
教育(6593)
技术(6318)
(5550)
经济问题(5259)
技术经济(5110)
统计(4556)
(4221)
贸易(4221)
共检索到152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岩泉  
一、中国林学会的形成与发展作为《林业科学》主办单位的中国林学会,是一个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老学会,早在1917年春天,由林业教育界的先辈凌道扬、陈嵘等人发起倡导,本着“集合同志,共谋中国森林学术及事业之发达”的宗旨,成立了中华森林会,后来又更名为中华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永娟  
首先从理论层面对法治同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关系进行了阐述,认为法治产生和发展的根基在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必将引起现有的法律制度及法治观念的变革,即需要法治秩序的变革。其次从实践层面考察分析得出,合作的现实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法治环境的不足最为突出,对法制变革的诉求最为强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埃里克·D.沃克  费萨尔·Z.艾哈迈德  刘铎  程宇  
文章探讨了具有非营利承包商性质的非政府组织在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捐赠者结构、雇员薪酬及竞争优势等方面的特征,并以美国为例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描述。文章还通过文献及相关实例讨论了非政府组织的评估及其导向、当前非政府组织发展模式的潜在挑战,以及未来非政府组织的可能发展路径等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忠  袁国良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还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可持续的小额信贷机构,这跟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低收入人口和微型企业非常缺乏金融服务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中国小额信贷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也跟不上农村金融需求的要求。小额信贷在中国水土不服,是由于中国缺乏其发展的制度环境,还是没有真正引进小额信贷的精髓,还是缺乏对小额信贷的创新?文章通过对中国现有的小额信贷机构进行的调研分析和国际比较,得出了结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于海峰  曹海军  孙艳  
以正在进行的高教强国建设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又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此背景下,教育中介组织未来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当前中国非政府性中介组织仍然存在着诸多现实困境和理论难题。理论上对非政府性教育中介组织概念的澄清和界定,将有利于指导现阶段教育中介组织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臻荣  赵辉  
中国非政府组织外部环境缺失的成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原因,即中国古代社会所形成的等级制纵向社会结构;二是现实原因,即当代中国社会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纵向社会结构和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因此,要建设有助于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就要在借鉴西方建立的多元制衡型横向社会结构的同时,立足中国国情,从转变社会结构、完善相关制度、培养中等收入阶层等三个方面入手开展有关的探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晶  
越南与我国有着相似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近年来,越南政府对其境内的外国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文章研究了越南政府对外国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探讨这一模式对我国管理外国非政府组织的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贵宏  
考察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可以揭示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晚清中国出现了市民社会的雏形,民国时期市民社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之前,市民社会陷入衰落和沉寂。改革开放之后,市民社会得以兴起和发展。目前,中国市民社会尚处于转型时期,正向完整的市民社会迈进。未来中国市民社会是由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公民私人组织和市民社会组织相互融合、相互交叉构成的,而非政府组织是其核心要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隽萍  杨宏旭  
文章在清晰非政府组织的内涵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的运营模式进行对比,以浙江省商会为例,创新性提出了浙江省非政府组织的运营管理模式,希望能为推动我国非政府组织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开云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政府缺位现象,以及非政府组织本身的快速发展共同推动了非政府组织对农村供给产品的供给。为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有必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明确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主辅地位;调整相关法律规制,拓展非政府组织发展空间;强化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合作,探索多元化的合作形式;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农村项目的后续管理,保证项目成果的实际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曲天军  
本文首先扼要描述了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情况和政府支持政策的演进过程 ,对如何评价非政府组织的扶贫效果给出一个大体判断 ,根据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彦  
近年来,中国对缅甸的投资存量不断上升,而流量却出现剧烈波动和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对缅投资受阻。缅甸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和对中国投资的阻挠是其中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发现,缅甸NGO乱象、西方国家支持、NGO在缅甸的影响力扩大是中国对缅投资受阻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沈永东  虞志红  
近年来,政府资助已成为中国政府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国政府资助社会组织的政策效应业已获得一定关注,但研究者多讨论政府资助社会组织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与社会治理质量的服务性目标,而对政府资助如何影响社会组织发展性目标的研究不足,尤其是对社会组织发展核心要素的筹资收入关注更少。文章基于对中国3016家基金会2008~2015年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发现:(1)政府资助对社会组织非政府渠道筹资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资助的资金越多,社会组织获得的非政府渠道筹资收入、社会捐赠收入和市场活动收入也越多;(2)相较于非限定性政府资助,具有时间或用途限定的政府资助对提高社会组织非政府渠道筹资收入的影响则更强。文章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中国政府通过财政资金赋予社会组织筹资合法性,提升了社会公众信任度;而限定性政府资助有利于强化政府资助所带来的声誉效应和竞争效应,进而帮助社会组织吸引更多非政府渠道收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水  贺永方  
非政府公共组织是中国公共管理的新兴主体,具有贴近民众、灵活调整、社会沟通、承受风险以及创新的优势,在中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中发挥着聚合意见、沟通协调、支持实施的作用。因此,它是中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新兴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