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67)
- 2023(18680)
- 2022(15806)
- 2021(14724)
- 2020(12539)
- 2019(28503)
- 2018(28003)
- 2017(53448)
- 2016(29221)
- 2015(32706)
- 2014(32244)
- 2013(32314)
- 2012(29567)
- 2011(26680)
- 2010(26373)
- 2009(24963)
- 2008(24915)
- 2007(21960)
- 2006(19542)
- 2005(17660)
- 学科
- 济(120802)
- 经济(120626)
- 业(103631)
- 管理(98087)
- 企(91165)
- 企业(91165)
- 方法(54086)
- 数学(44123)
- 数学方法(43724)
- 财(38350)
- 农(36692)
- 业经(34234)
- 中国(32349)
- 制(27469)
- 务(26251)
- 财务(26181)
- 财务管理(26145)
- 农业(25068)
- 企业财务(24741)
- 贸(23475)
- 贸易(23463)
- 学(23444)
- 易(22871)
- 技术(21510)
- 和(21019)
- 地方(20351)
- 理论(20150)
- 体(19801)
- 划(19538)
- 银(18858)
- 机构
- 大学(424244)
- 学院(423583)
- 济(176055)
- 经济(172638)
- 管理(167588)
- 研究(144604)
- 理学(144592)
- 理学院(143030)
- 管理学(140881)
- 管理学院(140113)
- 中国(111215)
- 京(91019)
- 科学(88685)
- 财(82694)
- 农(76410)
- 所(73494)
- 研究所(66829)
- 业大(65872)
- 财经(65776)
- 中心(64407)
- 江(62099)
- 农业(60216)
- 经(59985)
- 北京(57643)
- 经济学(53301)
- 院(51976)
- 范(51508)
- 师范(50923)
- 州(49166)
- 财经大学(48799)
- 基金
- 项目(284885)
- 科学(223962)
- 基金(208717)
- 研究(205025)
- 家(183804)
- 国家(182284)
- 科学基金(155801)
- 社会(131307)
- 社会科(124524)
- 社会科学(124491)
- 基金项目(110493)
- 省(109319)
- 自然(101865)
- 自然科(99471)
- 自然科学(99441)
- 自然科学基金(97715)
- 划(92462)
- 教育(92406)
- 资助(85826)
- 编号(81130)
- 成果(65545)
- 重点(63853)
- 部(63355)
- 创(60665)
- 发(60197)
- 创新(56224)
- 课题(55844)
- 国家社会(54756)
- 科研(54571)
- 教育部(54100)
- 期刊
- 济(195718)
- 经济(195718)
- 研究(126170)
- 中国(80482)
- 学报(70582)
- 农(70555)
- 财(66472)
- 管理(64628)
- 科学(64189)
- 大学(53303)
- 学学(50685)
- 农业(48186)
- 教育(39025)
- 融(37585)
- 金融(37585)
- 技术(34687)
- 财经(33131)
- 业经(32317)
- 经济研究(31353)
- 经(28429)
- 业(27274)
- 问题(25627)
- 技术经济(21753)
- 科技(20775)
- 版(20742)
- 贸(20713)
- 现代(19740)
- 世界(19706)
- 理论(19527)
- 商业(18460)
共检索到627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钱诚 胡宗万
基于中国最低工资调整和制造业人工成本变动事实,通过最低工资与企业人工成本关联机制的理论分析,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横截面数据,对最低工资调整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考察,并针对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制造业 人工成本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一菡 谢建国 徐保昌
本文在搜集全国各市所有区县1999-2007年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将企业微观数据与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合并,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均值层面上,最低工资的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成本加成,这说明现阶段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是适宜的,对企业成本加成具有正面影响。进一步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最低工资可能通过影响企业资本劳动比等途径促进企业成本加成提升。虽然本文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不会抑制企业成本加成提高,但仍然需要关注最低工资对企业产生的其他影响,统筹处理好维护劳动者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使最低工资标准更好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关键词:
最低工资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娟娟
文章基于Heckman模型,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283个城市最低工资匹配数据,运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引资(FDI)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FDI决策和FDI数量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其中,最低工资标准对外资、劳动密集型以及东部地区企业FDI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对企业引进港澳台地区资本的影响有限,且最低工资标准的动态效应呈"倒U"型变化趋势。此外,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成本效应抑制了企业的FDI,通过生产率效应促进企业的FDI,但前者作用效果更大。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提升了地区FDI的质量;并通过改善各城市资源配置对FDI规模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FDI行为 FDI质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奚美君 黄乾 李蕾蕾
2004年以来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大幅度提升,使得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新的挑战。运用DID与Heckman两步法这一衡量最低工资政策与企业出口因果关系的新方法,通过对中国微观工业企业数据和宏观城市最低工资数据进行匹配,探讨了最低工资政策对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上升对企业出口的可能性和企业出口规模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的负向影响更强;随着最低工资实施年份的增加,该政策对企业出口决策的负向作用逐年递增,而对企业出口规模的负向影响则逐年减弱;最低工资主要通过成本效应对企业出口产生负向影响,创新效应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这一研究结论为新时代地方政府制定最低工资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岳 郑文平
最低工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持续提升究竟对企业资本存量变动和资本劳动要素间替代产生何种影响,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首先进行了包含最低工资制度、劳动力成本调整、企业生产效率和要素替代在内的统一框架的理论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各县市级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匹配数据,综合采用多种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得到如下基本结论:制造业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与企业资本存量、资本劳动比均呈现倒U型关系。进一步对其内在机制进行探究后发现:最低工资标准与制造业企业资本存量的倒U型关系按企业生产效率划分,表现为低效企业的抑制效应和高效企业的促进效应;按劳动密集度划分,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倒U型关系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负相关关系;按照所有制特征,可划分为国有企业的正相关关系和非国有企业的倒U型关系。本文研究结果为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和制造业企业资本存量变动问题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最低工资 资本存量 资本替代劳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超 孟续铎
本文以北京市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利用VAR模型分析了在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的条件下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在其他影响就业水平的因素不变时,最低工资对北京市制造业就业起推力作用。政府应根据地域、行业性质、劳动力市场结构等因素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在不损失就业的情况下,提高最低工资以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制造业 就业效应 北京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胡亚南 尹文玺 田茂再
本文控要地区和时间的变化,文究2011-2013年控部六省各地市地低工区标和上调对企时劳动力成本的间的性影响。利用2011-2013年控国微观数据库控控部六省要造时企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低工区标和每提升1%,要造时企时劳动力将整体平均上涨0.039%,其控,劳动密集型企时上涨0.107%,而区本密集型企时劳动力成本将平均下降0.055%。借助2011-2013年安徽省和江西省地低工区上涨的“和自然实验”证实了地低工区标和提升对劳动力成本的影响主要集控在低工区水平的企时的结论。对工区水平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企时存在溢出效应,但对区本密集型企时有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效应。并且地低工区政策对于不同行时性的的企时影响具有间的性。相关部门在调整地低工区标和时应将地低工区的分位水平考虑在内,实行行时差间性地低工区水平,并且需要考虑企时的成本创新效应。
关键词:
地低工区 间的性 分位数处理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贵贤
基于中国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选取制造业就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分别对最低工资、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重和就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经验分析。研究表明:最低工资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就业。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重和制造业就业存在非线性关系,且呈倒"U型"曲线,临界值为0.375;东中西部的临界值分别为0.377、0.385、0.356。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比重偏低,未达到临界值,最低工资标准仍有较大上调空间;如果数理统计具有现实意义,提高最低工资可能会促进制造业就业水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光新 姚先国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障低工资工人的收入、维护劳动者最基本的权益而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人为干预的一种政策选择,它对就业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0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最低工资制度最为直接的影响人群——其他人员的就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FGLS)方法考察了该制度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的最低工资水平相对于社会平均工资每提高10%,其他人员的就业在社会总就业中的比重下降约为2.3%,敏感性分析和动态回归把弹性范围扩大到-0.09~-0.29,这与国际上早期的时间序列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这表明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丽莎 许珂 字善许 张晶晶
随着我国近年来人口红利的消失,依靠人工成本优势得到快速发展的制造业开始面临人工成本上涨、竞争加剧、产业升级等各种问题。我们在分析人工成本上涨原因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的同时,更要关注企业的自身管理问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河北省制造业人工成本现状及变动情况,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制造业人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 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丽莎 许珂 字善许 张晶晶
随着我国近年来人口红利的消失,依靠人工成本优势得到快速发展的制造业开始面临人工成本上涨、竞争加剧、产业升级等各种问题。我们在分析人工成本上涨原因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的同时,更要关注企业的自身管理问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河北省制造业人工成本现状及变动情况,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制造业人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 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管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丹 皋蕲
一些人认为人工成本低廉是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竞争优势所在。但通过投入与产出的分析会发现,我国的制造业往往工资率较低与单位产品人工成本较高并存,存在着人工成本投入效率较低这一严峻问题。加强制造业人工成本管理仍然是提高我国制造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文章首先从我国制造型企业中人工成本的内容及其影响因素出发,探讨了我国制造业人工成本管理的目标,同时介绍了对人工成本进行管理的方法及具体的应用,最后利用中外数据比较找出目前我国制造业中人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人工成本 制造型企业 比率控制 弹性控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娟娟 冼国明
本文构建用于分析最低工资标准与企业国际化策略选择的理论框架,并利用1998—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名录与中国283个地级市最低工资标准匹配数据,运用离散被解释变量的多值选择模型(Multinomial Logit),实证检验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促使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对外直接投资(OFDI),其次是同时出口和OFDI,最次为出口,该结论在进行内生性问题解决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且不同分组样本对应的检验结果存在异质性。此外,制造业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最低工资标准促使企业优先选择OFDI而非出口的重要渠道,且该效应在低工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尤为明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立文
"归口预算制"人工成本管控模式,即突出了市场对企业产品和用工的导向和制约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归口预算制的弹性和协同作用。人工成本的快速上升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必须面对的趋势。新的市场经济环境要求企业对人工成本的管理实施科学的控制,在动态中把握企业人工成本。唐山三友集团的利润总额和利润率等经营指标连续多年居行业首位,连续5年跻身国有企业业绩考评A级。这不仅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广帅 张赛 芦梦雅
基于200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最低工资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考虑到最低工资与创新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用滞后一期的最低工资作为工具变量来解决这一问题。实证结果发现,最低工资促进了区域创新,其影响机制是要素替代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稳健性分析表明,最低工资与区域创新之间确实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而异质性分析则表明,最低工资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一影响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西部地区次之,最弱的是中部地区。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资,提高劳动力质量,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通过相关政策激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在职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破除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促进劳动力在不同行业和地区间的流动,加快不同知识、思想和观念的沟通、碰撞和交流,提高不同技能劳动力的互补性,从而激励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