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90)
2023(12582)
2022(10512)
2021(9681)
2020(8072)
2019(18805)
2018(18283)
2017(34665)
2016(18924)
2015(21939)
2014(21868)
2013(22008)
2012(21134)
2011(19458)
2010(19654)
2009(18614)
2008(18489)
2007(16761)
2006(14942)
2005(13669)
作者
(57901)
(48838)
(48654)
(46651)
(31228)
(23308)
(22096)
(18837)
(18513)
(17325)
(17082)
(16200)
(15744)
(15695)
(15656)
(15129)
(14331)
(14326)
(14156)
(14054)
(12444)
(12131)
(11822)
(11249)
(11140)
(11028)
(10786)
(10403)
(9917)
(9772)
学科
(102590)
经济(102496)
管理(48466)
(46039)
方法(41003)
数学(36589)
数学方法(36312)
(34497)
企业(34497)
中国(27423)
(23843)
(22950)
地方(21319)
(20378)
(18624)
贸易(18615)
(18074)
业经(18036)
农业(16220)
(15860)
(14067)
金融(14061)
环境(14020)
地方经济(13999)
(13699)
银行(13655)
(13553)
(13151)
理论(11845)
(11633)
机构
大学(297319)
学院(292066)
(136699)
经济(134337)
研究(110519)
管理(104511)
理学(89424)
理学院(88281)
管理学(86818)
管理学院(86254)
中国(82770)
科学(65918)
(63318)
(60014)
(57740)
研究所(52641)
(51142)
财经(48331)
中心(47984)
经济学(45590)
(43992)
(43499)
业大(41519)
经济学院(41091)
北京(40551)
农业(40340)
(39787)
师范(39416)
(38457)
财经大学(35810)
基金
项目(187738)
科学(147731)
基金(138892)
研究(135269)
(122022)
国家(121099)
科学基金(101775)
社会(89537)
社会科(84820)
社会科学(84797)
基金项目(72162)
(69651)
自然(63406)
自然科(61959)
自然科学(61933)
教育(61922)
自然科学基金(60903)
(59854)
资助(57727)
编号(51936)
成果(43969)
(43725)
重点(43169)
(41701)
国家社会(38720)
(37927)
教育部(37451)
课题(36805)
中国(36622)
科研(35999)
期刊
(153796)
经济(153796)
研究(92993)
中国(56305)
学报(48882)
(46387)
(45782)
科学(44392)
管理(37664)
大学(36254)
学学(34131)
农业(31443)
教育(27724)
经济研究(26586)
(26439)
金融(26439)
财经(25674)
技术(23317)
(22330)
问题(20765)
业经(20741)
(19021)
(17533)
世界(17408)
国际(16778)
技术经济(16316)
统计(15556)
(13988)
(13109)
经济问题(12798)
共检索到446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怡乐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最低工资制度不仅是对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保障,也是对劳资间相对权力关系和积累的制度环境的协调。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并非单一的外生性保护政策干预,也是积累进程中劳动者生存环境、劳动力供求条件以及经济增长体制改变内生作用的结果。最低工资增长标示着普通劳动者收入提升,亦可能通过正向的生产率效应和需求效应,驱动就业与工资的同向增长。近年来,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与劳动力供给结构性不足、公共政策保护性增强等因素相关联,但同时与中国经济增长体制转变的内在逻辑相一致。经验分析显示,当前更高的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推动潜在的青年劳动力供给增加,并且不会导致失业率的提升。充分发掘最低工资标准合理提升带来的正向供给效应和需求效应,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变的必要选择。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余小琴  马梦挺  
本文从劳动力再生产所内嵌的制度结构出发,讨论了1993年以来我国农民工工资增长三阶段性变化的原因。农民工的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和作为劳动力商品的劳动过程在空间上的城乡分离,是农民工工资相对低廉的制度性原因。2004—2015年农民工工资的高速增长,直接原因是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的耗尽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不足,但工资上涨反过来又加速了农民工向城市的家庭化迁移,因而在整体上抬高了农民工的劳动力价值。然而工资增长的趋势在2015年之后并没有延续,这表明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需要与我国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相适应。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唐永  范欣  
本文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技术进步条件下的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探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分析表明:不同技术进步条件下,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总资本的增长率不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为劳动生产率机制和资本有机构成机制。技术进步条件下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通过不变资本增长率、可变资本增长率和剩余价值率影响经济增长。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提高0.345 7个百分点;其中技术进步的劳动生产率效应为0.338 5,技术进步的资本有机构成效应为0.007 2。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显著大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因此,国家应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构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以创新促进国家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春华  龚维进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使用空间计量回归方法剖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与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一是区域经济增长自身不仅在时间维度上呈现“路径依赖”的动态关联特征,还在空间维度上受到其他邻近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作用,使其表现出自我强化态势。二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因其技术进步特征而推动目标地区或邻居地区的经济增长,又会因其内部结构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变动而抑制本地区及其他邻居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且它在东部地区更能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经济增长效应。三是交通便利程度、劳动复杂程度和外贸进口规模不仅能够直接推动目标区域经济增长,其时间和空间的时空累积效应均会对区域经济短期和长期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且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仁发  李娜娜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进的基础和动力,基于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计算的产业结构变迁度和以第三产业占比超越变化为临界点两种方法,总结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产业结构变迁的典型事实,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数量型增长和质量型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不同,对数量型增长和质量型增长均表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过程,但随着产业结构变迁度提高,对质量型增长的促进作用稳步提升;进一步验证得到,当产业结构变迁度大于1或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时,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质量型增长的促进作用超过对数量型增长作用。因此,新时代中国需要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度,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文  朱富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根本上在于:基于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剖析和改造。但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而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这也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显然,在微观行为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实证方面,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了很大的发展;因而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就要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新近发展起来的研究具体微观问题的工具、模型以及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洁雄  
本文利用2000—2008年的城市数据,研究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动态发展趋势及其区域特征。主要结论有:(1)技术效率和人均资本存量是劳动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作用在近年呈强化趋势。(2)中西部城市集聚效应强于东部。(3)服务业比重与劳动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4)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系数不显著,出口加工区与保税区甚至带来负效应。(5)受技术效率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影响,劳动生产率存在收敛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卓  王敏  
文章利用我国1996-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最低工资上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和经济增长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总体上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有助于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创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变革世界的强有力武器,对人类解放、人民共同富裕是最管用的学问。历史证明它最有价值,它的四次飞跃带动了四次历史大步前进,撕破资本主义旧世界,使贫弱的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赋予各类应用性部门经济学以革命灵魂、丰富营养、科学方法,注入新鲜血液,习近平同志部署了文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布局,使之与时俱进、优化升级,真正成为从各方面为人民造福的当代最管用的经济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批判精神能够扫除各种错误思潮的"雾霾",尤其是揭露新自由...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俊山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规定性,包括基本质和非基本质。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非基本质的发展可能妨碍基本质的实现。事物的质量就是事物表现出的属性与人们所认同的事物的基本质的符合程度。经济的基本质是向人们、首先是向最广大的劳动者提供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过程。经济发展的质量是指经济活动实现这一基本质的程度。经济发展质量直接受到社会生产关系的影响,只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经济发展才与经济发展质量要求相一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和表现内容各不相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这一要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技术基础、部门功能和比例、国家和政府作用、振兴农业基础及转变消费方式等多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赫名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其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立场取向的独特性,使其具有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鲜明理论特色和理论风格。作为科学的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方法、立场和目标三个维度上引导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路径和方向。现阶段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只有继续坚持共享发展、公有制主体地位以及劳动者取向的分配制度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原则,才能使中国经济走向新的繁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聂阳   周坤  
数字资本是继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后产生的一种更具综合性和渗透性的资本形态。数字资本以日常生活的普遍数字化为生成前提,这种数字化以技术进步的名义将日常生活改造和重组为资本运行的有机环节,资本增殖的本质要求和人们丰富生活世界的主体需求被深度绑定。数字资本运行的动力机制是数字商品化,即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相互作用来将用户数据转化为数字商品,以此来实现数字资本隐蔽而快速的动态扩张。数字资本在内在的价值属性之外还显现出鲜明的权力属性,这种权力属性以弥散化的方式发挥作用,强化了数字资本对整个市场体系的微观控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明  费方域  孙娟  
在实验室中考察劳动力市场是实验经济学近年来发展应用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其中关于最低工资的研究可以为考察政策效应提供新的视角。文章从劳动市场实验研究基础出发,对关于最低工资的实验设计和发现进行了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考虑劳动者的保留工资变化,最低工资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将变得有多种可能。同时最低工资调整会影响到劳动关系中的公平判断,通过礼物交换关系的调整,这种影响可以引起诸多后续政策效应。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唐永  张衔  
本文利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考察了中国制造业的就业结构演变趋势,发现中国制造业也出现了就业极化现象。技术进步被认为是导致就业极化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模型的基础上,将生产资料生产部类细分为一般生产资料生产分部类和机器人生产分部类,构建了一个扩展的两大部类模型,分析技术进步的就业极化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既可以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导致就业极化,也可以通过压低工资率促使就业极化。来自中国制造业的数据为就业极化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进而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但是,在就业极化过程中,部门之间的技能障碍使低技能劳动者无法进入高技能部门就业,影响了劳动者就业升级和产业升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东明  
莫里斯·多布(Maurice H.Dobb)是20世纪英国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对马克思的经济学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经济学家之一,是英国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精神领袖。多布1900年7月24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小商人家庭,于1976年8月17日去世。一、对基本经济理论的贡献作为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多布在经济理论领域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他对马克思一些基本经济理论的认识和坚决支持,以及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