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4)
2023(5157)
2022(4280)
2021(4170)
2020(3377)
2019(8254)
2018(8026)
2017(16417)
2016(8356)
2015(9102)
2014(8827)
2013(9158)
2012(8766)
2011(8117)
2010(7748)
2009(7262)
2008(7037)
2007(5843)
2006(5174)
2005(4880)
作者
(21510)
(18027)
(17833)
(17500)
(11537)
(8581)
(8123)
(6968)
(6966)
(6506)
(6187)
(5982)
(5916)
(5913)
(5755)
(5723)
(5379)
(5229)
(5151)
(4684)
(4583)
(4326)
(4197)
(4143)
(4127)
(4112)
(3932)
(3576)
(3566)
(3565)
学科
(45247)
经济(45217)
方法(22458)
数学(21615)
数学方法(21538)
管理(17324)
(16649)
中国(14355)
(11774)
贸易(11766)
(11632)
(10942)
企业(10942)
(9728)
(8336)
(7101)
金融(7101)
(7054)
银行(7047)
(7021)
(6875)
(6535)
农业(6334)
地方(6163)
业经(6077)
关系(5944)
(5924)
(5428)
环境(5425)
(5126)
机构
大学(120298)
学院(116064)
(67919)
经济(67250)
研究(47597)
管理(42047)
中国(40516)
理学(36008)
理学院(35661)
管理学(35318)
管理学院(35118)
(29108)
(25328)
经济学(24992)
财经(23764)
科学(23456)
(23371)
经济学院(22782)
(22205)
研究所(21234)
中心(20552)
财经大学(18214)
北京(16892)
(16579)
(15609)
(15279)
金融(15123)
科学院(14570)
研究中心(13991)
(13870)
基金
项目(75569)
科学(61224)
基金(60393)
研究(55098)
(52918)
国家(52618)
科学基金(44665)
社会(40387)
社会科(38701)
社会科学(38698)
基金项目(30073)
资助(26764)
自然(26104)
自然科(25570)
自然科学(25564)
自然科学基金(25198)
教育(24385)
(23512)
(21344)
中国(20038)
(19750)
国家社会(19392)
编号(18659)
教育部(17581)
重点(17331)
(16498)
人文(16010)
社科(15649)
成果(15452)
重大(15269)
期刊
(66429)
经济(66429)
研究(42177)
中国(21247)
(20707)
(17196)
金融(17196)
管理(15972)
科学(15896)
学报(15415)
经济研究(13925)
(13700)
财经(13000)
大学(12458)
学学(11871)
(11428)
(11366)
国际(10577)
世界(10058)
农业(9600)
问题(9561)
技术(8300)
统计(7224)
业经(6937)
技术经济(6568)
(6170)
教育(5965)
(5778)
经济问题(5538)
决策(5404)
共检索到179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欢  舒元  
造成我国改革以来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尽管很多,但支持着高通胀的内在深层原因仍是货币超经济发行。因此,控制好货币和信贷,就有可能抑制住通货膨胀。制定实施一种适宜的最优货币供给增长率,也就可能既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又能防止高通胀的产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明星  刘金全  刘志刚  
本文使用具有马尔可夫区制转移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描述和估计了我国国内产出和货币供给的区制状态、转移概率和区制相关性,刻画了货币与产出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模式。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国内产出水平与货币供给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它们的增长率序列具有显著的三区制状态,不同产出和货币变量的区制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货币供给增长率与产出增长率之间的影响关系依赖经济周期的阶段性,这说明经济周期波动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均具有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国勇  
中国货币流通量增长率的实证分析——对“货币化”假说的验证梁国勇一、有关本文研究的两点说明货币对经济的作用通过货币的供求关系及其运动实现。货币需求是经济运行所要求的货币数量;货币供给是一国货币当局实际投放到经济中的货币数量。在一个处于均衡状态的经济中,...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忠秋   缪玉林  
货币供应量,用相对数表示,即货币供应增长率的控制,应从总量控制和结构控制两方面同时进行,反映在模型构建上,就是将影响两者的因素都作为外生变量置于同一个控制模型中。模型是一线性规划模型,因而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率,其实质就是求解目标函数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的极小值。最后,运用该模型对1994年的经济走势作出两点判断:(1)“五高”并存,(2)效益上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金全  张文刚  刘兆波  
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也存在短期误差修正机制,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依赖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相互制约。在当前较低的利率水平和显著的流动性约束下,货币流动速度降低和非流通性持有增加,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缺乏价格膨胀效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总需求的有效扩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琪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成晓  卢颖超  
本文构建了一个新凯恩斯DSGE模型,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潜在经济增长率,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与适度经济增长区间进行对比,发现实际经济增长率处于适度经济增长区间的下限运行,经济趋于过冷;在"十二五"期间若要达到经济增长率稳步上升至适度增长区间同时又不造成严重通胀的情况,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区间应保持在14.80%~18.86%。存款准备金率下降至17%~18%较为合理,利率的调控空间较小,预计将至3%左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东海  袁芳英  
本文把人口年龄结构加权变量引入跨期消费效用函数,求解出了最优人均消费率和反映每一年龄段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变化对最优人均消费增长率变化影响程度的弹性系数,这为考察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路径。在计算我国1978—2006年和预测2008—2050年期间老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对最优人均消费增长率的影响程度时发现,老年人口增长率的增加会引起最优人均消费增长率下降,并且会加速最优人均消费增长率增长水平的下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邵川  
本文以汇率的资产组合决定论为基础,探讨了我国央行干预外汇市场对本币供给的影响机制。近年来,人民币产生升值预期,我国外币资产单边增长,央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投放本币的方式,既维护了人民币汇率稳定,又解决了货币供给。伴随着外币资产的过快增长,这种货币供给机制势必引发外汇占款激增,理论上央行能够对冲过剩的流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央行的对冲流动性工具不能无限使用。只要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我国货币供给受到冲击的风险就不断累积。为了化解货币危机,必须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调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耿恒智  屠卫  
本文在新古典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建立一个带有资本累积的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托宾效应总是具有可行性,弗里德曼规则反而是次优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心仍然是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扩张来促进真实和名义GDP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海春  
本文所定义的经济潜在增长率是剔除短期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经济所具有的长期增长能力。经济波动一般就是因为各种短期因素的干扰使经济增长率高于或低于潜在增长率。比方说,现有生产能力为100,但由于突发大规模自然灾害或者消费者突然降低消费导致产品大量积压,实际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龚旭云  
本文使用Divisia指数测算了2007-2017年每个季度的货币供给总量增长,结果表明:与传统货币加总方法相比,前一种方法所测算的货币供给增长较为平稳,能更加科学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货币供给的真实需求,更加有利于中央银行对货币总量进行管控。同时,从货币供给增长结构看,定期存款增长对货币总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活期存款,影响最小的是现金。因此,在管控货币供给总量M2时,应当重点加强对定期存款的管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太平  
中国高货币化之谜一直是国内外主流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然而相关文献表明在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展。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M2对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出口之间的动态影响与产出效应,相关的结果一致支持货币供给是消费、投资、出口增长的原因,并得出了我国货币供给外生性的结论,这与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传统观点相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森  黄杰  
货币量是衡量经济健康程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通过方差分解分析对货币量、流通速度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相比较广义货币供给量,狭义货币供给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二,而且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几乎为零。这与过去的研究结论明显不同,在目前中国的复杂经济背景下,实际情况颠覆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对这个问题的解释,相反,经济增长却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相比较狭义货币供给量,广义货币供给量对其自身的解释能力更大,经济增长对广义货币供给量供给的解释能力更弱。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新瑜  黄先开  
本文采用简化式向量回归模型,考察了在过去几十年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货币供给、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检验了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否可归结为货币现象。并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通过分析、计算指出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最优控制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