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5)
2023(11333)
2022(9646)
2021(9055)
2020(7851)
2019(18204)
2018(18011)
2017(34393)
2016(18657)
2015(21571)
2014(21754)
2013(21869)
2012(20555)
2011(18815)
2010(18739)
2009(17824)
2008(17846)
2007(16118)
2006(13952)
2005(12955)
作者
(54446)
(45993)
(45900)
(44044)
(29130)
(21867)
(21031)
(17860)
(17400)
(16184)
(15785)
(15368)
(14682)
(14666)
(14554)
(14330)
(13806)
(13630)
(13443)
(13228)
(11605)
(11215)
(11068)
(10472)
(10447)
(10351)
(10223)
(10175)
(9199)
(9117)
学科
(82688)
经济(82570)
管理(56597)
(52374)
(41784)
企业(41784)
方法(38944)
数学(34966)
数学方法(34689)
中国(23996)
(23981)
(22196)
(20265)
(18047)
贸易(18040)
(17623)
业经(16410)
(15269)
(14456)
银行(14430)
农业(14281)
(13826)
(13591)
财务(13558)
(13535)
金融(13531)
财务管理(13519)
(13408)
企业财务(12798)
地方(12638)
机构
大学(282833)
学院(278617)
(126504)
经济(124173)
管理(105438)
研究(98931)
理学(90547)
理学院(89526)
管理学(88132)
管理学院(87591)
中国(77400)
(59942)
(59768)
科学(56840)
(50347)
财经(47403)
研究所(45429)
(45284)
中心(44798)
(43056)
经济学(40991)
(40909)
北京(38550)
业大(38539)
经济学院(37014)
农业(35639)
(35180)
财经大学(35150)
(35043)
师范(34726)
基金
项目(180531)
科学(143075)
基金(134542)
研究(131964)
(117020)
国家(116121)
科学基金(98892)
社会(86885)
社会科(82479)
社会科学(82458)
基金项目(70093)
(66640)
自然(62069)
自然科(60626)
自然科学(60607)
教育(60510)
自然科学基金(59570)
(57380)
资助(56132)
编号(51778)
成果(42972)
(42626)
重点(40951)
(38262)
国家社会(37370)
(37306)
教育部(36859)
(36856)
课题(35877)
人文(34943)
期刊
(138896)
经济(138896)
研究(87014)
中国(55124)
(47201)
学报(41768)
(40751)
科学(39593)
管理(38181)
大学(32032)
学学(30122)
(27200)
金融(27200)
农业(27195)
教育(24878)
财经(24282)
经济研究(24000)
技术(22389)
(20852)
业经(20512)
问题(18553)
(17037)
(15343)
世界(14866)
统计(14672)
国际(14623)
技术经济(14396)
理论(13191)
(12928)
(12742)
共检索到420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中根  孙豪  黄容  
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变动特征表现为长期波动下降。为判断居民消费率的运行情况,根据代表性家庭效用最大化估算出最优居民消费率。研究表明,1978~1990年,实际居民消费率与最优居民消费率基本吻合;1991~2000年,实际居民消费率平均低于最优居民消费率7.8个百分点;2001~2010年,实际居民消费率平均低于最优居民消费率18.3个百分点。对居民消费率偏低贡献率的分析表明,城镇居民消费率偏低是导致整体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通过考察预期收入、利率和效用函数改变对最优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分析了居民消费率的变动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秋石  王一新  
中国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以前的研究大多考虑对这种低消费量的解释。本文试图跳出已有的研究思路。我们认为中国居民消费率并非偏低,而是被低估的。我们通过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与实物消费增长率的偏差、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与服务性消费增长率的偏差证明中国居民消费率被低估的。造成这种低估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居民消费"企业化"、居民消费"投资化"以及居民消费"公款化"等三个方面。基于对实物消费、服务性消费和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比值的调整,我们对中国真实居民消费率做了一个估计。估算结果显示,调整之后的居民消费率更加接近其他与中国有相似经济结构国家的水平。也从另一个视角说明中国目前出现的所谓"内需不足"、"投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曾国安  胡晶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从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与国际比较,中国居民消费率严重偏低。中国居民消费率的下降是经济和非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居民消费率的持续下降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政府应该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逐步改善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状况,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红  
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我国主要依靠投资与出口,这对经济长期增长不利。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消费率持续降低的原因,指出政府财政收支增长过快且支出结构不平衡,造成我国近些年的"藏富于国"而非"藏富于民"是消费率低下的关键。因此,为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应注意合理安排财政收支增长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消费品及农业方面的投入,提高社会整体消费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利馥  刘东皇  谢忠秋  
文章利用1996—2016年全国及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众多,各因素中对我国居民消费率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工业化和国际化,对东部居民消费率影响最大的也是工业化和国际化;中部地区为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保障因素;而影响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率较显著的因素则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以及市场化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佳   伍文中  
本文采用2003-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港澳台地区除外),并使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收入结构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工资收入占比提升显著促进居民消费率提升,而经营性收入占比和转移性收入占比提升反而对居民消费率产生抑制作用;从区域差异角度来看,工资性收入占比提升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率的促进效应要高于东部地区;经营性收入占比提升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率反而产生抑制作用;转移性收入占比提升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率提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樊秀峰  程文先  
制造业出口国内外附加值测算是科学评估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利益的关键难题。传统的HIY方法因高估了出口国内附加值而与实际不符,Koopman测算方法对此虽有改进,但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由于无法利用传统的I/O矩阵以及直接投入系数矩阵而使其应用有所局限。本文通过构建GAMS模型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利用改进后的模型测算了2002—2012年中国出口国内外附加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HIY方法忽略了加工贸易出口,因而高估了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由于加工贸易出口中使用了更多的进口中间投入品,本文的测算结果纠正了HIY方法在国外附加值率以及趋势方面的预测偏误。进一步研究出口国内附加值的相关影响因素发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豪  胡志军  陈建东  
研究目标:估算中国消费基尼系数,评价经济增长和消费分布对居民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20022012年城乡消费分组数据,在消费分布服从广义贝塔分布Ⅱ型假定下,通过估计分布参数,估算消费基尼系数。研究发现:中国的消费不平等程度较高,消费基尼系数处于0.4左右;城乡之间消费不平等是中国消费不平等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城镇内部消费不平等、农村内部消费不平等和剩余项;20022012年,经济增长对总体居民社会福利增长的贡献率约为95%,消费分布改善对总体居民社会福利增长的贡献率约为5%。研究创新:基于国家统计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清平  
消费率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对经济能否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 70年代末以来居民消费率的变动状况 ,探讨了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的原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维达  潘玉璋  吴玉萍  
论文构建了石化产业安全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2008~2015年期间中国石化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此期间中国石化产业处于基本安全状态,但是结果显示,2009年处于不安全状态。在影响石化产业安全的诸多因素中,对外依存度和产业竞争力是影响石化产业安全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风  房琬欣  
十多年来,国内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对中国居民财富的测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在此基础上采用官方发布的数据信息,基于各类资产所具有的特征对居民资产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估算,最终得到2001-2009年居民财富序列。在对序列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后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财富总量增长迅速,同时居民资产在结构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因素,最后提出优化居民资产结构以及促进居民财富向消费转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松  付志刚  董昀  
相关理论和国际经验事实表明,消费是宏观经济中最平稳的变量。这反衬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统计核算数据的持续大幅下降非比寻常。本文认为,统计核算体系的变化和调整影响了核算数据的可比性,是导致其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基于对核算体系的分析,选取综合方法对数据进行可比性调整:重新推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剔除居民消费核算方法变化带来的影响;推算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剔除自有住房虚拟折旧低估带来的影响。调整后的数据表明,1978-2014年中国居民消费率水平总体稳定在45%-50%之间,不存在持续下降。在利用支持向量回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骆祚炎  刘朝晖  
分析表明,中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MPC=0.6147,其水平偏低;近年来居民消费倾向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如下方面:居民未来收入支出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增强;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年收入的比例过低;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等等。因此,应该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符合居民需求的多层次金融市场等措施,提高居民消费倾向,促进消费需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向飞  周翔  
本文基于收入群体视角,利用结构分解方法,将总消费率分解为收入群体比重变动效应等七个效应,并对2010-2016年CFPS城镇居民家庭数据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不管基于全国数据还是东中西部地区数据,绝大多数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效应都大于0;同时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效应是抑制总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因素。第二,不管基于全国数据还是东中西部地区数据,绝大多数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变动效应为负。第三,不管从平均来看,还是从不同年份来看,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群体组内消费率变动效应大多数为正,而高收入群体大多数为负。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制定收入分配政策以促进消费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姚珣  张明善  唐小我  
针对手机市场中出现的间接广告现象,研究了多产品销售条件下,供应链新产品成本估算以及协调问题。建立了非对称信息下多产品的批发价与订货量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给出了供应商和零售商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博弈均衡。研究结论显示分散决策下零售商的订货量明显低于集中决策下的订货量,同时研究表明通过使用线性价格折扣共享契约(price-discount sharing)可以协调该供应链,并能任意地划分供应链的利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