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1)
- 2023(12454)
- 2022(10449)
- 2021(10125)
- 2020(8526)
- 2019(19833)
- 2018(19289)
- 2017(36467)
- 2016(19335)
- 2015(22140)
- 2014(21650)
- 2013(21350)
- 2012(19817)
- 2011(17889)
- 2010(17378)
- 2009(15887)
- 2008(15368)
- 2007(12962)
- 2006(11226)
- 2005(9912)
- 学科
- 济(81370)
- 经济(81254)
- 管理(52773)
- 业(47551)
- 企(38261)
- 企业(38261)
- 方法(38239)
- 数学(34017)
- 数学方法(33563)
- 中国(24922)
- 农(21371)
- 财(20091)
- 贸(18124)
- 贸易(18114)
- 易(17774)
- 业经(16394)
- 制(16339)
- 地方(15009)
- 学(14761)
- 融(13925)
- 金融(13924)
- 农业(13750)
- 银(13310)
- 银行(13292)
- 行(12826)
- 和(12160)
- 环境(12038)
- 理论(11383)
- 体(11131)
- 技术(11087)
- 机构
- 大学(270360)
- 学院(264616)
- 济(119021)
- 经济(116999)
- 管理(103327)
- 研究(93447)
- 理学(88950)
- 理学院(87996)
- 管理学(86631)
- 管理学院(86110)
- 中国(73021)
- 京(57273)
- 财(53782)
- 科学(52535)
- 所(44694)
- 中心(43508)
- 财经(42817)
- 研究所(40728)
- 经(39403)
- 农(38944)
- 经济学(38503)
- 江(37363)
- 北京(36172)
- 业大(35944)
- 经济学院(34654)
- 范(34352)
- 院(34216)
- 师范(34014)
- 财经大学(32200)
- 农业(30296)
- 基金
- 项目(182602)
- 科学(145387)
- 基金(136125)
- 研究(135733)
- 家(118828)
- 国家(117919)
- 科学基金(101343)
- 社会(89142)
- 社会科(84559)
- 社会科学(84543)
- 基金项目(71147)
- 省(66518)
- 自然(63666)
- 教育(62686)
- 自然科(62226)
- 自然科学(62211)
- 自然科学基金(61113)
- 划(58060)
- 资助(55949)
- 编号(52931)
- 成果(43229)
- 部(42770)
- 重点(41604)
- 发(39017)
- 国家社会(38631)
- 创(38165)
- 教育部(37412)
- 课题(36574)
- 创新(35870)
- 人文(35526)
- 期刊
- 济(123920)
- 经济(123920)
- 研究(80520)
- 中国(53661)
- 财(40683)
- 管理(38927)
- 学报(37941)
- 科学(36783)
- 农(34442)
- 大学(30462)
- 教育(28945)
- 学学(28204)
- 融(25308)
- 金融(25308)
- 技术(24144)
- 农业(23908)
- 财经(21508)
- 经济研究(20640)
- 经(18665)
- 业经(17673)
- 问题(17060)
- 贸(16882)
- 国际(16290)
- 世界(14802)
- 业(14175)
- 图书(13415)
- 统计(12626)
- 技术经济(12369)
- 理论(11744)
- 资源(11554)
共检索到398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旭峰 韩万渠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从全球智库发展的国际比较考察,智库组织类型的多元性是中国智库发展的现实基础,但竞争性不足和自主性欠缺则是中国智库发展的短板。促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应优化中国多元化组织类型智库间的合理互补格局,创设有序竞争的政策分析市场,培育智库政策研究的自主性,为中国智库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创造良好的条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亮雄 安苑 刘淑琳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键。本文从调整幅度、调整质量与调整路径三个维度,构建了产业结构变动幅度指数、高度化生产率指数、高度化复杂度指数和相似度指数四个指数考察与评价了中国自1999年以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本文的测算发现:在调整幅度上,1999—2007年,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幅度以2004年为拐点呈"倒U型"趋势。在调整质量上,生产率和复杂度指数都呈上升趋势,中国的产业结构越来越倚重于高生产率和高技术复杂度的行业,东部的调整幅度和质量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梯度推进的。在调整路径上,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在2004年前模仿以往先进经济体的方向与路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歆懿 徐丽军
<正>全面贯彻预算管理一体化是高校落实重要预算改革任务的关键。本文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五个“一体化”(政府预算管理一体化、各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预算全过程管理一体化、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一体化、财政数据管理一体化)内容,将高校推行预算一体化工作划分为组织机构、预算管理流程与项目生命周期、信息系统三个维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海辉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既是新时代新的伟大工程,也是全面加强诚信建设,实现由"治标"到"治本"的关键环节。针对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制度权威、制度运行、监督制度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有效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亚勤
实现绿色复苏这一目标,要求我们既要有"绿色"意识,让"绿色"理念渗入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又要将"理念"化为具体的"绿色"行动和措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新久
管理者应不断提高道德底线和利益底线,在发挥好物质引力作用的同时,更多地发挥文化引力的作用。组织都离不开人,涉及人员管理。关于人员管理,从哲学层面到实操层面,中外有太多的理论与学说。初习管理者,对此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梳理有关人员管理理论,捋一捋思路,对有序开展管理活动,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是有帮助的。一、人本维度从中国的国学,到西方近代人本研究,概括起来,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由于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新久
管理者应不断提高道德底线和利益底线,在发挥好物质引力作用的同时,更多地发挥文化引力的作用。组织都离不开人,涉及人员管理。关于人员管理,从哲学层面到实操层面,中外有太多的理论与学说。初习管理者,对此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梳理有关人员管理理论,捋一捋思路,对有序开展管理活动,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是有帮助的。一、人本维度从中国的国学,到西方近代人本研究,概括起来,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由于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国内外都会出现一轮"中国经济崩溃"论,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人只是机械照搬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简单片面地分析和判定中国经济,有失公允。应当从供给、需求和潜力这三个维度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态势。从供给侧分析产业的生产能力,从需求侧分析市场消费需求,从潜力侧分析科技研发,这三者才是决定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乃至长期可持续发展"基本面"的三大决定性因素,是决定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新三驾马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本文在阐释国家治理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包容开放、共建共享社会,提出国家治理的三个维度:国家与市场(企业)的关系、国家与社会(个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城乡区域)的关系。并提出,这三个维度是财政在新时期发展和改革的坐标系,财政活动、财政改革、财政法治都深深嵌入到国家治理的这三个维度之中。从经济的维度来看,财政与市场的关系是主脉,关键词是"效率";从社会维度来观察,财政与社会的关系是主脉,关键词是"公平";从中央与地方维度来观察,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是主脉,关键词是"适度";从治理来分析,需从立体的角度整体来把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主脉,关键词是"包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从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一重大政治判断的角度出发,谈道路自信的深刻内涵。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依据,以历史经验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出发点,从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国特色道路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三个维度来分析新时代道路自信,社会主义适合中国是道路的社会主义历史起点,近代以来一系列曲折探索是道路的中国特色,以人为本是中国道路的初心和不懈的价值追求。中国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信笃定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中国人民更有理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毫不动摇地坚持道路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艰苦奋斗而顽强拼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彤璞 郭剑雄
以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的形成本源为出发点,对两者的本质进行识别,发现两者拥有不同的就业选择集合,现代农民拥有多个选择机会构成的就业选择集合。在此视角和逻辑起点下,从选择机会、选择能力、选择条件三个维度出发,揭示现代农民形成中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择优转移下农村人口代际优化-农业的企业化和农民的选择性就业三者之间的联动关系和作用机制,从而展现出现代农民的演进规律和形成路径。扩展的就业选择集合意味着对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非农就业机会,形成现代农民生成的基本前提;农村优质劳动力率先的非农转移,导致农村人口生产的量质转型和代际优化,形成现代农民能力提升的内在路径;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民成长以及农与非农就业工资的收敛,形成现代农民生成的条件。据此,建议助推现代农民形成,政府应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机会以扩展其就业集合,加大农民人力资本投入以提高其选择能力,提高农业收益、促进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以转变农民的农业择业条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青
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前进方向,其成功实践需要在“供给侧”分层次、把握重点、精准施策推进改革。宏观上要处理好人本与创新、质量与效益和结构与要素三个关系;中观上要把握好职业教育氛围的营造和师徒文化的倡导、法制保障的完善和运行机制的有效、师傅队伍的卓越和资金保障的充分三个方面;微观上要解决好专业或项目选择的有限性、合作协议和学徒合同的规范性、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互通性三个重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建海
货币最初是一种物品,具有物质性和内在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货币的物理特性逐渐减弱,越来越变得纯粹符号化,其象征意义日益彰显,这时的货币不只是充当交换媒介的一般等价物,更是代表人际交往的一般性工具。于是,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现代信用货币就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当代社会,搞好现代信用货币建设,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仍是预防货币危机的根本之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新华
"德国制造"之所以在全球市场保持强大竞争力,职业教育、"隐形冠军"和工匠精神的支撑作用功不可没。当前我国制造业总体而言大而欠强,在坚持制造业立国的同时,要从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职业教育优化升级和培育工匠精神三方面入手,夯实做强中国制造业的根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隐形冠军 工匠精神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崇
综观近年来旅游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大致可以梳理出两个主线:一是把旅游看作经济活动,以研究经济行为的理性选择范式和量化方法,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去研究旅游经济;另外一个研究范式则反对把旅游单纯化为经济行为,坚持把旅游看作是社会和文化活动,更加关注旅游与各种社会文化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