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0)
2023(8216)
2022(6711)
2021(6421)
2020(5222)
2019(12070)
2018(11624)
2017(21683)
2016(11381)
2015(13161)
2014(13105)
2013(12939)
2012(12011)
2011(10977)
2010(11019)
2009(10508)
2008(9582)
2007(8519)
2006(7608)
2005(7235)
作者
(30182)
(24821)
(24655)
(23749)
(15913)
(11848)
(11302)
(9758)
(9531)
(8962)
(8561)
(8281)
(7961)
(7893)
(7867)
(7811)
(7257)
(7229)
(7129)
(6857)
(6358)
(5909)
(5773)
(5743)
(5648)
(5567)
(5473)
(5403)
(5014)
(4967)
学科
(46948)
经济(46900)
管理(29285)
(28719)
(26007)
金融(26006)
中国(24217)
(23669)
银行(23665)
(23066)
企业(23066)
(23022)
方法(19167)
数学(17192)
数学方法(17082)
(14301)
(13312)
(12556)
(12499)
贸易(12484)
(12315)
中国金融(11231)
业经(10377)
地方(9513)
(9293)
财务(9272)
财务管理(9248)
企业财务(8829)
农业(8417)
(8344)
机构
大学(156114)
学院(155940)
(74802)
经济(73435)
研究(56929)
管理(54457)
中国(53952)
理学(45407)
理学院(44917)
管理学(44327)
管理学院(44049)
(36285)
(33750)
科学(29289)
财经(28634)
中心(28464)
(27610)
(26228)
经济学(26092)
研究所(24646)
经济学院(23641)
(22629)
北京(22405)
财经大学(21516)
(20898)
金融(20526)
(20388)
(20264)
(19856)
(19656)
基金
项目(95790)
研究(75667)
科学(75528)
基金(70659)
(60440)
国家(59948)
科学基金(50880)
社会(49612)
社会科(47242)
社会科学(47235)
基金项目(35841)
教育(34480)
(34142)
编号(30355)
资助(29927)
(29122)
自然(28924)
自然科(28259)
自然科学(28253)
自然科学基金(27792)
成果(25999)
(22874)
中国(22175)
重点(22111)
国家社会(22069)
(21659)
课题(21488)
(20810)
(20527)
教育部(20365)
期刊
(80763)
经济(80763)
研究(54887)
中国(35367)
(33189)
金融(33189)
(28510)
管理(20758)
学报(19179)
(18937)
科学(18918)
教育(18587)
大学(15466)
财经(14807)
经济研究(14480)
学学(14209)
技术(13075)
(12889)
农业(12150)
(11701)
国际(11143)
业经(10853)
问题(10577)
世界(10244)
理论(8502)
实践(7392)
(7392)
技术经济(7305)
统计(7225)
(7198)
共检索到256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韦程  
试图在以往普惠金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的普惠金融指数框架,用以评价和衡量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将普惠金融指数构架为供给方、需求方和外部因素三个部分,供给方主要包括了金融服务基础设施、设备和人员等指标,需求方主要考虑了产品和服务等指标,而外部因素主要关注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制定情况以及法律制度水平等指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竞丹  
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针对中国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金融机构长远可持续发展动力趋弱的两大显著问题,对现有的普惠金融评估框架提出本土化思路,加入反映资源配置效率、风险衡量方面的指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目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步入新时期,并进入"顶层设计"视野,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普惠金融与"中国梦"在思想逻辑上是一脉相承的,但实现我国普惠金融的"中国梦"还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性难点问题。未来,我国发展普惠金融需要在坚持创新、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的前提下明确发展思路,形成对普惠金融的正确认识,加强顶层领导规划,从"存量"和"增量"途径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和技术创新,构建普惠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政策引导与激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健  张金林  
自2005年普惠金融概念被首次提出以来,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本文运用知识图谱分析法,以2005—2018年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作为样本,对普惠金融的核心知识域、研究现状与热点主题进行梳理分析,并通过解读普惠金融内含,探讨普惠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发现:(1)在过去十三年间,普惠金融的研究范围与研究视角较为全面,且研究脉络较为清晰;(2)国内外普惠金融研究的热点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反映出国内外研究侧重点不同;(3)普惠金融未来将与金融科技融合发展,普惠金融未来的研究可重点关注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成本管理的影响等方面。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胜  边鹏  闫晗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顺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也是解决普惠金融现实难题的可行路径。梳理和比较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数字普惠金融政策框架,挖掘政策亮点,就数字普惠金融政策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加深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理解,科学界定服务群体,强化政策导向并向中微观层面延伸,平衡创新与风险,提升监管科技运用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客户识别、权益保护与知识普及,加强跟踪研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星焱  
近年来,多次与普惠金融相关的金融危机使人们愈加意识到,发展普惠金融亟需成熟的理论框架作为参照或指引。本文归纳了普惠金融经济行为的"5+1"界定法;尝试性地提出和界定了"普惠金融论",认为其主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对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和本质的解读,对普惠金融与包容性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分析,对金融发展是否公平的价值评判;更进一步,本文通过联合生产可能性边界模型比较分析了普惠金融的内生式和外生式演化路径;总结了发展普惠金融的基本经济效应,及其与包容性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逻辑;构建了一种可以测度金融发展是否平等的普惠金融公平系数。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国内外普惠金融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经济实践的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王颖  
在一般意义上,普惠制金融与农村金融和小额贷款构成了捆绑性概念。更为一般的定义是,普惠制金融涉及一切被金融市场挤出的融资需求。本文按照这一定义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普惠制金融是介于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的合作金融形式;第二,合作的边界决定了普惠制金融操作的社区性质;第三,由于正规银行体系的操作逻辑遵从内部评级和历史信用记录对借款人进行"定价",其结果必然构成挤出效应——相当一部分弱势主体实际上通过金融体系完成了向强势融资主体的资金提供;第四,被挤出的弱势融资主体不仅仅存在于农村金融领域,大量中等收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延青  
2016年9月《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公布,明确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方向,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快速推进,创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手段日益涌现。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碍于政策环境、金融服务供给、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等各种制约,其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面临着较城市地区更加艰巨的挑战。通过分析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生态框架和运行逻辑,剖析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地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可能路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军  刘威  李伊珍  
鉴于当前金融状况指数变量权重系数缺乏动态性,文章采用递归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方法构建了中国动态金融状况指数。研究发现,动态指数对未来一个季度的产出和通胀水平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更适用于预测未来通胀。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动态指数作为衡量金融市场的变量纳入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运用GMM方法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动态指数对当期和未来一个季度的通胀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因此,有必要将金融状况指数作为一个金融市场变量纳入菲利普斯曲线框架下,以分析金融市场对通胀的影响。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文斌  
金融审计不仅是规避金融风险的手段,也是完善金融监管制度的重要举措。目前主流的观点普遍认为,金融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和独立的审计机构,才能保证或激励金融企业获得效益。在目前我国的国情下,加强金融审计和金融监管的相互沟通,促进金融审计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相互协作,将会有效地椌制我国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庆炜  
近年来,确山县作为河南省普惠金融试点县,在学习借鉴兰考"一平台四体系"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自主创新,努力推进普惠金融工作向纵深发展。2021年,确山县通过构建整合大数据、"云管理"、"普惠通"APP三大系统,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数字普惠金融架构体系。以大数据精准画像、"云管理"提升服务为两翼,共同支撑"普惠通"APP应用平台主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彧菲  杜朝运  
本文构建并测算中国各省级区域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包容性增长指数,进行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普惠金融总体上是有利于贫困减缓的,普惠金融指数的变化可以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15%,普惠金融三个维度指数(宏观、银行、保险)的变化分别能够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15%、10%、13%。同时,普惠金融还通过促进包容性增长间接作用于贫困减缓,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会起到促进作用,而包容性增长的变化能够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24%。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翔  洪欣  
近年来,在世界银行、普惠金融联盟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世界各国普惠金融实践日益丰富,如何有效度量普惠金融状况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普惠金融指数相关研究,结合普惠金融指数的编制原则和目标,采用改进型指数功效函数模型,尝试编制一套适用于国际比较和历史比较的普惠金融指数,并利用国际组织相关数据对全球和中国普惠金融指数进行了测算和初步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马彧菲  杜朝运  
文章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展的"金融接触调查"所公布的数据,构建普惠金融评价体系,考察2013年28个国家与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近况,同时也对2008~2013年期间37个国家与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做了长期考察。总体来看我国的普惠金融指数排名在样本中处于前列,我国普惠金融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服务范围方面,特别是人口维度的ATM数量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量,以及地理和人口维度上的保险公司数量。该问题大部分可以归因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同时我国保险市场较为落后,有待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彧菲  杜朝运  
本文构建并测算中国各省级区域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包容性增长指数,进行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普惠金融总体上是有利于贫困减缓的,普惠金融指数的变化可以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15%,普惠金融三个维度指数(宏观、银行、保险)的变化分别能够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15%、10%、13%。同时,普惠金融还通过促进包容性增长间接作用于贫困减缓,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会起到促进作用,而包容性增长的变化能够解释贫困减缓变化的2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