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7)
- 2023(13145)
- 2022(10793)
- 2021(9966)
- 2020(8007)
- 2019(18286)
- 2018(17263)
- 2017(32568)
- 2016(17104)
- 2015(19045)
- 2014(18554)
- 2013(18571)
- 2012(17918)
- 2011(16657)
- 2010(16917)
- 2009(15809)
- 2008(15061)
- 2007(13366)
- 2006(12234)
- 2005(11555)
- 学科
- 济(81043)
- 经济(80954)
- 业(46558)
- 管理(43411)
- 中国(33484)
- 企(33010)
- 企业(33010)
- 方法(27840)
- 融(27541)
- 金融(27540)
- 银(25567)
- 银行(25548)
- 农(25292)
- 行(24932)
- 数学(24737)
- 数学方法(24546)
- 地方(23240)
- 财(19234)
- 业经(18242)
- 农业(18227)
- 贸(17538)
- 制(17530)
- 贸易(17517)
- 易(17051)
- 学(14357)
- 发(13566)
- 环境(13417)
- 地方经济(11926)
- 体(11541)
- 中国金融(11490)
- 机构
- 大学(248398)
- 学院(248005)
- 济(115875)
- 经济(113844)
- 研究(97190)
- 管理(87572)
- 中国(80855)
- 理学(74084)
- 理学院(73127)
- 管理学(72028)
- 管理学院(71572)
- 科学(55149)
- 京(54077)
- 财(53385)
- 所(49374)
- 研究所(44778)
- 中心(44140)
- 农(42435)
- 财经(41735)
- 经济学(38594)
- 经(38153)
- 江(37037)
- 北京(35399)
- 经济学院(34917)
- 院(34596)
- 范(34476)
- 师范(34163)
- 农业(32849)
- 业大(32674)
- 财经大学(31169)
- 基金
- 项目(160611)
- 科学(127885)
- 研究(120080)
- 基金(118583)
- 家(103790)
- 国家(102924)
- 科学基金(87054)
- 社会(80308)
- 社会科(76396)
- 社会科学(76383)
- 基金项目(61023)
- 省(60096)
- 教育(53508)
- 自然(52044)
- 划(51484)
- 自然科(50891)
- 自然科学(50876)
- 自然科学基金(50023)
- 资助(48539)
- 编号(46438)
- 发(41150)
- 成果(38768)
- 重点(37188)
- 部(36782)
- 国家社会(35180)
- 发展(33878)
- 创(33728)
- 课题(33587)
- 展(33328)
- 中国(32301)
- 期刊
- 济(131417)
- 经济(131417)
- 研究(84477)
- 中国(56519)
- 农(41350)
- 融(41090)
- 金融(41090)
- 财(38337)
- 学报(37447)
- 科学(36613)
- 管理(33600)
- 大学(28970)
- 农业(27969)
- 教育(27261)
- 学学(27253)
- 经济研究(22876)
- 财经(21399)
- 业经(20462)
- 技术(19301)
- 经(18622)
- 问题(17401)
- 贸(16388)
- 国际(15549)
- 世界(15312)
- 业(15042)
- 技术经济(12059)
- 统计(11009)
- 版(10929)
- 理论(10886)
- 经济问题(10824)
共检索到400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秋萍 胡宗义 刘亦文
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72015年的数据,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的贫困减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加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判断,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程度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并表现出显著的单一门槛特征。在跨越门槛值之前,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跨越门槛值之后,贫困减缓效应随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所减弱,体现了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整体而言,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普惠金融发展减贫效应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区域特征。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贫困减缓 门槛效应 PSTR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本文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发生率的年度数据,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检验,结论是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贫困减缓有明显积极作用,即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大小和普惠金融服务成本高低对贫困减缓产生明显直接的正向影响,而普惠金融服务使用效率高低则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整体上表现不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普惠金融发展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普惠金融利于贫困减缓的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金全 毕振豫
本文首先合成中国各省普惠金融指数,随后在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的双重视角下,通过系统GMM方法逐步考察了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不仅能够直接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也会通过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两个渠道对城乡收入差距带来间接的减小效应。为此,政府不仅要关注金融发展的深度,更要注重金融发展的广度,进一步打造更具普惠性与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而促进全社会共享经济金融发展的成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玉丽 马正兵
发展普惠金融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精准脱贫是党中央确定的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因此,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和精准脱贫结合起来加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22个省区市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分析和面板门槛回归分析发现,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助力减贫的福利影响存在"U型"的多重门槛效应,且无论在哪一门槛区间,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都显著正向作用于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减贫的福利增益。为此,农村普惠金融助力扶贫需要持续发力。更为重要的是,将农村普惠金融扶贫与教育扶贫结合起来,则教育的脱贫功效和福利增益非常显著。因此要将资金扶贫、教育扶贫和金融能力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洋 刘阳
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金融脱贫也被认为是解决贫困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对我国当前省际层面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考察了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贫困减缓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减缓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存在最佳的普惠金融指数对贫困减缓产生最大的影响。鉴于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尚处于低级阶段,故而本文建议政府应不断加大对普惠金融的投入,同时要考虑地区差异性,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政策,实现资金效率的最大利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燕芝 彭千芮
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多维度确定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Durbin模型考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政府支出、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消费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后,一个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贫困减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邻近地区惠普金融发展水平与空间关系共同作用,对贫困减缓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惠惠金融不仅通过提高收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自有资本缓解贫困,而且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降低邻近地区的贫困率。
关键词: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贫困减缓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士兵 刘多晨曦 覃文 姜娇阳
文章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减缓家庭相对贫困。这一结论在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其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存在异质性,减缓效应在中部地区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更为突出。最后,居民金融市场参与意愿的提升是数字普惠金融减缓家庭相对贫困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相对贫困 金融市场参与意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江 齐硕
本文基于我国2005—2017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普惠金融的深度、广度和可持续性3个维度构建了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测度各个地区普惠金融的实际发展水平。随后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研究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和贫困减缓的非线性空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和门槛特征,当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较低时,普惠金融发展会阻碍贫困减缓,只有当其跨越自身低水平门槛0.0822时,才能有效促进贫困减缓,且当经济发展水平程度较高时,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贫困 门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钱鹏岁 孙姝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个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对本地区减贫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也能够显著降低其关联地区的贫困率,即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关联地区产生了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利用偏误修正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深入考察数字普惠金融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发现短期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减贫具有显著正向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从长期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减贫的直接影响仍然显著,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贫困减缓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梁榜
基于2005—2017年的中国县域和地区面板数据,考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推广对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贫困减缓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地区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收入分配的改善效应,但该缩小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欠发达地区收入分配的改善效应更明显,体现出普惠性特征。从作用机制来看,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县域农村居民贫困减缓,进一步地,中介效应分析结果也显示,促进农村地区贫困减缓是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传导机制,且相比而言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农村贫困减缓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宏宇 阳超
基于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等信贷可得性视角,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减缓的影响路径与影响程度,以期强化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社会资金捕获能力,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客户触达能力,促使城乡之间金融服务的机会均等化,降低融资交易成本,破解金融排斥,缩小城乡差距,降低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水平。但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只能够有效地降低东部地区的农村相对贫困水平,而在中西部地区,这种效应并不明显。中国应因地适宜改进和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提高各类微弱经济体信贷可得性、增强金融赋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信贷可得性 相对贫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崔艳娟 孙刚
分别选取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作为金融发展指标,采用1978~2010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检验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作用。结论表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经济增长、收入分配途径提高穷人的收入水平,但金融波动会抵消金融发展的减贫效果。同时由于金融服务成本等限制,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作用会出现先恶化后改善的效应。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贫困减缓 金融波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雅娟 刘强
借助旅游业发展拉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已成为我国产业扶贫措施的重要组成内容。然而,实践中旅游发展对贫困的减缓效应会受环境因素影响,呈现出异质性特征。文章利用平滑变系数模型的设定框架,提出了一个包含潜变量影响的旅游减贫效应测度方法,以更灵活和具有弹性的模型设定体现旅游减贫效应存在的异质性特征。基于2010—2016年我国2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贫困减缓具有积极的影响效应,且受产业内部发展特征和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减贫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具体而言,入境游客占比、政策引导下的产业产值密度增长和景区数量增加将增强旅游业发展的减贫效果;人均GDP水平和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将为旅游消费乘数效应的发挥提供更优的宏观环境基础,有利于旅游发展对农村贫困减缓效应的发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海瑞 成春林
本文在金融发展、制度质量与贫困减缓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2008—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用银行业和股票市场指标衡量金融发展,实证考察了金融发展与制度质量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和制度质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和制度质量均有助于贫困减缓,替换不同的贫困水平衡量指标,结果依然稳健;制度质量改善显著促进了金融发展,其他控制变量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本文从金融发展视角和制度质量视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