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8)
2023(6015)
2022(4928)
2021(4811)
2020(3883)
2019(8822)
2018(8439)
2017(15473)
2016(8084)
2015(9185)
2014(8378)
2013(8377)
2012(7889)
2011(7391)
2010(7148)
2009(6823)
2008(6765)
2007(5872)
2006(5108)
2005(4687)
作者
(22256)
(18898)
(18703)
(17695)
(11923)
(8966)
(8260)
(7258)
(7140)
(6666)
(6487)
(6220)
(6183)
(6103)
(6014)
(5729)
(5658)
(5509)
(5324)
(4987)
(4792)
(4402)
(4379)
(4173)
(4169)
(4150)
(4092)
(3942)
(3864)
(3766)
学科
(36402)
经济(36372)
管理(24525)
(23387)
(19384)
企业(19384)
方法(15570)
中国(14164)
数学(14021)
数学方法(13932)
技术(11548)
(9927)
贸易(9919)
(9789)
技术管理(9152)
(8361)
(7392)
(7270)
业经(7153)
(7080)
银行(7065)
(6926)
(6672)
(6417)
金融(6416)
(5718)
环境(5658)
关系(5625)
农业(5207)
(5177)
机构
大学(118167)
学院(114696)
(59756)
经济(59091)
研究(47355)
管理(42940)
中国(37488)
理学(36819)
理学院(36400)
管理学(36015)
管理学院(35777)
科学(25937)
(25694)
(24643)
(23647)
研究所(21734)
经济学(20607)
财经(19957)
中心(19754)
(18552)
经济学院(18515)
(17273)
(17194)
北京(17069)
(15114)
财经大学(15097)
科学院(14744)
业大(14655)
(13822)
师范(13720)
基金
项目(78012)
科学(62849)
基金(59772)
研究(57009)
(53537)
国家(53193)
科学基金(44882)
社会(40070)
社会科(38243)
社会科学(38236)
基金项目(30413)
自然(26758)
(26622)
自然科(26250)
自然科学(26241)
自然科学基金(25834)
教育(24845)
资助(24406)
(23597)
编号(19304)
(19280)
(18930)
中国(18923)
国家社会(18832)
创新(18477)
重点(18003)
(17339)
教育部(16481)
成果(16097)
人文(15112)
期刊
(61238)
经济(61238)
研究(39266)
中国(24732)
管理(18403)
科学(18204)
学报(17721)
(17579)
(15420)
大学(13887)
学学(13024)
经济研究(11957)
(11447)
金融(11447)
农业(10797)
财经(10718)
教育(10129)
(9588)
(9459)
技术(9167)
世界(8926)
国际(8701)
问题(8243)
业经(7468)
(7448)
技术经济(6893)
科技(6774)
统计(5497)
(5456)
(5140)
共检索到177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文豹  吴鸿  周忠朗  
本文记述中国春蜒科6新种,1新亚种和1中国新记录种,各种均有特征图,并与近似种作了比较。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自然博物馆昆虫标本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颖  陈晓鸣  王绍云  叶寿德  陈勇  
蜻蜓是分布广泛的昆虫 ,部分种类的稚虫可以食用。调查和研究成果表明 :在云南省的许多地方都有食用蜻蜓稚虫的习俗 ,常见的食用种类有红蜻、角突箭蜓、舟尾丝等 3种 ,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它们的蛋白含量平均为 58.92 % ,脂肪含量平均为2 5.3 7% ,氨基酸含量平均为 4 6.0 3 % ,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平均为 16.4 1% ,占氨基酸总量的3 5.69% ,3种蜻蜓稚虫 K、Zn、Ca、Fe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2 960、12 5.4、2 616.6、796.2 mg· kg-1。由此可见 ,蜻蜓稚虫是营养丰富的食用昆虫资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浩淼  蔡庆华  
2012~2018年对神农架林区39个样点进行蜻蜓资源调查,考察期间共获得蜻蜓目昆虫2亚目15科55属88种。蜻蜓物种组成中,差翅亚目Anisoptera占绝对优势,共有34属61种,属、种比例分别为61.82%和69.32%,蜻科Libellulidae种类最多,共25种,占总种数的28.41%;神农架的束翅亚目Zygoptera共有21属27种,属、种比例分别为38.18%和30.68%,以色蟌科Calopterygidae、扇蟌科Platycnemididae和蟌科Coenagrionidae占优势,各有5种,各占总种数的5.68%。神农架林区蜻蜓区系的主要特点是东洋种占优势,共有49种,占总种数的55.68%,包括4种分布类型;古北界-东洋界分布型有39种,占总种数的44.32%,包括9种分布类型。研究结果显示,神农架是重要的蜻蜓栖息地,蜻蜓资源具有显著的区域特色,为进一步保护蜻蜓多样性,应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策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婷  廖怀建  石雷  
[目的]利用蜻蜓目昆虫群落结构,来指示滇池入湖口生态湿地的水质情况。[方法]选取滇池东北岸入湖口湿地—海东湾湖内湿地12个样点,调查了水体理化属性和蜻蜓目昆虫群落结构,划分了水质级别,并计算和比较了不同水质级别下蜻蜓目水生昆虫的指示值和群落特征指数,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分析了水生昆虫群落结构、水体理化因子与水质级别以及水生昆虫群落结构与水体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水质级别下的水生昆虫物种组成不同,Ⅱ类水质水体中的指示种类为硕综蟌属;Ⅲ类为狭扇蟌属和异痣蟌属,Ⅳ类和Ⅴ类水质水体中未发现指示种类。对于群落特征指数来说,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着水质级别的降低而减小。水质级别与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蜻蜓目水生昆虫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溶解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磷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本研究认为,可以利用蜻蜓目水生昆虫种类和群落结构特征来指示海东湾湖内湿地水质,从而能间接反应滇池水质情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虞蔚岩  李朝晖  黄成  陆静  钱雅萍  胡宁  季洁  
2005~2008年对江苏南京地区的蜻蜓资源进行了调查,共发现蜻蜓目昆虫45种,隶属于8科29属。其区系组成的特点是:东洋成分占明显优势,有13种,约占总数的28.89%;古北区的种类相对较少,只有5种,约占总数的11.11%。研究分析了7个样地蜻蜓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优势度指数(D)和相似性系数(Cs)。结果发现:蜻蜓物种丰富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紫金山(30)=老山(30)>将军山(24)>江心洲(19)>方山(18)>东庐山(13)>金牛湖(9);各样地的多样性指数排序为将军山(2.929 8)>紫金山(2.915 0)>老山(2.725 8)>方山(2.657...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蒋筠雅  
蜻蜓作为食用昆虫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我国有食用蜻蜓稚虫和成虫的习俗,相关的报道主要见于西南地区,但已有的调查和研究十分有限,存在对食用种类、地区和人群认识不全面,食用习俗缺失,营养和保健价值不清楚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们对这一珍贵食物资源的认识,而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快速变迁的冲击,蜻蜓的传统利用知识正在迅速消失。本研究主要在我国蜻蜓的主要食用地区云南省和贵州省进行实地考察,样品采集和鉴定,掌握蜻蜓食用的常见种类、习俗等基础信息;对采集到的常见种类开展营养成分测定,包括基本营养组成、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董海  徐德珉  
采用蜻蜓算法(D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方法,解决生产过程中小批量产品在质量预测方面的问题。首先以汽车变速箱轴承内圈孔直径的尺寸作为预测数据,连续观测12个单位时间,并记录每个单位时间轴承内圈孔直径的尺寸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其次采用LSSVM对变速箱轴承内圈孔直径加工过程变化进行量化分析,并采用蜻蜓算法优化LSSVM参数;最后将DA-LSSVM综合方法与多种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A-LSSVM方法可以提高预测模型的训练预测精度,缩短训练时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文豹  胡永旭  吴小平  吴鸿  
本文记述我国长翅目9种,其中蝎蛉属2新种,新蝎蛉属4新种及2中国新记录种,Neopanorpa pulchra Carpenter为雄性首次记录。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自然博物馆昆虫标本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兴平  李士竹  
本文记述采自江西省甜槠树上的红蚧科一新记录属,苞红蚧属ReynvaaniaReyne,和一新种,刺苞红蚧Reynvaania spinatus sp.nov.,发现一龄若虫有形态二型性,对雌成虫和二型一龄若虫作了详描和图示。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林学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秀华  崔鸰  
记述采自中国甘肃省肃南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叶盲蝽亚科(Phylinae)顶窝盲蝽属(Monosynamma)中国1新记录种———鲍氏顶窝盲蝽(Monosynamma bohemani Fallen,1829).标本存放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昆虫标本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平  孙江华  江佳富  Kerry O.Britton  Orr David  
本文系统报道我国葛藤上的叶蝉种类 ,共有 11亚科 40属 5 0种 ,其中含 3新种、1中国新记录属、5中国新记录种 ,建立 1新组合种 ,并对折板叶蝉属ParalaevicephalusIshihara的属征进行了厘订。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安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司宇  黄建  葛均青  郑卉娜  李鹏雷  王竹红  
记述了中国簇毛蚜小蜂属及一新记录种——安簇毛蚜小蜂(Proaphelinoides anomalus Hayat).描述了安簇毛蚜小蜂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其重要鉴别特征的照片以及中国簇毛蚜小蜂属的分种检索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  徐芳玲  杨再华  
报道了我国亚拟蜂水虻属一新记录种——弗氏亚拟蜂水虻(Parastratiosphecomyia freidbergi Woodley),首次描述了其雌性形态特征,并提供了该虫标本的整体照片及外生殖器特征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立   胡红英   康宁   席欧彦  
【目的】通过传统形态分类结合DNA条形码方法对重要天敌昆虫安卵蜂属(Anteris)进行分类研究,查明安卵蜂属在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的资源情况,扩增其在NCBI的分子数据,为后续研究安卵蜂属的快速准确鉴定以及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整理2021—2023年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通过网扫和黄盘诱集获得的缘腹细蜂科标本,在数码体视显微镜下进行形态特征观察,挑选出安卵蜂属物种,在传统形态鉴定的基础上,利用无损伤提取法提取物种基因组DNA,用通用引物扩增COI序列和28S rDNA序列,将其序列作为物种的DNA条形码,并与NCBI网站上其他缘腹细蜂科物种COI序列分析比对,分析其碱基组成并计算其遗传距离;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一个中国新记录属——安卵蜂属Anteris及两个中国新记录种——拟安卵蜂Anteris simulans、塞式安卵蜂Anteris szelényii,提供新记录属、种形态描述及形态特征图,获得两个新记录种的COI和28S rDNA序列,其中拟安卵蜂的种内遗传距离在0.000~0.003,拟安卵蜂与塞式安卵蜂、Anteris bilineata的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92和0.019,均大于拟安卵蜂的种内最大遗传距离(0.003),拟安卵蜂与Anteris bilineata亲缘关系更近。【结论】本研究新发现的拟安卵蜂与塞式安卵蜂,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及世界缘腹细蜂的资源数据,对缘腹细蜂科类群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立   胡红英   康宁   席欧彦  
【目的】通过传统形态分类结合DNA条形码方法对重要天敌昆虫安卵蜂属(Anteris)进行分类研究,查明安卵蜂属在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的资源情况,扩增其在NCBI的分子数据,为后续安卵蜂属的快速准确鉴定以及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整理2021—2023年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通过网扫和黄盘诱集获得的缘腹细蜂科标本,在数码体视显微镜下进行形态特征观察,挑选出安卵蜂属物种,在传统形态鉴定的基础上,利用无损伤提取法提取物种基因组DNA,用通用引物扩增COI序列和28S rDNA序列,将其序列作为物种的DNA条形码,并与NCBI网站上其他缘腹细蜂科物种COI序列分析比对,分析其碱基组成并计算其遗传距离;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一个中国新记录属——安卵蜂属(Anteris)及两个中国新记录种——拟安卵蜂(Anterissimulans)、塞式安卵蜂(A.szelényii),提供新记录属、种形态描述及形态特征图,获得两个新记录种的COI和28S rDNA序列,其中拟安卵蜂的种内遗传距离约0.000~0.003,拟安卵蜂与塞式安卵蜂、A.bilineata的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92和0.019,均大于拟安卵蜂的种内最大遗传距离(0.003),拟安卵蜂与A.bilineata亲缘关系更近。【结论】本研究新发现的拟安卵蜂与塞式安卵蜂,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及世界缘腹细蜂的资源数据,对缘腹细蜂科类群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