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8)
- 2023(12134)
- 2022(10474)
- 2021(9736)
- 2020(8476)
- 2019(19943)
- 2018(19524)
- 2017(36850)
- 2016(20249)
- 2015(23033)
- 2014(23009)
- 2013(23110)
- 2012(21950)
- 2011(20083)
- 2010(20231)
- 2009(18883)
- 2008(18933)
- 2007(17092)
- 2006(14946)
- 2005(13800)
- 学科
- 济(86332)
- 经济(86237)
- 管理(51439)
- 业(48104)
- 方法(38613)
- 企(37778)
- 企业(37778)
- 数学(34253)
- 数学方法(33901)
- 中国(26488)
- 农(23199)
- 财(21548)
- 学(21142)
- 制(18739)
- 贸(18019)
- 贸易(18011)
- 易(17563)
- 业经(16149)
- 地方(15436)
- 农业(14713)
- 银(14406)
- 银行(14346)
- 体(14045)
- 融(13966)
- 金融(13958)
- 行(13830)
- 理论(12595)
- 和(12546)
- 务(12042)
- 财务(12004)
- 机构
- 大学(299774)
- 学院(293904)
- 济(125699)
- 经济(123170)
- 研究(114322)
- 管理(104198)
- 理学(88594)
- 理学院(87477)
- 中国(86679)
- 管理学(85734)
- 管理学院(85192)
- 科学(71128)
- 京(66537)
- 所(60950)
- 农(59312)
- 财(57253)
- 研究所(55656)
- 中心(50285)
- 农业(47187)
- 业大(47175)
- 江(45052)
- 财经(45016)
- 北京(42958)
- 院(41147)
- 经(41046)
- 经济学(40169)
- 范(39221)
- 师范(38658)
- 经济学院(36160)
- 州(34982)
- 基金
- 项目(193554)
- 科学(149979)
- 基金(140469)
- 研究(136558)
- 家(126317)
- 国家(125352)
- 科学基金(103350)
- 社会(85660)
- 社会科(81075)
- 社会科学(81049)
- 省(73107)
- 基金项目(72590)
- 自然(67094)
- 自然科(65540)
- 自然科学(65509)
- 自然科学基金(64364)
- 划(63882)
- 教育(62882)
- 资助(59965)
- 编号(53267)
- 重点(45297)
- 成果(45273)
- 部(44006)
- 发(42202)
- 创(39040)
- 课题(38750)
- 科研(37923)
- 计划(36995)
- 创新(36747)
- 教育部(36699)
- 期刊
- 济(138456)
- 经济(138456)
- 研究(91008)
- 中国(63876)
- 学报(56773)
- 农(53361)
- 科学(48942)
- 财(44508)
- 大学(41654)
- 学学(39109)
- 管理(38565)
- 农业(35808)
- 教育(32584)
- 融(27114)
- 金融(27114)
- 技术(24514)
- 经济研究(24050)
- 财经(23258)
- 业(20567)
- 经(20189)
- 业经(20082)
- 问题(18802)
- 贸(17778)
- 世界(15964)
- 版(15903)
- 国际(15757)
- 统计(14621)
- 技术经济(14582)
- 业大(14149)
- 图书(14088)
共检索到455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何玉英 刘萍 李健 孔杰 王清印
采用RAPD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第一代和第六代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分化进行了分析。在2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引物,共扩增出89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分别为34和30条,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8.2%和33.71%。对2群体的遗传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2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为0.1408,属中等程度分化;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平均为0.197,由此可见,80%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而近20%的变异则是来自于群体间;第六代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和遗传多态度均低于第一代群体,这可能与人工定向选育过程中注重经济性状有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军 王清印 孔杰 孟宪红 曹家旺 王明珠 冯亚萍 吕丁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Wild Population,WP)和“黄海2号”第10代选育群体(Breeding Population,BP)的遗传多样性,以检测累代人工选育对中国明对虾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462个等位基因,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数(N_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_e)分别为344个和229个,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180.964。野生群体和选育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852和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军 王清印 孔杰 孟宪红 曹家旺 王明珠 冯亚萍 吕丁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Wild Population,WP)和‘黄海2号’第10代选育群体(Breeding Population,BP)的遗传多样性,以检测累代人工选育对中国对虾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462个等位基因,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344个和229个,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180.964。野生群体和选育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852和0.81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天时 孔杰 栾生 罗坤 张庆文 胡红浪 孙喜模 王清印
为了评估中国对虾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的育种效果,利用2005年评估的个体育种值,组建3个高育种值家系为实验组,3个平均值育种值家系为对照组,进行了生长对比测试。2006年,6个家系的苗种经过独立培育、中间暂养,体重达到1g左右时用荧光标记进行了标记,标记后的幼虾同时放养于对虾养殖池中。在生产养殖池中养殖63d后进行生长性状的测定。BLUP法预测结果显示,中国对虾一代选育后的预期遗传进展为0.78g,相对于选育前全群的平均值6.68g提高了约11.68%。实际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高育种值家系后代平均体重为21.55g,平均育种值...
关键词:
中国对虾 BLUP 生长性状 遗传进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岳志芹 王伟继 孔杰 戴继勋
利用AFLP技术对连续4年选育的中国对虾抗白斑病毒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并比较了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对遗传学参数的影响。7个EcoRⅠ/MseⅠ引物组合共产生350个位点,其中202个为多态位点。4代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9.4286%,41.4286%,33.4286%,39.1429%,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197,0.1259,0.1133,0.1249;4代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831,0.1917,0.1702,0.1896。遗传多样性水平除了第3代群体标本明显较低外,其它3代甚为接近,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比较了Nei分析、Shannon信息指数分...
关键词:
中国对虾 AFLP 遗传变异 抗病群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邢德 李琪 张景晓
为了探讨壳白长牡蛎人工选育对群体遗传变异的影响,实验利用4个多重PCR组合共1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连续3代壳白长牡蛎人工选育群体和野生群体及基础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发现,6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量为7.212.6,等位基因丰度为6.811.0,期望和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720.769和0.4860.542;与野生群体相比,3代选育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显著降低,但平均期望杂合度并无显著差异。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显示,在60个群体—位点组合中有39个群体—位点组合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近交系数F_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广泰 刘贤德 王志勇 蔡明夷 姚翠鸾
利用13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大黄鱼"官井洋优快01"品系F1到F44个选育世代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值渐次下降,F1到F413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638下降到0.524,平均等位基因数从5.462下降到4.308,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779下降到0.532,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1.356下降为1.092。F1与其后各代遗传相似系数逐渐减小(从0.7194到0.5813),遗传距离逐渐增加,而相邻世代间的遗传相似性逐步升高,遗传分化指数(FST)渐次变小(F1~F2为0.0619,F2~F3为0.051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荷子 易提林 梁旭方 杨敏 田昌绪 张进 赵程
利用微卫鳜星分子标记技术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选育群体世代F1至F4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并以长江中游野生翘嘴作为对照群体。结果显示:筛选出的7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实验群体中共检测到了149个等位基因;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参数逐代下降,平均等位基因数从5.14下降到2.57,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405下降到0.22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702下降到0.424。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逐代增加(从0.345 4到0.751 7),遗传相似度逐代减小(从0.707 9到0.471 6),遗传分化指数逐代增大(从0.093 8到0.239 7)。结果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爱军 李晨 王新安 侯仕营
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取自韩国沿海和俄罗斯沿海的星突江鲽养殖子一代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效果稳定的引物,对每个群体40个个体进行扩增,各获得57个位点。韩国群体多态位点数为33个,其多态位点比例P为57.89%;俄罗斯群体多态位点数为32个,其多态位点比例P为56.14%。韩国群体和俄罗斯群体的Shannon遗传多样度分别为0.3384和0.2963,Nei的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305和0.1947。星突江鲽两群体遗传多态度总量Hsp为0.4252。其中,群体内遗传多态度Hpop为0.3174,源于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的比例为0.7465,而源于群体间的...
关键词:
星突江鲽 遗传多样性 养殖群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天时 刘萍 李健 孔杰 王清印
利用微卫星技术对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第1代和第6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对1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扩增,共产生74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产生的等位基因数从3到13不等。在两个群体中,所观察到的等位基因数都比有效等位基因数多。多态信息含量PIC值0.5567~0.8877,说明这10个微卫星位点在中国对虾中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两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6400(CP1)、0.6300(CP6),并通过计算基因型的P值,确定了对Hardy Weinberg平衡的偏离情况。对Fis值的计算表明两个群体内共有5个微卫星位点存在杂合度观察值过剩的现象。两个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6...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微卫星 遗传变异 杂合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鹏飞 刘萍 柳学周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引进群体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子一代4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筛选的40个10bp的随机引物中,25个引物产生了稳定性好,可重复性强的谱带。共检测到154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有122个,多态位点的比例为79.22%,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629±0.363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184±0.1843,Shannon信息指数是0.4651±0.2574。结果表明,漠斑牙鲆处于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关键词:
漠斑牙鲆 遗传多样性 随机扩增多态DNA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华峰 赵琳 郭菲
本文基于2015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数据,通过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比较,全面分析第一代大学生的个体及家庭特征、大学前学习特征以及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行为特点。希望能够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证依据,为促进高等教育过程性公平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何玉英 刘萍 李健 孔杰 王清印
运用RAPD技术分析了中国明对虾第3代、第4代和第5代人工选育群体各2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筛选的20个10bp的随机引物中,16个引物产生了稳定性好和可重复性强的谱带。共检测到103个位点,其片段长度在250~2000bp之间。3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是37.86%、36.89%和33.01%,平均遗传多态度分别为0.189、0.208和0.163。群体间的遗传变异(Hsp Hpop/Hsp)平均为0.294。由此可见,70.6%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而29.4%的变异则是来自于群体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凤娇 孟宪红 傅强 栾生 隋娟
本研究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2b-RAD)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海2号" 2015~2017年3个连续选育世代(G9~G11)的亲本群体、共649个个体进行了简化基因组测序,并对这3个亲本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在3个选育世代中共获得66985个SNP位点。遗传分析的结果显示,G9~G11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1439、0.1587和0.1674,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1388、0.1515和0.1609,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1241、0.1360和0.1430。G9~G11亲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整体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F检验显示,3个世代总的Fst值为0.0061,G9~G11相邻世代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弱(G9~G10为0.0029, G10~G11为0.0026),表明相邻世代的遗传距离逐渐减小。3个世代间基因交流充分,基因流为62.91~94.63。本研究表明,人工定向选育工作的推进对中国明对虾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固定的选择压力下(4%~5%),亲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无降低的趋势,中国明对虾选育群体遗传分化小,遗传结构趋向稳定。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制定中国明对虾选育计划提供基础遗传数据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萍 李健 何玉英 王清印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是我国海水养殖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产业,优良种质和抗病力已成为对虾养殖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遗传育种中若能筛选到与抗病、生长等数量性状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将为开展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和实现良种化奠定基础。对虾种质资源以及种群遗传学已成为研究热点,种群保护也已提到议事日程。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将为对虾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继续深入,人们会更好、更有效地利用对虾资源。本文对目前已经在对虾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研究中进行应用的DNA标记技术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拟对今后其他物种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