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7)
2023(5085)
2022(4294)
2021(4103)
2020(3444)
2019(7942)
2018(7558)
2017(13359)
2016(7238)
2015(8357)
2014(8006)
2013(8171)
2012(7705)
2011(7347)
2010(7026)
2009(6448)
2008(6449)
2007(5346)
2006(4736)
2005(4439)
作者
(22650)
(19138)
(18863)
(18157)
(12386)
(9099)
(8646)
(7526)
(7423)
(6745)
(6624)
(6371)
(6342)
(6304)
(6214)
(5904)
(5779)
(5615)
(5450)
(5435)
(4953)
(4730)
(4701)
(4309)
(4308)
(4267)
(4237)
(4124)
(3991)
(3987)
学科
(33571)
经济(33540)
管理(15222)
方法(14934)
(13943)
数学(13721)
数学方法(13613)
中国(12816)
(10200)
企业(10200)
(9203)
贸易(9197)
(9091)
(7753)
(7665)
(6057)
业经(5965)
(5846)
关系(5430)
(5421)
银行(5409)
环境(5346)
(5322)
(5218)
(5189)
金融(5186)
(5151)
农业(4906)
及其(4572)
(4309)
机构
大学(110885)
学院(107115)
(52193)
经济(51514)
研究(47868)
中国(36200)
管理(35496)
理学(30852)
理学院(30374)
管理学(29872)
管理学院(29681)
科学(29312)
(25719)
(24749)
研究所(23935)
(22628)
(21164)
中心(19607)
农业(18319)
经济学(18060)
财经(17294)
(16856)
业大(16484)
经济学院(16309)
(16195)
北京(16191)
科学院(15987)
(13601)
(13567)
师范(13349)
基金
项目(74441)
科学(58450)
基金(56815)
(52309)
国家(51996)
研究(50705)
科学基金(42561)
社会(33962)
社会科(32339)
社会科学(32332)
基金项目(28732)
自然(27261)
自然科(26683)
自然科学(26668)
自然科学基金(26216)
(25626)
资助(24248)
(23584)
教育(22642)
中国(18029)
(18013)
重点(17758)
编号(17031)
(16759)
国家社会(16075)
(15437)
教育部(14983)
科研(14916)
创新(14734)
计划(14525)
期刊
(53143)
经济(53143)
研究(33649)
中国(23137)
学报(22490)
(20195)
科学(19707)
大学(15987)
学学(15244)
(14379)
农业(14288)
管理(14032)
经济研究(10349)
财经(8950)
(8941)
(8934)
(8895)
金融(8895)
教育(8760)
世界(8486)
国际(8180)
(7933)
技术(7729)
问题(7350)
业经(5681)
(5465)
业大(5409)
统计(5263)
技术经济(5073)
科技(4802)
共检索到162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孟宪红  孔杰  刘萍  马春艳  李颖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经过连续4代选育的抗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中国明对虾(Fennerope naeuschinensis)(XY4)及未经选育的与XY4来源相同的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HB)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为进一步的基因定位以及中国对虾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共进行220个RAPD单引物和114对双引物的检测,产生标记数目共计2439个。依据标记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和变化规律,共筛选出5个可能与抗病相关的特异性标记,对这些特异性标记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发现测得片段的序列与数据库中...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雷质文  黄倢  杨冰  俞开康  
12 9尾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分别捕自未暴发白斑综合症 (WSSV病毒所致 )虾池、WSSV暴发虾池以及曾暴发WSSV虾池。用斑点杂交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确定各尾对虾的染毒 (WSSV)程度。用 96孔酶标板法测量相应个体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 (Ua)、溶菌活力 (UL)、酚氧化酶 (PO)活性以及过氧化酶 (POD)相对活性 ;用硝酸纤维膜斑点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 (ALP)相对活性 ;用血凝法测定其凝集效价(HAT)。通过对以上免疫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WSSV感染与对虾血淋巴PO活性以及ALP相对活性变化有紧密联系 ;不同虾池各免疫因子差异显著 ,发病虾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俊儒  刘萍  王清印  李健  刘德月  孔杰  
通过人工投喂携带WSSV的毒饵,对性腺发育成熟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雄虾(♂)进行感染实验。采用nest-PCR(巢式PCR)技术,检测感染后的中国对虾雄性生殖系统受WSSV感染情况,同时选取感染严重的虾样进行电镜观察。巢式PCR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组中国对虾的精巢、输精管和精囊均被WSSV感染,其中精囊呈阳性的最多,输精管次之,精巢最少。通过电镜进一步观察发现,WSSV粒子只存在于精巢、输精管和精囊的结缔组织中,而在其他组织和生殖细胞中均未发现病毒粒子。其中,精巢中WSSV粒子存在于精巢内两个生精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输精管中WSSV粒子存在于管壁的结缔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邓敏  何建国  吕玲  左涛  龙綮新  陈兆明  
通过分离纯化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粒子 ,抽提病毒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或SalⅠ酶切后 ,克隆入质粒pBluescriptⅡKS中 ,从而建立了WSSV部分基因组文库。估计WSSV基因组DNA在16 5kb以上。将WSSVEcoRⅠ克隆片段标记制备为探针 ,进行Southern杂交、打点杂交和原位杂交 ,其结果证明了克隆片段对WSSV特异 ,并为检测WSSV提供了方法。通过对部分基因组文库序列分析发现 ,WSSV核酸序列与已知杆状病毒核酸序列的同源性低 ,与GenBank中已有病毒核酸序列比较都无较大同源性 ,说明WSSV不属于杆状病毒科 ,目前只能列为未分类的无脊椎动物病...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雷质文  黄倢  寇运同  战文斌  俞开康  
本文主要依据1993年以来关于白斑综合症(WSS)的研究结果,对白斑综合症的致病因子与暴露、生物标志与生物学效应、易感性、预防策略进行综合评述,以期为有效控制WSS疫情、重振对虾养殖业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邓康裕  史晓丽  张莹雪  孟宪红  孔杰  罗坤  栾生  
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CAspAsE2基因CDNA序列全长,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CAspAsE2基因全长为1517 bp,开放阅读框长924 bp,5'非编码区长78 bp,3'非编码区长515 bp,命名为FCCAsp2。推测该基因编码30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4.21 ku,理论等电点为7.62。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FCCAsp2基因与凡纳滨对虾CAspAsE2和斑节对虾CAspAsE的相似性分别为88%和80%,与其他节肢动物CAspAsE家族基因聚为一类。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FCCAsp2基因在肝胰腺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肌肉中表达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晓玲  史成银  黄倢  张立敬  
于 1996~ 1998年采用DNA斑点杂交法 ,完成了共计 836份养殖对虾 ,2 13份对虾饵料和环境生物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 ,对虾在每年的 4~ 10月都可检测出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 ,6月出现最高峰 ,阳性检出率达到 4 2 .6 % ;其次 ,为 7月和 5月 ,分别达 31.6 %和 2 4 .5 %。在对虾不同生长阶段 (包括亲虾、各期幼体、仔虾、幼虾及成虾 )均可检出WSSV ,其中以仔虾的带毒率最高 ,达 36 .4 % ,其次为糠虾幼体 ,达 34.6 %。体长范围 1.1~ 2 .0cm的仔虾阳性率最高 ,其次体长为 5 .1~ 6 .0cm的幼虾样品。检测的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素红  张天时  孟宪红  孔杰  
一个包括42个全同胞家系的中国对虾选育群体,荧光标记后每个家系各取40尾健康个体混养,自然发病并确认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syndrome virus,W SSV)。发病1周后将所有个体取出,统计各家系的存活率,并对活体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进行W SSV检测。对存活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个家系的存活率在60%以上,7个家系的存活率在20%以下;存活率与第一次扩增阳性率、第二次扩增阳性率呈不显著负相关。第一次扩增阳性率与第二次扩增阳性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合两次扩增的阳性率分析得出:青岛野生群体内自交产生的一个家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洪玉  张天时  孔杰  罗坤  常亚青  
以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实验材料,分别投喂配合饲料、蚯蚓、蛤蜊、蝇蛆等四种饵料,利用生长和抗病性指标综合评价蚯蚓和蝇蛆作为中国对虾饵料的可行性。生长实验前测定每个实验组的初始体长和体重,养殖40 d后再次测定生长指标,之后,分别投喂不同毒饵量进行人工感染实验。方差分析表明:投喂4种饵料后,蛤蜊组生长最快,其次是蚯蚓,再次是蝇蛆,最后是配合饲料,各组之间对虾体长增长差异显著(P<0.05),体重增长差异极显著(P<0.01)。利用线性固定模型分析不同饵料及不同病毒量感染下对中国对虾存活率的影响,其中蚯蚓组存活率最高,配合饲料组存活率最低,并且蚯蚓组存活率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战军  孟宪红  孔杰  单从文  罗坤  栾生  常亚青  
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能否产生类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将健康的中国对虾接种经不同辐照强度γ射线灭活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wpot wyndrome virus,WSSV),连续投喂接种20 d后,对其存活个体进行抗WSSV性能测试,检验其存活情况。结果显示,至216 h实验组(射线辐照剂量分别为5 kGy、10 kGy、15 kGy和20 kGy)存活率分别为45.5%、54.2%、68%和65.4%,存活对虾的病毒携带量分别为(14.0±11.9)、(14.1±4.3)、(24.5±15.0)和(15.1±7.8)copies/ng DN...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李旭鹏  史晓丽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董丽君  孟宪红  
本研究分别对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Litopenaeus vannamei‘Renhai No.1’)和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Fenneropenaeus chinensis‘Huanghai No.2’)在3种温度条件下(24℃、28℃和32℃),采用单尾定量口饲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方法进行感染实验,比较2种对虾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对WSSV的耐受性差异(L代表凡纳滨对虾,F代表中国明对虾)。结果显示,L-24℃和F-24℃组的平均存活时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建梅  唐小千  战文斌  
为了鉴定对虾白斑病综合征病毒(WSSV)囊膜蛋白VP110在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鳃细胞中的结合蛋白,运用pET-32(a)+载体构建了1段含RGD模体的截短VP110原核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后获得分子量为41 kD的截短重组VP110蛋白(rVP110)。以rVP110作为诱饵蛋白,运用pull-down实验结合蛋白质谱分析鉴定rVP110结合蛋白,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鳃细胞中的肌动蛋白和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与rVP110具有结合作用。利用PCR扩增中国明对虾AK编码基因,将其与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李旭鹏  史晓丽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董丽君  孟宪红  
本研究分别对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Litopenaeus vannamei‘Renhai No.1’)和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Fenneropenaeus chinensis‘Huanghai No.2’)在3种温度条件下(24℃、28℃和32℃),采用单尾定量口饲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方法进行感染实验,比较2种对虾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对WSSV的耐受性差异(L代表凡纳滨对虾,F代表中国明对虾)。结果显示,L-24℃和F-24℃组的平均存活时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卢霞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孟宪红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向东  黄倢  战文斌  
 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患病对虾组织中提取 WSSV,应用 SDS PAGE对 WSSV结构蛋白进行了分析。采用12%分离胶,将WSSV样品煮沸5 min,应用SDS PAGE分离了WSSV的中低分子量结构蛋白,并将该结果与其他学者已发表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首次通过延长样品煮沸时间,采用8%分离胶,应用 SDS PAGE分离到了 WSSV 100 kD以上的 13 条高分子量结构蛋白,计算出了每条蛋白带的分子量及其在总蛋白中的百分含量。其中 WSSV高分子量结构蛋白的分离丰富了WSSV的研究范围,对今后深入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