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1)
- 2023(9460)
- 2022(8157)
- 2021(7691)
- 2020(6682)
- 2019(15633)
- 2018(15499)
- 2017(28946)
- 2016(16183)
- 2015(18853)
- 2014(19123)
- 2013(19046)
- 2012(18069)
- 2011(16494)
- 2010(16551)
- 2009(15463)
- 2008(15580)
- 2007(14073)
- 2006(12024)
- 2005(10955)
- 学科
- 济(69023)
- 经济(68949)
- 管理(40488)
- 业(37511)
- 方法(32226)
- 数学(29039)
- 数学方法(28819)
- 企(28465)
- 企业(28465)
- 中国(21461)
- 农(19122)
- 财(16535)
- 学(15863)
- 贸(15532)
- 贸易(15527)
- 易(15167)
- 制(14527)
- 业经(12313)
- 农业(12048)
- 地方(12005)
- 银(11729)
- 银行(11685)
- 行(11266)
- 融(11125)
- 金融(11117)
- 体(10886)
- 和(10268)
- 环境(9711)
- 理论(9524)
- 务(9096)
- 机构
- 大学(240792)
- 学院(237564)
- 济(103008)
- 经济(100980)
- 研究(90847)
- 管理(84466)
- 理学(71908)
- 理学院(71042)
- 管理学(69794)
- 管理学院(69361)
- 中国(69214)
- 科学(56294)
- 京(52656)
- 所(48222)
- 农(47533)
- 财(45950)
- 研究所(44205)
- 中心(40514)
- 农业(37949)
- 业大(37723)
- 财经(36545)
- 江(35645)
- 北京(33816)
- 经(33326)
- 经济学(33145)
- 院(32618)
- 范(31143)
- 师范(30705)
- 经济学院(29990)
- 州(27703)
- 基金
- 项目(156479)
- 科学(120571)
- 基金(112799)
- 研究(111838)
- 家(100814)
- 国家(100046)
- 科学基金(82185)
- 社会(69995)
- 社会科(66260)
- 社会科学(66241)
- 省(59215)
- 基金项目(58639)
- 自然(52322)
- 划(51558)
- 教育(51353)
- 自然科(51091)
- 自然科学(51068)
- 自然科学基金(50179)
- 资助(47847)
- 编号(44445)
- 成果(37539)
- 重点(36419)
- 部(35888)
- 发(34404)
- 课题(31888)
- 创(31749)
- 科研(30623)
- 中国(30355)
- 创新(29956)
- 教育部(29919)
- 期刊
- 济(111470)
- 经济(111470)
- 研究(71376)
- 中国(49144)
- 学报(44308)
- 农(42760)
- 科学(37948)
- 财(35615)
- 大学(32061)
- 学学(30264)
- 管理(29160)
- 农业(28802)
- 教育(25108)
- 融(21329)
- 金融(21329)
- 技术(19787)
- 经济研究(19306)
- 财经(18672)
- 业经(16539)
- 业(16402)
- 经(16190)
- 问题(15511)
- 贸(14789)
- 世界(13153)
- 国际(12894)
- 版(12471)
- 技术经济(11830)
- 统计(11723)
- 图书(10755)
- 理论(10598)
共检索到359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何玉英 刘萍 李健 孔杰 王清印
运用RAPD技术分析了中国明对虾第3代、第4代和第5代人工选育群体各2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筛选的20个10bp的随机引物中,16个引物产生了稳定性好和可重复性强的谱带。共检测到103个位点,其片段长度在250~2000bp之间。3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是37.86%、36.89%和33.01%,平均遗传多态度分别为0.189、0.208和0.163。群体间的遗传变异(Hsp Hpop/Hsp)平均为0.294。由此可见,70.6%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而29.4%的变异则是来自于群体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军 王清印 孔杰 孟宪红 曹家旺 王明珠 冯亚萍 吕丁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Wild Population,WP)和“黄海2号”第10代选育群体(Breeding Population,BP)的遗传多样性,以检测累代人工选育对中国明对虾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462个等位基因,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数(N_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_e)分别为344个和229个,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180.964。野生群体和选育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852和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春艳 孔杰 孟宪红 刘萍 张秀梅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取自辽东湾、渤海湾、海州湾、乳山湾及海洋岛5个群体的中国对虾共95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4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出103个位点(200~2500bp),各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在31.07%~34.95%之间。遗传距离显示中国对虾群体间有一定遗传分化,其中辽东湾和乳山湾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0742),而辽东湾和渤海湾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243),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2083。整体来看,中国对虾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遗传多态度为0.1621。用UPGMA对5个群体进行聚类分析,构建谱系关系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何玉英 刘萍 李健 孔杰 王清印
采用RAPD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第一代和第六代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分化进行了分析。在2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引物,共扩增出89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分别为34和30条,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8.2%和33.71%。对2群体的遗传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2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为0.1408,属中等程度分化;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平均为0.197,由此可见,80%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而近20%的变异则是来自于群体间;第六代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和遗传多态度均低于第一代群体,这可能与人工定向选育过程中注重经济性状有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军 王清印 孔杰 孟宪红 曹家旺 王明珠 冯亚萍 吕丁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Wild Population,WP)和‘黄海2号’第10代选育群体(Breeding Population,BP)的遗传多样性,以检测累代人工选育对中国对虾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462个等位基因,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344个和229个,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180.964。野生群体和选育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852和0.81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岳志芹 王伟继 孔杰 戴继勋
利用AFLP技术对连续4年选育的中国对虾抗白斑病毒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并比较了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对遗传学参数的影响。7个EcoRⅠ/MseⅠ引物组合共产生350个位点,其中202个为多态位点。4代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9.4286%,41.4286%,33.4286%,39.1429%,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197,0.1259,0.1133,0.1249;4代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831,0.1917,0.1702,0.1896。遗传多样性水平除了第3代群体标本明显较低外,其它3代甚为接近,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比较了Nei分析、Shannon信息指数分...
关键词:
中国对虾 AFLP 遗传变异 抗病群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健 刘萍 何玉英 宋全山 牟乃海 王清印
中国对虾经过连续6代的群体选育,表现出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良的经济性状。选育群体的体长比对照平均增长8.40%,体重增长26.86%。抗逆性强,发病率不足10%,而未经选育的对照池发病率在40%以上。对不同世代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1)同工酶:在13个基因位点中,MDH 2、GPI、MPI、PGM 2和PGM 3五个位点呈多态。PGM 3位点上的变异程度最高,其等位基因频率呈递减趋势,选育群体在MPI位点上发现c基因,其等位基因频率呈递增趋势,其平均观察杂合度呈依次递减趋势。(2)RAPD:对5个世代进行了RAPD分析,各世代间多态性比例呈下降趋势,F6代保持了F5水平。遗传分化指数Gst除F...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朝霞 李健 王清印 何玉英 刘萍
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海1号”人工选育群体和野生群体进行11项形态性状的测定,采用方差分析和2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2个群体的外部形态特征。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表明,2个群体在部分形态特征上表现出明显差异,主要反映在选育对虾的腹节1及腹节总长度增加,但头胸甲及腹节1的宽度降低。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分别为:主成分1为18.14%,主成分2为15.09%,主成分3为11.09%,主成分4为9.53%,累积贡献率为53.85%。分析结果显示,2个群体在横向体型因子方面差异最明显,结果与显著性检验的结论基本一致。判别分析显示,2个对虾群...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形态特征 多元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晓静 王伟继 孔杰 孟宪红 田燚 孟鹏 毛连菊
由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单对杂交亲本(G♀和G♂)及其F2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中国明对虾RAPD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109个引物共产生284个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位点,符合1∶1孟德尔分离类型的位点共234个,符合3∶1孟德尔分离类型的位点50个。利用拟测交理论分别构建中国明对虾雌虾、雄虾的遗传连锁图谱。107个1∶1分离标记分布于雌虾连锁图谱中,包括31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1 406.1 cM,所有标记间的平均间隔为18.5 cM;91个1∶1分离标记分布于雄虾连锁图谱中,包括26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1 187.7 cM,所有标记间的平均间隔为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宝祥 孔杰 罗坤 栾生 刘宁 孟宪红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与近交群体、引进群体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差异,本实验利用家系标准化构建方法构建了选育群体、引进群体和近交群体家系,开展共同养殖环境下的生长和存活性能测试实验,分析了三个群体的体质量、存活率和近交衰退情况。结果表明,选育群体收获体质量与引进群体、全同胞近交一代群体体质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广侠 孔杰 孟宪红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为评估中国明对虾生长及抗WSSV能力与中国明对虾WSSV携带量之间的相关性,实验对130个中国明对虾家系进行生长及抗WSSV性能测试,对收集到的中国明对虾生长和抗病数据,输入"水产动物育种分析与管理系统"数据库,利用综合选择指数法估计中国明对虾各个家系的育种值。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出生长育种值最大的5个家系和最小的5个家系、抗WSSV育种值最大的5个家系和最小的5个家系,分别检测上述20个家系的亲虾、养殖50 d及170 d中国明对虾的WSSV携带量。结果显示,亲虾、50 d中国明对虾及170 d中国明对虾的WSSV携带量分别为0.190 8、0.286 6和0.232 9 copies/ng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谭树华 王桂忠 艾春香 林琼武 李少菁 管卫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RAPD方法对厦门养殖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Fabrici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9种同工酶共检测到21个座位,其中多态座位13个,多态座位比例为61.90%,预期杂合度0.151,观察杂合度0.120,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208,存在杂合子缺失。经χ2拟合度检验,多数座位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表明群体未达到随机交配。14个10 bp引物共获得了83个标记,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数为2~11个,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93个座位,其中多态标记数68个,多态位点比例为81.93%,杂合度为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凤娇 孟宪红 傅强 栾生 隋娟
本研究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2b-RAD)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海2号" 2015~2017年3个连续选育世代(G9~G11)的亲本群体、共649个个体进行了简化基因组测序,并对这3个亲本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在3个选育世代中共获得66985个SNP位点。遗传分析的结果显示,G9~G11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1439、0.1587和0.1674,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1388、0.1515和0.1609,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1241、0.1360和0.1430。G9~G11亲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整体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F检验显示,3个世代总的Fst值为0.0061,G9~G11相邻世代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弱(G9~G10为0.0029, G10~G11为0.0026),表明相邻世代的遗传距离逐渐减小。3个世代间基因交流充分,基因流为62.91~94.63。本研究表明,人工定向选育工作的推进对中国明对虾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固定的选择压力下(4%~5%),亲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无降低的趋势,中国明对虾选育群体遗传分化小,遗传结构趋向稳定。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制定中国明对虾选育计划提供基础遗传数据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国强 董双林 王芳 穆迎春 董少帅 刘相义
采用能量收支推算方法,计算了中国明对虾的呼吸能量消耗,并计算了中国明对虾摄食配合饵料后其生长的呼吸能消耗。不同规格的中国明对虾的呼吸能与增重的关系都可以用线性方程Re=r×G+k很好地描述,所有规格对虾的呼吸能(Re)与增重(G)和体重(W)的复合关系可用方程Re=r×G+b×Wc很好地拟合。不同大小中国明对虾摄食配合饲料时每增长1g湿重、1g干重、1g蛋白质、1kJ能量的呼吸能消耗相应范围分别为12.660~17.785kJ、21.600~31.292kJ、31.572~45.537kJ、1.089~1.453kJ。但中国明对虾摄食不同饵料后,单位体重增长的能耗在不同饵料投喂的对虾间存在显著...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肖广侠 宋文平 郭彪 高燕
对渤海湾放流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收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3 232尾中国对虾,对其体长、体重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渤海湾中对虾体长体重成幂指数关系:♂:W=6.8×10-6L3.076 2;♀:W=5.8×10-6L3.115 3;(2)同大多数其它对虾种类一样,中国明对虾也表现雌雄生长的差异。养殖前期,雌雄虾的体长、体重生长差异不明显,雄虾略高于雌虾,在49.1 d之后,雌虾生长速度高于雄虾;雄虾生长拐点出现在120.0 d左右,雌虾体重的生长拐点出现在155.3 d左右;(3)采用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
关键词:
渤海湾 中国明对虾 生长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工选育中国对虾两个群体WSSV感染相关免疫与生化因子的变化
“黄海1号”中国明对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中国沿海日本囊对虾5个地理群体间形态差异比较分析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育种核心群体在连续排污养殖模式下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分析
用微卫星DNA技术对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周氏新对虾群体雌雄性比例变化的分析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选育群体与杂交群体遗传多样性差异及其在低温条件下生长性能的比较
凡纳滨对虾多个引进群体的杂交配合力分析
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和养殖群体的PCR-RFLP分析
四种不同引进群体的凡纳滨对虾种虾形态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