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8)
2023(15399)
2022(13027)
2021(12574)
2020(10421)
2019(24162)
2018(23822)
2017(43919)
2016(24961)
2015(28238)
2014(28068)
2013(27141)
2012(24885)
2011(22752)
2010(22390)
2009(19915)
2008(19217)
2007(16404)
2006(14222)
2005(12437)
作者
(70820)
(58842)
(58437)
(55605)
(37349)
(28253)
(26446)
(23258)
(22608)
(20835)
(19926)
(19906)
(18591)
(18467)
(18229)
(18086)
(17969)
(17577)
(16767)
(16712)
(14834)
(14485)
(14053)
(13282)
(13092)
(13015)
(13011)
(12930)
(11745)
(11700)
学科
(89493)
经济(89394)
管理(62582)
(58659)
(47014)
企业(47014)
方法(42896)
数学(37907)
数学方法(37539)
中国(31262)
(24468)
教育(23119)
(22465)
(21229)
(19473)
贸易(19465)
(19003)
业经(18854)
理论(16972)
农业(16274)
地方(15934)
技术(15579)
(15093)
环境(14441)
(13943)
(13017)
银行(12954)
(12794)
财务(12733)
财务管理(12714)
机构
大学(347364)
学院(341222)
(132430)
经济(129688)
管理(128732)
研究(122999)
理学(112849)
理学院(111462)
管理学(109454)
管理学院(108842)
中国(84829)
科学(77876)
(75740)
(62816)
(60270)
研究所(58294)
(56358)
业大(54639)
中心(53230)
(52904)
师范(52384)
北京(48657)
农业(47846)
(47641)
财经(46591)
(44075)
师范大学(43144)
(42809)
教育(40808)
经济学(40147)
基金
项目(240807)
科学(189269)
研究(175956)
基金(173138)
(153617)
国家(152262)
科学基金(128192)
社会(109175)
社会科(103242)
社会科学(103217)
(93063)
基金项目(91753)
教育(86786)
自然(84089)
自然科(82138)
自然科学(82112)
(81800)
自然科学基金(80653)
编号(71719)
资助(71046)
成果(59051)
重点(55554)
(54999)
课题(52175)
(51961)
(50281)
教育部(47142)
创新(46735)
科研(46272)
大学(45284)
期刊
(134761)
经济(134761)
研究(104862)
中国(69439)
教育(63367)
学报(60828)
(53529)
科学(53454)
大学(45502)
管理(44163)
学学(41880)
(39582)
农业(37758)
技术(31274)
(23426)
金融(23426)
经济研究(23044)
财经(22254)
业经(21092)
(20373)
(19083)
问题(17722)
图书(17343)
科技(17068)
职业(16454)
(16187)
业大(15874)
(15235)
技术经济(14941)
理论(14742)
共检索到490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若松  薛媛  
《妇女杂志》作为近代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女性教育类杂志对中国早期女子职业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开设的众多专栏,为女性提供职业基础教育知识;在女性职业教育的理论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而富有争鸣的讨论,为中国早期女子职业教育与世界女子职业教育的交流作出了积极探索;充分利用传媒优势,缔造女性从业者教育交流的平台;充分利用文学艺术审美功能,潜移默化地对女性的职业教育和职业选择进行引导。尽管《妇女杂志》中有关女子职业教育问题的内容既未成系统又众说纷纭,但却实质性地推动了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慧梅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女性权益高涨,以提倡"新贤妻良母"为宗旨的《妇女杂志》遭到舆论猛烈抨击,商务印书馆不得不对编辑作出调整。1921年10月周建人出任"帮同编辑",他与主编章锡琛联手,调整《妇女杂志》办刊宗旨、变革文体和栏目,扩充作者队伍,刊发一系列专号,使《妇女杂志》一跃成为新文化运动后的新女性话语主阵地。周建人以"克士"、"高山"、"乔峰"等笔名,在《妇女杂志》上发表百余篇文章,集中讨论女性独立人格、职业、婚恋自由和新性道德伦理,引领《妇女杂志》妇女问题讨论的潮流,成为名噪一时的妇女问题专家。其直白通俗的语言风格、紧跟社会思潮的敏锐视角及对社会热点女性问题的讨论,为扩大《妇女杂志》读者群体、提升它的社会影响力注入直接助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佩  
各级政府主导的城市化使失地妇女从乡村转移到城镇,从熟谙的涉农行业向陌生的非农行业流动。由于落伍的文化技能、狭窄的就业机会和缺失的就业保护,使她们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和挑战。接受职业教育是实现失地妇女向上社会流动的最佳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鲁洁  
妇女地位提高与中国高等教育鲁洁妇女地位的提高是与人类文明进展相一致的一种文化过程。与妇女受教育状况的巨大改善相联系,本世纪全球妇女地位迅速提高已明显表现为政治参与、经济生活、家庭结构和文化表达等主要方面。有关妇女解放运动的消极方面是形成了妇女的传统观...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欢  
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教育杂志》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本杂志。《教育杂志》对我国早期图书馆事业十分重视,刊载了大量与图书馆有关的图片、报道及研究论文等,文章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教育杂志》对我国早期图书馆事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启蒙了国人的现代图书馆观念,促进庚子赔款用于图书馆事业,奠定我国儿童图书馆学研究基础,开启现代图书馆学本土化进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美和  
新技术对中国妇女就业的影响周美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管理科学研究所教授)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技术的变革改变了工业部门中的就业机会,也改变了许多部门的工作性质。这既为妇女提供了新的机会,也对妇女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形成了新的挑战。1.新的机会。统计表明...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昕  
妇女占中国人口的一半。在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 ,研究并满足妇女的信息需求应成为中国图书馆工作者的一项光荣使命。本文从时代背景、现实状况、发展目标等方面对当前中国妇女的信息需求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透视 ,分析了妇女信息需求的特征 ,并指出为满足这些需求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曾雨荪  
民国初期,女性报刊是女性自我表达、社会参与的重要媒介,报刊上登载的图书广告重构着女性的阅读空间,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变迁的生动反映。《香艳小品》《香艳杂志》《中华妇女界》是民初具有代表性的女性报刊,文章以三种女性报刊所登载的图书广告为研究对象,从图书广告的时代背景、内容倾向、阅读人群、推广策略等多维度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探究民初女性报刊图书广告对民初女性阅读产生的影响,以为当代图书广告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勤  
老年妇女是老年人口中比例较大的群体,由于自身属性及生理特点,她们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与男子不同的地位,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问题。对我国老年妇女的现状、发展趋势、面临的困难予以专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老年人口的女性化及女性人口的超前老化 从世界范围看,人口的性别比总是围绕在100上下波动,但在老年组,性别比曲线向100平衡线以下跌落,到了80岁以上高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会广  张耀宇  
由于农村妇女在城乡劳动力迁移中相对滞后,妇女群体出现了留守务农与外出务工的二元职业分化现象。本文基于2010年江苏省部分区域农户层面调查数据,以农村妇女职业分化的视角探究农民家庭分化所导致的土地流转意愿,在文献评论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工作假说,即农村妇女的二元职业分化,使各自家庭有其不同的土地流转决策逻辑。通过描述性统计、t检验、Probit与Bi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本文的工作假说。研究结果表明:妇女留守务农与外出务工两类样本在职业分化上造成的家庭土地流转意愿差异明显,妇女职业分化变量对家庭是否流转土地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分工性别下的角色定位使妇女在家庭土地资源配置上有着异于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莉芳   卢荷  
妇女教育不仅是衡量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也是直接影响妇女能否广泛参与社会,发挥其社会职责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教育发展,展现了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这一发展历程反映了从“家庭化”、“半社会化”到“社会化”的妇女教育历史演进,实现了妇女教育的社会化、现代化转型。妇女教育实践和妇女教育思想互利共生,中国共产党妇女教育实践深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以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经世致用妇女教育思想、系统化妇女发展思想为代表的多维妇女教育理论体系,构成了妇女教育发展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基础,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中国共产党妇女教育理论回应了近代以来中国教育与文化理论需求上的重大主题,形成了妇女教育的中国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及其中国化为理论指导,坚持纳入国家经济社会总目标,坚持经世致用妇女教育思想的时代转向,坚持科学的妇女解放教育认识,具有面向世界与未来的强大生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慧芳  
教育是中国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黄慧芳一、“妇女解放”之新起点“妇女解放”是一个相当宽泛的口号。世界各国国情及妇女情况各异,“妇女解放”的含义及要求的标准不一样;即使在同一国家,由于不同地区的历史背景、社会变迁、文化传统等的差异,“妇女解放”的起点亦不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洪松  Yinshan Tang  霍学喜  
留守妇女,也称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后单独或与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口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外出劳动力的主体是男性,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群体。留守妇女是中国式留守的又一典型代表。鉴于留守妇女在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作者以2012年中国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调查为研究基础,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与西方女性的幸福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条件、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是否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丁  田思钰  
未婚先孕和婚前流产不仅反映中国青年婚姻和性相关的观念、实践的变化,也意味着潜在的健康威胁与公共服务需求。文章针对既有研究的数据偏差和理论不足提出改进的数据采集方案与解释框架,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生育史信息,对流动人口未婚先孕水平和模式进行探索,并采用竞争性风险事件史模型验证了婚前流动对未婚先孕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流动妇女中有20%25%会经历以生育结束的未婚先孕,加上以流产结束的部分,未婚先孕发生率会更高;婚前流动会显著提高未婚先孕几率;初次外出时年龄越小,流出时间越长,未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丁  田思钰  
未婚先孕和婚前流产不仅反映中国青年婚姻和性相关的观念、实践的变化,也意味着潜在的健康威胁与公共服务需求。文章针对既有研究的数据偏差和理论不足提出改进的数据采集方案与解释框架,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生育史信息,对流动人口未婚先孕水平和模式进行探索,并采用竞争性风险事件史模型验证了婚前流动对未婚先孕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流动妇女中有20%~25%会经历以生育结束的未婚先孕,加上以流产结束的部分,未婚先孕发生率会更高;婚前流动会显著提高未婚先孕几率;初次外出时年龄越小,流出时间越长,未婚先孕几率越高;婚前流动经历对农业户籍、教育水平较低的流动妇女发生未婚先孕的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