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4)
- 2023(16897)
- 2022(14204)
- 2021(13192)
- 2020(10818)
- 2019(24600)
- 2018(23899)
- 2017(44965)
- 2016(23753)
- 2015(26460)
- 2014(26208)
- 2013(25758)
- 2012(23924)
- 2011(21760)
- 2010(21456)
- 2009(19683)
- 2008(18799)
- 2007(16022)
- 2006(14272)
- 2005(12969)
- 学科
- 济(120175)
- 经济(120077)
- 管理(63944)
- 业(59435)
- 企(45999)
- 企业(45999)
- 方法(45592)
- 数学(39661)
- 数学方法(39256)
- 中国(34144)
- 地方(29755)
- 农(28940)
- 业经(24358)
- 财(22656)
- 学(20928)
- 贸(20922)
- 贸易(20907)
- 易(20246)
- 农业(20057)
- 环境(17932)
- 制(17914)
- 地方经济(17291)
- 融(16884)
- 金融(16882)
- 银(16502)
- 银行(16488)
- 发(16071)
- 行(16041)
- 和(15609)
- 理论(15356)
- 机构
- 学院(337884)
- 大学(337420)
- 济(153299)
- 经济(150611)
- 管理(129593)
- 研究(121960)
- 理学(111476)
- 理学院(110156)
- 管理学(108478)
- 管理学院(107827)
- 中国(93112)
- 京(71677)
- 科学(70443)
- 财(66256)
- 所(59485)
- 中心(55216)
- 研究所(53947)
- 财经(53188)
- 农(49301)
- 江(49178)
- 经济学(48554)
- 经(48552)
- 范(46987)
- 师范(46571)
- 北京(45665)
- 院(44321)
- 业大(44054)
- 经济学院(43465)
- 财经大学(39607)
- 州(38903)
- 基金
- 项目(227806)
- 科学(182932)
- 研究(169232)
- 基金(168738)
- 家(146520)
- 国家(145379)
- 科学基金(126028)
- 社会(112560)
- 社会科(107017)
- 社会科学(106997)
- 基金项目(88869)
- 省(86548)
- 自然(78562)
- 教育(77133)
- 自然科(76759)
- 自然科学(76743)
- 自然科学基金(75387)
- 划(73606)
- 资助(68490)
- 编号(66431)
- 发(54451)
- 成果(52637)
- 重点(51966)
- 部(51692)
- 国家社会(48290)
- 创(47505)
- 课题(46180)
- 教育部(45042)
- 创新(44543)
- 发展(44148)
- 期刊
- 济(172427)
- 经济(172427)
- 研究(104418)
- 中国(67444)
- 管理(48947)
- 财(48858)
- 科学(46838)
- 学报(45590)
- 农(44806)
- 大学(35953)
- 教育(35375)
- 学学(33765)
- 融(31573)
- 金融(31573)
- 农业(31519)
- 技术(30486)
- 经济研究(29016)
- 业经(26877)
- 财经(26709)
- 经(23255)
- 问题(22459)
- 贸(19050)
- 世界(18075)
- 技术经济(17573)
- 业(17336)
- 国际(17098)
- 资源(16833)
- 统计(16643)
- 商业(15416)
- 策(15031)
共检索到511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鹏杨 章乐文 乔花飞 田里
该文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构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泰尔指数等,对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和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且提升缓慢,由0.194增长到0.306,创新和开放系统是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2)空间上呈现“同群效应”,大多为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且正向“同群效应”有所强化。3)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泰尔指数由0.055下降至0.019,整体协调性有所改善,但区域之间存在一定“马太效应”。北部沿海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属于曲折波动型差异,东北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和东部沿海经济区属于同频共振型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丹 王涛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区域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对中国31个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描述了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其动态趋势。通过采用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收敛特征进行验证,反映了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且空间相关的问题,得出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收敛效应显著的基本结论,提出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加强绿色协调共享发展的科学谋划和提高开放与创新成效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新发展理念下的空间格局优化与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或参考的研究目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丹 王涛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区域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对中国31个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描述了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其动态趋势。通过采用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收敛特征进行验证,反映了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且空间相关的问题,得出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收敛效应显著的基本结论,提出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加强绿色协调共享发展的科学谋划和提高开放与创新成效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新发展理念下的空间格局优化与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或参考的研究目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骏 谢晗进
近些年来,高速发展的数字金融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小影响,数字金融能否助力我国高质量发展?本文在深刻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然后借助2011-2017年全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并结合地级市层面的数字金融发展指数,探究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可以显著促进高质量发展。从数字金融的结构上看,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数字化程度的效应不显著;从区域上看,数字金融对各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为东北最强、中部其次、东部最弱,但对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从高质量发展的各个层面上看,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创新”、“开放”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共享”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协调”和“绿色”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在数字经济时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艺芳 王松茂
文章运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对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且有待提升,区域差异较为明显;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呈同类集聚态势,且该趋势不断加强。区位优势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逐渐加强,创新环境、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经济发达地区拉动作用较为明显。开放程度更能有力拉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宁楠 惠宁
文章借助CRITIC-熵权法测算了2012—2020年我国28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并借助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对影响效应特征进行探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地提高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且边际提升效应会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产业规模和产业集聚度的提高而递增,随着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先增后减。同时,这种提升效应具有非均衡性,在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四个维度中,仅对创新和共享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三大地区中,对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效果最强,而对中部地区未见显著影响;在空间上,对本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向作用显著,而对关联地区的文化产业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严旭阳
一、完整、准确理解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1)这是我们领悟新发展理念的基点,更是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完整、准确理解新发展理念,需要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联系起来学习和领悟。1.新发展阶段。要理解新发展阶段首先要理解新时代。
关键词:
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柴士改 向书坚
文章紧扣共同富裕的“共同”和“富裕”两大要点以及发展性、可持续性和共享性三个本质特征,基于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与实现程度指标体系,进而对2018—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共同富裕进程进行统计监测,研究发现:(1)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指数持续增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富裕程度持续提升;与实现过程指数增长的变化趋势相近,共同富裕实现程度指数也在稳步上升,发展成果共享稳步推进。(2)整体上,不同地区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指数与实现程度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由高到低分布。(3)与其他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分项指数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在技术指数、资本指数、创新指数、开放指数方面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人才指数起初较为领先,2019年起逐渐略低于中部与东北地区,并且显著大于西部地区;共享指数起初显著高于其他地区,逐渐略高于中部地区,直至四个地区无明显差异;绿色指数则始终显著低于西部地区;协调指数四个地区无显著差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强 李秋哲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挥旅游业赋能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高质量发展特征为框架,把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包括旅游业质量追赶、创新驱动、结构升级、绿色发展、共同富裕5个维度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评价法对2012-2021年中国省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时序动态测度,并进行空间可视化、差异测度以及集聚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经历了“提升-下降-恢复”三个阶段,新冠疫情冲击影响较大,但恢复势头良好。②10年间区域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2012-2019年,由京津、长三角领先发展,逐步转变为东部沿海到内陆递减;2020年,疫情冲击下呈现抱团发展;2021年,形成南强北弱的发展格局。③整体差异呈现“下降-上升-回落”态势;地区内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差异是地区内差异主要来源,西部地区差异扩大趋势明显。④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且呈波动状态。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特征稳定性较强,东部地区呈现高值集聚,西部与东北地区呈现低值集聚,中部地区江西、安徽已完成“低-高”集聚向“高-高”聚集态势转变,西部地区云南完成了“低-低”集聚向“高-低”集聚态势转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雨婧 唐健雄
文章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结合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2008—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合空间自相关和标准差椭圆方法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发现:2008—2018年,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但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较缓慢,各维度指数水平及变化形态均存在差异,东、中、西三大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递减,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东等为主力,以湖南、安徽等为辅助,其他地区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区域存在较弱的正向集聚性,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心位于河南,呈“东北-西南”分布形态,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满盈 高雅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质量日益成为衡量贸易强国的关键指标。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全球36个主要国家2010—2021年的服务贸易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质量排名由第14位上升至第11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从分维度指标来看,中国服务贸易的绿色和共享发展水平位于世界前列,但创新、协调和开放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最后,根据测度及比较的结果,结合新发展理念提出了推动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贸易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熵值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保平 宋雪纯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新发展理念包含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考量发现,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较为薄弱,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区域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国土利用空间布局不合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不合理的产业转移给生态环境带来负担;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我国带来了较大的贸易压力,而我国对外贸易相关制度尚未与新的开放格局相匹配;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等问题突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现路径在于进一步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加强协调发展的整体性,推进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建设,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军 边志强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维度37个具体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了2003-2018年115个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使用障碍度模型对评价指标障碍度进行了测度分析。进一步,从四大板块、不同成长阶段和不同资源类型的分类视角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进行了探讨,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刻画了发展差异及来源。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五大维度发展差异较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不一;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环保力度、提高创新产出、加强对外开放和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是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但同时也是重要突破口;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呈现逐步降低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区域总体差异产生的主要根源。本文可为全面科学认识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推动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大树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比较优势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不能还走专注数量和速度的老路。必须立足新阶段,走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维度。高质量发展具有五大本质特征:科技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基于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从构建和完善机制入手,转换驱动机制,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再创协同机制,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建立倒逼机制,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扩大开放机制,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完善包容机制,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桔 郑红玲
文章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标准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TOPSIS分析方法对我国2013—2017年30个省份及五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然后利用泰尔指数对高质量发展差异进行测算与分解;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五个维度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我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差异变大,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中部地区增速最快,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特征相似,西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各区域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五个维度对于不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同,创新和协调因素产生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