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0)
- 2023(14926)
- 2022(12751)
- 2021(11906)
- 2020(9829)
- 2019(22742)
- 2018(22367)
- 2017(42915)
- 2016(22871)
- 2015(25832)
- 2014(25672)
- 2013(25642)
- 2012(23632)
- 2011(21751)
- 2010(21555)
- 2009(20008)
- 2008(19215)
- 2007(16585)
- 2006(14820)
- 2005(13125)
- 学科
- 济(115401)
- 经济(115297)
- 管理(63981)
- 业(57949)
- 方法(48478)
- 企(47050)
- 企业(47050)
- 数学(42324)
- 数学方法(41885)
- 中国(28181)
- 农(25005)
- 地方(24085)
- 业经(22288)
- 学(22268)
- 财(22047)
- 贸(19405)
- 贸易(19395)
- 易(18817)
- 农业(16998)
- 制(16769)
- 环境(16592)
- 和(15612)
- 理论(15331)
- 地方经济(14729)
- 融(14539)
- 金融(14538)
- 银(14291)
- 银行(14256)
- 行(13733)
- 技术(13523)
- 机构
- 大学(340168)
- 学院(337098)
- 济(148052)
- 经济(145282)
- 管理(133210)
- 研究(118615)
- 理学(115668)
- 理学院(114361)
- 管理学(112484)
- 管理学院(111873)
- 中国(87709)
- 京(72184)
- 科学(71551)
- 财(63693)
- 所(59006)
- 研究所(54049)
- 财经(52196)
- 中心(51844)
- 农(49995)
- 经(47610)
- 业大(47369)
- 经济学(46420)
- 北京(46364)
- 江(46176)
- 范(44346)
- 师范(43986)
- 院(42761)
- 经济学院(41669)
- 农业(39097)
- 财经大学(38912)
- 基金
- 项目(230362)
- 科学(181916)
- 基金(170011)
- 研究(167139)
- 家(148229)
- 国家(147095)
- 科学基金(126438)
- 社会(108848)
- 社会科(103414)
- 社会科学(103388)
- 基金项目(89913)
- 省(86676)
- 自然(81079)
- 自然科(79194)
- 自然科学(79180)
- 自然科学基金(77771)
- 教育(75303)
- 划(73153)
- 资助(71377)
- 编号(65593)
- 成果(52570)
- 部(51637)
- 重点(50899)
- 发(49770)
- 创(46887)
- 国家社会(45983)
- 课题(45045)
- 教育部(44656)
- 创新(43856)
- 科研(43713)
- 期刊
- 济(162527)
- 经济(162527)
- 研究(102681)
- 中国(57621)
- 学报(51704)
- 科学(48990)
- 管理(48958)
- 农(45347)
- 财(44914)
- 大学(39425)
- 学学(37172)
- 农业(32285)
- 教育(30306)
- 技术(28177)
- 经济研究(27677)
- 融(26583)
- 金融(26583)
- 财经(25959)
- 业经(23885)
- 经(22340)
- 问题(21059)
- 技术经济(17844)
- 贸(17416)
- 业(16715)
- 世界(16536)
- 图书(16361)
- 统计(16285)
- 理论(15928)
- 科技(15152)
- 国际(15085)
共检索到491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魏敏
旅游经济效应的预测需要一个科学的方法,才能确保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提出的旅游经济效应预测评估的标准试图从预测的准确性和预测的涵盖性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中,以AIC准则选择适当的阶次后,再利用OLS估计此模型的参数,并以传统的t检验确定截距项是否显著为0。通过分析发现,优化后的AR检验程序不仅可以同时进行两种统计量检验,而且具有计算简单、可操作性强的优势。
关键词:
旅游经济效应 简单回归模型 模拟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德根
本文选取6个反映旅游经济状况的代表性指标,海外旅游接待人数、国内旅游接待人数、旅游创汇、国内旅游收入、旅游企业数量、旅游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利用具有全国可比性的权威性数据,计算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经济密度,采用顺位得分法排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经济位次,并对排定的位次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波
对于序列波动过于明显或不明显而引起的灰色理论挖掘困难是灰色预测与决策理论所关注的问题。文章首先对灰色算子的作用机理和预测精度检验的四种方法进行了阐述;然后选取一种灰色软化缓冲算子的1-3阶,以湖南省2006~2010年旅游业收入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预测;结合平均相对误差、灰色关联度、均方差比值和小误差概率值对三阶算子作出的预测结论进行了精度检验。
关键词:
缓冲算子 旅游经济 预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兴洋 徐虹 邱玮
近年来,随着交易中消费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对消费者权力的研究迫切需要深入和丰富。本研究借鉴以往消费者权力理论,利用扎根理论方法进一步解构权力的维度,并在此基础之上编制量表的测量题项。通过专家评价、题项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开发了消费者权力测量量表,应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分层回归和结构方程对量表的各项效度进行了检验。本文不仅为今后消费者权力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而且检验了消费者权力的实际效用,为消费者权力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撑。
关键词:
消费者权力 量表开发 效度检验 参与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晨 左冰
文章使用2002—2018年中国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证明中国旅游发展并没有导致鲍莫尔成本病假说所预测的后果,原因是由劳动异质性引致的"价格传导阻滞"现象阻断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正向带动旅游相对价格上涨的路径,中国剩余劳动力不断流向旅游业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机制。伴随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促使旅游业开始逐步显现"进步"特征,旅游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增强使"刚性"旅游需求逐渐恢复弹性,从而杜绝了旅游业成本病的发生。文章既肯定了旅游业在中国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就业压舱石"功能,也揭示出伴随人口红利消失,推动生产率提升实现高质量增长是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政策层面上中国应该充分发挥旅游价格竞争优势,推进旅游市场经济建设,提升旅游人力资本水平,发挥信息与通信技术对现代旅游业的助推作用,进一步促使中国旅游业向"进步"部门转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张晨
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主要在释放需求和创造供给方面对中国经济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然而,传统城镇化模式由于面临诸多约束,已经逐渐开始不符合现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发展规模和方式的提升与转型,旅游业引导的城镇化建设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挖掘城镇化建设潜力,并且也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型机制。因此,文章首次将旅游业纳入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旨在实证检验旅游业发展是否对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调节作用。文章采用中国1999—2014年的省际面板平衡数据,通过引入旅游业与城镇化变量的乘积项,运用多种面板数据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旅游业发展对城镇化作用中国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不仅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旅游业对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还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城镇化 旅游业 经济增长 调节效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张晨
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主要在释放需求和创造供给方面对中国经济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然而,传统城镇化模式由于面临诸多约束,已经逐渐开始不符合现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发展规模和方式的提升与转型,旅游业引导的城镇化建设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挖掘城镇化建设潜力,并且也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型机制。因此,文章首次将旅游业纳入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旨在实证检验旅游业发展是否对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调节作用。文章采用中国1999—2014年的省际面板平衡数据
关键词:
城镇化 旅游业 经济增长 调节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雪莹 刘祥艳
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汇率引入中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证实了1978—2015年期间中国入境旅游、GDP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上述三个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动态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入境旅游需求与GDP呈正相关,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负相关;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入境旅游需求与GDP存在单向因果关系,GDP不是中国入境旅游需求的格兰杰原因,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不是中国入境旅游需求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入境旅游 经济增长 汇率 协整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峰
文章利用1978~2006年的统计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即变参数协整关系;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估计很好地揭示了中国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变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冀雁龙 李金叶 赵华
在系统揭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内旅游经济增长影响更大。分地区异质性检验显示:在东部地区、在长江经济带,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地区带动效应,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具有产业驱动效应,能够正向影响旅游产业效率以及旅游产业结构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隋建利 刘金全
本文基于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增长率年度数据,利用非线性MS(M)-AR(p)模型,刻画中国旅游经济周期多阶段性的复杂动态变迁过程,并对未来三年内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可能走势及其所处区制进行预测。结论表明:(1)中国旅游经济周期处于"中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最大、持续性最强,处于"快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最小、持续性最弱,处于"低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居中、持续性也居中;(2)国内旅游经济在2000-2003年、2008-2010年处于"低速增长区制",在2004年、2011年处于"快速增长区制",在1996-1999年、2005-2007年、2012-2013年处于"中速增长区制";(3)国际旅游经济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叶林 王秋月 黄震方 吴燕妮
旅游经济韧性涉及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论文利用1998—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相关数据,在定量测度省域旅游经济韧性的基础上,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揭示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998—2020年中国旅游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个别年份的特殊事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旅游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中国旅游经济韧性时空演化具有不稳定性与空间集聚性特征,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经济韧性向高值区演化的概率较高,不同水平的旅游经济韧性总体上呈集聚分布。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交互主导因子的q值总体上大于单个影响因子的最大值,说明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总体上是“合力”作用的结果。东部地区旅游经济韧性总体上与旅游业内部要素关系密切,属于“内生驱动型”,中西部地区旅游经济韧性与外部社会经济要素关系密切,总体上属于“外生驱动型”,促进内外循环对提升区域经济韧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经济韧性时空演化机制研究可为客观认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区域旅游面对风险挑战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国军 蔡建东
文章采用旅游增加值剥离测算法估算2000~2008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单位的旅游产业增加值,并测量旅游产业增加值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幅度,旨在分析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结论有三:第一,我国旅游产业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速成长,波动较大且存在地区差异;第二,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以旅游产业作为先导产业的省份中,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较为显著;第三,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产业对GDP贡献率主要集中在3%~8%,而拉动系数则保持在0.5至1.5个百分点之间。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增加值 国民经济 贡献率 拉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贺小荣 史吉志 徐海超 杨贤美
旅游业的发展对建设美丽中国和贯彻生态文明战略至关重要,研究旅游发展的绿色经济效应具有必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以2007—2019年全国28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空间溢出视角对旅游发展的绿色经济效应进行检验,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异质性和效应边界。结论如下:(1)观察期内,我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波动上升,效率分布呈“东部>西部>东北>中部”格局,“中部塌陷”特征明显;在考虑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综合距离的情况下,旅游发展的绿色经济效应稳健性表现为溢出效应而非本地效应。(2)绿色经济效应空间异质性明显,溢出绿色经济效应呈中部>东北>东部>西部格局,西部本地和溢出绿色经济效应均显著,中部本地绿色经济效应表现为负向;效应不存在城市群和非城市群边界,均以溢出绿色经济效应为主。(3)绿色经济效应存在地理边界,1300km后本地绿色经济效应开始逐渐由负转正,溢出绿色经济效应开始衰减。研究内容为旅游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 张国鑫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旅游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区域旅游消费市场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区域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影响,数字经济对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旅游消费市场发展的驱动效果较强,对中部地区的驱动效果相对较弱;数字经济通过供给结构优化、旅游产业集聚和提升市场吸引力有效激发了旅游消费市场活力,进而促进了区域旅游消费市场规模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