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18)
- 2023(15091)
- 2022(12961)
- 2021(12067)
- 2020(9927)
- 2019(22992)
- 2018(22736)
- 2017(43712)
- 2016(23424)
- 2015(26361)
- 2014(26412)
- 2013(26426)
- 2012(24417)
- 2011(22239)
- 2010(22091)
- 2009(20332)
- 2008(19579)
- 2007(16921)
- 2006(15268)
- 2005(13590)
- 学科
- 济(116249)
- 经济(116140)
- 管理(65704)
- 业(59330)
- 企(47985)
- 企业(47985)
- 方法(47367)
- 数学(40942)
- 数学方法(40552)
- 中国(28796)
- 农(26011)
- 地方(24721)
- 学(24091)
- 业经(22873)
- 财(22238)
- 贸(19729)
- 贸易(19717)
- 环境(19255)
- 易(19104)
- 农业(17952)
- 制(17222)
- 和(16592)
- 理论(15977)
- 地方经济(15000)
- 融(14527)
- 金融(14526)
- 银(14491)
- 银行(14444)
- 划(14383)
- 行(13898)
- 机构
- 大学(344467)
- 学院(341504)
- 济(148965)
- 经济(146121)
- 管理(133851)
- 研究(122379)
- 理学(115810)
- 理学院(114451)
- 管理学(112608)
- 管理学院(111993)
- 中国(90732)
- 京(74094)
- 科学(73990)
- 财(64310)
- 所(61387)
- 研究所(56137)
- 中心(52998)
- 财经(52170)
- 农(51933)
- 业大(48321)
- 江(47710)
- 北京(47647)
- 经(47551)
- 经济学(46153)
- 范(45576)
- 师范(45192)
- 院(44257)
- 经济学院(41355)
- 农业(40447)
- 财经大学(38762)
- 基金
- 项目(231990)
- 科学(182926)
- 基金(170508)
- 研究(169226)
- 家(148888)
- 国家(147730)
- 科学基金(126397)
- 社会(109157)
- 社会科(103571)
- 社会科学(103544)
- 基金项目(90381)
- 省(87662)
- 自然(81072)
- 自然科(79157)
- 自然科学(79140)
- 自然科学基金(77741)
- 教育(75985)
- 划(74255)
- 资助(71045)
- 编号(66585)
- 成果(53700)
- 部(51848)
- 重点(51834)
- 发(50810)
- 创(47336)
- 课题(46150)
- 国家社会(45731)
- 教育部(44591)
- 创新(44285)
- 科研(44070)
- 期刊
- 济(166254)
- 经济(166254)
- 研究(104872)
- 中国(61589)
- 学报(52343)
- 科学(50407)
- 管理(49772)
- 农(46799)
- 财(46325)
- 大学(39671)
- 学学(37493)
- 农业(33077)
- 教育(32391)
- 技术(28618)
- 经济研究(27746)
- 融(27094)
- 金融(27094)
- 财经(25842)
- 业经(24355)
- 经(22272)
- 问题(21507)
- 技术经济(17958)
- 贸(17813)
- 业(17481)
- 世界(16908)
- 图书(15880)
- 理论(15751)
- 资源(15640)
- 国际(15639)
- 科技(15568)
共检索到504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凯 李娟 席建超
厘清旅游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及CO2排放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增长前提下的低碳旅游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采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1991~2010年中国旅游业的CO2排放量,并运用脱钩理论、ADF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辨识和分析了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样本区间内,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除2003年为未脱钩以外,其余年份均处于相对脱钩状态;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旅游经济增长构成CO2排放的Granger原因不显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孙姚
厘清旅游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对调控旅游业碳排放和发展低碳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统计年鉴数据,测算了长株潭地区2006—2015年间能源碳排放总量,并通过构建旅游经济与能源碳排放脱钩分析模型以及协整、因果关系检验,从时空维度分析了长株潭区域能源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耦合效应与机制。结果表明:2006—2015年间长株潭区域能源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能源碳排放量与旅游经济增长除2010年为强脱钩以外,其余年份均为弱脱钩状态;长株潭区域脱钩程度由北向南逐渐显著;2006—2010年间,能源碳排放与旅游经济增长脱钩状况空间差异较为明显,2011—2015年间空间差异缩小,且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旅游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量之间相互影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源碳排放量对旅游经济增长存在短期的促进关系,而旅游经济增长构成CO_2排放的Granger原因则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凯 李泳萱 易静 郑群明
针对服务业领域节能减排研究的不足,基于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的碳排放因子与核算方法,核算了1995—2010年中国服务业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运用脱钩理论、ADF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辨识和分析了服务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CO2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从能源消费结构和CO2排放量变动趋势上看,服务业能源消费主要依赖于石油、煤炭等高碳化能源燃料,CO2排放量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Tapio脱钩分析结果显示,服务业能源消费、CO2排放量与增加值之间的脱钩状况总体上呈现出逐步好转的态势,但仍有超过1/2的年份为扩张连结和扩张负脱钩状态,其脱钩状况亟需改善;协整分析结果显示,服务业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CO2排放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最后,就中国服务业能源消费CO2排放的调控重点、调控手段与调控方向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武娜 沈镭 钟帅 张超
晋陕蒙地区作为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能源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产生的大量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探讨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尤为重要。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即DPSIR模型,制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脱钩指标,构建脱钩模型分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并且运用GIS方法评价晋陕蒙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1997—2016年晋陕蒙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热点区和冷点区空间格局变化显著;②晋陕蒙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经历了从"弱脱钩"到"扩张连接、扩张负脱钩"再到"弱脱钩"的演变过程;③2002—2016年山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程度低于全国同期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颖洁 王爽
文章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运用综合指标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养老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耦合度状况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两产业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差异极化等导致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养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均值分别仅为0.33、0.36。(2)两产业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态势,但各省市耦合协调度等级存在明显差异。(3)江西、湖南两省的耦合协调度处于濒临失调水平,重庆、云南、贵州处于轻度失调水平,其余省市均处于不同等级的协调阶段。(4)养老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能够有效刺激和推动经济的增长。因此,为提高两产业发展水平和实现两产业耦合协调发展,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减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两产业协同发展;产业联动融合发展,延长产业价值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志超
[目的]为明晰黄河流域农业碳减排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实现农业碳排放与其经济增长间脱耦以及稳定的强脱钩状态。[方法]通过构建农业碳排放核算模型和农业碳排放经济效率模型,对1997—2021年黄河流域9省农业碳排放量排放进行测算,并在厘清流域内农业碳排放和农业增加值区域差异及公平性评价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探究农业碳排放系统和经济增长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和“脱钩”关系及演化特征。[结果](1)黄河流域9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了“持续上升—平稳达峰—持续下降”的“倒U型”波动变化,且在2015年达到峰值,“减肥减药”行动对于农业生产减碳减排起到正向作用,农业增加值始终处于持续上升的理想态势;(2)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经济效率指数具有较大区域差异,主要源于各省区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畜牧养殖规模和农业物质投入水平等方面;(3)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状态,基本实现了从初级失调向整体协调的转变,且表现为上游地区转变速率最快,中游地区整体速率居中,下游地区转变最具稳定性;(4)黄河流域各省区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状态,整体以弱脱钩和强脱钩等有利脱钩状态为主,表明在多情景下经济增长速度都要明显快于农业碳排放,且部分年份碳排放增速甚至为负的理想状态,表明各省份农业碳减排工作均取得积极成效。[结论]黄河流域9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已过峰值,实现了与其经济增长间脱耦以及有利脱钩状态,呈现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发展趋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宋慧林 宋海岩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选用1998~2009年数据研究了中国省域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中国省域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空间集聚性;旅游创新不仅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还通过空间传导机制对邻近区域的旅游经济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说明应充分重视创新在旅游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旅游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扩大旅游创新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和范围。
关键词:
旅游创新 旅游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赞才 龚艳青 罗文斌
探讨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能否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助于全面地认识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价值,发挥旅游经济的正向作用。本文使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测度了1999-2013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异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E-G两步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探讨了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异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旅游经济增长在各地区都呈现整体收敛趋势,城乡收入差距也整体呈现缩小趋势;全国及东、中、西部的旅游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异程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变异每增加1%,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变异就增加0.516 9%,说明旅游经济增长的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佳 王娟 奚一丹
本文构建了由效率、结构、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旅游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采用空间四分位图和区域重心分析模型,分析了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整体空间分布特征与动态变化状况;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2003—2012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集聚特征和演化态势,揭示不同省域之间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和依赖性;进一步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空间差异形成、空间关联演化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促进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整体提升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呈现出以东部沿海地区为核心,逐步向内陆腹地区域递减的趋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并呈现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齐子鹏 王颖
中国旅游经济历经以资源、资本为主要增长动力的30多年高速增长,正处于由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进步驱动的转型发展时期,已经显露出以创意为核心的技术进步驱动旅游经济增长转型的发展趋势。创意是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核心技术,能够为旅游经济增长提供持续性的动力,因此,在"要素驱动"模式式微之前,通过旅游创意实现向"技术驱动"发展转型是中国旅游经济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增长动力 旅游创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佳 赵金金 张广海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分析,考察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构建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一直伴随空间集聚的过程,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在东部地区形成了旅游经济活动的集聚区;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表现为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表现为显著的局部性特征,由此引起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春济 冯学钢 高静
文章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验证了该影响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整体看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在提升、合理化程度在波动中下降,但区域差异明显;(2)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区域普遍性和持久性,但影响力在下降;(3)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具有时段性特征,但比较而言,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动力。针对上述结论,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其成因并提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银香
运用Tapio脱钩模型测度了1990-2013年我国交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演变态势,同时构造因果链探析交通碳排放脱钩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一步运用协整理论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探究交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交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的脱钩状况不够理想且对政策依赖较强,有超过1/2的年份为增长连结和扩张负脱钩状态;从长期看,二者之间存在稳定的耦合关系,并具有从行业经济增长到Co2排放的单向GranGer因果联系;同时,交通碳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是否脱钩主要决定于交通节能弹性,即交通能源的利用率,而碳减排技术对碳排放脱钩贡献尚未显现。据此,从交通政策法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戈冬梅 姜磊
基于全国30个省域1996~2010年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GMM)法,对全国省域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省域经济增长和入境旅游存在双向的长期、短期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入境旅游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演变。入境旅游平均增长率最快的地区是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泛珠江三角三大经济圈,而四川、西藏、湖南、甘肃的入境旅游增长率为负值,表明我国省域之间入境旅游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化。因此,应在加强三大经济圈入境旅游发展的同时,推进中、西部地区入境旅游业发展,最终使我国入境旅游更上一个台阶,更好地带动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旅游业 经济增长 系统广义矩估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 王娟 陆菊
基于效率、结构、环境系统三个维度构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2003—2012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行测度,揭示其总体水平及各子系统质量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运用空间关联指数方法分析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分异及其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0年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整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且子系统质量水平与整体水平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邻省域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质量水平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域,并向内陆扩散,质量水平冷点区域集中分布在西部省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