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64)
2023(15638)
2022(13074)
2021(12317)
2020(9932)
2019(23104)
2018(22900)
2017(43059)
2016(23456)
2015(26603)
2014(26710)
2013(26231)
2012(24014)
2011(21831)
2010(21782)
2009(19979)
2008(19257)
2007(16728)
2006(14889)
2005(12993)
作者
(66835)
(55553)
(55119)
(52723)
(35322)
(26443)
(25029)
(21873)
(21101)
(19720)
(18965)
(18841)
(17529)
(17499)
(17122)
(16911)
(16419)
(16368)
(15970)
(15738)
(13827)
(13668)
(13263)
(12639)
(12461)
(12392)
(12223)
(12215)
(11137)
(11098)
学科
(96888)
经济(96776)
(60698)
管理(60453)
(45516)
企业(45516)
方法(41587)
(36448)
数学(35571)
数学方法(35241)
中国(29921)
业经(24074)
农业(24068)
(21232)
(19875)
地方(19659)
(18112)
(18090)
贸易(18076)
(17632)
理论(15961)
(14852)
(14659)
银行(14624)
环境(14492)
(14324)
(14064)
(13913)
金融(13912)
教育(13339)
机构
大学(333372)
学院(331940)
(135249)
经济(132383)
管理(130014)
研究(115757)
理学(112411)
理学院(111132)
管理学(109324)
管理学院(108714)
中国(86917)
(71918)
科学(70731)
(58872)
(56956)
(55821)
研究所(52193)
中心(51805)
业大(48533)
(47645)
财经(47582)
(47090)
师范(46692)
北京(45972)
(43471)
农业(42534)
(41726)
经济学(41120)
(38830)
师范大学(38015)
基金
项目(228228)
科学(179657)
研究(170802)
基金(165780)
(143940)
国家(142693)
科学基金(122189)
社会(108661)
社会科(102699)
社会科学(102675)
基金项目(88150)
(87136)
教育(77806)
自然(76770)
自然科(74959)
自然科学(74944)
自然科学基金(73601)
(73417)
编号(69889)
资助(67602)
成果(57450)
(50919)
重点(50760)
(49523)
课题(48218)
(46811)
国家社会(45332)
教育部(43865)
创新(43619)
大学(43074)
期刊
(151530)
经济(151530)
研究(99908)
中国(65240)
(56103)
学报(51636)
科学(49415)
管理(45811)
(41256)
教育(40314)
大学(39999)
农业(38414)
学学(37149)
(28904)
金融(28904)
技术(28112)
业经(26145)
经济研究(23672)
财经(22531)
问题(20361)
(19310)
图书(19002)
(18497)
(16054)
科技(15558)
理论(15549)
世界(15355)
(15130)
技术经济(15049)
资源(14929)
共检索到489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震方  
长期以来,中国的旅游研究主要是借鉴和引进西方的理论范式。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和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旅游研究本土化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央大力倡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下,深刻理解旅游研究本土化内涵,积极推动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实践,对形成中国的旅游科学特色和学术优势,提高旅游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竑  杨梦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旅游研究从发展阶段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图1)。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属于旅游资源的开发阶段。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大量旅游资源亟待开发,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产业系统的形成成为该阶段最主要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宏梅  
研究方法是旅游研究者顺利开展旅游研究的必备工具,具体的研究方法又受到特定的研究范式的制约,中国的旅游研究者在努力掌握各种研究方法时,往往对其背后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缺乏了解,从而限制了研究水平的提高。本文认为,中国旅游研究者要想提高研究水平,必须首先系统理解西方的科学哲学思潮和研究范式,在此基础上,再采用本土化和跨文化的研究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现代旅游研究的大部分理论都源自西方,如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厄里的旅游凝视、麦肯奈尔关于"本真性"的研究等等,这些理论被中国旅游学者长期应用于中国情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者与东道主社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现代旅游研究的大部分理论都源自西方,如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厄里的旅游凝视、麦肯奈尔关于"本真性"的研究等等,这些理论被中国旅游学者长期应用于中国情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者与东道主社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  薛熙明  
如何在接受西方生态旅游新观念的同时,又保持自己的本土特色,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一个课题。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如何看待同自然关系的一种整体意识,中西方生态价值观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相异的特点:西方主张人地分立,中国力求“天人合一”,但这一特点在当代又有所变异。受此影响,西方生态旅游资源强调其自然属性,而中国则以自然和人文融合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因此,西方生态旅游市场呈现出一元特征,而中国则必须同时考虑市场的消费和培育双重功能,构造高端和大众二元结构的市场。大众生态旅游是现阶段朝向西方式严格生态旅游的一个有益过渡。注重本土化色彩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的推行,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以及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发展中国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海鸿  
从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就乡村旅游的定义、起源、发展动因以及乡村旅游对目的地产生的双向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以下启示: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要重视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要充分发挥政府对乡村旅游的重要调控作用;要强化目的地居民的参与性;要重视乡村旅游者的体验性和精神追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问题,是科学哲学中最重要的认识论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面临重大的历史抉择关头,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与再认识,都曾扮演过十分关键的角色,甚至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时下,中国的旅游产业、旅游教育与旅游科学研究的发展都达到了历史上的空前规模与水平,而在这三个领域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政府、旅游企业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问题,是科学哲学中最重要的认识论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面临重大的历史抉择关头,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与再认识,都曾扮演过十分关键的角色,甚至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时下,中国的旅游产业、旅游教育与旅游科学研究的发展都达到了历史上的空前规模与水平,而在这三个领域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政府、旅游企业和从事旅游科学研究与教育的机构,由于共同面对着知识生产与利用的问题,因此,也自然会正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问题,是科学哲学中最重要的认识论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面临重大的历史抉择关头,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与再认识,都曾扮演过十分关键的角色,甚至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时下,中国的旅游产业、旅游教育与旅游科学研究的发展都达到了历史上的空前规模与水平,而在这三个领域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政府、旅游企业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十九大以来的重要国家战略,旨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旅游业对乡村发展、乡村振兴的带动效应已成为各界共识,但对于乡村文化的振兴和发展路径讨论不足,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关系需要深入解读。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同时亦是传承、恢复与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玲强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正因为如此,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路径:一是乡村旅游可以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形成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一产与三产的结合;二是乡村旅游可以促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雷  孙九霞  
面对发展主义对地方和传统的贬斥,以及日益强化的现代化力量,有必要关注和强调边缘民族社区在发展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研究通过2008—2016年对云南泸沽湖摩梭人社区本土实践与行动的持续考察,发现在消费领域,村民展现出对新兴消费文化和风尚的接纳;在生产领域,倾向于通过市场经济逻辑的本土化来实现传统的保育,促进社区和族群的发展;在文化领域,借用各类现代的组织、媒介和技术手段,树立文化身份,强化族群认同的"我者"边界。文章认为,村民经济与文化的本土化实践涉及现代与传统、本土和外部的混杂交织、互为所用,这种混杂和借用可以促进本土在物质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因此,边缘地方和族群的本土现代性发展模式不但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具备可能性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恰恰为这种本土现代性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情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雷  孙九霞  
面对发展主义对地方和传统的贬斥,以及日益强化的现代化力量,有必要关注和强调边缘民族社区在发展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研究通过2008—2016年对云南泸沽湖摩梭人社区本土实践与行动的持续考察,发现在消费领域,村民展现出对新兴消费文化和风尚的接纳;在生产领域,倾向于通过市场经济逻辑的本土化来实现传统的保育,促进社区和族群的发展;在文化领域,借用各类现代的组织、媒介和技术手段,树立文化身份,强化族群认同的"我者"边界。文章认为,村民经济与文化的本土化实践涉及现代与传统、本土和外部的混杂交织、互为所用,这种混杂和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