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72)
2023(13086)
2022(11402)
2021(10946)
2020(9196)
2019(21362)
2018(21049)
2017(40338)
2016(21821)
2015(24539)
2014(24238)
2013(24157)
2012(22152)
2011(20048)
2010(19790)
2009(18158)
2008(17626)
2007(15010)
2006(13120)
2005(11464)
作者
(62729)
(52128)
(51813)
(49488)
(33272)
(24967)
(23473)
(20515)
(19711)
(18369)
(18031)
(17688)
(16512)
(16496)
(16016)
(15996)
(15499)
(15309)
(14970)
(14899)
(12924)
(12819)
(12515)
(11787)
(11629)
(11564)
(11538)
(11251)
(10351)
(10330)
学科
(90007)
经济(89918)
管理(58718)
(55905)
(45728)
企业(45728)
方法(43157)
数学(37413)
数学方法(37070)
中国(24653)
(22268)
(21676)
(20026)
业经(18287)
(17529)
贸易(17521)
(17072)
地方(16797)
农业(15141)
(14336)
环境(13974)
(13940)
财务(13880)
财务管理(13862)
(13825)
理论(13770)
企业财务(13255)
技术(12658)
(12485)
银行(12447)
机构
大学(313025)
学院(308834)
(126928)
经济(124474)
管理(123009)
研究(109156)
理学(107263)
理学院(106001)
管理学(104199)
管理学院(103652)
中国(80998)
科学(68266)
(67371)
(55807)
(54696)
研究所(50510)
中心(47806)
(47677)
财经(45911)
业大(45095)
北京(43346)
(42316)
(42032)
师范(41942)
(41834)
(39957)
经济学(38458)
农业(37473)
经济学院(34773)
师范大学(34638)
基金
项目(216889)
科学(171496)
基金(160562)
研究(156154)
(141064)
国家(139999)
科学基金(119868)
社会(99252)
社会科(94159)
社会科学(94134)
基金项目(86036)
(80856)
自然(79316)
自然科(77489)
自然科学(77473)
自然科学基金(76095)
教育(70477)
(69780)
资助(66671)
编号(61704)
成果(49498)
重点(48734)
(48730)
(46076)
(44325)
课题(42196)
科研(42040)
教育部(41615)
创新(41429)
国家社会(41350)
期刊
(133130)
经济(133130)
研究(91448)
中国(52335)
学报(49343)
科学(47481)
管理(43233)
(42016)
(39446)
大学(36959)
学学(34806)
农业(30215)
教育(29946)
技术(23908)
(23153)
金融(23153)
经济研究(21923)
财经(21676)
业经(19832)
(18530)
问题(17697)
(16463)
资源(15402)
图书(15373)
(15235)
科技(14617)
技术经济(14552)
理论(14410)
世界(14022)
国际(13779)
共检索到441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阎友兵  陈彪  
科学合理的旅游投资对旅游业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衡量区域差异的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泰尔系数分析中国旅游投资时空差异演变特征,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中局域G*系数探讨中国旅游投资冷热点空间格局演变情况,结果发现:时间尺度上,2003-2015年中国旅游投资绝对差异持续扩大,且上升幅度大于相对差异缩小幅度,导致中国旅游投资差异一直较明显;空间尺度上,2003-2015年西部区域差异最大,且呈"N"型轨迹波动上升,东部区域差异次之且呈持续缩小态势,中部区域差异最小且较稳定;冷热点变动上,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州  吴开军  郭莹莹  
本文采用旅游流的流质指数、游客密度指数这两个指标来评价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旅游流的特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分析各城市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第一,整体上,大湾区各城市旅游流发育状况相对较好,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第二,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整体呈现“多核集聚”的模式,澳门、香港为主要核心城市,广州、佛山、深圳、珠海为次级核心城市;第三,旅游流的发展在空间上体现出一定的扩散势态,香港、澳门仍然属于主要的核心城市,辐射带动的作用非常明显;第四,部分城市旅游流发育较差,各城市不均衡发育情况十分显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志飞  夏磊  
文章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游客密度指数和Zipf结构分析法,遵循整体到局部到个体、再到个体间的联系这一逻辑顺序,对中国"十一"黄金周旅游流进行了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时间维度上,中国"十一"黄金周的旅游人数自黄金周制度实行以来就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状态,且增长趋势大体符合拟合曲线,仅2012年出现较大偏差;(2)"十一"黄金周时期,中国各经济区域旅游在发展趋势上呈现中部最快,其次是南快北慢、东快西慢的特征;(3)中国"十一"黄金周旅游流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交叉梯形格局,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苏建军  孙根年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苏建军  孙根年  
本文利用1999~2014年旅游投资省际面板数据,从时空与行业层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旅游投资规模的动态演进与分布差异。研究结论表明:考察期内旅游投资总规模增长很快,并呈现显著的年度差异性;旅游投资区域集中性特点显著,东中西投资规模差距较大,呈现东西部高、中部低的区域格局,具有明显的阶梯性;对比省际旅游投资规模的集中性与分布差异,发现两极分化现象比较突出,省际的梯级结构也十分明显;不同的旅游行业投资规模迥异,酒店最高,景区次之,旅行社最小,同时在省际上存在明显的非均质化发展,行业投资高的以东部省区为主,且内部差异大,而中西部行业投资规模小,但未出现"极化"现象。这为制定差异化、针对性的旅游投资政策提供新的参考和依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苏建军  孙根年  
本文利用1999~2014年旅游投资省际面板数据,从时空与行业层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旅游投资规模的动态演进与分布差异。研究结论表明:考察期内旅游投资总规模增长很快,并呈现显著的年度差异性;旅游投资区域集中性特点显著,东中西投资规模差距较大,呈现东西部高、中部低的区域格局,具有明显的阶梯性;对比省际旅游投资规模的集中性与分布差异,发现两极分化现象比较突出,省际的梯级结构也十分明显;不同的旅游行业投资规模迥异,酒店最高,景区次之,旅行社最小,同时在省际上存在明显的非均质化发展,行业投资高的以东部省区为主,且内部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伟  胡静  陆汝瑞  程绍文  邢增丽  周蕊蕊  
以武汉市18个主要旅游景区特殊时段旅游流为研究对象,使用地理集中G指数、绘制饱和曲线和斯泰恩斯峰值指数M图进行分析;用基尼系数(Gini)和不平衡指数S来分析其空间特征,并利用洛伦兹曲线检验。结果显示:①在各段时间上,来武汉观光游览的游客分布较为均匀;探亲访友、商务会议、购物美食在时间上分布的集中度较高,旅游流在短期内涌涨,具有明显的突出高峰。②在空间分布上,不同旅游目的的旅游流Gini系数均大于0.8,呈现集中分布特征,且分布不均匀。旅游流分布在各景区的不平衡指数S为0.4412,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黄鹤楼、东湖、长江大桥、汉口江滩、武汉大学、归元寺、湖北省博物馆、户部巷8个景区。③通过对比分析旅游流的空间分布和案例景区的地理空间结构,发现不同旅游目的的旅游流在空间分布上形成对区域旅游地理结构的响应现象,并提出了具体的响应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澜  吴晋峰  王金莹  杨新菊  
通过构建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定量分析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流动规律。研究表明:①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地理分布不均衡,在空间上形成"四点"(广州、北京、上海、香港)、"两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分布格局。②广州是入境商务旅游流最重要的集散中心,入境商务旅游流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之间转移流动。③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网络中节点由四个层次城市组成,分别是一级核心城市(广州、北京、上海、香港);二级核心城市(苏州、桂林、杭州);三级核心城市(义乌、西安、黄山、深圳、无锡、厦门、澳门)及边缘城市(网络中其他节点城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林志慧  马耀峰  刘宪锋  高楠  
2011年6月,中国旅游总评榜组委会公布了中国旅游业第一份百强景区排行榜,这100个景区代表了中国旅游景区的最高水平,也是游客最青睐的景区,因此成为网络空间最受关注的旅游搜索对象。文章选取前47个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指数搜索平台,获取了47个景区2010年1月1日到12月31日逐日网络空间关注度数据,对其周内分布和季节性分布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以下特征:①以周时段考察呈现波动态势,表现为平日高、周末低,周三最高,周六最低,南方景区网络空间关注度高于北方景区;②季节性表现为4月和9月高的"双峰"特征,旺季是4、6、7、8、9、10、11月,平季是3、5、1...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闪闪  梁留科  索志辉  方明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基于洛阳市游客新浪微博签到数据,应用游客新浪微博签到频次、时间分层法、核密度空间分析法,分析了洛阳市旅游流年内时空分布特征,所得结论如下:(1)洛阳市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总体上呈"双峰山岭"型分布特征,两个较为突出主峰分别对应洛阳牡丹文化节、十一黄金周,客流量在不同的时段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对称性、反季节性等变化特征。(2)从客流量年内多重尺度时间变化上看,呈现出春季客流量>夏季客流量>秋季客流量>冬季客流量的变化趋势,月内变化曲线呈现出类似锯齿状的突峰型或凹谷型,不断起伏的高峰分别对应双休日和传统节假日,周内变化曲线呈现出明显的"翘尾"形,星期六和星期天客流量最大,日内变化曲线整体呈现"平勺"形特征。(3)洛阳市旅游流空间分布形态呈现出"小型化、斑块化、大分散、小集散"和"一核多中心"的特征,热点区倾向于向高等级旅游景区聚集、城市中心城区集聚、重要交通设施集聚。(4)洛阳市旅游流日内各时段空间分布特征大致相同,变化主要发生在主城区,根据空间相似性,可分为两个阶段,0~9时段为游客休整期,旅游者活动较少,空间分布范围较小,9~24时段为游客游览和夜生活期,游客较为活跃,活动范围较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闪闪  梁留科  索志辉  方明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基于洛阳市游客新浪微博签到数据,应用游客新浪微博签到频次、时间分层法、核密度空间分析法,分析了洛阳市旅游流年内时空分布特征,所得结论如下:(1)洛阳市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总体上呈"双峰山岭"型分布特征,两个较为突出主峰分别对应洛阳牡丹文化节、十一黄金周,客流量在不同的时段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对称性、反季节性等变化特征。(2)从客流量年内多重尺度时间变化上看,呈现出春季客流量>夏季客流量>秋季客流量>冬季客流量的变化趋势,月内变化曲线呈现出类似锯齿状的突峰型或凹谷型,不断起伏的高峰分别对应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戴文  丁蕾  吴晨  刘培学  张义杰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成为近年旅游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基于南京市智慧旅游大数据监测平台上2015-2017年的旅游流数据,研究南京市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时间分布方面,以"年"、"季节"、"月"、"周"、"日"五个时间尺度研究其变化规律;空间分布方面,从游客旅游路线偏好角度出发,并对最优路线进行研究,得出相关结论,进而为指导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旅游营销、线路设计等提供针对性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雨婧  唐健雄  
绿色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业奉行以人为本、生态至上和全面发展的新价值观。在梳理旅游业绿色发展概念及内涵基础上,构建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体系,运用SBM-Undersirable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探讨2008—2018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TGDE)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时间和空间变化方面,TGDE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时间上呈"W"型变化形态,"下降—上升—调整"阶段特征显著;空间呈"东—中—西"递减分布,内部差异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低、中、高效率由"金字塔"向"菱形"结构转变,高效率地区集中于东部沿海,中等效率多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低效率位于胡焕庸线两侧。(2)动态演进方面,TGDE始终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但区域协调性逐步增强,具有较强平稳性,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空间向上转移省份比较集中,以中西部为主,向下调整省份较少,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溢出影响具有不对称性。(3)影响机理方面,总体上,经济水平、产业结构、政府规制、教育水平和旅游资源影响因子与TGDE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对外开放程度的作用不显著,但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作用机理及条件具有较强地域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刚强  
利用Theil指数分解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地市入境、国内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两者的高度空间集中性都具有总体下降的趋势,且其时空演变过程以东部地带内的差异和变化为主要来源;入境旅游经济较之国内旅游经济具更强的空间极化特征及更慢的差异缩小趋势,入境旅游经济的空间极化格局以点状高度集中分布为主要特征,国内旅游经济的空间极化格局主要呈轴状延伸趋势;在缩小东、中、西部地市间社会经济差异的作用上,前者并不明显,后者的空间经济效应相对明显,但作用程度有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娟  杨晨  
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是旅游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对行业发展具有战略性引领作用。2016年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与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合并成为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我国最大的旅游央企。文章以中国旅游集团截至2017年的567个业务点为研究样本,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其业务的空间分布形态、分布密度、空间相关性和空间临近性进行刻画,协助企业高效监控业务布局有效性,寻找影响企业业务布局的关键因素,探寻业务布局特征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业务点在地理空间分布上趋于聚集状态,属于凝聚型分布格局;分布密度呈现明显的差异性,珠三角和川渝的密度最大,长三角和京津冀次之;空间分布的相关性不明显,业务布局不受周边区域布局影响;各业务点对客源市场、交通干线和旅游资源具有显著的空间邻近特征和空间依赖关系;所进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配套水平以及不同成长阶段下的集团业务板块规划和成长模式选择差异是业务布局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