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7)
2023(12574)
2022(11012)
2021(10530)
2020(8726)
2019(20505)
2018(20199)
2017(39055)
2016(20982)
2015(23562)
2014(23353)
2013(23204)
2012(21261)
2011(19240)
2010(19000)
2009(17316)
2008(16682)
2007(14168)
2006(12428)
2005(10915)
作者
(59516)
(49462)
(49065)
(46838)
(31490)
(23644)
(22217)
(19498)
(18734)
(17371)
(17003)
(16780)
(15689)
(15550)
(15222)
(15110)
(14790)
(14557)
(14162)
(13978)
(12182)
(12180)
(11719)
(11072)
(11071)
(10911)
(10831)
(10703)
(9788)
(9743)
学科
(87671)
经济(87584)
管理(56421)
(53759)
(43708)
企业(43708)
方法(41624)
数学(35988)
数学方法(35663)
中国(25736)
(22588)
(19271)
(18666)
贸易(18658)
业经(18437)
(18287)
(18230)
地方(16561)
农业(15164)
(14808)
环境(13491)
(13442)
理论(13398)
(12074)
技术(12043)
银行(12036)
(11838)
财务(11777)
财务管理(11759)
(11684)
机构
大学(299803)
学院(297322)
(123762)
经济(121432)
管理(119387)
理学(104285)
研究(103383)
理学院(103079)
管理学(101470)
管理学院(100942)
中国(76440)
(64509)
科学(63910)
(52979)
(51166)
研究所(47284)
中心(45064)
(44422)
财经(43888)
业大(42588)
北京(41487)
(40583)
师范(40227)
(40184)
(39866)
经济学(37977)
(37627)
农业(34832)
经济学院(34295)
师范大学(32987)
基金
项目(208225)
科学(164783)
基金(153521)
研究(152108)
(133971)
国家(132935)
科学基金(114325)
社会(97153)
社会科(92159)
社会科学(92136)
基金项目(82132)
(78317)
自然(74316)
自然科(72612)
自然科学(72596)
自然科学基金(71340)
教育(68668)
(66787)
资助(63860)
编号(60387)
成果(48258)
(46739)
重点(46356)
(44790)
(42754)
课题(41495)
国家社会(40377)
教育部(40223)
创新(39901)
科研(39821)
期刊
(130592)
经济(130592)
研究(88109)
中国(51048)
学报(45882)
科学(44419)
管理(42322)
(39717)
(36722)
大学(34670)
学学(32562)
教育(30145)
农业(28628)
技术(23729)
经济研究(22299)
(21711)
金融(21711)
财经(20893)
业经(20700)
(17911)
问题(17331)
(15260)
图书(15056)
(14363)
资源(14145)
技术经济(14069)
理论(14049)
科技(13955)
世界(13467)
商业(12840)
共检索到421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文兵  伍延基  
基于区位商模型,从总就业与第三产业就业视角分析中国旅游就业的区位商时空结构,发现中国旅游就业区位商的时空结构特点:东部沿海省区是旅游就业主要集聚区,但中西部省区的旅游就业区位商在不断提高,并且中西部省区旅游就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潜在优势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方百寿  罗玲  
开发旅游商品是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生产力。目前 ,我国旅游商品处于收入所占比重不稳定和旅游商品发展机制不成熟的状态 ,其中存在诸多问题 ,据其问题存在的原因 ,中国要加强旅游商品的管理 ,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 ,加强对旅游商品市场的引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叶林  王秋月  黄震方  吴燕妮  
旅游经济韧性涉及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论文利用1998—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相关数据,在定量测度省域旅游经济韧性的基础上,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揭示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998—2020年中国旅游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个别年份的特殊事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旅游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中国旅游经济韧性时空演化具有不稳定性与空间集聚性特征,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经济韧性向高值区演化的概率较高,不同水平的旅游经济韧性总体上呈集聚分布。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交互主导因子的q值总体上大于单个影响因子的最大值,说明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总体上是“合力”作用的结果。东部地区旅游经济韧性总体上与旅游业内部要素关系密切,属于“内生驱动型”,中西部地区旅游经济韧性与外部社会经济要素关系密切,总体上属于“外生驱动型”,促进内外循环对提升区域经济韧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经济韧性时空演化机制研究可为客观认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区域旅游面对风险挑战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天明  
伴随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中国旅游研究也应该取得更多的成就,在国际上发出更多的声音,并对旅游业实践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基于上述目的,本刊特意组织了主题为"为中国旅游研究出谋划策"的笔谈,欢迎大家就此话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阎友兵  陈彪  
科学合理的旅游投资对旅游业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衡量区域差异的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泰尔系数分析中国旅游投资时空差异演变特征,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中局域G*系数探讨中国旅游投资冷热点空间格局演变情况,结果发现:时间尺度上,2003-2015年中国旅游投资绝对差异持续扩大,且上升幅度大于相对差异缩小幅度,导致中国旅游投资差异一直较明显;空间尺度上,2003-2015年西部区域差异最大,且呈"N"型轨迹波动上升,东部区域差异次之且呈持续缩小态势,中部区域差异最小且较稳定;冷热点变动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文慧  
旅游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力的"吸纳器",通过发展旅游促进就业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旅游行业的工作重点。本文分析了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的促进效应,并根据全国就业人口、GDP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以及旅游经济就业人数与全部就业人数之比值,对旅游经济就业总量进行了预测,指出中国旅游就业空间的开拓应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分区域、有侧重地进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学钢  胡小纯  
近几年来,旅游就业问题引起了国内的普遍关注。研究旅游就业问题,不得不先涉及到对旅游就业应如何分类、分层这一问题的探讨。本文首先指出了我国旅游就业类型及层次问题的研究背景,其次对国内外该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于中国旅游就业类型和层次划分的思路,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新建  崔莉  
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加强中国旅游企业跨国(境)经营的方式来减少负面影响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文章对中国出境旅行市场和中国旅游企业跨国(境)经营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梳理,发现具有潜力的跨国(境)经营区位是推动中国旅游企业跨国(境)经营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在对服务业跨国(境)经营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述评基础上,对基于市场规模和竞争力的潜力区位与基于投资引力和旅游经济竞争力的潜力区位进行分析,计算主要潜力区位的旅游投资引力系数,对潜力投资区位的投资价值进行分类,认为中国香港、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玉  郭文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初期的"一、二、三"格局调整为现在的"二、三、一"格局。本文从区位商的角度,对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及各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进行研究,发现目前江西三次产业中的优势产业是第一产业,其他产业优势都低于全国水平。第一产业内部的优势行业为林业,渔业发展也较快;第二产业内部的优势行业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业内部结构以小企业为主;第三产业则是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优势产业,但其优势呈逐年降低趋势。江西省必须继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以增强产业竞争力;必须加快大中型企业建设,将小型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产业结构主体多元化;必须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推动江西向后工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红  李国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立  雷燕燕  
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EBM模型、GIS技术和Tobit回归方法对旅游资源绿色转换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旅游资源绿色转换效率经历了初步发展期(2000—2006年)、粗放式增长期(2007—2015年)和高质量转型期(2016—2019年),旅游资源绿色产出能力由30.4%提高至55.3%,处于中等水平;(2)研究期间,三大经济带效率水平显著提升,中部地区效率增速最快,居于首位,西部地区效率水平落后于东中部地区;(3)从空间分布看,效率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天津、江苏、上海等东部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宁夏、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各省份之间存在马太效应;(4)旅游资源高阶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产业集聚、交通水平、科技水平和市场化水平显著促进了旅游资源绿色转换效率的提高,而旅游产业接待规模、碳排放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对效率的提升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玲玲  
从多尺度视角把握中国旅游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对中国旅游产业响应“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全域、区域、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下而上”法、泰尔指数法和ESDA分析法,测度旅游碳排放及强度,并剖析旅游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9年,我国旅游碳排放量由3 714.06万吨增加至19 396.00万吨,东部地区增量最大;旅游碳排放强度由0.47吨/万元降至0.09吨/万元,中部地区降幅最大。高碳排放类型的北京、上海、广东、海南和宁夏的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关系亟须改善。(2)中国旅游碳排放强度在空间上有显著差异,以区域内部差异为主,但同时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2000—2013年,全局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地区HH集聚和多数省份的LL集聚,2014年起局部空间集聚,以从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地区扩散性LL聚集为特点。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胜鹏  冯娟  谢双玉  方叶林  乔花芳  
改革开放40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但中国旅游业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区域旅游业发展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理解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为缩小地区旅游业发展差距提供参考依据.借助修正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中国大陆31个省(市及自治区)2000年-2016年的旅游业发展效率,并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6年4个时间节点,利用G指数、锡尔系数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的区域差异格局及其变化,并运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模拟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0年-2016年中国大陆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均有所提高,正在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型;旅游业发展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差异主要来源于四大板块内部,但区域差异已波动缩小;旅游业综合效率受旅游产业地位的正向驱动作用最强,纯技术效率受到交通可达性的正向影响最大,规模效率主要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重视程度驱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艺芳  王松茂  
文章运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对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且有待提升,区域差异较为明显;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呈同类集聚态势,且该趋势不断加强。区位优势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逐渐加强,创新环境、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经济发达地区拉动作用较为明显。开放程度更能有力拉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玲玲  
从多尺度视角把握中国旅游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对中国旅游产业响应“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全域、区域、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下而上”法、泰尔指数法和ESDA分析法,测度旅游碳排放及强度,并剖析旅游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9年,我国旅游碳排放量由3 714.06万吨增加至19 396.00万吨,东部地区增量最大;旅游碳排放强度由0.47吨/万元降至0.09吨/万元,中部地区降幅最大。高碳排放类型的北京、上海、广东、海南和宁夏的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关系亟须改善。(2)中国旅游碳排放强度在空间上有显著差异,以区域内部差异为主,但同时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2000—2013年,全局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地区HH集聚和多数省份的LL集聚,2014年起局部空间集聚,以从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地区扩散性LL聚集为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