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7)
- 2023(12178)
- 2022(10776)
- 2021(10508)
- 2020(8828)
- 2019(20615)
- 2018(20316)
- 2017(39058)
- 2016(21473)
- 2015(24503)
- 2014(24464)
- 2013(24330)
- 2012(22485)
- 2011(20384)
- 2010(20312)
- 2009(18692)
- 2008(18202)
- 2007(15744)
- 2006(14044)
- 2005(12602)
- 学科
- 济(86417)
- 经济(86316)
- 管理(58448)
- 业(54801)
- 企(44375)
- 企业(44375)
- 方法(40054)
- 数学(34216)
- 数学方法(33821)
- 中国(25417)
- 农(23480)
- 财(20362)
- 学(18615)
- 业经(18386)
- 贸(18113)
- 贸易(18105)
- 易(17670)
- 地方(16257)
- 制(16024)
- 农业(15565)
- 理论(14233)
- 和(13764)
- 环境(13499)
- 银(13438)
- 银行(13403)
- 行(12812)
- 务(12488)
- 财务(12421)
- 财务管理(12395)
- 技术(12313)
- 机构
- 大学(307907)
- 学院(305444)
- 济(123939)
- 经济(121297)
- 管理(120573)
- 研究(107727)
- 理学(103886)
- 理学院(102653)
- 管理学(100910)
- 管理学院(100349)
- 中国(81452)
- 京(67210)
- 科学(66889)
- 财(55210)
- 所(54961)
- 研究所(50184)
- 农(47940)
- 中心(47703)
- 财经(44589)
- 业大(43892)
- 北京(43757)
- 江(43174)
- 范(42769)
- 师范(42417)
- 经(40639)
- 院(38796)
- 农业(37474)
- 经济学(37105)
- 州(35504)
- 师范大学(34623)
- 基金
- 项目(206882)
- 科学(162177)
- 研究(152550)
- 基金(150326)
- 家(131158)
- 国家(130089)
- 科学基金(110651)
- 社会(95483)
- 社会科(90361)
- 社会科学(90336)
- 基金项目(80044)
- 省(78265)
- 自然(71621)
- 自然科(69928)
- 自然科学(69913)
- 教育(69356)
- 自然科学基金(68668)
- 划(66907)
- 资助(63234)
- 编号(61730)
- 成果(51067)
- 部(46476)
- 重点(46073)
- 发(44448)
- 课题(42791)
- 创(42185)
- 教育部(39769)
- 科研(39455)
- 创新(39371)
- 国家社会(39145)
- 期刊
- 济(136597)
- 经济(136597)
- 研究(92948)
- 中国(55830)
- 学报(47622)
- 科学(45146)
- 农(44041)
- 管理(43370)
- 财(39642)
- 大学(35543)
- 教育(34618)
- 学学(33074)
- 农业(31268)
- 融(25771)
- 金融(25771)
- 技术(24534)
- 经济研究(21462)
- 财经(21401)
- 业经(21317)
- 经(18293)
- 问题(18276)
- 图书(17359)
- 业(16362)
- 贸(15571)
- 理论(15179)
- 技术经济(14231)
- 世界(14185)
- 科技(14178)
- 资源(13808)
- 实践(13614)
共检索到450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保继刚
本文通过检索和分析国内旅游地理学的博士论文和期刊论文发现,研究问题的缺失是当今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一大弊病。在对研究问题的概念、分类进行阐述,并对研究问题缺失的现象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学术研究概念与价值被扭曲、学术共同体对研究问题及其地位的认识不足、整个学界对基础理论系统梳理的缺乏、社会实践中应有深度的缺失等是造成研究问题缺失的主要原因,由此导致的对各种层次的学生的学术训练不足将会影响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以及中国旅游研究的创造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保继刚 尹寿兵 梁增贤 陈钢华 李鹏
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的综合性分支地理学科。中国旅游地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地理学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旅游地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地理学中发展最快,成果最丰,思想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近年来,旅游地理学一方面从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者广泛参与到省域及重点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践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并致力于中国旅游标准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化的实践。旅游地理学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展望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一方面将继续发挥理论结合实际的学科传统优势,不断壮大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力量;另一方面需不断加强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升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国际化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必虎,冯若梅,张丽
中国的旅游地理研究已经经历了 2 0多年的历史 ,部分学者曾就前 10年的发展状况做过综述 ,但 90年代的发展状况还少有人研究。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发展现状如何 ?旅游地理学者的构成和背景如何 ?他们的研究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他们怎样培养下一代的旅游地理学者 ?本文将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回答上述问题
关键词:
90年代 中国 旅游地理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保继刚 杨虹霓 翁时秀
依据旅游供需关系主要矛盾的变化,将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旅游发展划分为观光旅游主导阶段(1978—1988年)、旅游供需多元化阶段(1989—1998年)、旅游日常化阶段(1999—2012年)、旅游供给侧改革阶段(2013年至今)等四个阶段。在观光旅游主导阶段,中国旅游地理学紧密围绕关键现实问题,探寻观光旅游发展规律并用以指导产业实践,理论与实践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旅游供需多元化阶段,部分新兴产品的开发建设问题得到较好的理论回应,但没能构建一个旅游地空间竞合的系统理论;在旅游日常化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成为单一领域的专家,推动学科的深化和细化研究,但对宏观复杂非线性问题,却无法进行有效的学术应对;在旅游供给侧改革阶段,不少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综合性的可持续旅游研究开始出现,对旅游地理学新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的讨论日益增多,但迄今尚未在更加系统而全局的视野中建立真正的科学问题体系,并针对科学问题系统性地探寻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认为,十分必要群策群力地梳理旅游地理学科学问题体系、探寻有效方法、开展协同研究;应尽快解决过去遗留的理论问题,做好应对未来变化的准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春晓
21 世纪世界旅游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新特点,为旅游地理学提出了新任务,但现有研究领域存在局限性,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呼唤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国内外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近期亟待研究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以完善理论体系,指导旅游开发实践。
关键词:
旅游地理学 研究领域 旅游资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咪咪 党宁 夏娟 吴必虎
<正>中国旅游地理学历经4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吸收了地理学理论、观点与方法,聚焦多元化旅游现象的人文地理学综合性分支学科。目前,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逐步实现了从照搬西方理论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的全过程。一方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廷儒
读了这部《现代旅游地理学》论著,在我是欣喜不已。这是一部反映我国旅游地理学术研究水平的著作。全书有50万言,博采中外,论思纵横,逻辑严密,资料翔实,辩析入理,在我国旅游地理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中,堪称创举,不失为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颇具特色、不同凡格之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红罡 刘方方 普涵艺
旅游地理学不仅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在旅游学科内也得到广泛的承认。近年来,旅游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但与地理学之间的互动却在逐渐减少。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以国际地理期刊以及旅游地理期刊中的旅游地理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期刊中文献的研究热点、趋势以及文献被引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对国际旅游地理学者研究的分析来补充说明。结果发现,国际旅游地理研究中的英、美双中心格局逐渐形成;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独立性不断加强,地理中的旅游研究与旅游地理关注的话题趋向不同;旅游地理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与地理学的关系弱化。文章呼吁旅游地理学者应该增加在综合地理类的期刊投稿,同时也呼吁综合地理类的期刊以更开放的心态接受旅游地理稿件,从而提高地理学在社会领域的知识溢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德根 陆林 刘昌雪
《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和《自然资源学报》是我国地理学研究 4大权威性核心期刊。本文全面回顾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4种期刊关于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从综述、旅游地、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景观、旅游者行为与旅游市场、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以及理论与方法研究等7大方面进行了阐述 ,对 4种期刊进行了载文数量的时间分布、载文作者的地域分布、论文作者单位、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 ,并总结了 4种期刊关于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地理核心期刊 旅游地理 文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秋云 韩国圣 张爱平 徐虹
文章选取1979~2012年发表在国内11种地理类和3种旅游类期刊上的6785篇旅游地理类文献的题录信息,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文献的外部形式特征进行统计,在对文献产出时间分布分析时对学科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文章采用共词分析法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绘制了我国旅游地理学知识网络图,结合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得出学科知识网络的六大研究主题结构;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分析总结了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案例地选择规律,并对研究方法进行概括性总结。通过研究各阶段知识网络、高频关键词揭示了中国旅游地理学阶段性演进特征即在传承与深化中不
关键词:
中国旅游地理学 文献计量 内容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传康
一、旅游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位置杨吾扬曾经用一个示意图(见下图)来说明旅游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位置。 旅游地理学基本上偏向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但与自然、经济地理都有关。从活动行为性质上讲,旅游活动具有社会文化性,因此它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但讨论风景旅游资源时离不开自然地理学。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是一项经济产业,因此,经济地理也要研究它。就是说,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它是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的;它的风景资源的自然部分要由自然地理学来研究,而作为旅游业则是属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或者可以这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管文 熊绍华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地理科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建立了一门新兴学科——旅游地理学。为建立、健全旅游地理学科学体系,我们愿与同行就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一、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定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楚义芳
一、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的回顾 根据西方对于学科的归类方法,旅游地理学属于一门以实用为取向的应用学科。它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于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地理学者对于旅游和休闲的研究,多着限于小尺度的空间范围,而且极少考虑旅游服务设施(旅馆等)的用地问题。战后至本世纪60年代初,工业化导致高度城市化的生活环境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地理学家开始了旨在改善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爱荣 蔡建霞 朱洪波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必将对人类的社会发展方式产生巨大改变。文章分析了知识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知识经济对旅游地理学的影响和要求,以及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旅游地理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飞雄
杨载田教授主编、由科学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的高校本科版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是湖南省普通高校新世纪教改重点项目"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创新研究与实践"、湖南省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建设项目《中国旅游地理》及普通高校21世纪课程教材建设项目《中国旅游地理》的后续研究成果,与同为由杨载田教授主编广东地图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全国高校地理旅游教学改革研究会协作教材《中国旅游地理》一脉相承,同时也是由杨载田教授主编的高职高专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即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