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1)
- 2023(9747)
- 2022(8209)
- 2021(7654)
- 2020(6124)
- 2019(13929)
- 2018(13514)
- 2017(25145)
- 2016(13481)
- 2015(15379)
- 2014(15382)
- 2013(15537)
- 2012(15074)
- 2011(14135)
- 2010(14218)
- 2009(12978)
- 2008(12968)
- 2007(11453)
- 2006(10510)
- 2005(9938)
- 学科
- 济(67831)
- 经济(67770)
- 管理(31151)
- 业(29559)
- 中国(24643)
- 方法(23074)
- 企(21061)
- 企业(21061)
- 地方(19464)
- 农(18550)
- 数学(18548)
- 数学方法(18409)
- 业经(15190)
- 贸(14430)
- 贸易(14416)
- 易(13999)
- 农业(12815)
- 学(12642)
- 发(12447)
- 银(11508)
- 银行(11490)
- 环境(11464)
- 融(11343)
- 金融(11342)
- 行(11341)
- 制(11165)
- 财(10749)
- 地方经济(10598)
- 和(9941)
- 理论(9122)
- 机构
- 学院(201825)
- 大学(200409)
- 济(88773)
- 经济(87085)
- 研究(82424)
- 管理(68767)
- 中国(64108)
- 理学(57009)
- 理学院(56157)
- 管理学(55311)
- 管理学院(54908)
- 科学(49579)
- 京(46028)
- 所(43206)
- 财(39274)
- 研究所(39130)
- 农(36415)
- 中心(35500)
- 江(31528)
- 范(30922)
- 师范(30630)
- 北京(30603)
- 财经(30431)
- 院(29637)
- 农业(28460)
- 经济学(28340)
- 经(27777)
- 业大(27577)
- 科学院(26251)
- 经济学院(25376)
- 基金
- 项目(128054)
- 科学(100611)
- 研究(94412)
- 基金(92507)
- 家(81928)
- 国家(81246)
- 科学基金(67461)
- 社会(61687)
- 社会科(58602)
- 社会科学(58589)
- 省(48611)
- 基金项目(47916)
- 教育(41766)
- 划(41729)
- 自然(41051)
- 自然科(39970)
- 自然科学(39957)
- 自然科学基金(39245)
- 资助(38823)
- 编号(36566)
- 发(34600)
- 成果(30328)
- 重点(29640)
- 部(28912)
- 发展(28251)
- 展(27791)
- 课题(27188)
- 国家社会(26451)
- 中国(26198)
- 创(25889)
共检索到330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利用发挥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两方优势,有助于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是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传统文化更有力地传播弘扬和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观光旅游全面向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的格局过渡阶段,消费者的要求可以概括为消费升级与多元并存。提质升级和供给侧改革也因此成为旅游业各项工作的重点。非物质文化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利用 文化自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从我国旅游业发展历程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相关制度的缺位,也呈现出诸多乱象,中国旅游业要进一步发展,要构建更为健康有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机制,塑造更为良性的资源和产业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旅游业 保护与利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严润成
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应用于旅游开发将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保护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形式之一。目前四川江油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与开发。灾后重建中,如何实现其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社军 吴必虎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统和精神信仰的载体,是一个地区、民族乃至国家的无形财产,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保护和传承也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在阅读相关文献基础上,运用类比法和举证法,从生物遗传学视角出发,从历史沉淀和地理变迁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基因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从具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例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及性状表达差异。同时,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困惑的基础上,探讨通过旅游开发将无形遗产有形化、大众化,优化文化基因赖以生存的遗传基质的可行性,从而探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双赢策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梁保尔 马波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在升温,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涉及范围、保护状况与利用方式等基本问题的理解依然比较模糊。本文分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主要条款,认为这两个权威文件是释疑解惑的关键,并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为主线,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时的保护与利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刚 肖海 石惠春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国家、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的发展标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下,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变异甚至消失。应该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旅游价值,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现状及影响因素,在对其旅游开发时,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评估,要注重传承人的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要发挥行政保护作用,建立健全法规和各部门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价值 旅游开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慧茗 何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回顾了相关学术研究情况;接着对赣北非遗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赣北非遗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角度,从完善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建设非遗数字化工程、开拓非遗保护资金融资渠道、建立非遗传习基地以及在创意中进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保护策略,力求找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实现有效的旅游开发,达到合理管理、保护和传承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
关键词:
赣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保护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爽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非遗的旅游开发在带给宁波市一定旅游收入的同时,难免存在着保护措施不到位、开发过度等系列问题。在总结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其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加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其旅游开发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鸿雁
近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相关科研、教育的深入和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走向大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势在必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有原生地静态开发模式、原生地活态开发模式、原生地综合开发模式、异地集锦式开发模式等,但任何一种开发模式都或隐或显地存在伤害遗产的可能性。建立健全由法律机制、行政机制、规划机制、经济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构成的保障机制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之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慧 林宇
独特的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对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在山东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体育申遗"导致的文化保护不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等级化、商业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失衡以及传承主体青黄不接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法治保障、加强传承梯队建设、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以及扩大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国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传承发展,开发利用则是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丰富了旅游内容,旅游开发又促进了保护和传承发展。要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探索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形式。并在大保护概念的前提下,处理好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利用、适度开发。寻求保护与开发的共同点,从而形成合力,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
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杰 杨绍骏 谭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乡村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内生力量,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高质量融合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为了助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必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本文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乡村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利用价值,最后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融入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旅游经济 发展路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欧阳正宇
"花儿"艺术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情感的结晶。"花儿会"反映了所传唱地区的文化、历史,也是当地的特色民俗之一,不仅具有很高文学、音乐、历史、文化价值,也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古老的艺术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严重萎缩。本文通过对"花儿"在当地居民中传承现状、保护措施、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实践调研,结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对旅游业发展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关系作出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以实景舞台剧、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儿” 保护 传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德亮 曾菲菲 付业勤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集聚的新现象,可能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文章从产业集聚理论的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进行探讨,追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集聚的理论根源。由此得到的启示是:产业集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也有必要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健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